一种骨科绷带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4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绷带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骨科绷带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上,因急性创伤所致的骨伤,在对患者伤处进行复位固定等处理后,还需使用绷带对伤处进行缠绕包扎。针对四肢受到创伤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伤处进行包扎时,需要双手交替将绷带往复缠绕包扎,这样操作比较繁琐,延长了包扎时间,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骨科绷带缠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绷带缠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间设置有具有一定长度的凹槽,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肢体的支撑装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缠绕绷带的转动装置,底座上靠近支撑装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加热或制冷用的热冷装置,肢体放在支撑装置上和转动装置内,并通过转动装置进行缠绕绷带。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支撑装置包括呈弧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升降支撑架的升降杆,支撑架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均需设置有多个出气软座。

进一步优化:支撑架上的出气软座分别通过连接软管与热冷装置密封连通。

进一步优化:热冷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底座内两端的热冷机,热冷机的出气口与连接软管连通,热冷机的进气口与吸气泵的出气口密封连通。

进一步优化:转动装置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圆环状的支撑圆环,支撑圆环内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转动轮。

进一步优化:支撑圆环包括分别呈半弧形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连接的其中一端的内外两侧分别通过锁紧扣锁紧,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连接的另一端的内侧通过锁紧扣锁紧、外侧通过转动扣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转动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轮齿,转动轮设置为上、下两部分,并分别呈半圆弧状,上、下两部分的两端分别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移动底座内转动安装有与转动轮外轮齿啮合传动的中间轮,移动底座内设置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中间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优化:转动轮上部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绷带的绷带轴,绷带轴的端部设置有可防止绷带掉落的挡盘。

进一步优化:转动轮上部分靠近绷带轴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绷带压紧的压轮支撑架,压轮支撑架上通过可伸缩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压轮。

使用时,将转动轮的两端转动到水平位置,同时将固定扣、锁紧扣分别打开,通过转动支撑圆环的转动部分带动转动轮的上部分,然后将处理后的肢体放置在支撑架上并穿过支撑圆环的固定部分,再将支撑圆环的转动部分转回,通过固定扣、锁紧扣进行锁紧固定,通过升降杆将支撑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将绷带安装在绷带架上,并通过压轮支撑架将绷带的端部与肢体压住,启动小型电机带动转动轮,转动轮带动绷带架和压轮支撑架转动,同时开启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装置转动完成肢体的包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显示控制器启动热冷装置;包扎完成后,将转动轮转动到水平位置,通过支撑圆环的转动部分带动转动轮的上部分打开,将肢体移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骨科绷带缠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易于操作,既为救助伤者赢得了时间,又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骨科绷带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骨科绷带缠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热冷机;3-吸气泵;4-支撑架;5-支撑圆环;6-绷带轴; 7-压轮支撑架;8-压轮;9-移动底座;10-丝杠螺母;11-丝杠;12-驱动电机;13-从动轮;14-主动轮;15-丝杠支撑架;16-升降杆;17-挡盘;18-显示控制器;19-连接软管;20-出气软座;21-小型电机;22-中间轮;23-转动轮;24- 导轨;25-锁紧扣;26-固定扣;27-转动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骨科绷带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中间设置有具有一定长度的凹槽,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肢体的支撑装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缠绕绷带的转动装置,底座1上靠近支撑装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加热或制冷用的热冷装置,肢体放在支撑装置上和转动装置内,并通过转动装置进行缠绕绷带。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呈弧形的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升降支撑架4的升降杆16,支撑架4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均需设置有多个出气软座 20。

所述支撑架4上的出气软座20分别通过连接软管19与热冷装置密封连通。

所述热冷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底座1内两端的热冷机2,热冷机2的出气口与连接软管19连通,热冷机2的进气口与吸气泵3的出气口密封连通。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移动底座9,移动底座9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成圆环状的支撑圆环5,支撑圆环5内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转动轮23。

所述支撑圆环5包括分别呈半弧形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连接的其中一端的内外两侧分别通过锁紧扣25锁紧,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连接的另一端的内侧通过锁紧扣25锁紧、外侧通过转动扣27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轮2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轮齿,转动轮23设置为上、下两部分,并分别呈半圆弧状,上、下两部分的两端分别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扣26固定连接,当转动部分绕转动扣27转动时,上部分随转动部分转动。

所述移动底座9内转动安装有与转动轮23外轮齿啮合传动的中间轮22,移动底座9内设置有小型电机21,小型电机21输出轴上的齿轮与中间轮22啮合传动。

所述转动轮23上部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绷带的绷带轴6,绷带轴 6的端部设置有可防止绷带掉落的挡盘17。

所述转动轮23上部分靠近绷带轴6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绷带压紧的压轮支撑架7,压轮支撑架7上通过可伸缩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压轮8。

所述移动底座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10,丝杠螺母10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在丝杠11上。

所述丝杠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丝杠支撑架15安装在底座1的内部,丝杠11 上靠近其中一端的位置传动连接有从动轮13。

所述底座1内位于丝杠11下方的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主动轮14,主动轮14与从动轮13啮合传动。

所述底座1上其中一端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装置、转动装置、热冷装置的显示控制器18。

使用时,将转动轮23的两端转动到水平位置,同时将固定扣26、锁紧扣 25分别打开,通过转动支撑圆环5的转动部分带动转动轮23的上部分,然后将处理后的肢体放置在支撑架4上并穿过支撑圆环5的固定部分,再将支撑圆环5 的转动部分转回,通过固定扣26、锁紧扣25进行锁紧固定,通过升降杆16将支撑架4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将绷带安装在绷带架6上,并通过压轮支撑架7 将绷带的端部与肢体压住,启动小型电机21带动转动轮23,转动轮23带动绷带架6和压轮支撑架7转动,同时开启驱动电机12驱动转动装置转动完成肢体的包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显示控制器18启动热冷装置;包扎完成后,将转动轮23转动到水平位置,通过支撑圆环5的转动部分带动转动轮23 的上部分打开,将肢体移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骨科绷带缠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易于操作,既为救助伤者赢得了时间,又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