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CT扫描的头部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5268发布日期:2018-06-12 18:5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用于CT扫描的头部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T扫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T扫描的头部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CT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CT检查结果对明确病情有重要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信息。

进行CT扫描时,为了获得清晰的CT图像,需要受检者身体尽可能保持静止状态。受检部位的活动可能造成移动伪影,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检查效果。对于一些配合不好的病人,可以对受检部位进行适当约束固定来减少CT扫描时的移动伪影。

临床中对于头部的CT检查非常普遍,受检者由于多种原因,例如年龄、恐惧心理、病痛等,容易在接受检查时移动头部的位置,从而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对受检者的头部位置进行约束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CT扫描的头部约束装置,包括:头部支撑部,其包括U形的头拖和U形的颈托,用于分别对CT扫描的受检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CT机床连接部,其包括U形的头部连接段和与之相连的T形的肩部连接段,所述头部连接段和所述肩部连接段用于将所述头部约束装置牢固地连接至CT机床;以及设置在所述头部支撑部与所述CT机床连接部之间的缓冲部,其包括U形的头部缓冲垫和与之相连的T形的肩部缓冲垫;其中所述头拖、所述头部缓冲垫和所述头部连接段依次层叠,所述肩部缓冲垫和所述肩部连接段层叠,所述颈托位于所述头部缓冲垫与所述肩部缓冲垫之间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头部约束装置还包括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一端固定在所述CT机床连接部的外侧,另一端经过受检者前方下颌骨颏部向后方缠绕,并连接至所述CT机床连接部的相对外侧。

优选地,所述约束带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包括供受检者的颏部露出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进一步约束受检者的头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头部支撑部的所述头拖和所述颈托的材料为海绵。

优选地,所述缓冲部的材料为弹力塑料。

优选地,CT机床连接部的材料为硬塑料。

优选地,所述CT机床连接部的所述头部连接段的与CT机床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CT机床连接部通过所述凸起与设置在CT机床上的凹槽之间的卡止配合将所述头部约束装置连接至CT机床。

优选地,所述CT机床连接部的所述肩部连接段的靠近机床床沿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CT机床连接部通过所述凸起与设置在CT机床床沿上的凹槽之间的卡止配合将所述头部约束装置连接至CT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结构简单,约束效果优异,受检者较为舒适,更容易接受这种约束装置。通过采用这种头部约束装置,可以避免在CT检查中产生移动伪影,从而确保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检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CT扫描的头部约束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标号。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下述结构。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10包括头部支撑部12、缓冲部14和CT机床连接部16。

头部支撑部12包括U形的头拖102和U形的颈托104。头拖102和颈托104用于分别对CT扫描的受检者的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U形的设计可以使受检者的头部和颈部得到最好的支撑,提高受检者的舒适度。同时,U形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受检者的头部和颈部的移动。

CT机床连接部16包括U形的头部连接段110和与之相连的肩部连接段112。头部连接段110和肩部连接段112用于将头部约束装置10牢固地连接至CT机床(未示出)。例如,可以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将头部约束装置10连接至CT机床,稍后会更详细地说明。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适合的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头部约束装置10与CT机床之间的稳固连接即可。

缓冲部14设置在头部支撑部12与CT机床连接部16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缓冲部14包括U形的头部缓冲垫106和与之相连的肩部缓冲垫108。需要说明的是,肩部连接段112的形状与肩部缓冲垫108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图1的俯视图中,无法看到肩部连接段112。

参照图2可知,头拖102、头部缓冲垫106和头部连接段110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层叠。肩部缓冲垫108和肩部连接段112层叠,颈托104位于头部缓冲垫106与肩部缓冲垫108之间的连接处。

在使用这种结构的头部约束装置10时,受检者的头部被头拖102支撑并限制,受检者的颈部被颈托104支撑并限制,同时由于缓冲部14的存在,受检者在接受CT扫描时,即使其头部和颈部受到限制,也不会感觉不适。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约束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10还可以包括约束带114。约束带114一端固定在CT机床连接部16的头部连接段110的外侧,另一端经过受检者颏部向后方缠绕,并连接至CT机床连接部16的头部连接段110的相对外侧。

优选地,约束带114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包括供受检者的颏部露出的开口116。开口116可以进一步约束受检者的头部位置,使受检者在进行头部CT扫描的过程中避免头部的移动。

优选地,头部支撑部12的头拖102和颈托104的材料为海绵。U形的头拖102适于支撑并约束受检者的头部,使受检者一方面感到舒适,另一方面活动受到限制。

如图1和2所示,颈托104是U形的海绵填充体,限制颈椎前后左右方向的位移,并且使受检者处于舒适的颈椎生理弯曲。例如,颈托104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款式。

优选地,缓冲部14的材料可以为弹力塑料。缓冲部14的头部缓冲垫106和肩部缓冲垫108可以是一体的。头部缓冲垫106使得受检者的头部更加舒适,肩部缓冲垫108使得受检者的肩部更加舒适。

优选地,CT机床连接部16的材料为硬塑料。头部连接段110和肩部连接段112可以是一体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头部连接段110的面对CT机床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起,此外,CT机床的对应位置可以设置有凹槽。通过将头部连接段110上的凸起插入CT机床的凹槽中来实现上述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肩部连接段112的左右两侧端部可以设置有凸起,此外,CT机床的床沿可以设置有凹槽。通过将肩部连接段112上的凸起插入CT机床的床沿处的凹槽中来实现上述连接。

以上连接方式仅仅是个示例,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来实现上述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10大体上分为三层,即从上到下的头部支撑部12、缓冲部14和CT机床连接部16,其中,头部支撑部12的头拖102、缓冲部14的头部缓冲垫106和CT机床连接部16的头部连接段110层叠在一起,用于对受检者的头部位置进行约束,使之保持在受检体位,同时为受检者提供舒适的感受。另外,头部支撑部12的颈托104、缓冲部14的肩部缓冲垫108和CT机床连接部16的肩部连接段112层叠在一起,用于对受检者的颈部位置进行约束,使之保持在受检体位,同时为受检者提供舒适的感受。

参照图2,肩部缓冲垫108的形状可以与肩部连接段112的形状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肩部缓冲垫108和肩部连接段112的形状均为T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肩部缓冲垫108和肩部连接段112的形状,只要能够使受检者感到舒适即可。

约束带114一端固定在CT机床连接部,更具体地,连接在头部连接段110的外侧,另一端是自由端,在使用时,自由端可以绕过受检者的颌部而连接至头部连接段110的相对外侧。

下面参照图3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10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进行头部CT扫描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10连接至CT机床。例如,通过上述的凹凸卡止配合的方式,通过头部连接段110和肩部连接段112将头部约束装置10牢固地连接至CT机床。

然而,如图3所示,让受检者躺在CT机床上,使其头部放置于头部支撑部12的头拖102(图3中被头部遮挡)上,颈部放置于U形的颈托104中。如果需要的话,经过适当调整,使受检者获得最为舒适的姿势。

在此状态下,将约束带114的自由端经过受检者前方下颌骨颏部向后方缠绕,并例如通过尼龙粘扣连接至头部连接段110的相对外侧(图中未示出)。

这样,通过头拖102、颈托104和约束带114将受检者的头部最大程度地限制在受检位置,避免产生移动伪影,确保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检查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带114整体上为扁平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约束带114可以两端为任意形状,只需与受检者颏部相接触的对应部分为扁平状,能够牢固地约束后者的位置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约束带114一段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并通过尼龙粘扣固定。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两端均为自由端的约束带,和/或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约束装置结构简单,约束效果优异,受检者较为舒适,更容易接受这种约束装置。通过采用这种头部约束装置,可以避免在CT检查中产生移动伪影,从而确保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检查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