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334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痰液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了一种痰液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排出的分泌物,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危重症患者,尤其是有肺部感染的患者,统计每日的痰量对于病情判断十分重要,痰液量的多少对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和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将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特别是抗生素)和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吸痰时只能达到清除痰液的目的,无法准确观察并记录每次吸出痰液的量,操作者只能凭经验主观判断痰液量,由于每位医护人员的年资、经验不等,因此,依靠这种粗略的办法统计的痰量可能造成临床判断失误,有可能误导临床决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痰液测量装置,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每次的吐痰量、颜色等特征,使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患者每日的吐痰总量,并且在患者每日吐痰总量超标的情况下,可以发出示警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痰液测量装置,包括:

集痰管,所述集痰管包括上宽下窄的管体,所述管体为透明材质的管体,所述管体的下部设置有刻度一,所述管体上连接有吸痰管一,所述管体的底部收缩为排痰口,所述排痰口的下方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连接吸痰管二的一端,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排水管,在所述三通接头的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处皆设置有阀门;所述管体的上方盖合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喷头一,所述管盖上还设置有负压装置一;集痰罐,所述集痰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透明材质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下部设置有刻度二,所述罐体与所述吸痰管二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罐体的上方盖合有罐盖,所述罐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喷头二,所述罐盖上还设置有负压装置二;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螺堵。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接头为T形三通接头或者Y形三通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为光电液位传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每次被吸痰时,患者的痰液先被收集在透明材质的集痰管里面,并且在集痰管的管体的下部设置有刻度,医护人员能够方便地观察到患者每次的吐痰量、颜色等特征。

医护人员对集痰管中痰液的特征参数记录完成之后,痰液被吸收到透明材质的集痰罐里面,集痰罐里面能够收集一整天的痰液总量,便于医生分析病情。

在集痰罐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并且液位传感器与报警装置电连接,能够更加精确地计量患者每日的吸痰总量,如果每日的吸痰总量超过医生所预期并设定的总量,报警装置就会发出示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治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及时作出应对方案。

在管盖合罐盖的内壁上都设置有喷头,喷头能够与消毒液管相连接,在接通消毒装置的情况下,喷洒消毒液,及时对痰液进行消毒清理,防止患者痰液中的病菌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痰液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三通接头的放大图;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痰液的流向;

图中,1-吸痰管一,2-喷头一,3-消毒液管一,4-负压装置一,5-报警装置,6-集痰管,61-管体,611-刻度一,62-管盖,7-集痰罐,71-罐体,711-刻度二,72-罐盖,8-三通接头,81-第一出口,82-第二出口,9-吸痰管二,10-喷头二,11-消毒液管二,12-负压装置二,13-液位传感器,14-导线,15-排水管,16-螺堵,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以及图2所示,痰液测量装置包括集痰管6、集痰罐7、以及报警装置5等。

痰液测量装置中的集痰管6包括上宽下窄的管体61,管体61的上方盖合有管盖62,管体61为透明材质的管体,管体61的材料可以采用聚氯乙烯(PCV)、高压聚乙烯(HDPE)、或者有机玻璃等,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常规的透明材料。在管体61上连接有吸痰管一1,在管盖62上设置有负压装置一4,在负压装置一4的作用下,通过吸痰管一1能够将从患者口中吸取的痰液吸到集痰管6中,负压装置一4可以选用负压引流器。在管体61的下部设置有刻度一611,可以清晰、直观地读取每次的吸痰量。管体61的底部收缩为排痰口,排痰口的下方连接有三通接头8,三通接头8为T形三通接头或者Y形三通接头,三通接头8的第一出口81连接吸痰管二9的一端,三通接头8的第二出口82连接排水管15,在三通接头8的第一出口81处设置有第一阀门17,在三通接头8的第二出口82处同样设置有第二阀门18。转存痰液时,将第一阀门17打开,第二阀门18关闭;清洗集痰管6时,将第一阀门17关闭,第二阀门18打开。在管盖6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喷头一2,并且喷头一2与消毒液管一3相连接,在接通消毒装置的情况下,开启喷头一2,喷洒消毒液,及时对痰液进行消毒清理,防止患者痰液中的病菌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

痰液测量装置中的集痰罐7的罐体71为透明材质的罐体,罐体71的材料可以采用聚氯乙烯(PCV)、高压聚乙烯(HDPE)、或者有机玻璃等,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常规的透明材料。罐体71与吸痰管二9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吸痰管二9将集痰管6与集痰罐7相连通。在罐体71的上方盖合有罐盖72,并且罐盖72上设置有负压装置二12,在负压装置二12的作用下,通过吸痰管二9能够将集痰管6中的痰液转存到集痰罐7中,负压装置二12可以选用负压引流器。罐体71上设置有刻度二711,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直观地观测到每日的集痰总量。在罐盖7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喷头二10,并且喷头二10与消毒液管二11相连接,在接通消毒装置的情况下,开启喷头二10,喷洒消毒液,及时对痰液进行消毒清理,防止患者痰液中的病菌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还可以在罐体71的底部设置螺堵16,使得冲洗后的消毒液可以从螺堵16排出。

痰液测量装置中的报警装置5与设置于罐体71的内侧壁上的液位传感器13通过导线14电连接,液位传感器13可以选择使用光电液位传感器。如果每日的吸痰总量超过医生所预期并设定的总量,亦即痰液积累到一定量时,接触液位传感器13,液位传感器13传递信号到报警装置5,报警装置5就会发出示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治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及时作出应对方案。

下面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痰液测量装置的使用过程详细描述:从患者口中吸取的痰液在负压装置一4的作用下,通过吸痰管一1被收到集痰管6中,经医护人员记录下吸痰量、颜色等特征之后,打开第一阀门81,在负压装置二12的作用下,痰液通过吸痰管二9被转存到集痰罐7中。此时,为了确保下一次的吸痰量的精确性,可以使用消毒液冲洗集痰管6,关闭第一阀门81,打开第二阀门82,将冲洗完集痰管6的消毒液从排水管15排出。一日的痰液总量都集中到集痰罐7中,通过集痰罐7上的罐体71上的刻度二711可以直接读取痰液总量,如果每日的吸痰总量超过医生所预期并设定的总量,报警装置5就会发出警报。最后,使用消毒液冲洗集痰罐7。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