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卡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8655发布日期:2018-09-11 20:2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体卡紧装置,其可应用于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医疗设备需要泵体驱动,如此需于医疗设备上设置泵体,例如医用泵连接医疗水刀设备,但泵体若无特别固定,泵体于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容易造成泵体从设备上松脱或掉落,导致设备的运作中断,甚至导致泵体与设备的连接处损坏,导致成本大幅提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稳定地固定泵体于设备的装置。虽然目前已有固定泵体于设备的装置,但结构复杂不容易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体卡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泵体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具有固定板及保护壳,所述固定板包括泵体固定部及与所述泵体固定部连接的转动轴设置部,所述泵体固定部具有泵体设置开口,所述转动轴设置部具有转动轴穿孔,所述保护壳设置于所述泵体固定部,并具有泵体容置槽,所述泵体容置槽对应所述泵体设置开口,所述保护壳具有至少一对侧向开口,每一对侧向开口相对设置;转动轴,其穿设于所述转动轴穿孔,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从动件,其穿设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所述从动件具有从动枢接部;连杆,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从动枢接部;以及卡紧环,其具有卡紧枢接部,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卡紧枢接部,所述卡紧环的内侧壁具有至少一对卡紧块,每一对卡紧块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所述从动件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卡紧环转动,所述每一对卡紧块分别进入或脱离对应的一对侧向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从动件具有固定穿孔,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穿设于所述固定穿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两侧为弧形,所述固定穿孔的截面形状对应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部的截面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保护壳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两侧为弧形,所述泵体设置开口的形状对应所述保护壳的截面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至少一对卡紧块为螺旋排列。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的末端,所述感应元件具有感应槽位,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的末端具有与所述感应槽位对应的感应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感应元件为光电感应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转动扳手,所述转动扳手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固定板更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凸块,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块设置于所述泵体固定部的周围,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块及转动轴设置部分别具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泵体卡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具有固定板及保护壳,所述固定板包括泵体固定部及与所述泵体固定部连接的转动轴设置部,所述泵体固定部具有泵体设置开口,所述转动轴设置部具有转动轴穿孔,所述保护壳设置于所述泵体固定部,并具有泵体容置槽,所述泵体容置槽对应所述泵体设置开口,所述保护壳具有至少一对侧向开口,每一对侧向开口相对设置;转动轴,其穿设于所述转动轴穿孔,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从动件,其穿设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所述从动件具有多个从动枢接部;多个连杆,每一个连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每一个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对应的所述从动枢接部;以及多个卡紧环,每一个卡紧环具有卡紧枢接部,所述每一个连杆的第二端枢接于对应的所述卡紧环的卡紧枢接部,所述每一个卡紧环的内侧壁具有至少一对卡紧块,每一对卡紧块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所述从动件通过所述多个连杆带动所述多个卡紧环转动,所述每一个卡紧环的至少一对卡紧块分别进入或脱离对应的一对侧向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从动件具有固定穿孔,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穿设于所述固定穿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从动件包括多个从动块,每一个从动块具有所述固定穿孔,每一个从动枢接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从动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两侧为弧形,所述固定穿孔的截面形状对应所述连杆的第二端部的截面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保护壳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两侧为弧形,所述泵体设置开口的形状对应所述保护壳的截面形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每一个卡紧环的至少一对卡紧块为螺旋排列。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的末端,所述感应元件具有感应槽位,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部的末端具有与所述感应槽位对应的感应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感应元件为光电感应元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转动扳手,所述转动扳手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固定板更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凸块,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块设置于所述泵体固定部的周围,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凸块及转动轴设置部分别具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泵体卡紧装置,其通过转动轴、从动件及连杆带动卡紧环卡紧泵体或解除泵体卡紧状态,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稳固地固定泵体于设备上,避免泵体于使用时从设备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组装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组装于泵体卡紧装置的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设置于卡紧环的状态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卡紧于卡紧环的状态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组装图。

图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组装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的立体图及组装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泵体卡紧装置1,泵体卡紧装置1包括固定件10、转动轴11、从动件12、连杆13及卡紧环14。固定件10包括固定板101及保护壳102。固定板101具有泵体固定部1011及与泵体固定部1011连接的转动轴设置部1012,本实施例的泵体固定部1011为圆形板体,并具有泵体设置开口1013,本实施例的转动轴设置部1012为长形板体,其连接泵体固定部1011的一侧,并从其泵体固定部1011的一侧往外延伸。转动轴设置部1012的末端具有转动轴穿孔1014。保护壳102设置于固定板101的泵体固定部1011,其具有泵体容置槽1021,泵体容置槽1021对应泵体设置开口1013。保护壳102的侧壁具有一对侧向穿孔1022,一对侧向穿孔102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的固定板101包括一个固定凸块1015,固定凸块1015设置于泵体固定部1011的另一侧,并与转动轴设置部1012相对,固定凸块1015及转动轴设置部1012分别具有固定孔1016,固定凸块1015的固定孔1016与转动轴设置部1012的固定孔1016对应设置。

转动轴11具有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12,其第二端部112穿过转动轴穿孔1014,使其穿设于转动轴设置部1012的转动轴穿孔1014,从动件12具有固定穿孔121,转动轴11的第二端部112穿设于固定穿孔121。本实施例的第二端部112的截面形状为两侧为弧形的矩形,固定穿孔121的截面形状与第二端部112的截面形状对应,因本实施例的第二端部112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当第二端部112穿设于固定穿孔121时,转动轴11无法在从动件12的固定穿孔121内转动,转动轴11将带动从动件12转动。其中转动轴11的第一端部111更设有转动扳手113。

连杆13包括第一端131及第二端132,连杆13的第一端131与从动件12的从动枢接部122枢接,卡紧环14套设于固定件10的保护壳102,连杆13的第二端132与卡紧环14的卡紧枢接部140枢接。当转动轴11带动从动件12转动时,从动件12通过连杆13带动卡紧环14转动。本实施例的卡紧环14包括卡紧环体141及一对卡紧块142,一对卡紧块142设置于卡紧环体141的内侧壁,并相对设置。当从动件12通过连杆13带动卡紧环14转动时,卡紧环14的一对卡紧块142分别进入或脱离保护壳102的一对侧向开口1022,一对卡紧块142分别进入一对侧向开口1022,每一个卡紧块142的卡槽1421位于对应的侧向开口1022内。本实施例的一对卡紧块142呈螺旋排列。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的使用状态图、泵体3组装于泵体卡紧装置1的状态图、泵体3设置于卡紧环14的状态图及泵体3卡紧于卡紧环14的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设置于医疗设备2上,固定件10的固定板101固定于医疗设备2的连接部21,保护壳102朝向连接部21,其中固定板101通过二个锁固件15锁固于连接部21,即二个锁固件15分别穿过二个固定孔1016锁固于连接部21的二个锁固孔211。接着将医用泵体3从泵体设置开口1013置入保护壳102的泵体容置槽1021,本实施例的泵体3的截面形状为两侧为弧形的矩形,即与泵体设置开口1013及泵体容置槽1021的截面形状对应。泵体3具有相对的一对固定槽31,一对固定槽31分别位于泵体3两侧的弧面32,并呈螺旋排列。卡紧环14的一对卡紧块142分别位于保护壳10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即一对卡紧块142未分别进入保护壳102的一对侧向开口1022及泵体3的一对固定槽31。

然后使用者带动转动板手113转动,转动板手113带动转动轴11往顺时针转动,转动轴11带动从动件12往顺时针转动,从动件12通过连杆13带动卡紧环14往顺时针转动,一对卡紧块142分别进入保护壳102的一对侧向开口1022及泵体3的一对固定槽31,每一个卡紧块142与对应的固定槽31卡合,又因一对卡紧块142及一对固定槽31均为螺旋排列,当每一个卡紧块142与对应的固定槽31卡合时,转动轴11持续带动从动件12转动,从动件12通过连杆13带动卡紧环14转动,卡紧环14的一对卡紧块14带动泵体3往医疗设备2靠近,使二个卡紧块142卡紧泵体3,避免泵体3从泵体卡紧装置1脱离,也避免发生泵体3作动时震动过大而与医用设备2脱离。其中卡紧环14卡紧泵体3的方向与松开泵体3的方向主要通过连杆13的形状而定,本实施例的连杆13的形状仅为本申请能达成上述功能的一实施态样。

请参阅图7,其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的固定件10的固定板101的泵体固定部1011仅设有与转动轴设置部1012对应的一个固定凸块1015,本实施例的固定板101的泵体固定部1011的周缘设有三个固定凸块1015,三个固定凸块1015的一个设置于泵体固定部1011的一侧,并与转动轴设置部1012对应,另外二个固定凸块1015分别设置于泵体固定部1011的上侧及下侧,并相对设置,。每一个固定凸块1015具有一个固定孔1016,转动轴设置部1012的固定孔1016与对应转动轴设置部1012的固定凸块1015的固定孔1016相对,相对的二个固定凸块1015的二个固定孔1016相对。四个锁固件15分别穿过对应的固定孔1016,并锁固于医疗设备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更多的固定孔1016以增加固定件10固定于医用设备的稳定度,避免泵体卡紧装置1于使用时脱离医疗设备。

请参阅图8,其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的组装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的卡紧环14的卡紧环体141的内侧壁设有一对卡紧块142,一对卡紧块14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的卡紧环体141的内侧壁设有二对卡紧块142,每一对卡紧块142相对设置,二对卡紧块142呈螺旋排列。保护壳102两侧分别具有二对侧向开口1022,保护壳102一侧的二个侧向开口1022分别与其另一侧的二个侧向开口1022相对,即每一对侧向开口1022相对设置。然泵体3也具有二对固定槽31,每一对固定槽31分别位于泵体3两侧的弧面,泵体3两侧的二个固定槽31分别对应保护壳102两侧的二个侧向开口1022。当转动轴11带动从动件12转动,从动件12通过连杆13带动卡紧环14转动时,使每一对卡紧块142分别进入对应的二个侧向开口1022及二个固定槽31,以卡紧泵体3,如此泵体3固定于泵体卡紧装置1的稳定性更佳。上述卡紧环体141的内侧壁可设置二对以上卡紧块142,其作用与上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然上述保护壳102也可只设置一对侧向开口1022,二对卡紧块142可同时进入对应的一对侧向开口1022。

请参阅图9,其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的组装图;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仅具有一个连杆13及一个卡紧环14,本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具有二个连杆13及二个卡紧环14,所以从动件12具有并排设置的二个从动枢接部122,每一个连杆13的第一端131分别枢接于对应的从动枢接部122,每一个连杆13的第二端132分别与对应的卡紧环14的卡紧枢接部140枢接。每一个卡紧环1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卡紧环14的结构相同,于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保护壳102及泵体3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102及泵体3相同,当转动轴11带动从动件12转动,从动件12通过二个连杆13分别带动二个卡紧环14转动时,使每一个卡紧环14的二个卡紧块142分别进入对应的二个侧向开口1022及二个固定槽31,使二个卡紧环14卡紧泵体3,如此泵体3固定于泵体卡紧装置1的稳定性更佳。其中连杆13及卡紧环14的数量可为二个以上,其作用与上述相同,于此不再赘述。然本实施例的从动件12具有二个从动枢接部122,其可将从动件12分成二个从动块,每一个从动块具有一个从动枢接部122,也可达到上述作用,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其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泵体卡紧装置1更包括感应元件16,感应元件16设置于转动轴11的第二端部112的末端,其具有感应元件16具有感应槽位161,转动轴11的第二端部112的末端具有感应部114。当转动轴11转动而带动从动件12转动,从动件12通过连杆13带动卡紧环14转动,使卡紧环14卡紧泵体时,位于转动轴11的第二端部112的末端的感应部114进入感应元件16的感应槽位161,如此通过感应元件16确认卡紧环14已经卡紧泵体。其中感应元件16的作动方式,感应元件16可为光电感应元件,感应槽位161内具有光源,当感应部114进入感应槽位161时,感应部114遮断感应槽位161内的光源,如此感应元件16可判断卡紧环14已经卡紧泵体,上述仅为本申请的感应元件16的一种实施态样,其他类型的感应元件16也可以应用于此,于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感应元件16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泵体卡紧装置,其通过转动轴、从动件及连杆带动卡紧环卡紧泵体或解除泵体卡紧状态,其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稳固地固定泵体于设备上,避免泵体于使用时从设备上脱落。

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