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9999发布日期:2018-10-26 19:1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支撑领域。



背景技术:

在眼科手术中过程中,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因此患者神志清醒,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头部要一直保持在一个位置配合手术进行,因此患者会不自觉的移动自己的头部,会对手术的进行造成干扰,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传统的眼科手术固定装置与患者头部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如此便造成了在手术时患者头部的移动与错位,对手术的进行造成干扰,而且使用传统的固定装置手术时,患者长时间躺在装置上会感觉头部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装置和头部之间能够更加有效的贴合,并且长时间手术时,降低患者头部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滑轨1和左右两侧的头箍装置;所述的左侧的头箍装置包括弧形硅胶体2、弹性囊3、手动把手4、限位杆5、与滑轨1固定连接的固定块6、与滑轨1滑动连接的凹形体7;手动把手4的一端穿过滑轨1前侧壁且固定连接有齿轮8,手动把手4与滑轨1前侧壁转动连接;限位杆5穿过滑轨1前侧壁且延伸至齿轮8,限位杆5与齿轮8的齿间插接配合;限位杆5与滑轨1滑动连接;凹形体7右侧开有与固定块6配合的内腔9;凹形体7与固定块6为滑动连接;凹形体7前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0;所述的齿轮8与齿条10啮合配合;弧形硅胶体2左右两端分别与弧形硅胶体2的上侧面、固定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弹性囊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凹形体7的上侧面、固定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弹性囊3位于弧形硅胶体2之上;弹性囊3内填装有光敏树脂;右侧的头箍装置与左侧的头箍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的弹性囊3上方贴合设置有隔离网11;隔离网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凹形体7的最高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的左侧的凹形体7左侧面与滑轨1内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12。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眼科手术支撑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时,使患者头部平躺于头箍装置之上,转动两侧的手动把手,利用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配合使凹形体移动并且缩小左右两侧凹形体的间距,使凹形体与患者头部之间形成相互挤压的空间,空间内的弧形硅胶体由于两侧凹形体的移动会向上挤压,使弧形硅胶体与患者头部更加贴合,继而,弹性囊内的光敏树脂会与患者头部进行贴合;移动过程中,固定块慢慢进入内腔,待凹形体滑动至合适位置,将限位杆向内插入卡在齿轮的齿间,对凹形体实现定位、固定的作用;待光敏树脂贴合头部之后,利用常规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对光敏树脂进行照射,使光敏树脂固化为患者头部形状,贴合更加完美,以此达到固定患者头部的作用,提高了患者头部的稳定性;光敏树脂固化后,弹性囊与凹形体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支撑稳定,手术完成后,撤出限位杆,将两侧的凹形体分别撤出,能够更好的使患者头部脱离头箍装置,降低了患者头部卡在头箍装置内不能脱离的可能性。

2、隔离网能够使光敏树脂与人体头部之间形成微小空间,使头部可以进行正常的血液循环,在手术过程中,不容易引起患者头部的不适症状。

3、在撤出凹形体时,凹形体的拉簧存在拉力,使一侧的凹形体自动快速撤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结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滑轨;2、弧形硅胶体;3、弹性囊;4、手动把手;5、限位杆;6、固定块;7、凹形体;8、齿轮;9、内腔;10、齿条;11、隔离网;12、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眼科手术用支撑装置,包括滑轨1和左右两侧的头箍装置;所述的左侧的头箍装置包括弧形硅胶体2、弹性囊3、手动把手4、限位杆5、与滑轨1固定连接的固定块6、与滑轨1滑动连接的凹形体7;手动把手4的一端穿过滑轨1前侧壁且固定连接有齿轮8,手动把手4与滑轨1前侧壁转动连接;限位杆5穿过滑轨1前侧壁且延伸至齿轮8,限位杆5与齿轮8的齿间插接配合;限位杆5与滑轨1滑动连接;凹形体7右侧开有与固定块6配合的内腔9;凹形体7与固定块6为滑动连接;凹形体7前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0;所述的齿轮8与齿条10啮合配合;弧形硅胶体2左右两端分别与弧形硅胶体2的上侧面、固定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弹性囊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凹形体7的上侧面、固定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弹性囊3位于弧形硅胶体2之上;弹性囊3内填装有光敏树脂;右侧的头箍装置与左侧的头箍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弹性囊3上方贴合设置有隔离网11;隔离网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凹形体7的最高端固定连接。左侧的凹形体7左侧面与滑轨1内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12。

使用时,将未使用的光敏树脂固定在弧形硅胶体2与隔离网11之间,使患者头部平躺于头箍装置之上,转动手动把手4使左右凹形体7向固定块6滑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将限位杆5向内推入并卡在齿轮8上,对凹形体7进行固定,此时拉簧12存在拉力,凹形体7滑动时,弧形硅胶体2由于凹形体7的挤压会向上隆起,形成更多的挤压形变量,以便于更好的与脑部贴合,带动弹性囊3内的光敏树脂与患者头部贴合,光敏树脂与患者头部贴合后,使用紫外线照射使光敏树脂固化,形成患者头部的形状,随后便可以进行手术,手术后,撤出限位杆5,左侧的凹形体7借助弹簧拉力自动向左侧滑动后,两个凹形体7分离,使患者头部脱离头箍装置。

采用光敏树脂进行固定时,弹性囊3对头部的包裹角度较大,因此可以对头部进行很好的包裹固定,同时采用左右两个弹性囊3的对接结构,便于从两侧进行拆除。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凹形体7上表面的一部分为弧面,固定块6的上表面是与凹形体7弧面相配合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中光敏树脂的固定可为简单的胶水固定,或其他常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