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芯体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7358发布日期:2018-09-04 21:4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制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纸尿裤、拉拉裤、卫生巾用吸收芯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吸收芯体是一次性吸收用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次性吸收用品性能的优劣主要由吸收芯体决定,例如吸水性、保持性、扩散性等。在现有技术中,吸收芯体由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蓬松无纺布和下层吸液性片材构成,在传统吸收芯体的上层透液性片材与中层蓬松无纺布之间、下层吸液性片材与中层蓬松无纺布之间固定的吸水性树脂颗粒含量相近,使用时容易产生吸收不均匀的现象,造成消费者满意度的下降。为克服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吸水性树脂颗粒的分布形式作出改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解决传统产品吸收不均、反渗量大的复合芯体。

然而,当前行业内针对复合芯体的生产大都采用线下制造的方式进行,即通过独立的专用设备完成复合芯体的制造、收卷、储存等工序,由于在储存、运输状态下复合芯体难免会发生相互挤压作用,导致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力下降,从而影响吸收效果。另外,上述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线的加工速度,并且吸收芯体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芯体成型装置,由该装置制得的吸收芯体具有成型效果好、产品导流性强、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芯体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蓬松无纺布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所述上层透液性片材和中层蓬松无纺布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吸水性颗粒,下层吸液性片材和中层蓬松无纺布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吸水性颗粒相对应的第二吸水性颗粒,该第二吸水性颗粒间隔分布。在吸收芯体厚度方向上第一吸水性颗粒、中层蓬松无纺布和第二吸水性颗粒共同形成功能化吸收区域,其余间隔位置形成非功能化区域。

上述吸收芯体成型装置具有:与上层透液性片材或下层吸液性片材接触、并使得上层透液性片材或下层吸液性片材两侧边折为给定关系的包折部,将包折后的多层片状物压实、排气的夹压部,以及对吸收芯体的非功能化区域进行压点、同时增强吸收芯体导流性的打点部。

申请人在行业内首次提出复合芯体在线制造,并将打点工艺首次应用于复合芯体的加工成型过程中,一方面能固定芯体,提高吸收芯体的整体性和保持性;另一方面由于吸收芯体在厚度方向上形成若干个封闭区域,使得吸收芯体沿流程方向和/或与流程方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呈现多个间隔分布的功能化吸收区域,进而大大增加吸水性颗粒的吸收面积,改善产品的导流性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非功能化区域中不设置吸水性颗粒,或少量布置吸水性颗粒。打点部作用于非功能化区域,将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蓬松无纺布和下层吸液性片材进行热压打点复合,并将吸收芯体上形成若干个封闭区域,该封闭区域的厚度方向上从上往下依次形成如下结构:上层透液性片材、第一吸水性颗粒、中层蓬松无纺布、第二吸水性颗粒和下层吸液性片材。优选的,第二吸水性颗粒的含量高于第一吸水性颗粒的含量,使得从厚度方向上形成不同的吸水梯度,助于体液快速下渗,改善产品的吸收性能和复合芯体的保持性,同时能够保持上层透液性片材侧的干爽性,提高使用舒适度。当然为使得吸收芯体下部的吸水性能优于上部,还可以使用两种不同吸水性能的吸水性颗粒,并保证下部的吸水性能优于上部,也可以实现上述目的。

进一步的,上层透液性片材可以是无尘纸、无纺布、或者可吸水性纸类中的任一种。可吸水性纸类指湿法造纸形成的纸类,采用湿法造纸形成的纸类,与传统采用无尘纸或无纺布类相比,不仅使下层吸液性片材的强度达到了生产所需要求,而且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尘屑,保持了生产的卫生,同时可降低反渗量。同理,下层吸液性片材可以是无尘纸、无纺布、或者可吸水性片材,该可吸水性片材指干法造纸非织造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吸水性颗粒和第二吸水性颗粒的两种固定方式,上层透液性片材与中层蓬松无纺布通过热熔胶粘合或通过中层蓬松无纺布上的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固定第一吸水性颗粒,下层吸液性片材与中层蓬松无纺布通过热熔胶粘合或通过中层蓬松无纺布上的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固定第二吸水性颗粒。然而,相比之下采用热熔纤维经过热粘合的方式固定效果更佳,这是因为在施加热熔胶时难免会发生热熔胶包覆吸水性颗粒,导致吸水性能衰减的缺陷。

更进一步的,该种实施方式下包折部的包折方式至少包含两种,一是下层吸液性片材两侧向上包折固定于上层透液性片材的两侧;二是上层透液性片材两侧向下包折固定于下层吸液性片材的两侧。此两种包折方式较为常见,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包折方法不限于此两种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吸收芯体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上层透液性片材、中层蓬松无纺布、下层吸液性片材、以及外包覆层,所述上层透液性片材和中层蓬松无纺布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吸水性颗粒,下层吸液性片材和中层蓬松无纺布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吸水性颗粒相对应、并间隔分布的第二吸水性颗粒;在吸收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吸水性颗粒、中层蓬松无纺布和第二吸水性颗粒共同形成若干个功能化吸收区域,其余间隔位置形成非功能化区域。

上述吸收芯体成型装置具有:与外包覆层接触、并使得外包覆层两侧边折为给定关系的包折部,将包折后的多层片状物压实、排气的夹压部,以及在吸收芯体的非功能化区域进行压点、同时增强吸收芯体导流性的打点部。该实施方式与前面提及的吸收芯体成型装置的区别点在于,本方案中还单独设置有外包覆层,包折部的包折对象并非前一实施方式中的上层透液性片材或下层吸液性片材,而是外包覆层。夹压部的工作原理与前述相同,另外在打点工序中部分打点方式还可以是从经包折后的外包覆层两侧边表面向非功能化区域的方向施加,该种形式可理解成在实现吸收芯体打点的同时实现对包折后两侧边的固定,如上方式同样适用于不设置外包覆层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打点工艺应用于复合芯体的加工成型中,一方面可固定芯体,提高吸收芯体的整体性和保持性;另一方面由于将吸收芯体在厚度方向上分割成若干个封闭区域,大大增加了吸水性颗粒的可吸收面积,改善产品的导流性能。

2.通过夹压部对多层片状物压实、排气,使得包折后的吸收芯体更加扁平,满足消费者对于芯体的轻薄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保证打点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复合芯体在线成型领域的空白,为复合芯体的在线生产提供了有效支持,且成型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吸收芯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吸收芯体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吸收芯体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吸收芯体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吸收芯体1,具有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蓬松无纺布3以及下层吸液性片材4,上层透液性片材2与中层蓬松无纺布3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吸水性颗粒A;下层吸液性片材4与中层蓬松无纺布3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吸水性颗粒相对应的第二吸水性颗粒C,该第二吸水性颗粒C间隔分布。

在第一吸水性颗粒A配置后,可能发生第一吸水性颗粒A在重力作用下落到中层蓬松无纺布3的情形。

在吸收芯体1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吸水性颗粒A、中层蓬松无纺布3和第二吸水性颗粒C共同形成功能化吸收区域B,其余间隔位置形成非功能化区域D。

下层吸水性片材4两侧向上包折,向上包折部分固定在上层透液性片材2的两侧。

上述上层透液性片材为15-40g可吸水性纸类,上述可吸水性纸类指湿法造纸形成的纸类,或其它种类无纺布。

上述下层吸液性片材为15-50g可吸水性纸类,吸水性片材指干法造纸非织造布。所述干法造纸非织造布指无尘纸,或者其它种类无纺布。

上述第一吸水性颗粒A、第二吸水性颗粒C,为高吸收性树脂,简称SAP。高吸收性树脂有纤维素系、淀粉系、合成聚合物系等高吸收性树脂,上述合成聚合物系高吸收性树脂有聚乙烯醇系、聚丙烯酰胺系、聚氧化乙烯系等。吸水性颗粒A、C可以是前述树脂中的任何一种。

下面将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吸收芯体成型装置96,其具有:与下层吸液性片材4接触、并使得下层吸液性片材4两侧边折为给定关系的包折部101,将包折后的多层片状物压实、排气的夹压部102,以及对吸收芯体1的非功能化区域D进行压点、同时增强吸收芯体1导流性的打点部103。

在上述非功能化区域D中不设置吸水性颗粒,或少量布置吸水性颗粒。打点部103作用于非功能化区域D,将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蓬松无纺布3和下层吸液性片材4进行热压打点复合,并将在厚度方向上形成若干个封闭区域,使得封闭区域的厚度方向上从上往下依次形成如下结构:上层透液性片材2、第一吸水性颗粒A、中层蓬松无纺布3、第二吸水性颗粒B和下层吸液性片材4。

另外,位于下层吸液性片材4与中层蓬松无纺布3之间的第二吸水性颗粒C的吸水性能,要优于上层透液性片材2与中层蓬松无纺布3之间的第一吸水性颗粒A的吸水性能。具体的,可选用两种不同吸水性能的材料,或者使用同种材料但配置量不同的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其中,上述包折部101具有:用于将配置有第一吸水性颗粒、第二吸水性颗粒的片状物向折叠方向牵引的输送单元10,以及设置于输送单元下游侧的折叠单元11。优选的,将输送单元10水平设置可阻挡吸水性颗粒在输送路线上的飞溅,使得包折效果得到大大改善。但,将输送单元10倾斜设置亦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折叠单元11相对于输送单元10向上倾斜布置。

作为折叠单元11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有皮带驱动辊12,若干个皮带导辊13,安装在皮带驱动辊12与皮带导辊13之间的输送皮带14,以及设置在输送皮带14两侧的折叠板15。优选的,在输送皮带14下方设置有真空箱16,此外,两折叠板15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在输送单元10与折叠单元11之间还设有包折导向鼓17。

为保证折叠的可靠性,在折叠单元11上方还设有用于对下层吸液性片材4两侧边涂胶的胶枪18。

上述夹压部102具有至少一对相对配置的上压辊20和下压辊21,上压辊20和下压辊21均为光辊或表面带有凸起的辊体。包折后的多层片状物经上下压辊的夹压后可达到包折牢固可靠、迅速排气的目的。为使得排气效果更加彻底,上下压辊可对应设置多对。

相对应的,还可以采用上下皮带夹压的方式替代上述压辊的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夹压部不应单单理解成压辊的形式。

打点部103包括相互配合的上辊31和下辊32,上辊表面设有作用于在非功能化区域的突起,使得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蓬松无纺布3和下层吸液性片材4热压复合,从而将在与流程方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的热压点之间的第一吸水性颗粒A、第二吸水性颗粒C热封成封闭区域,优选的,在厚度方向上形成下部吸水性能高于上部吸水性能的整体结构。具体的,所述突起作用于吸收芯体的非功能化区域,其沿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沿上辊的转动方向密集分布、且整体大致呈圆形。作为一种更为特殊的实施方式,上述突起沿上辊转动方向无限接近,甚至就是呈线形排布,最终可以在吸收芯体的表面形成压槽结构,亦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打点部不能简单理解成就是压成点状,应当同时包括在吸收芯体表面压成线状的压槽的情形。

进一步的,在夹压部102和打点部103之间还设有防止打点出现偏差的纠偏部。

下面将对图4示意出前述吸收芯体的制造工艺流程图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吸收芯体的制造系统100,包括用于将下层吸液性片材沿流程方向MD输送的第一输送单元91,将第二吸水性颗粒配置到下层吸液性片材上的第二SAP添加装置92,用于将中层蓬松无纺布覆盖到下层吸液性片材和第二吸水性颗粒之上的第二输送单元93,将第一吸水性颗粒配置到中层蓬松无纺布上的第一SAP添加装置94,用于将上层透液性片材覆盖到中层蓬松无纺布和第一吸水性颗粒之上的第三输送单元95,以及对如上多层片状物进行包折、夹压、打点的吸收芯体成型装置96。

其中,第一SAP添加装置94施加的第一吸水性颗粒对应配置在第二吸水性颗粒和中层蓬松无纺布的上方。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输送单元91、第二输送单元93和第三输送单元95在结构上相似,仅输送材料的特性有所差异。

其分别包括:一组放卷辊、接料单元、储料单元、张力控制单元、和纠偏机。另外,输送单元91、93、95不限于上述组成结构,对于放卷辊还可以替换成常见的无尘纸箱式进料方式替代,此时在相同空间下可收纳更多的片材,因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第一SAP添加装置94、第二SAP添加装置92的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一SAP添加装置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SAP添加装置,包括加料罐、储料罐、进料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器。其中,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多根输送螺杆和进料轴,在进料箱远离进料轴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驱动装置包括一伺服电机和多个传动轮,伺服电机和多个传动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轮与进料轴相连接,输送螺杆的一端固定在进料轴上,另一端接近进料箱的出料口配置。

在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还设有一落料导管,在落料导管的腔室内设有若干个隔板,该隔板将落料导管腔室分割成与输送螺杆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分腔,并且工作时每一个分腔对应接收相应一根输送螺杆的SAP输出量。

为方便输送螺杆的布置,防止相邻螺杆之间的相互干涉,相邻输送螺杆之间高低错位布置。驱动装置的转动方向与输送螺杆的旋向相同。

在储料罐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在单位时间内SAP输出量的重量传感器。SAP的输出量由输送螺杆控制,输送螺杆的转数由伺服电机和传动轮传递,重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再由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脉冲数,通过伺服电机转数的变化来精准控制SAP的输出量。

另外,重量传感器还可用来感应储料罐内SAP的储存量,当检测到储存量低于设定值时,重量传感器传出信号,从而控制加料罐向储料罐加料。

更进一步的,在第二吸水性颗粒配置到下层吸液性片材之前,还包括在下层吸液性片材上涂胶的工序。

更进一步的,在中层蓬松无纺布覆盖到下层吸液性片材和第二吸水性颗粒之前,还包括在中层蓬松无纺布上涂胶的工序。

更进一步的,在第一吸水性颗粒配置到中层蓬松无纺布之前,还包括在中层蓬松无纺布上涂胶的工序。

更进一步的,在上层透液性片材覆盖到中层蓬松无纺布和第一吸水性颗粒之前,还包括在上层透液性片材上涂胶的工序。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一种吸收芯体1,除具有实施例1所述上层透液性片材2、中层蓬松无纺布3、下层吸液性片材4,还包括外包覆层5。上层透液性片材2与中层蓬松无纺布3之间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吸水性颗粒A;下层吸液性片材4与中层蓬松无纺布3之间设置有与第一吸水性颗粒相对应、且间隔分布的第二吸水性颗粒C。

相对应的,上述吸收芯体成型装置在结构上与实施例1并无差异,不同的是,包折部的包折对象为外包覆层,因此该实施方式下的包折部应为与外包覆层接触、并使得外包覆层两侧边折为给定关系的包折部。

如图6所示,一种吸收芯体的制造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外包覆层沿流程方向MD输送的第四输送单元97,该第四输送单元97在结构上与前述第一输送单元91、第二输送单元93和第三输送单元95相似,仅输送材料的特性有所差异,在此不多加赘述。其余同实施例1。

另外,在外包覆层5配置到主流程、且与下层吸液性片材4复合之前还包括对外包覆层5涂胶的工序。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