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下注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833发布日期:2018-09-28 18:39阅读:2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下注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中,糖尿病患者需要依靠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这种情况下,如果经常短时间内重复注射某一部位,极易造成皮下硬结和脂肪萎缩,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极大痛苦,而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需要不断更换注射部位,以保证治疗效果。目前医生经常建议患者采用画线、画格的方式来分区,但由于汗液或洗澡等原因,所画线条极易模糊不清甚至消失,所以很多患者难以执行。CN200820018079《一种注射定位垫》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网格的注射定位垫,但是还是需要利用记录册记录每次已注射的网格编号,使用不便,而且需要对记录册进行妥善保管,在记录册保管不善的的情况下,会影响后续的注射位置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皮下注射定位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下注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垫主体和滑块,所述定位垫主体为矩形,所述定位垫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按矩形阵列均匀排布的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一致,相邻两行的通孔之间的定位垫主体上均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相互平行且包括左隔条和右隔条,且左隔条和右隔条交错排布,所述左隔条左端与定位垫主体左侧固定,右端距离定位垫主体右侧的距离与滑块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左隔条靠近定位垫主体右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阻挡凸点,右隔条右端与定位垫主体右侧固定,左端距离定位垫主体右侧的距离与滑块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左隔条靠近定位垫主体右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阻挡凸点,所述隔条上均匀设置有限位凸点,所述限位凸点位于相邻的通孔之间,且距离相邻的通孔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滑块位于相邻的限位凸点和相邻的隔条之间,所述滑块的宽度与相邻限位凸点的距离相等,所述滑块的长度与相邻隔条的间距相等;

所述定位垫主体相互平行的两侧边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可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垫主体下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隔条与定位垫主体的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平行,与第一侧边相邻的隔条与定位垫主体固定的一端的定位垫主体上标记有第一标记,与第二侧边相邻的隔条与定位垫主体固定的一端的定位垫主体上标记有第二标记,所述第一标记与第二标记不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条上端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滑块从定位垫主体脱出的限位条。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垫主体、隔条、滑块和限位条均为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定位垫主体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与通孔的形状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患者对注射位置进行定位,防止重复注射同一位置引起皮下硬结和脂肪萎缩,而且使用方便,不需要进行记录等其他工作,也不需要借助记录本,仅通过推动滑块即可进行定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定位垫主体;2、滑块;3、通孔;4、左隔条;5、右隔条;6、阻挡凸点;7、限位凸点;8、第一固定带;9、第二固定带;10、第一标记;11、第一侧边;12、第二侧边;13、第二标记;14、限位条;15、定位孔;16、防滑凸点;81、魔术贴勾面;91、魔术贴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皮下注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垫主体1和滑块2,所述定位垫主体1为矩形,所述定位垫主体1上设置有多个按矩形阵列均匀排布的通孔3,且通孔3的大小一致,相邻两行的通孔3之间的定位垫主体1上均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包括左隔条4和右隔条5,且左隔条4和右隔条5交错排布,相邻的左隔条4和右隔条5组成了行,所述左隔条4左端与定位垫主体1左侧固定,右端距离定位垫主体1右侧的距离与滑块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左隔条4靠近定位垫主体1右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阻挡凸点,右隔条5右端与定位垫主体1右侧固定,左端距离定位垫主体1右侧的距离与滑块2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左隔条4靠近定位垫主体1右侧的侧面上设置有阻挡凸点6,所述阻挡凸点6用于限制滑块2从一行移动到相邻的另一行,所述隔条上均匀设置有限位凸点7,所述限位凸点7位于相邻的通孔3之间,且距离相邻的通孔3的垂直距离相等,相邻的限位凸点7之间形成了格位,所述限位凸点7用于限制滑块2在同一行的一个格位移动到相邻的另一个格位;所述滑块2位于相邻的限位凸点7和相邻的隔条之间,所述滑块2的宽度与相邻限位凸点7的距离相等,所述滑块2的长度与相邻隔条的间距相等;

所述定位垫主体1相互平行的两侧边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所述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的自由端可配合连接。

所述定位垫主体1下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防滑凸点16。

所述隔条与定位垫主体1的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平行,与第一侧边11相邻的隔条与定位垫主体1固定的一端的定位垫主体1上标记有第一标记10,与第二侧边12相邻的隔条与定位垫主体1固定的一端的定位垫主体1上标记有第二标记13,所述第一标记10与第二标记13不相同。

所述第一固定带8和第二固定带9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8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勾面81,所述第二固定带9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82。

所述隔条上端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滑块2从定位垫主体1脱出的限位条14。

所述定位垫主体1、隔条、滑块2和限位条14均为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定位垫主体1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孔15,所述定位孔15的形状与通孔3的形状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阻挡凸点和限位凸点在滑块无外力作用下可以对滑块的位置进行限定,滑块在受外力推动的作用下可以越过阻挡凸点和限位凸点,不受限定。

使用时,将定位垫主体上的定位孔对准肚脐,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上的勾面和毛面粘合,将定位垫主体固定在腹部上,滑块的初始位置在第一标记一端,注射时,将滑块向前推动一格,然后在滑块的初始位置的通孔内注射,下次使用时,再将滑块向第二标记方向推动一格,在滑块的推动之前的位置的通孔注射,以此类推,直至滑块到达一行的末尾时,再向第二标记方向推动滑块通过隔条和定位垫主体之间的缺口,滑块移动一格到达下一行,后续的过程相同,每次注射前将滑块向第二标记方向推动一格,直到滑块移动至第二标记处的最后一格。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记为“起”,第二标记为“终”,分别代表滑块的起点和终点,而且定位垫主体下表面的防滑凸点还可以起到防止定位垫主体滑动的作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