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549发布日期:2018-09-21 22:0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属于远程医疗的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578198.6的一种远程医疗的装置,包括听诊器本体、卡件和保护套,所述听诊器本体具有听头,所述听头与所述卡件连接,所述保护套能卡在所述卡件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听头上连接一个所述卡件并在所述卡件内卡进一个所述保护套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但现有技术未安装智能听诊器结构,结构较为简单,人为远程听诊时,听诊信息较为不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未安装智能听诊器结构,结构较为简单,人为远程听诊时,听诊信息较为不清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听诊器结构、连接管、三角连接杆、通槽、第一固定管、第一活动支撑杆、第一耳塞、第二固定管、第二活动支撑杆、第二耳塞、听孔,所述连接管顶部与三角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槽与三角连接杆中端相贯通,所述三角连接杆顶部左端与第一固定管底部相焊接,所述第一固定管内壁与第一活动支撑杆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顶部与第一耳塞左端相连接,所述三角连接杆顶部右端与第二固定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管顶部与第二耳塞左端通过第二活动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听孔与第一耳塞右端相贯通,所述连接管底部与智能听诊器结构相连接;所述智能听诊器结构由听诊器连接管、固定座、上板架、开关按键、电源指示灯、调节按键、下板架、显示屏、听诊头、感应头、感应孔、电量显示器组成,所述听诊器连接管顶部与固定座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顶部与上板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与电源指示灯采用电连接,所述调节按键右端与上板架为间隙配合,所述上板架上端设有显示屏,所述上板架左端与下板架右端采用卡槽配合连接,所述下板架中端设有电量显示器,所述上板架顶部与听诊头相连接,所述听诊头内壁与感应头外壁相贴合,所述感应头中端设有感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一耳塞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听诊器连接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与第一固定管内部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以橡胶为原材料,防滑耐磨,经久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下板架以塑料为原材料,不会锈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结构上设有智能听诊器结构,使用时与感应头、感应孔相配合,可以是听诊信息呈现在显示屏上,更为方便,呈现听诊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听诊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听诊器结构后视图。

图中:智能听诊器结构-1、连接管-2、三角连接杆-3、通槽-4、第一固定管-5、第一活动支撑杆-6、第一耳塞-7、第二固定管-8、第二活动支撑杆-9、第二耳塞-10、听孔-11、听诊器连接管-101、固定座-102、上板架-103、开关按键-104、电源指示灯-105、调节按键-106、下板架-107、显示屏-108、听诊头-109、感应头-110、感应孔-111、电量显示器-1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远程医疗的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智能听诊器结构1、连接管2、三角连接杆3、通槽4、第一固定管5、第一活动支撑杆6、第一耳塞7、第二固定管8、第二活动支撑杆9、第二耳塞10、听孔11,所述连接管2顶部与三角连接杆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槽4与三角连接杆3中端相贯通,所述三角连接杆3顶部左端与第一固定管5底部相焊接,所述第一固定管5内壁与第一活动支撑杆6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6顶部与第一耳塞7左端相连接,所述三角连接杆3顶部右端与第二固定管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管8顶部与第二耳塞10左端通过第二活动支撑杆9相连接,所述听孔11与第一耳塞7右端相贯通,所述连接管2底部与智能听诊器结构1相连接;所述智能听诊器结构1由听诊器连接管101、固定座102、上板架103、开关按键104、电源指示灯105、调节按键106、下板架107、显示屏108、听诊头109、感应头110、感应孔111、电量显示器112组成,所述听诊器连接管101顶部与固定座102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02顶部与上板架1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104与电源指示灯105采用电连接,所述调节按键106右端与上板架103为间隙配合,所述上板架103上端设有显示屏108,所述上板架103左端与下板架107右端采用卡槽配合连接,所述下板架107中端设有电量显示器112,所述上板架103顶部与听诊头109相连接,所述听诊头109内壁与感应头110外壁相贴合,所述感应头110中端设有感应孔111,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6与第一耳塞7为过盈配合,所述连接管2与听诊器连接管101相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6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支撑杆6与第一固定管5内部相贯通,所述连接管2以橡胶为原材料,防滑耐磨,经久耐用,所述下板架107以塑料为原材料,不会锈蚀。

本专利所说的连接管2以橡胶为原材料,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在进行使用时,按下开关按键104,电源指示灯105与显示屏108亮起,将第一耳塞7与第二耳塞10放入耳朵,将感应头110靠近患者胸口,一会后显示屏将显示心跳等信息,医生可结合耳朵听到的,确定症状。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未安装智能听诊器结构,结构较为简单,人为远程听诊时,听诊信息较为不清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智能听诊器结构,使用时与感应头、感应孔相配合,可以是听诊信息呈现在显示屏上,更为方便,呈现听诊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智能听诊器结构1由听诊器连接管101、固定座102、上板架103、开关按键104、电源指示灯105、调节按键106、下板架107、显示屏108、听诊头109、感应头110、感应孔111、电量显示器112组成,所述听诊器连接管101顶部与固定座102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座102顶部与上板架1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按键104与电源指示灯105采用电连接,所述调节按键106右端与上板架103为间隙配合,所述上板架103上端设有显示屏108,所述上板架103左端与下板架107右端采用卡槽配合连接,所述下板架107中端设有电量显示器112,所述上板架103顶部与听诊头109相连接,所述听诊头109内壁与感应头110外壁相贴合,所述感应头110中端设有感应孔11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