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0118发布日期:2019-03-30 09:0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流线型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线型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及座靠组成,其中轮椅架通常由多根横向管和竖向管组成,尤其是扶手部分,通常为框体状,棱角分明,且无法进行调节,对于身材娇小的使用者转动轮子时容易妨碍到手臂发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线型轮椅,轮架线条流畅、美观实用安全,可调节的扶手,适用人群广,且不妨碍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线型轮椅,包括座椅,以及座椅两侧的轮架和轮子,所述轮架包括前竖管、后竖管和连接前竖管和后竖管上部的第一弧型管,所述轮子包括安装在后竖管上的驱动轮、以及安装在前竖管上的导向轮,所述第一弧型管上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第一弧型管活动连接,通过上下转动扶手的一端进行位置调节。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轮子还包括防翻轮,所述轮架还不包括一连接前竖管和后竖管下部的第二弧型管,所述第二弧型管前端与所述前竖管连接固定,中部与后竖管下端连接固定,后端向轮椅后方延伸;所述防翻轮固定在该第二弧型管的后端。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型管后端与所述后竖管连接固定,中部与前竖管上端连接固定,前端向轮椅前方延伸,该第一弧型管的前端设有脚踏板。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底面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固定在第一弧型管上的限位件连接,扶手上下活动调节时通过该限位件进行限位。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竖管上端设有可折叠的推手。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手与所述后竖管铰接,铰接处设有锁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架间设有“X”型的折叠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轮架通过弧型管连接各部分结构,线条流畅、美观实用安全。

2、扶手能够上下翻转多级调节,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扶手高低,将扶手下放到最低位与第一弧型管贴合,不妨碍手臂转动驱动轮。

3、轮架通过“X”型的折叠管连接,收纳时可将两侧轮架合起来,加上可折叠的推手,节约空间,方便收纳及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线型轮椅,包括座椅1,以及座椅1两侧的轮架和轮子。所述轮架包括前竖管2、后竖管3、连接前竖管2和后竖管3上部的第一弧型管4、以及连接前竖管2和后竖管3下部的第二弧型管5。具体的,所述第一弧型管4后端与所述后竖管3连接固定,中部与前竖管2上端连接固定,前端向轮椅前方延伸,该第一弧型4管的前端设有脚踏板6。所述第二弧型管5前端与所述前竖管2连接固定,中部与后竖管3下端连接固定,后端向轮椅后方延伸。

所述轮子包括安装在后竖管3上的驱动轮7、安装在前竖管2上的导向轮8,以及固定在该第二弧型管5的后端的防翻轮9。

所述第一弧型管4上设有扶手10,所述扶手10与所述第一弧型管4活动连接,通过上下转动扶手10的一端进行位置调节。所述扶手10底面设有导向板11,所述导向板11与固定在第一弧型管4上的限位件12连接,扶手10上下活动调节时通过该限位件12进行限位。具体可通过在导向板11设置限位槽孔再通过限位件12里的伸缩销与限位槽孔卡位配合进行逐级限位调节(附图无画出)。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扶手10高低,将扶手10下放到最低位与第一弧型管4贴合,则不妨碍手臂转动驱动轮7。

所述后竖管3上端设有可折叠的推手13。所述推手13与所述后竖管3铰接,铰接处设有锁件14,通过上下扳动该锁件14锁紧推手13固定或解锁推手13进行翻折。

所述轮架间设有“X”型的折叠管15,通过该折叠管15两侧轮架可向轮椅中间收合,方便收纳及携带。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