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血栓清除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954发布日期:2019-01-18 19:2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血栓清除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血栓清除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栓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多,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人体血管受到损伤时,启动凝血机制,形成血凝块(即血栓)“堵住”缺口,以避免过量出血。之后,抗凝机制启动,抑制血栓过度形成,并逐渐溶解已有血栓,使血栓不会无休止地增长,并得以及时被清除,使血液能够在血管内正常流动,既不形成血栓,也不出血。不过,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平衡会被打破。若凝血机制占据了“强势”地位,就会导致血栓无法消除。甚至顺血流移动,并嵌顿到其他部位的血管,从而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缺血或者坏死,导致各种血栓相关疾病,包括大众所熟知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血栓相关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今位居致死和致残原因的第一位。

解决血栓问题,通常采用各种血栓清除装置,例如利用负压抽吸原理使血栓被抽到血管外的血栓抽吸导管、导管前端安有螺旋切刀可以旋切血栓后再抽吸出的血栓切除导管系统、以及利用高压生理盐水破碎血栓后再抽吸的取栓系统。单纯负压抽吸过程清除不了大块的血栓;旋切和高压冲击过程也存在损伤血管内皮的风险,并且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使用方法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血栓清除导管,以较柔和的方式将血栓破碎,并注入溶栓药物将血栓溶解、清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血栓清除导管,包括导管体、止血阀、导丝座;所述的导管体的外侧为套管,所述的导管体内包括三个独立通道腔体,所述的独立通道腔体自外向内分别为抽吸腔、药物注射腔、导丝腔;所述的止血阀左端与导管体连接,所述的药物注射腔、导丝腔穿过止血阀进入导管体,所述的导丝腔的一端设置导丝座,导管远端侧的导丝腔设有导丝口、显影标记、毛细管、毛丝,所述的显影标记、毛细管、毛丝固定于导丝腔的外壁上,所述的毛细管与药物注射腔、药物注射口连通,所述的止血阀一侧设有抽吸口,所述的抽吸口与抽吸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毛细管和毛丝的材料为聚酰胺、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酰胺弹性体、硅橡胶或其共聚物。

进一步的,所述导丝腔材质的硬度自导管远端至导丝座方向增加,所述导管远端侧的导丝腔的材质为聚酰胺、聚乙烯、聚醚酰胺弹性体,所述导丝座侧的导丝腔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钛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的显影标记材质为贵金属合金或含钨的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介入血栓清除导管总体长度为600~1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垂直于导丝腔的毛细管和毛丝,不但可以插入血栓中,还可以前后移动和旋转破碎血栓;同时通过毛细管将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的药物注射到血栓内部,利于血栓的快速溶解;可通过套管内的抽吸腔将血栓抽出;毛细管和毛丝可以黏附和夹带血栓回套管内,随导管撤出体外,操作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可同时采用破碎、溶栓、抽吸、黏附夹带多种方式清除血栓,除栓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栓清除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管远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导管远端与导管主体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丝座;2、药物注射口;3、止血阀;4、抽吸口;5、导管体;6、套管;7、导管远端;8、导丝口;9、显影标记;10、毛细管;11、毛丝;12、抽吸腔;13、药物注射腔;14、导丝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说明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破碎血栓和抽吸功能的整体交换型血栓清除导管总体长度为1500mm,可用于冠状动脉或外周动静脉中血栓的清除。Y型鲁尔连接器的支管连接的药物注射口2和药物注射腔13,Y型鲁尔连接器的主管连接的是导丝座1和导丝腔14。导丝腔14和药物注射腔13同轴,二者穿过Y型止血阀到达导管远端7,Y型止血阀上设有抽吸口4与抽吸腔12连接,抽吸口4可连接负压抽吸的装置或工具。抽吸腔12、药物注射腔13、导丝腔14三腔通道独立,且同轴。

如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推进Y型鲁尔连接器,导丝腔14和药物注射腔13被推出套管6。药物注射腔13远端由2~10根毛细管10和若干毛丝11组成,毛细管10和毛丝11均匀分布在导丝腔14外壁上。当没有套管6束缚时,毛细管10和毛丝11端部垂直于导丝腔14,垂直高度为0.5~5mm,这段长度为5~50mm,并且可以随着导丝座1扭转而旋转。导丝腔14头端固定显影标记9,显影标记9可以是贵金属合金或含钨的树脂。当向后拉Y型鲁尔连接器,导丝腔14和药物注射腔13被撤回套管6内。

毛细管10和毛丝11可由硬度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挤出成型,如聚酰胺、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酰胺弹性体、硅橡胶,及其共聚物。再通过高分子材料热定型和焊接固定在导丝腔14上。

导丝腔14允许通过0.010~0.035mm导丝。导丝腔14管靠近导丝座1的部分由不锈钢或镍钛合金管制成,硬度逐渐下降过渡到由较柔软的高分子管材制成导管远端7,如聚酰胺、聚乙烯、聚醚酰胺弹性体等单层或多层挤出管。

药物注射腔13的管壁和套管6由高分子材料单层或多层挤出管制成,如聚酰胺、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酰胺弹性体等。

如图3所示,毛细管10与导管体5内的药物注射腔13连接。导管远端7的毛细管10与药物注射腔13和药物注射口2相连通,可以注射溶栓、抗血小板、抗凝的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液体。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导丝腔14上的毛细管10和毛丝11均套在套管6内,保证导管以较小的阻力进入血管,并可轻松送达血栓处;然后旋开止血阀3,向前推进导丝座1,垂直于导丝腔14的毛细管10和毛丝11被推出套管6,插入血栓中,而套管6内形成较大的抽吸腔12;随后,从药物注射口2注入药物,药物便从毛细管10直接注入血栓内部;同时,可以旋转导丝座1带动毛细管10和毛丝11的转动,以使血栓破碎;抽吸口4连接抽负压的仪器,旋紧止血阀3,将破碎的血栓抽出;最后,向后拉导丝座1,将黏附和夹带血栓的毛细管10和毛丝11回撤到套管6内,撤出血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进和改变,而这些均被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