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937发布日期:2019-01-18 19:2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的四肢骨折外科手术中,通常都会需要打钢板或螺钉等,在这过程中,都需要在骨头上进行钻孔操作。现在的常规做法是使用手持电钻进行钻孔作业,由于手持电钻都是悬空操作,没有支撑或依靠的地方,因此很不稳定,钻孔力量难控制,特别是当钻头从一侧钻入骨头内腔后,要从另一侧钻孔出去时,由于皮质骨非常硬,阻力大,需要医生用较大的推力才能钻透,但是医生难以准确知道何时恰好钻透,经常出现在钻透后不能马上收住推力,钻头就会伤到对侧的肌肉组织,甚至血管和神经,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该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能够避免在骨折外科手术中钻头伤到对侧的肌肉组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在手持电钻上的C形开口卡箍部和限位杆,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的开口处设有锁紧结构,所述限位杆前端设有垂直的U形抵靠板,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的一侧,并与C形开口卡箍部的中心轴平行,所述U形抵靠板沿轴向可调节设置且设有锁定结构,所述限位杆上沿轴向还设有长度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通过C形开口卡箍部固定在手持电钻上,限位杆与钻头平行,钻头前端从垂直的U形抵靠板的槽中穿出。医生进行钻孔操作时,当钻头从一侧钻入骨头内腔后,在开始要钻另一侧时,医生可以根据术前检查得到的骨头厚度数据,沿轴向调节U形抵靠板的位置,也即U形抵靠板端面离骨头或钢板的距离,使其等于另一侧骨头的厚度,然后医生可以放心地使用较大的推力钻孔,在恰好钻透时,U形抵靠板端面正好抵在骨头或钢板上,阻止了钻头进一步的前行,避免了钻头伤到对侧的肌肉组织、血管或神经,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主视图;

图4为图3A-A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手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在手持电钻上的C形开口卡箍部1和限位杆2,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的开口处设有锁紧结构。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采用略带弹性(柔性)的塑料制成,整体呈一个开口的环状构件,开口优选设置在侧面,可减小整体尺寸,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上半部分优选呈扁平带状而具有一定的柔性。

所述限位杆2前端设有垂直的U形抵靠板3,所述限位杆2设置在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的一侧,并与C形开口卡箍部1的中心轴平行,所述U形抵靠板3沿轴向可调节设置且设有锁定结构,所述限位杆2上沿轴向还设有长度刻度线204。

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2包括固定杆201和伸缩杆202,均由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杆201为管状构件,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的下部设有举行的安装台101,固定杆201的后端固定在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的安装台101上。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的开口一侧(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下侧)设有螺母或螺孔,另一侧(上侧)设有螺栓孔,并设有螺栓4从螺栓孔中穿过与所述螺母6或螺孔螺纹配合构成所述锁紧结构。所述U形抵靠板3设置在伸缩杆202前端上,伸缩杆202后段轴向可滑动地插设在固定杆201中,所述伸缩杆202后端侧面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杆201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长孔槽203,并设有锁紧螺钉5从长孔槽203中穿入与伸缩杆202后端螺孔螺纹连接构成所述锁定结构,所述长度刻度线4设置在长孔槽203的一侧。

为了是操作更加方便及稳定,所述骨科手术钻孔限位器优选还可以设有手柄102,具体可以是在安装台101下部延伸出一个手柄部,所述C形开口卡箍部1固定设置在手柄部上部的安装台101上端,所述手柄部、安装台101与C形开口卡箍部1为一体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