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门结构的牙齿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7938发布日期:2019-05-24 21:2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门结构的牙齿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矫正的托槽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双门结构的牙齿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口腔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托槽固定在牙面上,弓丝穿过托槽上的弓丝槽沟(又名方丝槽),并通过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丝钢丝将弓丝直接结扎与托槽弓丝槽沟内,弓丝的矫正力通过托槽传递到牙齿,使牙齿产生预期的移动,以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由于目前所用的结扎橡胶圈或者结扎钢丝结扎与托槽的结扎翼上,直接施力于弓丝对弓丝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妨碍了弓丝的正常移动,从而影响了牙齿的正畸效果,而且操作复杂,给牙医和患者都带来了不便。

目前市场上也有多种自锁托槽,自锁托槽的优点在于免去了结扎丝的使用,简化了医生的操作过程,同时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但是传统的自锁托槽存在结构复杂,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操作困难,价格昂贵等缺点。

同时采用自锁托槽需要单独的放弓丝工具和专门的打开自锁托槽和关闭自锁托槽的工具,集成化较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双门结构的牙齿矫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双门结构的牙齿矫正装置,包括自锁托槽和用于放置弓丝和关闭自锁托槽的操作工具,自锁托槽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托槽体,托槽体上设置有弓丝槽沟,弓丝槽沟的两侧设置有工作翼,工作翼与弓丝槽沟两侧的托槽体围成第一滑腔,第一滑腔与弓丝槽沟连通,第一滑腔内均设置有滑板,工作翼远离弓丝槽沟的一侧设置有从上到下的操作缺口,操作缺口穿过第一滑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形成连通口,两侧的滑板相互抵触在弓丝槽沟的上方关闭弓丝槽沟或向弓丝槽沟的两侧滑动打开弓丝槽沟。

作为优选,操作工具包括用于放置弓丝的第一操作手柄和用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第二操作手柄,第二操作手柄滑动套设在第一手柄内,第一手柄的上端和第二操作手柄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二操作手柄上,上端抵触在第二操作手柄的上端,下端抵触在第一操作手柄的上端;第一操作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按压弓丝的第一装配口,第二操作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第二装配口,用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第二装配口落在两侧的操作缺口中。

作为优选,滑板上设置有卡钩,弓丝槽沟处于打开状态时,滑板带动卡钩与连通口的外侧扣合;卡钩与连通口脱离扣合时,回弹件带动滑板滑动闭合弓丝槽沟。

作为优选,卡钩设置在滑板远离弓丝槽沟的侧面上,卡钩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部的钩板,钩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支撑板或/和钩板为弹性板。

作为优选,第一滑腔的底部设置有穿过连通口连通到操作缺口的第二滑腔;滑板沿第一滑腔运动,卡钩的上部抵触在第二滑腔的上端面沿第二滑腔运动;第二滑腔内设置有回弹件,回弹件为固定在滑板下方的垂直设置的弹性挡柱,托槽体设置有插槽,弹性挡柱插入在插槽内;滑板向外侧滑动,弹性挡柱变形积聚弹性势能,卡钩与工作翼脱离配合时,变形的弹性挡柱带动滑板滑动闭合弓丝槽沟。

作为优选,第一滑腔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弹性挡柱左右弯曲的行程槽,插槽与行程槽连通。

作为优选,滑板为弹性板件,第一滑腔内设置有第一卡柱,滑板上设置有卡槽;向外通过推动滑板,第一卡柱落在卡槽内打开弓丝槽沟;向弓丝槽沟方向推动滑板,第一卡柱和卡槽脱离配合,滑板相互抵触关闭弓丝槽沟;滑板上开设有弹性孔。

作为优选,第一卡柱设置在第一滑腔左端或/和右端的侧面上,卡槽为开设在滑板左端或/和右端的缺口;卡槽沿滑板运动方向为阶梯槽,包括靠近弓丝槽沟的第一卡口和远离弓丝槽沟的第二卡口,第一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第二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第一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第一卡柱突出的长度,第二卡口向滑板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沿向垂直弓丝槽沟向外的方向逐渐变大。

作为优选,滑板上设置有第二卡住,第一滑腔内设置有配合槽;滑板通过带动第二卡住在配合槽滑动对弓丝槽沟进行打开或关闭,配合槽设置在第一滑腔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第二卡住固定设置在滑板的左端和右端上;弓丝槽沟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卡住抵触在配合槽靠近弓丝槽沟的端面上,弓丝槽沟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卡住抵触在配合槽远离弓丝槽沟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配合槽沿滑板运动方向为阶梯槽,包括靠近弓丝槽沟的第三卡口和远离弓丝槽沟的第四卡口,第三卡口的卡口深度大于第四卡口的卡口深度。

作为优选,滑板为弹性板,滑板上设置有弹性缺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门设计,从而保证每个滑板的行程将为单滑板的一半,从而打开和关闭滑板更加简单,更加节约时间,装备的故障率也更低,从而缩短了用户的治疗时间。而且采用弹性挡柱或者其他弹性方式,减少了设计扣合和打开设计,整个打开过程只需要推动滑板向两侧移动,打开方便;在关闭弓丝槽沟时,按压卡钩使其脱离扣合,回弹件利用积蓄的弹性势能带动滑板及卡钩自动回位。整个结构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损坏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滑板式的设计,通过对滑板的结构进行设计,减少了弹簧等弹性部件的应用,利用自身变形积聚的势能给回位提供运动的动力。整个结构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损坏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配合槽设置在第一滑槽内不容易变形,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滑板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板和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滑板和卡钩装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去除滑板的结构图;

图8是滑板与第一滑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去除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滑板与第一滑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配合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操作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第一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1操作工具和自锁托槽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0一底板、11一托槽体、12一弓丝槽沟、20一工作翼、21一第一滑腔、22一回弹件、23一滑板、24一卡钩、 30一操作缺口、31一连通口、241一支撑板、242一钩板、32一第二滑腔、33 一弹性挡柱、34一插槽、35一行程槽、36一槽口、37一凸台、38一弹簧、15 翼角、16一上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滑片式自锁托槽。

双门滑片式自锁托槽,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上的托槽体11,托槽体11上设置有弓丝槽沟12,弓丝槽沟12的两侧设置有工作翼20,工作翼20 与弓丝槽沟12两侧的托槽体11围成第一滑腔21,第一滑腔21与弓丝槽沟12 连通,第一滑腔21内设置有回弹件22和滑板23,两侧的滑板23相互抵触在弓丝槽沟12的上方关闭弓丝槽沟12或向弓丝槽沟12的两侧滑动打开弓丝槽沟12;滑板23上设置有卡钩24,弓丝槽沟12处于打开状态时,滑板23带动卡钩24 与工作翼20扣合;卡钩24与工作翼20脱离扣合时,回弹件22带动滑板23滑动闭合弓丝槽沟12;工作翼20上设置有操作缺口30;操作缺口30穿过第一滑腔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操作缺口30靠近第一滑腔21的侧面形成连通操作缺口30和第一滑腔21的连通口31;弓丝槽沟12处于打开状态,卡钩24穿出第一滑腔21扣在连通口31的外侧。其中操作缺口30贯穿工作翼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每个工作翼20上操作缺口30的两侧各自形成翼角15。所述的工作翼20上表面为向弧形面。

其中回弹件22为固定在滑板23下方的垂直设置的弹性挡柱33,托槽体11 设置有插槽34,弹性挡柱33插入在插槽34内;滑板23向外侧滑动,弹性挡柱 33变形积聚弹性势能,卡钩24与工作翼20脱离配合时,变形的弹性挡柱33带动滑板23滑动闭合弓丝槽沟12;第一滑腔21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弹性挡柱33左右弯曲的行程槽35,插槽34与行程槽35连通。插槽34为开设置在底板10上的凹槽,插槽34的横截面形状和插入在其中的弹性挡柱33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为了便于加工和使弹性挡柱33具有较大的行程,所述的行程槽35的两端贯穿弓丝槽沟12的侧面和连通口31。

卡钩24设置在滑板23远离弓丝槽沟12的侧面上,卡钩24包括支撑板241 和设置在支撑板241上端面的钩板242,钩板242和支撑板24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者之间为锐角的目的在与形成倒钩刺形状,当卡钩24滑出进入操作缺口 30时,撤去外力,弹性挡柱33回弹带动卡钩24卡在连通口31的外侧。支撑板 241或/和钩板242为弹性板,这里为了使其拥有更好的弹性和可操作性,支撑板241和钩板242均选用弹性板。为了防止卡钩出现翻折现象,这里的钩板242 不宜选用形变能力较强的材料。支撑板241为向下倾斜的倾斜板或者弧形板,因为在向外滑出的过程中,弹性挡柱33向外形变弯折,使得滑板23和卡钩24 在向外滑动的过程中同时向下运动,支撑板241设计成向下倾斜的倾斜板或者弧形板,能够进行下压弯折,而在撤去卡钩24扣合后,向下弯折的支撑板241 能够提供一定的回弹力,使得滑板23和卡钩24更加顺利的回到闭合弓丝槽沟 12的位置。

第一滑腔21的底部设置有穿过连通口31连通到操作缺口30的第二滑腔32;滑板23沿第一滑腔21运动,卡钩24的上部抵触在第二滑腔32的上端面沿第二滑腔32运动,也就是支撑板241的下端落在第二滑腔32的上表面,钩板242 的上端抵触在第二滑腔32的上表面。显然,第一滑腔21的上表面所在高度高于第二滑腔32上表面,第二滑腔32的上表面所在高度高于插槽34所在的上表面。

工作翼20通过焊接与托槽体11固定连接,托槽体11上开设有槽口36,槽口36的两侧形成凸台37,工作翼20焊接在凸台37上与槽口36组成第一滑腔21,这里工作翼20的两个翼角15分别焊接在凸台37上,翼角15的上沿16卡合在凸台37的上表面,上沿16的长度大于凸台37的长度,上沿16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滑腔21的上表面。

为了便于打开,滑板23靠近弓丝槽沟12的一端开设有打开缺口40,处于闭合弓丝槽沟12的状态时,两个打开缺口40相抵组成一个完整的缺口。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需要打开放入弓丝时,打开工具如扁状的棒材插入打开缺口40中进行转动,两侧的滑板23同时向两侧滑动打开,卡钩24进入操作缺口30时,撤去外力,卡钩24自动卡在连通口31的外侧。放入弓丝后,同时按压两侧的卡钩24使其缩入第二滑腔32,在弹性挡柱33的作用下两侧的滑板23自动回到闭合弓丝槽沟12。

为了更好地滑动,钩板242的上端为边部设置有圆角。其中第二滑腔32的顶部为弧形面,钩板242抵触在第二滑腔32的顶部,沿第二滑腔32上部滑动,从而保证钩板242的正常运动。

如图14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自锁托槽的操作工具,包括用于放置弓丝的第一操作手柄300和用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第二操作手柄301,第二操作手柄301滑动套设在第一操作手柄300内,第一操作手柄300的上端和第二操作手柄301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弹簧302;弹簧302套设在第二操作手柄301 上,上端抵触在第二操作手柄301的上端,下端抵触在第一操作手柄300的上端;第一操作手柄300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按压弓丝的第一装配口303,第二操作手柄30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关闭弓丝槽沟的第二装配口304。

为了便于理解,第一装配口303包括卡条305和开设在卡条305下端的插口306,所述的插口306为通槽,在使用时,弓丝落入在插口306内,然后进行按压从而实现弓丝落入在弓丝槽沟12内。为了保证按压过程平稳,第一装配口 303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第一操作手柄300的下端面。

第二装配口304包括设置在第二操作手柄301下端的夹片307,所述的夹片 307为板状的夹板,为了使夹板能够更好的作用在滑板23上,夹板的末端内侧开设有倒角。所述的夹片307为弹性片,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复量,从而保证了夹片307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所述的夹片307的数量为两个,夹片307之间形成用于卡套自锁托槽的卡腔308;夹片307之间的连线和第一装配口303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一操作手柄300和第二操作手柄 301为圆柱形的杆件,第一操作手柄300中部设置有贯穿上下端面的通孔309,第二操作手柄301套设在通孔309内上下滑动。

通孔309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键槽形,第二操作手柄301的横截面和通孔309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第二操作手柄301的上端设置有挡块310,弹簧 302抵触在挡块310的下端;所述的挡块310为按压端。

本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向两侧推动滑板23从而打开弓丝槽沟12,手握住第一操作手柄300,利用第一操作手柄300端部的插口306将弓丝按压至弓丝槽 12内,然后夹片307落入在弓丝槽沟12两侧的操作缺口30内,夹片307抵触在伸出在操作缺口30内的滑板23,大拇指按压第二操作手柄301上端的挡块 310从而夹片将伸出的滑板23缩回关闭弓丝槽沟12,松开大拇指,第二操作手柄301回位准备对下个自锁托槽进行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省去行程槽35、插槽34和弹性挡柱 33,在第一滑腔21的底部设置弹簧或者弹簧组件。在闭合弓丝槽沟12的过程中,卡钩24脱离扣合后,利用被挤压的弹簧或者弹簧组件带动滑板23及其卡钩24回位,以此来代替弹性挡柱33的作用。

实施例3

如图6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自锁托槽为卡槽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上的托槽体11,托槽体11上设置有弓丝槽沟12,弓丝槽沟12两侧的托槽体11均设置有工作翼20,工作翼 20与托槽体11之间围成第一滑腔21,第一滑腔21与弓丝槽沟12连通,弓丝槽沟12两侧的第一滑腔21内均设置有弹性的滑板23,两侧的滑板23相互抵触在弓丝槽沟12的上方关闭弓丝槽沟12或向弓丝槽沟12的两侧滑动打开弓丝槽沟12;第一滑腔21内设置有第一卡柱101,滑板23上设置有卡槽102;向外通过推动滑板23,第一卡柱101落在卡槽102内打开弓丝槽沟12;向弓丝槽沟12 方向推动滑板23,第一卡柱101和卡槽102脱离配合,滑板23相互抵触关闭弓丝槽沟12。工作翼20上设置有操作缺口30;操作缺口30穿过第一滑腔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操作缺口30靠近第一滑腔21的侧面形成连通操作缺口30 和第一滑腔21的连通口31,弓丝槽沟12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卡柱101落在卡槽102内,滑板23远离弓丝槽沟12的一端穿过连通口31伸出在操作缺口30 内;连通口31所在的截面位于第一滑腔21底面的内侧。其中操作缺口30贯穿工作翼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每个工作翼20上操作缺口30的两侧各自形成翼角。所述的工作翼20上表面为向弧形面105。连通口31所在的截面位于第一滑腔21底面的内侧,底面显然是第一滑腔21远离弓丝槽沟12的端面。

第一卡柱101设置在第一滑腔21左端或/和右端的侧面上,卡槽102为开设在滑板23左端或/和右端的缺口,这里选择两侧均设置第一卡柱101和卡槽102;卡槽102沿滑板23运动方向为阶梯槽,包括靠近弓丝槽沟12的第一卡口103 和远离弓丝槽沟的第二卡口104,第一卡口103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第二卡口104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第一卡口103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小于第一卡柱101突出的长度,第二卡口104向滑板23中部方向的开口深度沿向垂直弓丝槽沟12向外的方向逐渐变大。这里第一开口103 和第二开口104过渡处可以选用圆弧过渡,第一开口103靠近第一滑腔21的底部设置成圆弧底面,从而第一卡柱101能够稳定落在第一开口103内;第二卡口104与第一卡柱101相顶触的面为弧形面105,弧形面105向滑板23中部凸起。弓丝槽沟12处于闭合状态时,挡柱101卡合在第二卡口104处,处于打开状态时,挡柱抵触压在第一开口103内。

滑板23上开设有弹性孔106,弹性孔106设置在卡槽102的内侧,弹性孔 106为长条形孔,沿卡槽102的走向设置。

工作翼20通过焊接与托槽体11固定连接,托槽体11上开设有槽口36,槽口36的两侧形成凸台37,工作翼20焊接在凸台37上与槽口36组成第一滑腔 21,这里工作翼20的两个翼角15分别焊接在凸台37上,翼角15的上沿16卡合在凸台37的上表面,上沿16的长度大于凸台37的长度,上沿16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滑腔21的上表面。

为了便于打开,滑板23靠近弓丝槽沟12的一端开设有打开缺口40,弓丝槽沟12处于闭合的状态时,两个打开缺口40相抵组成一个完整的缺口。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需要打开放入弓丝时,打开工具如扁状的棒材插入打开缺口40中进行转动,两侧的滑板23同时向两侧滑动打开,第一开口105 滑入到第一卡柱101位置时,第一卡柱101抵触在第一卡口103内,同时对卡槽102的底部向弹性孔106挤压,滑板23远离弓丝槽沟12的一端穿过连通口 31伸入到操作缺口30内;放入弓丝后,按压伸出的滑板23,滑板23向弓丝槽沟12滑动,挤压变形积聚的势能转化为滑板23滑动的动能,实现自动关闭。

实施例4

如图10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自锁托槽卡柱式双门滑片自锁托槽,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10上的托槽体11,托槽体 11上设置有弓丝槽沟12,弓丝槽沟12两侧的托槽体11均设置有工作翼20,工作翼20与托槽体11之间围成第一滑腔21,第一滑腔21与弓丝槽沟12连通,弓丝槽沟12两侧的第一滑腔21内均设置有弹性的滑板23;滑板23上设置有第二卡住200,第一滑腔21内设置有配合槽201;滑板23通过带动第二卡住200 在配合槽201滑动对弓丝槽沟12进行打开或关闭。配合槽201设置在第一滑腔 2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第二卡住200固定设置在滑板23的左端和右端上;弓丝槽沟1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卡住200抵触在配合槽201靠近弓丝槽沟12 的端面上,弓丝槽沟1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卡住200抵触在配合槽201远离弓丝槽沟12的端面上。

配合槽201沿滑板23运动方向为阶梯槽,包括靠近弓丝槽沟12的第三卡口121和远离弓丝槽沟的第四卡口122,第三卡口121的卡口深度大于第四卡口122的卡口深度,第三卡口121显然和第四卡口122相互连通且过渡处存在台阶,台阶为弧形过渡。第三卡口121与第二卡住200抵触的端面为弧形面,第三卡口121的深度向第二卡口方向逐渐减小,第四卡口122的深度小于第二卡住200 的长度,第三卡口121的最大深度等于第二卡住200的长度,滑板23为弹性板,滑板23上设置有弹性缺口205,当然滑板23也可以为组合式的板件,只需要在滑动的过程中,弹性缺口205能够为第二卡住200的伸缩变形提供空间就行。为了更好的变形,使变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现象,弹性缺口205的数量为两个,弹性缺口205设置在远离弓丝槽沟12的一端。

工作翼20上设置有操作缺口30;操作缺口30穿过第一滑腔2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在操作缺口30靠近第一滑腔21的侧面形成连通操作缺口30和第一滑腔21的连通口31,弓丝槽沟12处于打开状态,滑板23的一端穿过连通口31 伸出在操作缺口30内。连通口31所在截面处在第一滑腔21远离弓丝槽沟12 端面的内侧。

滑板23上开设有弹性孔106,弹性孔106设置在卡槽102的内侧,弹性孔 106为长条形孔,沿卡槽102的走向设置。

工作翼20通过焊接与托槽体11固定连接,托槽体11上开设有槽口36,槽口36的两侧形成凸台37,工作翼20焊接在凸台37上与槽口36组成第一滑腔 21,这里工作翼20的两个翼角15分别焊接在凸台37上,翼角15的上沿16卡合在凸台37的上表面,上沿16的长度大于凸台37的长度,上沿16的下表面形成第一滑腔21的上表面。

为了便于打开,滑板23靠近弓丝槽沟12的一端开设有打开缺口40,弓丝槽沟12处于闭合的状态时,两个打开缺口40相抵组成一个完整的缺口。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需要打开放入弓丝时,打开工具如扁状的棒材插入打开缺口40中进行转动,两侧的滑板23同时向两侧滑动打开,第二卡住200 从第三卡口121滑入到第四卡口122位置,第二卡住200抵触在第四卡口122 内,同时对卡槽102的底部向弹性孔106挤压,滑板23远离弓丝槽沟12的一端穿过连通口31伸入到操作缺口30内;放入弓丝后,按压伸出的滑板23,滑板23的第二卡住200从第四卡口122滑入到第三卡口121,滑板23向弓丝槽沟 12滑动,挤压变形积聚的势能转化为滑板23滑动的动能,实现自动关闭。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