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下肢被动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941发布日期:2018-09-01 02:59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下肢被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现今城市生活中因为工作原因多数白领长期坐着,导致下肢处于亚健康状态,劳累一天下班以后,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去主动健身;还有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自身有健身的需求,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不便主动进行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下肢被动锻炼装置,具有能为因劳累没精力去健身、因身体不便无法主动锻炼的人提供下肢被动锻炼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人体下肢被动锻炼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设空腔的箱体、贯穿所述箱体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有以转轴轴心线中点为对称中心相互中心对称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呈“L”型、通过第一锥齿组轮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三锥齿轮组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随连接杆转动且能驱动第二滑块在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随连接杆转动且能驱动第三滑块在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在同一水平面做同步且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连接有贯穿箱体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时,通过第一锥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其两端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转动;每天下班回来比较劳累没有精力主动去锻炼时,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将脚分别踏在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上;转动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可带动腿部运动,起到被动锻炼下肢的效果。转轴转动时第二锥齿轮组和第三锥齿轮组驱动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转动时带动与它们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转动,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可促使支撑组件做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需要锻炼的人将双脚置于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做往复运动时可以带动双脚做合-分-合的运动,起到锻炼下肢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升降装置与底座相连,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可收缩到底座内部的支撑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可以调节整个箱体相对地面的高度,使得整个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人对于不同高度的要求;底座下端设置的可收缩支撑块伸出时起到整个装置在运行时增加稳定性的作用,不用时可以将支撑块收入到底座内部,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两根滑竿、可滑移套设在所述每根滑竿上的滑套、固定在每根滑竿上的固定块、与同在一根滑竿上的所述滑套和固定块联结铰接且中间转动连接的第一升降连杆和第二升降连杆;两个所述滑套之间固定设置有一根撑杆,撑杆上连接有驱动撑杆的气缸;所述滑套的下端设置有与底座接触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撑杆沿滑竿运动时,驱使第一升降连杆和第二升降连杆转动促使箱体升高;气缸收缩时在箱体重力作用下,滑套往与气缸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箱体高度降低。箱体的升降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箱体高度的要求;同时,将脚放置在支撑件上,通过调节气缸实现箱体的升降也能对下肢进行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包括与转轴连接的竖杆、与所述竖杆转动连接的踏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锻炼时,脚踏在踏片上,踏片与竖杆转动连接,在使用起来更方便,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个设置有弧形缺口的支撑块和连接支撑块与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的横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缺口便于脚的放置,锻炼起来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与第二连接杆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柱;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一驱动柱插入到第二导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杆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一驱动柱配合第二导槽驱动第二滑块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与第三连接杆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远离第第三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柱;所述第三滑块上设置有竖直的导第三槽,所述第二驱动柱插入到第三导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杆转动时,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二驱动柱配合第三导槽驱动第三滑块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电机和气缸连接用于接收遥控器的信号,配合遥控器控制电机转速和气缸的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锻炼时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机器,使机器的运行符合自己的习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能为每天辛苦工作后人们提供被动的下肢锻炼,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其二、能为下肢行动不便的患者和老人提供被动康护锻炼,为照顾患者的亲人省时省力,方便老人的身体锻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要用于展示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第三锥齿轮组、转轴、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主要用于展示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的连接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仰视图。

图中:1、箱体;2、底座;3、转轴;4、第一踏板;5、第二踏板;6、竖杆;7、踏片;8、接收器;9、空腔;10、第一锥齿轮组;11、电机;12、第二锥齿轮组;13、第三锥齿轮组;14、第二连接杆;15、第三连接杆;16、挡板;17、第一驱动件;171、第一连接块;172、第一驱动柱;18、第二驱动件;181、第二连接块;182、第二驱动柱;19、第二滑块;20、第三滑块;21、第二导槽;22、第三导槽;23、支撑件;231、横杆;232、支撑块;24、弧形缺口;25、滑竿;26、滑套;27、固定块;28、气缸;29、第一升降杆;30、第二升降杆;31、第三升降杆;32、第四升降杆;33、滚轮;34、支撑底板;35、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人体下肢被动锻炼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下端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底座2。贯穿箱体1设有一根转轴3,转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以转轴3轴心线中点为对称中心相互中心对称的第一踏板4和第二踏板5,第一踏板4的竖杆6一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竖杆6的另一端设有与竖杆6垂直且与竖杆6转动连接的踏片7。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接收器8,用于接受来自遥控器的控制信号,接收器8通过电信号控制配合电机11和气缸28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

如附图2所示,箱体1内部设有空腔9,转轴3位于空腔9的部分中间与转轴3同轴心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组10,第一锥齿轮组10里未与转轴3连接的锥齿轮与电机11的轴连接;转轴3上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两侧安装有第二锥齿轮组12和第三锥齿轮组13,第二锥齿轮组12和第三主齿轮组大小一致;第二锥齿轮组12中没有与转轴3连接的锥齿轮与第二连接杆14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4与转轴3垂直;第三锥齿轮组13中没有和转轴3连接的锥齿轮与第三连接杆15固定连接且与转轴3垂直。第二连接杆14远离转轴3的一端贯穿挡板16与第一驱动件17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杆15远离转轴3的一端贯穿挡板16与第二驱动件18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15与挡板16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4和第三连接杆15的直径相同。

如附图3所示,第一驱动件17包括与第二连接杆14固定连接且垂直的第一连接块171,第一连接块171远离第二连接杆14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块171垂直的第一驱动柱172;第一驱动柱172插设在方形第二滑块19的第二导槽21内;第二滑块19上固定连接贯穿箱体1外壁的支撑件23;第二驱动件18包括第三连接杆15固定连接且垂直的第二连接块181,第二连接块181远离第三连接杆15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连接块181垂直的第二驱动柱182;第二驱动柱182插设在方形第三滑块20的第三导槽22内;第三滑块20上固定连接贯穿箱体1外壁的支撑件23;支撑件23包括与滑块连接的横杆231,与横杆231远离滑块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块232,支撑块232上端设有弧形缺口24;第一连接块171和第二连接块181的大小一致且转动时二者成180°角。

如附图4、图5所示,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2上的两根滑竿25,每根滑竿25上分别套设有与滑竿25固定的固定块27和可在滑竿25上滑移的滑套26,滑套26上联结铰接第一升降杆29,固定块27上联结铰接第二升降杆30,第一升降杆29和第二升降杆30的中间通过转动柱转动连接。第一升降杆29远离底座2的一端铰接第三升降杆31,第二升降杆30的远离底座2的一端铰接第四升降杆32,第三升降杆31和第四升降杆32的中间转动连接;第三升降杆31和第四升降杆32远离底座2的一端与箱体1的下端联结铰接。两个滑套26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撑杆35,撑杆35的中间部位与气缸28的伸缩轴固定连接,气缸28固定安装在底座2上;滑套26的下端设置有滚轮33与底座2上表面接触。底座2的下端安装有可伸缩到底座2内部的支撑底板3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