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438发布日期:2019-02-15 20:3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可以在伤口的愈合过程中,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伤口感染。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溃疡性伤口的增多,与创伤修复密切相关的生物材料涉及创面各种敷料与覆盖物,医用敷料的市场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其现有医用敷料的缺点也很突出⑴敷料纤维易脱落,造成异物反应,影响愈合;⑵创面肉芽组织易长入敷料的网眼中,换药时可引起疼痛;⑶无法保持创面湿润,创面愈合延迟;⑷敷料被浸透时,病原体易通过、易感染,无抗菌作用等。因此,需要针对医用敷料的结构进行改进,克服传统敷料的应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以靠近创面的一侧为内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防粘连层、抗菌无纺布层;所述防粘连层和抗菌无纺布层之间布设有柔性毛细管,柔性毛细管两端密封;柔性毛细管至少一端的密封头与管体之间具有割痕;柔性毛细管内填充有抗菌剂溶液。

优选的,柔性毛细管的两端的密封头与管体之间均具有割痕。

可选的,所述柔性毛细管粘附在抗菌无纺布层上。

可选的,所述抗菌无纺布层外层还设置有支撑层。

可选的,所述抗菌无纺布层和支撑层之间还设置有医用多孔泡沫层。

可选的,所述医用多孔泡沫层内填充有聚维酮碘。

可选的,所述支撑层的外层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粘连层的内层还设置有离型膜层。

可选的,所述医用多孔泡沫层采用的材料为聚氨酯泡沫;所述防粘连层采用的材料为改性壳聚糖薄膜;所述抗菌无纺布层采用的材料为藻酸盐无纺布;所述支撑层采用的材料为医用脱脂棉纱布;所述抗菌剂溶液为含有抗菌剂的乙醇溶液;所述防水层采用的材料为医用聚氨酯薄膜。

可选的,所述防粘连层的厚度为0.1~0.3mm;所述抗菌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5~0.8mm;所述医用多孔泡沫层的厚度为3mm;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2mm;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1~0.3mm。

可选的,所述防粘连层的尺寸大小≥抗菌无纺布层的尺寸大小;医用多孔泡沫层的尺寸大小≥防粘连层的尺寸大小;支撑层的尺寸大小≥医用多孔泡沫层的尺寸大小;防水层的尺寸大小>支撑层的尺寸大小。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超出支撑层的部分周向布设有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医用抗菌复合敷料,相比传统的敷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敷料在防粘连层和抗菌无纺布层之间布设柔性毛细管,柔性毛细管内填充抗菌剂溶液,柔性毛细管两端密封,至少一端的密封头与柔性毛细管之间具有割痕,使用时,稍许用力使具有割痕的柔性毛细管密封头断裂,柔性毛细管内含有抗菌剂溶液释放并渗入到抗菌无纺布层及防粘连层中,形成抗菌保护层,起到抑菌、防感染作用;

2)进一步的,防粘连层为改性壳聚糖薄膜构成,具有良好的吸水透气性能、抗菌性能,同时不粘连创面;抗菌无纺布层为藻酸盐无纺布,可以吸收一定量的创面渗出液,呈凝胶状,为防粘连层及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防止防粘连层变脆、边缘翘起;

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抗菌复合敷料抗菌无纺布层外层还设置支撑层,并优选采用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的医用脱脂棉纱布构成,能够保证内层敷料的完整性,便于包扎;

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抗菌复合敷料抗菌无纺布层与支撑层之间设置医用多孔泡沫层,能够很好的吸收创面的多余渗出液,同时其多孔结构与抗菌无纺布层可以防止外界灰尘等小颗粒状物体进入,起到协同防尘作用;进一步的,医用多孔泡沫层内填充由聚维酮碘,在泡沫层吸收渗液后聚维酮碘会缓慢释放并吸附到聚氨酯泡沫中,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抗菌复合敷料,在使用时,先将创面清洗干净,将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抗菌复合敷料完全覆盖创面,使防粘连层与创面紧密接触,稍许用力使柔性毛细管密封头一端断裂后,粘附在伤口周围皮肤上即可,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抗菌复合敷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抗菌复合敷料,如图1所示,以靠近创面的一侧为内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防粘连层1、抗菌无纺布层3、医用多孔泡沫层4、支撑层6和防水层7;防粘连层1和抗菌无纺布层3之间布设有柔性毛细管2;柔性毛细管2一端与管体一体密封,相对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密封头密封,密封头与管体管体之间具有割痕;柔性毛细管2内填充有抗菌剂溶液;医用多孔泡沫层4内填充有聚维酮碘5。

本实施例中医用多孔泡沫层4采用的材料为聚氨酯泡沫;防粘连层1采用的材料为改性壳聚糖薄膜;抗菌无纺布层3采用的材料为藻酸盐无纺布;支撑层6采用的材料为医用脱脂棉纱布;抗菌剂溶液为含有抗菌剂的乙醇溶液;防水层7采用的材料为医用聚氨酯薄膜;

本实施例医用抗菌复合敷料防粘连层为改性壳聚糖薄膜构成,具有良好的吸水透气性能、抗菌性能,同时不粘连创面,毛细管粘附在藻酸盐无纺布上,毛细管内为含有抗菌剂的乙醇溶液。使用时,稍许用力使毛细管密封头一端断裂,毛细管内含有抗菌剂的乙醇溶液释放并渗入到抗菌层藻酸盐无纺布及防粘连层的壳聚糖膜中,形成抗菌保护层,起到抑菌、防感染作用。同时藻酸盐无纺布还可吸收一定量的渗出液,呈凝胶状,为壳聚糖膜及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壳聚糖膜变脆、边缘翘起;聚氨酯层为多孔聚氨酯泡沫敷料,其多孔结构与藻酸盐无纺布层可以防止外界灰尘等小颗粒状物体进入,起到协同防尘作用;中间均匀分布的聚维酮碘层,聚氨酯泡沫吸收一定量的渗出液后,聚维酮碘会缓慢释放并吸附到聚氨酯泡沫中,防止外界细菌的进入;支撑层由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强度的医用脱脂棉纱布构成,能够保证内层敷料的完整性,便于包扎;防水层为医用聚氨酯薄膜,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可黏贴在皮肤表面,并可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为了进一步确保本实施例抗菌复合敷料的各功能层的性能,本实施例中防粘连层的厚度为0.1~0.3mm;抗菌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5~0.8mm;医用多孔泡沫层的厚度为3mm;支撑层的厚度为2mm;防水层的厚度为0.1~0.3mm;防粘连层的尺寸与抗菌无纺布层的尺寸相当;医用多孔泡沫层的尺寸大于防粘连层的尺寸;支撑层的尺寸与医用多孔泡沫层的尺寸相当;防水层的尺寸大于支撑层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各个功能层的厚度和尺寸大小在本实施例中仅做具体举例说明,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各功能层的性能,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在实际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各功能层的厚度、尺寸大小进行调整。

为了便于敷料的保存和运输,防粘连层的内层还设置有离型膜层;为了进一步确保敷料在创面上的粘附固定作用,防水层超出支撑层的部分周向布设有粘结层。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毛细管的密封形式不限制本实施例的限定的密封形式,也可以采用两端均采用密封头密封,两端密封头与管体之间均具有割痕,只需要确保柔性毛细管少许用力即可折断柔性毛细管解密封释放出填充的抗菌剂溶液即可,只要是通过设置割痕与密封头配合的方式实现该目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敷料中设置医用多孔泡沫层、支撑层、聚维酮碘和防水层是为了赋予敷料更多的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设置这些功能层,选择设置其中一个或多个功能层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