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红外理疗仪及其导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044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红外理疗仪及其导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红外理疗仪及其导向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红外理疗装置主要是由理疗舱体、外发射元器件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构成,通过将人体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打开红外发射元器件(主要是红外灯珠或灯管)来对人体实现红外照射,达到理疗的功效。这种红外理疗装置可以大面积照射人体的表面,使人体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同时有利于人体表皮汗腺的排泄,具有一定的理疗效果。

但是,这种红外理疗装置的红外发射方向是随机扩散性的,不具备靶向性,从而无法实现对人体特定部位的精准理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定向发射的便携式红外理疗仪及其导向组件。

一种便携式红外理疗仪的导向组件,包括:

外壳,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一收容腔,所述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及第二端;

动力源,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动力源用于提供动力;

风扇,设置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所述风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对应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风扇转动;及

导向管,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风扇用于在所述外壳内产生气流并导向所述导向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装后围成具有所述收容腔且两端开口的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耐火套筒,所述隔热耐火套筒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对应于所述第二端,所述隔热耐火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管的一端相对,红外发射组件收容于所述隔热耐火套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耐火套筒具有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小端的直径,所述大端朝向于所述风扇设置,所述小端朝向于所述导向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所述风扇正对于所述第一端的开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内壁上涂覆有具有理疗功效的涂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的开口处覆盖有滤网,所述滤网用于防止杂物进入所述外壳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套设于所述导向管外。

一种便携式红外理疗仪,包括:

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向组件;及

红外发射组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红外发射组件用于产生红外线,所述红外发射组件位于所述风扇与所述导向管之间。

上述便携式红外理疗仪及其导向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红外发射组件通电后产生热能和红外线,动力源驱动风扇转动,带动外界空气从第一端进入外壳内部并形成气流,由于红外发射组件收容于收容腔内,且位于风扇与导向管之间,因此气流将红外发射组件产生的热能和红外线导向该导向管,并由导向管的另一端排出,由于导向管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因此可以实现热能和红外线向特定的单一方向定向发射,具备靶向性,从而实现对人体特定部位的精准理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红外理疗仪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红外理疗仪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红外理疗仪的气流导向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导向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红外理疗仪10,该便携式红外理疗仪10可以实现热能和红外线向特定的单一方向定向发射(如图3中的虚线箭头方向所示),具备靶向性,从而实现对人体特定部位的精准理疗。具体地,便携式红外理疗仪10包括导向组件100及红外发射组件200。

请一并参阅图4,导向组件100包括外壳110、动力源120、风扇130及导向管140。外壳110的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状,外壳110内形成一收容腔110c,外壳110的相对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0a及第二端110b。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及第二壳体112,第一壳体111与第二壳体112组装后围成具有收容腔110c,且两端开口的外壳110。例如,第一壳体111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二壳体112组装。

动力源120固定于外壳110的内壁上,且收容于收容腔110c内,动力源120用于提供动力。具体地,动力源120可以为电机。电机通过固定架121固定于外壳110的内壁上。例如,可以在外壳110的内壁上形成固定筋,电机通过固定架、紧固件固定于外壳110的内壁上。

风扇130设置于动力源120的输出端,风扇130收容于收容腔110c内且对应于第一端110a,动力源120驱动风扇130转动。具体地,风扇130为轴流风扇。当风扇130转动时,外界空气从外壳110的第一端110a对应的开口进入收容腔110c内,并在风扇130的作用下形成气流,气流方向如图3中的虚线箭头所示。

导向管140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导向管140的一端与外壳110的第二端110b相连接。在风扇130的作用下产生的气流被导向该导向管140内,并从导向管140内排出外壳110外。

红外发射组件200位于收容腔110c内,红外发射组件200用于产生红外线,红外发射组件200位于风扇130与导向管140之间。因此,在风扇130转动时,形成的气流经过红外发射组件200后被导向该导向管140内,红外发射组件200产生的热能和红外线均通过导向管140到处外壳110外部,实现热能和红外线向特定的单一方向定向发射,具备靶向性,从而实现对人体特定部位的精准理疗。

例如,红外发射组件200通电后加热时可释放可见光,电热丝的外部覆盖一层稀土元素为主的烧结物,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加热烧结物,改变热辐射光线的频率范围,波长在3至30微米之间属于中长波,电阻值在40到200欧姆以内。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导向组件100还包括隔热耐火套筒150,隔热耐火套筒150设置于收容腔110c内,且对应第二端110b。隔热耐火套筒150的一端与导向管140的一端相对,红外发射组件200收容于隔热耐火套筒150内。隔热耐火套筒150不仅能够隔离红外发射组件200产生的热能对外壳110的影响而损坏外壳110,还具备一定的导向功能,保证红外发射组件200产生的热能和红外线能够均大部分都成功在风扇130的作用下导向该导向管140内。

具体地,隔热耐火套筒150具有大端和小端,大端的直径大于小端的直径,大端朝向于风扇130设置,小端朝向于导向管140设置。因此,隔热耐火套筒150为一端大一端小的管状结构,在风扇130的作用下产生的气流由大端导向小端,保证红外发射组件200产生的热能和红外线绝大部分都被导向该导向管140。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风扇130为轴流风扇,风扇130正对于第一端110a的开口处。外壳110的第一端110a的开口处覆盖有滤网160,滤网160用于防止杂物进入外壳110的内部。在风扇130的作用下,通过第一端110a的开口吸入外界的空气,在外壳110的收容腔110c内形成气流。导向管140为金属管,金属管的内壁上涂布具有理疗功效的涂料,涂料释放的负离子、纳米银离子等也随气流一起导出。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导向组件100还包括散热管170,散热管170套设于导向管140的外部。散热管170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散热孔171,散热孔17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孔171沿散热管170的轴向间隔排列,单个散热孔171沿散热管170的径向延伸。当红外发射组件200产生的热能和红外线在风扇130转动时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导向该导向管140时,导向管140不仅起到导向作用,还与热能接触,起到散热的作用。散热管170与导向管140接触,热能通过散热管170进一步发散,散热管170上开设有散热孔171,对应于散热孔171处的热能与空气直接接触,达到散热效果。

上述便携式红外理疗仪10及其导向组件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红外发射组件200通电后产生热能和红外线,动力源120驱动风扇130转动,带动外界空气从第一端110a进入外壳110的内部并形成气流,由于红外发射组件200收容于收容腔110c内,且位于风扇130与导向管140之间,因此气流将红外发射组件200产生的热能和红外线导向该导向管140,并由导向管140的另一端排出,由于导向管140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因此可以实现热能和红外线向特定的单一方向定向发射,具备靶向性,从而实现对人体特定部位的精准理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