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848发布日期:2018-11-02 21:1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相较于传统手工缝合,器械缝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缝合严密,松紧适中且副作用较少,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315788B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创手术的切割吻合器,包括以下部件:壳体,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旋转头,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前端;套管,后端与旋转头相连接,前端用于与执行组件相连接;连接杆,后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切割、吻合动作;两根关节推杆,可滑动地安装在套管中,用于驱动所述执行组件左右摆动;关节旋钮,安装在所述旋转头上,与关节推杆的后端相连接,当关节旋钮转动时,带动两根关节推杆向相反的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切割吻合器在旋转头上设有关节旋钮,通过旋转头可以带动执行组件转动,并可以通过关节旋钮带动执行组件左右摆动。上述切割吻合器结构复杂,用扳机控制驱动杆时位置不能锁定,造成切割缝合部位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割缝合位置精准的具有旋转手柄的吻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吻合器包括旋转手柄,该旋转手柄包括:

手柄壳体,手柄壳体内设有驱动机构;

旋转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在手柄壳体的前端;

套管组件,后端与旋转组件相连接;

推杆和连接片,与套管组件滑动配合;

拨钮组件,所述连接片的尾端与拨钮组件传动配合,使得拨钮组件转动时拉动连接片在套管组件内滑动;

驱动结构包括与手柄壳体滑动配合的传动齿条、齿条传动件、与手柄壳体枢接配合的扳机,该传动齿条的前端与推杆的尾端插接配合,使得推杆可转动设置,且传动齿条移动时可带动推杆移动,所述传动齿条的下方设置多个楔形齿;所述扳机的中部与手柄壳体枢接配合,该扳机的前端置于手柄壳体外,该扳机与手柄壳体之间设置用于驱动扳机复位的扳机扭簧;所述齿条传动件的尾端与所述扳机的尾端枢接配合,该齿条传动件的前端设置可插入相邻楔形齿之间的卡接部,该卡接部与扳机的尾端之间设置传动件扭簧,用于支撑所述卡接部使得卡接部向斜上方延伸;扳机处于初始状态时,齿条传动件的卡接部置于所述楔形齿的下方,向斜后方拉动所述扳机的前端时,扳机尾端上翘带动齿条传动件上翘,齿条传动件的卡接部插入相邻楔形齿之间,继续转动扳机时齿条传动件带动传动齿条在手柄壳体内向前滑动。

进一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上旋转壳体、下旋转壳体、滑动座,上旋转壳体、下旋转壳体扣合后形成旋转壳体,该旋转壳体的尾端与手柄壳体的前端转动配合,所述滑动座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旋转壳体内,所述套管组件的尾端伸入所述旋转壳体内与旋转壳体传动配合;该滑动座的中心沿轴向设置贯穿的通孔,所述推杆的尾端穿过所述滑动座、与传动齿条的前端插接配合,该推杆的前端穿过所述滑动座、置于所述套管组件内,使得旋转所述旋转壳体时,可带动套管组件旋转;所述连接片的尾端置于所述旋转壳体内,所述拨钮组件包括拨钮、传动轴、传动齿轮、齿条和转向片,所述上旋转壳体上贯穿设置安装孔,所述拨钮的底端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传动齿轮,该传动轴的顶端与所述拨钮固定相连,所述转向片的下方与所述滑动座的侧壁滑动配合,该转向片的前端与所述连接片的尾端传动配合,该转向片的上方固定设置齿条,该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以使所述拨钮旋转时可带动转向片沿滑动座前后滑动,进而带动连接片在套管组件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复位销、齿条连接片、拉簧、连接片复位件,所述传动齿条的侧壁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导向凸起,所述齿条连接片的两端设置与导向凸起相适配的斜向滑槽,所述导向凸起插入所述齿条连接片的斜向滑槽内,所述传动齿条的尾端上部沿传动齿条滑动方向设置安装槽,所述拉簧、连接片复位件置于所述安装槽内,该拉簧的前端与所述安装槽端壁固定相相连,该拉簧的尾端与连接片复位件的前端相连;所述手柄壳体上沿传动齿条滑动方向设置贯穿槽,所述传动齿条的尾端设置第一插槽,所述齿条连接片的尾端设置贯穿的第二插槽,所述连接片复位件的尾端设置第三插槽,所述复位销穿过所述贯穿槽、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设置,以使所述拉簧、连接片复位件对复位销形成支撑,齿条连接片悬挂设置在传动齿条的一侧,所述卡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传动齿条的宽度,以使所述齿条连接片设置在卡接部的上方;所述复位销回拉时带动齿条连接片移动,齿条连接片在斜向滑槽和导向凸起的配合下向斜下方移动,齿条连接片下压卡接部使得齿条传动件脱离传动齿条相邻楔形齿之间,实现传动齿条的回拉复位。

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保险销、保险块、保险块扭簧和按钮弹簧,所述保险块的前端经保险块扭簧与手柄壳体固定相连以使保险块置于传动齿条的前端,该保险块的后端面对称设置限位凸起,两限位凸起的内侧面倾斜设置以使两限位凸起之间形成第一V型槽,所述保险销呈柱状,该保险销的中部固定设置环形限位块,该环形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一V型槽形状相适配的菱形下压块,所述手柄壳体上设置适于保险销的端部伸出的保险销通孔,保险销的两端分别套设按钮弹簧,使得环形限位块与手柄壳体内壁之间由按钮弹簧进行支撑,装配时保险销设置在传动齿条的前端下侧,菱形下压块置于第一V型槽内,保险块的顶端对传动齿条进行阻挡限位;挤压保险销时,菱形下压块和限位凸起的倾斜内侧面相配合,带动保险块下移以脱离传动齿条,解除对传动齿条的阻挡。

进一步,所述保险块后端面的顶部设置楔形导向部,所述传动齿条的前端下侧设置弧形倒角部,使得保险块下压时可减小保险块与传动齿条之间的阻力;所述限位凸起的顶端设置第二V型槽,该第二V型槽的底端高于第一V型槽的底端设置,使得保险销被挤压、菱形下压块脱离第一V型槽后进入第二V型槽,保险块处于下压状态。

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击发互锁块、互锁块扭簧、复位推钮,所述击发互锁块呈横向V字型设置于所述传动齿条的前端,该击发互锁块的第一端部经第三枢轴与所述手柄壳体枢接配合,该击发互锁块的第二端部设置楔形阻挡部,所述传动齿条的前端设置与所述楔形阻挡部相适配的限位撑,以使所述击发互锁块平置时楔形阻挡部抵住所述传动齿条的限位撑;所述复位推钮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座传动配合,该复位推钮的另一端与所述击发互锁块的第三端部前端传动配合,以使所述滑动座向后滑动时可推动所述击发互锁块绕第三枢轴旋转,楔形阻挡部脱离所述传动齿条的限位撑;所述互锁块扭簧套接在所述第三枢轴上,用于驱动击发互锁块复位。

进一步,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套管、连接管、连接管安装座、固定圈,该连接管安装座沿轴向设置贯穿的安装座通孔,所述连接管的尾端与所述安装座通孔插接配合,所述连接管安装座、连接管的侧壁设置滑动平面,所述固定圈内设置隔离撑,使得固定圈内形成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固定圈的第一限位槽套接在所述连接管安装座的前端,连接管安装座的滑动平面紧贴所述隔离撑设置,所述连接片的尾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与转向片传动配合;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套管的尾端内壁固定相连,使得连接片置于所述套管内壁与所述连接管外壁之间;该套管的尾端外壁与所述旋转壳体的前端固定相相连,以使所述旋转壳体旋转时,可带动所述套管、固定圈、连接管安装座、连接管同步转动,所述转向片滑动时可带动连接片沿滑动平面前后移动;所述套管组件还包括传动管、滑动块、止转片,所述传动管套接在所述连接管内,所述推杆穿过所述传动管设置,且传动管的外径小于安装座通孔的内径,使得传动管可穿过安装座通孔与滑动座相接触;该推杆的前端设置止转片滑动平面,该止转片滑动平面延伸至所述传动管的前端,所述连接管上设置下压滑槽,所述止转片滑动配合在所述止转片滑动平面上,所述滑动块置于所述下压滑槽内且与所述止转片固定相连,以使止转片沿所述止转片滑动平面滑动至传动管前端时,滑动块的顶面与所述套管内壁接触,挤压所述止转片贴紧止转片滑动平面,止转片的尾端与传动管的前端面相接触,用于推动所述传动管,进而推动所述滑动座、复位推钮后移以推动所述击发互锁块转动;所述套管组件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支撑簧片、组件退出按钮、卡口弹簧,所述定位板包括横向板体和置于横向板体前端的纵向限位撑,该横向板体内侧与推杆之间设置定位板支撑簧片用于支撑所述定位板,该横向板体的尾端外侧与所述套管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推杆上设置推杆卡槽,所述定位板的纵向限位撑置于所述推杆卡槽处,以使所述定位板的前端受到挤压时纵向限位撑沿径向卡入推杆卡槽,以限制推杆的轴向位移;所述连接管上设置退出按钮滑槽,所述套管上设置贯穿的退出按钮安装槽,所述组件退出按钮的前端设置推动凸块,推动凸块伸出所述退出按钮安装槽设置,所述卡口弹簧置于所述组件退出按钮与退出按钮滑槽的侧壁之间,用于缓冲所述组件退出按钮并可驱动组件退出按钮复位;该组件退出按钮的尾端设置楔形挤压部,所述定位板的前端设置弧形倒角部,所述楔形挤压部紧邻所述弧形倒角部的前端设置,以使所述组件退出按钮被向后推动时可挤压所述定位板的前端,对推杆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所述吻合器还包括用于完成切割、吻合动作的关节型执行组件,关节型执行组件包括钉仓座、抵钉座、上连接座、下连接座、转向拉片、多个推刀、切割刀、执行套管、钉仓连接杆、连接杆盖板、推管、顶出钮、定位件,所述切割刀与所述推刀叠置形成轴向驱动组件,所述钉仓连接杆与连接杆盖板扣合后形成轴心中空设置的执行壳体,该执行壳体套接在所述执行套管内,该执行壳体的尾端伸出设置用于插入连接管内;所述执行壳体的一侧设置适于所述转向拉片滑动的拉片滑槽,所述转向拉片的尾端穿出所述套管与连接片的前端传动配合;所述抵钉座的尾端与钉仓座枢接配合,所述上连接座、下连接座扣合设置形成连接座组件,所述钉仓座的尾端与所述连接座组件固定相连;该连接座组件的上下两端经第四枢轴与所述执行套管枢接配合,所述连接座组件的一侧设置第五枢轴,所述第五枢轴与所述第四枢轴平行设置,所述转向拉片的前端与所述第五枢轴传动配合,以使所述转向拉片前后移动时可带动所述连接座组件绕所述第四枢轴左右摆动;所述轴向驱动组件与执行壳体滑动配合,所述推管套接在该轴向驱动组件的尾端,推杆的前端插入执行壳体内时与所述推管相扣合,用于驱动所述轴向驱动组件移动;轴向驱动组件的前端伸出所述执行壳体设置,该轴向驱动组件的前端上部固定设置下压销,该轴向驱动组件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推刀固定片,该推刀固定片的上端面与所述钉仓座的下端面滑动配合,该下压销与所述抵钉座的上端面滑动配合,钉仓座的中心设置适于轴向驱动组件穿过的切割刀滑槽,以使所述推杆推动轴向驱动组件前移时,轴向驱动组件在切割刀滑槽内前移,下压销和推刀固定片带动抵钉座与钉仓座闭合;所述执行壳体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顶出钮安装槽,该顶出钮安装槽的一侧设置贯穿的限位插槽,顶出钮安装槽的另一侧设置安装件滑动槽,所述顶出钮上设置斜向顶出槽,所述定位件呈弧形设置,该弧形定位件的中部设置与所述斜向顶出槽滑动配合的定位件滑动凸起,该弧形定位件的一端设置定位件限位凸起,所述轴向驱动组件的尾端设置弧形限位尾,装配时所述顶出钮置于所述顶出钮安装槽内,顶出钮的尾端伸出所述套管设置,定位件的滑动凸起插入所述斜向顶出槽,定位件的限位凸起穿过所述限位插槽、并置于弧形限位尾的前端,对轴向驱动组件进行限位,所述顶出钮被推动沿顶出钮安装槽滑动时,斜向顶出槽和滑动凸起相配合使得定位件旋转,限位凸起脱离弧形限位尾,定位件不再对轴向驱动组件进行限位。

一种吻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关节型执行组件与旋转手柄插合,使得执行壳体的尾端插入连接管的前端内,连接片的前端与转向拉片的尾端扣合,推杆的前端伸入执行壳体内与推管扣合,执行壳体的尾端与连接管的内壁扣合,由执行壳体的尾端侧壁驱动止转片后移,进而推动传动管、滑动座、复位推钮后移,使得击发互锁块的第二端部上翘,解除击发互锁块对传动齿条的锁定;由连接管内壁驱动顶出钮沿顶出钮安装槽向前滑动,定位件旋转后限位凸起脱离弧形限位尾,解除对轴向驱动组件的限位。

B、根据待切除组织的位置,将关节型执行组件置入人体内,转动旋转壳体,使得旋转壳体带动套管、连接片、连接管绕推杆旋转,连接管带动执行壳体、执行套管、轴向驱动组件、连接座组件、钉仓座、抵钉座旋转使得待切除的组织置于钉仓座和抵钉座之间。

C、根据待切除组织的大小,转动旋转壳体上方的拨钮,传动齿轮和齿条相配合使得转向片前后移动,带动连接片、转向拉片前后移动使得连接座组件、钉仓座、抵钉座绕所述第四枢轴摆动,使得需要切除的组织完全置于钉仓座的切割刀滑槽的相对外侧。

D、按压保险销使得保险块被下压,传动齿条处于可击发状态,根据需要切除的组织长度连续扳动扳机,齿条传动件将传动齿条前推,带动推杆在套管组件、执行壳体内前移,进而驱动切割刀和推刀组成的轴向驱动组件在切割刀滑槽内前移,切割刀对组织进行切除,下压销和推刀固定片带动抵钉座与钉仓座闭合,使得钉仓座内的吻合钉闭合。

E、回拉复位销时齿条连接片下降,齿条传动件被下压使得齿条传动件脱离楔形齿,复位销带动传动齿条、推杆、推管、轴向驱动组件回拉,钉仓座、抵钉座再次张开。

F、下压组件退出按钮使得定位板的纵向限位撑插入推杆卡槽,对推杆进行限位,转动关节型执行组件使得执行壳体脱离连接管、推杆脱离推管,并解除连接片与转向拉片的扣合,完成关节型执行组件与旋转手柄的分离。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器,相对于现有技术,驱动机构采用扳机和传动齿条相配合,可精确控制推杆的推动速度和精度;(2)旋转组件采用传动齿轮和齿条传动配合,经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利于控制,便于操控;(3)保险销的设置可防止误操作,保险块的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使得保险销操作平滑;(4)复位销的设置,可方便的对推杆进行回拉;(5)击发互锁块与止转片相结合,可防止关节型执行组件插入旋转手柄前驱动推杆前移;(6)套管、连接管、传动管的设置,使得套管、连接管和关节型执行组件360度转动,同时不影响滑动座、击发互锁块的移动,结构巧妙,体积小,易于装配;(7)采用推杆卡槽和纵向限位撑对推杆进行轴向限位,可避免分离关节型执行组件和旋转手柄时推杆脱出;(8)限位凸起和弧形限位尾相配合,可避免关节型执行组件插入旋转手柄前驱动轴向驱动组件前移;(9)顶出钮和弧形定位件相配合可方便的将轴向驱动组件与限位凸起分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旋转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手柄壳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传动齿条、扳机、保险销、连接片、复位销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传动齿条、连接片、复位销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传动齿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保险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保险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传动齿条、击发互锁块、保险销、保险块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击发互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旋转组件、拨钮组件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滑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套管组件与连接片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固定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滑动块、止转片、定位板、定位板支撑簧片、组件退出按钮、卡口弹簧的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连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关节型执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关节型执行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连接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执行壳体、执行套管、轴向驱动组件、转向拉片、顶出钮、定位件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连接杆盖板、顶出钮、定位件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轴向驱动组件、转向拉片装配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壳体1,左手柄壳体11,右手柄壳体12,贯穿槽13,保险销通孔14;

旋转壳体2,上旋转壳体21,安装孔211,限位环台212,下旋转壳体22,滑移槽221,滑动座23,滑移平面231,滑动凸起232,通孔233;

套管组件3,套管31,连接管32,滑动平面321,环形限位凸台322,插接槽323;

连接管安装座33,固定圈34,隔离撑341,第一限位槽342,第二限位槽343;

传动管35,滑动块36,止转片37,定位板38,纵向限位撑381,定位板支撑簧片382,组件退出按钮39,卡口弹簧391,楔形挤压部392,推动凸块393;

拨钮组件4,拨钮41,传动轴42,传动齿轮43,齿条44,转向片45,波形弹簧46;

扳机5,第一枢轴51,第二枢轴52,齿条传动件53;

传动齿条54,楔形齿541,导向凸起542,安装槽543,推杆插槽544,弧形倒角部545,第一插槽546,拉簧547,连接片复位件548,限位撑549;

齿条连接片55,斜向滑槽551,第二插槽552;

复位销56,保险销57,环形限位块571,菱形下压块572;

保险块58,限位凸起581,第一V型槽582,第二V型槽583,楔形导向部584,保险块扭簧585;

击发互锁块59,第一端部591,第二端部592,第三端部593,第三枢轴594,互锁块扭簧595,复位推钮596,推钮弹簧597,楔形阻挡部598;

推杆6,推杆卡槽61,环形限位台62,推杆插头63;

连接片7,矩形挂接槽71,连接槽72;

关节型执行组件8,执行套管80,抵钉座81,钉仓座82,连接座组件83,上连接座831,下连接座832,第四枢轴833,第五枢轴834,铆钉835;

执行壳体84,连接杆盖板841,钉仓连接杆842,顶出钮安装槽843,安装件滑动槽844,限位插槽845,环形推动凸台846,轴向限位凸块847,拉片滑槽848;

顶出钮85,斜向顶出槽851,定位件852,定位件限位凸起853,定位件滑动凸起854;

轴向驱动组件86,切割刀861,左推刀862,右推刀863,推管864,下压销865,推刀固定片866,弧形限位尾867;

转向拉片87,连接孔871,拉钩87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旋转手柄的吻合器,包括旋转壳体,如图1所示,该旋转壳体包括手柄壳体1、旋转组件、套管组件3、拨钮组件4、推杆6和连接片7,如图2所示手柄壳体1由左手柄壳体11、右手柄壳体12相互扣合固定形成;手柄壳体1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由动力装置、复位装置、保险装置和互锁装置四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动力装置包括与手柄壳体1滑动配合的传动齿条54、齿条传动件53、与手柄壳体1枢接配合的扳机5,传动齿条54的下方沿传动齿条54的滑动方向设置多个楔形齿541;扳机5的中部经第一枢轴51与手柄壳体1枢接配合,该扳机5的前端置于手柄壳体1外,该扳机5与手柄壳体1之间设置扳机扭簧,用于驱动扳机5复位;齿条传动件53的尾端经第二枢轴52与扳机5的尾端枢接配合,该齿条传动件53的前端设置可插入相邻楔形齿之间的卡接部,该卡接部与扳机5的尾端之间设置传动件扭簧,用于支撑卡接部使得卡接部向斜上方延伸;扳机5处于初始状态时,齿条传动件53的卡接部置于楔形齿541的下方,向斜后方拉动扳机5的前端时,扳机5尾端上翘带动齿条传动件53上翘,齿条传动件53的卡接部插入相邻楔形齿541之间,继续转动扳机5时齿条传动件53带动传动齿条54在手柄壳体1内向前滑动。

传动齿条54的前端设置推杆插槽544,该推杆插槽544的前端和两侧均开口设置,且推杆插槽544的前端出口直径小于后端的直径,使得推杆插槽544呈瓶颈型设置,推杆6的尾端设置环形限位台62,该环形限位台62的直径大于推杆插槽544前端出口的直径,且小于推杆插槽544后端的直径,使得推杆6尾端由推杆插槽544两侧的开口卡入推杆插槽544后,推杆6在推杆插槽544内可转动设置,同时由于环形限位台62的直径大于推杆插槽544前端出口的直径,因此可对推杆6进行轴向限位。

如图4至图6所示,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销56、齿条连接片55、拉簧547、连接片复位件548,传动齿条54的侧壁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导向凸起542,齿条连接片55的两端设置与导向凸起542相适配的斜向滑槽551,导向凸起542插入齿条连接片55的斜向滑槽551内,传动齿条54的尾端上部沿传动齿条54滑动方向设置安装槽543,拉簧57、连接片复位件548置于安装槽543内,该拉簧547的前端与安装槽543端壁固定相相连,该拉簧547的尾端与连接片复位件548的前端相连;手柄壳体1上沿传动齿条54滑动方向设置贯穿槽13,传动齿条54的尾端设置第一插槽546,齿条连接片55的尾端设置贯穿的第二插槽552,连接片复位件548的尾端设置第三插槽,复位销56穿过贯穿槽13、第一插槽546、第二插槽552、第三插槽设置,以使拉簧547、连接片复位件548对复位销56形成支撑,使得齿条连接片55悬挂设置在传动齿条54的一侧,卡接部的宽度大于传动齿条54的宽度,以使齿条连接片55设置在卡接部的上方;复位销56回拉时带动齿条连接片55移动,齿条连接片55在斜向滑槽551和导向凸起542的配合下向斜下方移动,齿条连接片55下压卡接部使得齿条传动件53脱离传动齿条54相邻楔形齿541之间,实现传动齿条54的回拉复位。

如图3所示,保险装置包括保险销57、保险块58、保险块扭簧585和按钮弹簧,保险块58的前端经保险块扭簧585与手柄壳体1固定相连以使保险块58置于传动齿条54的前端,如图8所示,该保险块58的后端面对称设置限位凸起581,两限位凸起581的内侧面倾斜设置以使两限位凸起581之间形成第一V型槽582,保险块58后端面的顶部设置楔形导向部584,传动齿条54的前端下侧设置弧形倒角部545;限位凸起581的顶端分别设置第二V型槽583,各第二V型槽583的底端高于第一V型槽582的底端设置,如图7所示,保险销57呈柱状,该保险销57的中部固定设置环形限位块571,该环形限位块571的一侧固定设置与第一V型槽582形状相适配的菱形下压块572,手柄壳体1上设置适于保险销57的端部伸出的保险销通孔14,保险销57的两端分别套设按钮弹簧,使得环形限位块571与手柄壳体1内壁之间由按钮弹簧进行支撑,装配时保险销57设置在传动齿条54的前端下侧,菱形下压块572置于第一V型槽582内,由保险块58的顶端对传动齿条54进行阻挡限位;挤压保险销57时,菱形下压块572和限位凸起581的倾斜内侧面相配合,带动保险块58下移以脱离传动齿条54,解除对传动齿条54的阻挡,且菱形下压块572脱离第一V型槽582后进入第二V型槽583时,保险块58保持处于下压状态。

如图9至图10所示,互锁装置包括击发互锁块59、互锁块扭簧595、复位推钮596,击发互锁块59呈横向V字型设置于传动齿条54的前端,该击发互锁块59的第一端部591经第三枢轴594与手柄壳体1枢接配合,该击发互锁块59的第二端部592设置楔形阻挡部598,传动齿条54的前端上侧设置与楔形阻挡部598相适配的限位撑549,以使击发互锁块59平置时楔形阻挡部598抵住传动齿条54的限位撑549;该复位推钮596的一端与击发互锁块59的第三端部593前端传动配合,且复位推钮596与手柄壳体1之间沿滑动方向设置推钮弹簧597,以使复位推钮596向后滑动时可推动击发互锁块59绕第三枢轴594旋转,楔形阻挡部598脱离传动齿条54的限位撑549;互锁块扭簧595套接在第三枢轴594上,用于驱动击发互锁块59复位。

如图11所示,旋转组件包括上旋转壳体21、下旋转壳体22、滑动座23,上旋转壳体21的下部、下旋转壳体22的上部设置半圆形凹槽,上旋转壳体21、下旋转壳体22扣合后形成旋转壳体2,使得旋转壳体2的中心形成贯穿的圆形槽,该旋转壳体2的尾端与手柄壳体1的前端转动配合,下旋转壳体22的底壁上沿轴向设置滑移槽221;如图12所示,滑动座23的底端设置与滑移槽221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起232,以使滑动座23可滑动设置在旋转壳体2内,该滑动座23的中心沿轴向设置贯穿的通孔233,滑动座23的尾端置于复位推钮596的前端,推杆6的尾端穿过滑动座23、与传动齿条54前端的推杆插槽544插接配合。

如图11所示,拨钮组件4包括拨钮41、传动轴42、传动齿轮43、齿条44和转向片45,上旋转壳体21上贯穿设置安装孔211,安装孔211的中部设置限位环台212,拨钮41的底端可转动设置在安装孔211内,由限位环台212进行承接限位,拨钮41的底端、限位环台212的上端面设置相互啮合的限位齿,使得拨钮41旋转时可进行限位;传动轴42的底端经转盘固定连接传动齿轮4,转盘的上端面与限位环台212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波形弹簧46,该传动轴42的顶端穿过波形弹簧46与拨钮41固定相连,滑动座23的侧壁设置滑移平面231,转向片45的下方与滑动座23的滑移平面231滑动配合,该转向片45的上方固定设置齿条44,该齿条44与传动齿轮43相啮合,以使拨钮41旋转时可带动转向片45沿滑动座23前后滑动,连接片7的尾端设置连接槽72,该转向片45的前端插入连接槽72使得转向片45与连接片7的尾端传动配合。

套管组件3包括随转装置、传动装置、组件退出装置,如图13所示,随转装置包括套管31、连接管32、连接管安装座33、固定圈34,该连接管安装座33沿轴向设置贯穿的安装座通孔,连接管32的尾端与安装座通孔插接配合,连接管安装座33、连接管32的侧壁设置滑动平面321,如图14所示,固定圈34内设置隔离撑341,使得固定圈34内形成第一限位槽342和第二限位槽343,固定圈34的第一限位槽342套接在连接管安装座33的前端,连接管安装座33的滑动平面紧贴隔离撑341设置,连接片7的尾端穿过第二限位槽343与转向片45传动配合;固定圈34与套管31的尾端内壁固定相连,使得连接片7置于套管31内壁与连接管32外壁之间;该套管31的尾端外壁与旋转壳体2的前端固定相相连,以使旋转壳体2旋转时,可带动套管31、固定圈34、连接管安装座33、连接管32同步转动,转向片45滑动时可带动连接片7沿滑动平面321前后移动。

如图15所示,传动装置包括传动管35、滑动块36、止转片37,传动管35套接在连接管32内,推杆6穿过传动管35设置,且传动管35的外径小于安装座通孔的内径,使得传动管35可穿过安装座通孔与滑动座23相接触;该推杆6的前端设置止转片滑动平面,该止转片滑动平面延伸至传动管35的前端,连接管32上设置下压滑槽,止转片37滑动配合在止转片滑动平面上,滑动块36置于下压滑槽内且与止转片37固定相连,以使止转片37沿止转片滑动平面滑动至传动管35前端时,滑动块36的顶面与套管31内壁接触,挤压止转片37贴紧止转片滑动平面,止转片37的尾端与传动管35的前端面相接触,用于推动传动管35穿过连接管安装座33,进而推动滑动座23、复位推钮596后移以推动击发互锁块59转动,解锁互锁装置。

如图16所示,连接管32的前端内壁设置环形限位凸台322,该环形限位凸台322沿轴向设置多个插接槽323,止转片45的前端穿过插接槽323置于连接管32的内壁前部。

组件退出装置包括定位板38、定位板支撑簧片382、组件退出按钮39、卡口弹簧391,定位板38包括横向板体和置于横向板体前端的纵向限位撑381,该横向板体内侧与推杆6之间设置定位板支撑簧片382用于支撑定位板38,该横向板体的尾端外侧与套管31内壁固定相连,推杆6上设置推杆卡槽61,定位板38的纵向限位撑382置于推杆卡槽62处,以使定位板38的前端受到挤压时纵向限位撑381沿径向卡入推杆卡槽62,以限制推杆6的轴向位移;连接管32上设置退出按钮滑槽,套管31上设置贯穿的退出按钮安装槽,组件退出按钮39的前端设置推动凸块393,推动凸块393伸出退出按钮安装槽设置,卡口弹簧391置于组件退出按钮39与退出按钮滑槽的侧壁之间,用于缓冲组件退出按钮39并可驱动组件退出按钮39复位;该组件退出按钮39的尾端设置楔形挤压部392,定位板38的前端设置弧形倒角部,楔形挤压部392紧邻弧形倒角部的前端设置,以使组件退出按钮39被向后推动时可挤压定位板38的前端,对推杆6进行轴向限位。

如图17所示,推杆6的前端设置推杆插头63,且杆推杆插头63伸出连接管32设置。连接片7的前端设置矩形挂接槽71。

该吻合器还包括用于完成切割、吻合动作的关节型执行组件8,如图18至19所示,关节型执行组件8包括钉仓装置、连接装置、保护装置、轴向驱动组件86;钉仓装置包括钉仓座82、抵钉座81,钉仓座82内设置吻合钉和推钉片,抵钉座81的尾端与钉仓座82枢接配合。

如图20至21所示,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座831、下连接座832、转向拉片87、执行套管80、钉仓连接杆842、连接杆盖板841,钉仓连接杆842与连接杆盖板841扣合后形成轴心中空设置的执行壳体84,该执行壳体84套接在执行套管80内,执行壳体84的尾端伸出设置用于插入连接管32内,连接杆盖板841的尾端设置环形推动凸台846和轴向限位凸块847,执行壳体84的尾端插入连接管32的前端时,轴向限位凸块847沿插接槽进入插接槽323到达环形限位凸台后方,旋转后由环形限位凸台322和轴向限位凸块847对执行壳体84进行限位;钉仓连接杆842与连接杆盖板841形成的执行壳体84的一侧设置适于转向拉片87滑动的拉片滑槽848,转向拉片87的尾端穿出套管31、且与连接片7的前端传动配合;上连接座831和下连接座832扣合后形成连接座组件83,钉仓座82的尾端经铆钉835与连接座组件83固定相连;该连接座组件83的上下两端经第四枢轴833与执行套管80枢接配合,连接座组件83的一侧设置第五枢轴834,第五枢轴834与第四枢轴833平行设置,转向拉片87的前端设置连接孔871,该连接孔871套接在第五枢轴834上,转向拉片87的尾端设置与连接片7的矩形挂接槽71插接配合的拉钩872,以使转向拉片87前后移动时可带动连接座组件83绕第四枢轴833左右摆动;连接座组件83的中部设置适于轴向驱动组件86的穿过的贯穿通道,如图23所示,轴向驱动组件86包括推管864、叠置的左推刀862、切割刀861、右推刀863,轴向驱动组件86与执行壳体84滑动配合,推管864固定设置在轴向驱动组件86的尾端,推杆6的前端插入执行壳体84内时与推管864相扣合,用于驱动轴向驱动组件86移动;轴向驱动组件86的前端伸出执行壳体84且穿过连接座组件83设置,该轴向驱动组件86的前端上部固定设置下压销865,该轴向驱动组件86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推刀固定片866,该推刀固定片866的上端面与钉仓座82的下端面滑动配合,该下压销865与抵钉座81的上端面滑动配合,钉仓座82的中心设置适于轴向驱动组件86穿过的切割刀滑槽,以使推杆6推动轴向驱动组件86在切割刀滑槽内前移时,下压销865和推刀固定片866带动抵钉座81与钉仓座82闭合,且推刀固定片866推动推钉片移动,使得钉仓座82内的吻合钉被挤出,与抵钉座81相配合完成缝合。

如图22所示,保护装置包括顶出钮85、定位件852,连接杆盖板841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顶出钮安装槽843,该顶出钮安装槽843的一侧设置贯穿的限位插槽845,顶出钮安装槽843的另一侧设置安装件滑动槽844,顶出钮85上设置斜向顶出槽851,定位件852呈弧形设置,该弧形定位件852的中部设置与斜向顶出槽851滑动配合的定位件滑动凸起854,该弧形定位件85的一端设置定位件限位凸起853,轴向驱动组件86的尾端设置弧形限位尾867,装配时顶出钮85置于顶出钮安装槽843内,顶出钮85的尾端伸出执行套管80设置,定位件852的滑动凸起854插入斜向顶出槽851,定位件852的限位凸853起穿过限位插槽845、并置于弧形限位尾867的前端,对轴向驱动组件86进行限位,顶出钮85被推动沿顶出钮安装槽843滑动时,斜向顶出槽851和滑动凸起854相配合使得定位件852旋转,限位凸起853脱离弧形限位尾867,定位件852不再对轴向驱动组件86进行限位保护。

实施例2

一种吻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关节型执行组件8与旋转手柄插合,使得执行壳体84的尾端插入连接管32的前端内,连接片7的前端与转向拉片87的尾端扣合,推杆6的前端伸入执行壳体84内与推管6的推杆插头63扣合,执行壳体84的尾端与连接管32内壁的环形限位凸台322扣合,由执行壳体84尾端的环形推动凸台846驱动止转片47后移,进而推动传动管35、滑动座23、复位推钮后移596,使得击发互锁块59的第二端部592上翘,解除击发互锁块59对传动齿条54的锁定;由连接管32内壁的环形限位凸台322驱动顶出钮85沿顶出钮安装槽843向前滑动,定位件852旋转后定位件限位凸起853脱离弧形限位尾867,解除对轴向驱动组件86的限位。

B、根据待切除组织的位置,将关节型执行组件8置入人体内,转动旋转壳体2,使得旋转壳体2带动套管31、连接片7、连接管32绕推杆6旋转,连接管32带动执行壳体84、执行套管80、轴向驱动组件86、连接座组件83、钉仓座82、抵钉座81旋转使得待切除的组织置于钉仓座82和抵钉座81之间。

C、根据待切除组织的大小,转动旋转壳体2上方的拨钮41,传动齿轮43和齿条44相配合使得转向片45前后移动,带动连接片7、转向拉片87前后移动使得连接座组件83、钉仓座82、抵钉座81绕第四枢轴833摆动,使得需要切除的组织完全置于钉仓座82的切割刀滑槽的相对外侧。

D、按压保险销57使得保险块58被下压,传动齿条54处于可击发状态,根据需要切除的组织长度连续扳动扳机5,齿条传动件53将传动齿条54前推,带动推杆6在套管组件3、执行壳体84内前移,进而驱动轴向驱动组件86在切割刀滑槽内前移,切割刀861对组织进行切除,下压销865和推刀固定片866带动抵钉座81与钉仓座82闭合,使得钉仓座82内的吻合钉闭合。

E、回拉复位销56时齿条连接片55下降,齿条传动件53被下压使得齿条传动件53脱离楔形齿541,复位销56带动传动齿条54、推杆6、推管864、轴向驱动组件86回拉,钉仓座82、抵钉座81再次张开。

F、下压组件退出按钮39使得定位板38的纵向限位撑382插入推杆卡槽61,对推杆6进行限位,转动关节型执行组件8使得执行壳体84脱离连接管32、推杆6脱离推管864,并解除连接片7与转向拉片87的扣合,完成关节型执行组件8与旋转手柄的分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