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612发布日期:2019-09-03 20:2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



背景技术:

胰岛素注射装置如胰岛素笔和注射针作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工具,已被广泛普及使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注射装置向糖尿病患者体内精准地输注胰岛素,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目的,而且目前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普通的注射针包括针座、针管与外面的保护壳。使用前,需先去掉保护壳,则胰岛素注射针直接暴露在外面,使用后因无安全保护结构,从而容易发生意外误触针头而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同时,由于没有必要的防护结构,该种注射针经使用后还可以被再次使用,从而存在被重复使用的风险。

紧接着,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解决上述普通注射针头问题的安全胰岛素针头,现有的一些安全胰岛素针头存在以下缺点:一、该安全式胰岛素针在完成注射后,并不能立即对针尖进行保护,而是在退出注射装置如胰岛素笔后,保护机构才能对针尖进行保护,从而依然存在因误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二、胰岛素一般注射在皮下组织层,而不是注射在肌肉层,因为肌肉层吸收快,易引起血糖波动,所以在注射时,很多情况下针头需要以45°角进针的,而现有的一些提供安全胰岛素注射针,由于存在针护套等结构,使得该注射针使用时只能以90º角进针,从而在针头较长或患者皮下组织层较薄时,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还使得注射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无法完成注射;三、同样由于存在针护套等结构,在注射时进针阻力比较大,从而使患者体验较差,同时增加了操作难度;四、现有市面上许多的类似安全胰岛素针头结构复杂,制造和使用成本较高,给糖尿病患者经济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对人体损伤较小的安全型胰岛素注射笔针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包括针座、针头本体,针头本体固定设置于针座的内部:还包括用于隐藏针头本体的隐藏机构,隐藏机构包括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均套设于针头本体的外部,第一滑套与针座之间抵设有弹簧,针座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滑套进行轴向限位的端盖,且第二滑套与端盖止转配合,第一滑套的外壁凸设有滑块,第二滑套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联动槽,滑块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联动槽包括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二斜面、位于第二斜面上端且与滑块止挡配合的止挡面;端盖内壁设置与滑块配合的凸台,凸台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第三斜面,第三斜面位于第二斜面的下方,且第三斜面与第二斜面呈交错设置,针座设置与滑块的下端止挡配合的限位面,限位面位于第三斜面的下方,且滑块在位于联动槽内时与限位面构成错位;

初次按压第二滑套,在滑块与联动槽的配合作用下,第一滑套由第二滑套驱动沿针座轴向下移,针头本体的上端逐渐伸出于第二滑套,使得针头本体处于暴露状态;

松开第二滑套,在弹簧作用下,第一滑套及第二滑套均沿针座轴向上移,且第一滑套脱离联动槽,滑块的第一斜面与凸台的第三斜面相抵配合,针头本体的上端缩入第二滑套内,使得针头本体再次处于隐藏状态;

再次按压第二滑套,在滑块与限位面配合作用下,第二滑套的行程小于第二滑套上端与针头本体上端之间的间距,使得针头本体仍处于隐藏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止挡面所在平面与第三斜面的中部位置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止挡面所在平面与限位面的端部相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第一滑套的上端轴向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套接于第二滑套内。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延伸部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纹。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端盖内壁沿轴向设置端盖滑轨,所述第二滑套的外壁设置与端盖滑轨止转滑移配合的导向滑槽。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针座内壁沿轴向凸设有与导向滑槽止转滑移配合的针座滑轨,所述针座滑轨与端盖滑轨相接。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端盖采用透明材质,并在所述滑块上设置颜色标识。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针座外套设有外壳,所述端盖、隐藏机构均包覆于外壳内。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中,所述针座底端设置与胰岛素注射装置螺纹配合的胰岛素笔装配部,针头本体的底端伸入于胰岛素笔装配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隐藏机构,将针头本体隐藏于隐藏机构内,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患者对针尖产生恐惧,使用过程中通过弹簧的伸缩有效注射,使用完后针头本体再次隐藏于隐藏机构内,能够有效降低损伤患者的风险。

2、通过端盖上第三斜面的设置,使用之后如果再次下压隐藏机构(第二滑套),滑块受到止挡面的限制,将无法完全下压隐藏机构,使得二次按压时针头本体无法暴露在隐藏机构的外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后更加安全且不会二次使用,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不仅方便患者使用,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3、将端盖设置透明色,在第一滑套的滑块上分别设置红色标识。注射完毕后,使用者在退针过程中,之前压缩的弹簧回弹顶起第一滑套,当第一滑套的滑块到达端盖的第三斜面上时,此时第一滑套会顺着第三斜面开始转动,在弹簧顶住的情况下,将第一滑套移动至端盖的第三斜面顶端。即进入防二次使用的安全位置,第一滑套的滑块上设置红色标识,此时可通过透明端盖,从外面看到此红色标记,即使用后的可视化显示标记,更直观的表现出已使用的,也便于区分。

4、使用时,任意角度按压第二滑套均能实现针头本体注射,不再仅限于90°注射,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套与端盖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针座;110、针头装配基座;120、针头本体;130、胰岛素笔装配部;140、挡板;150、针座滑轨;160、竖槽;170、限位面;200、第一滑套;210、滑块;211、第一斜面;220、延伸部;221、凸纹;300、第二滑套;310、第二斜面;320、凸块;330、导向滑槽;340、止挡面;400、弹簧;500、端盖;510、凸台;511、第三斜面;520、端盖滑轨;530、卡槽;600、外壳;61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新型安全胰岛素笔配套用针,包括针座100、针头本体120,针头本体120固定设置于针座100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隐藏针头本体120的隐藏机构,隐藏机构包括第一滑套200和第二滑套300,第一滑套200和第二滑套300均套设于针头本体120的外部,第一滑套200与针座100之间抵设有弹簧400,针座1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滑套300进行轴向限位的端盖500,且第二滑套300与端盖500止转配合,第一滑套200的外壁凸设有滑块210,第二滑套300设置有与滑块210配合的联动槽,滑块21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211,联动槽包括与第一斜面211相对应的第二斜面310、位于第二斜面310上端且与滑块210止挡配合的止挡面340;端盖500内壁设置与滑块210配合的凸台510,凸台510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斜面211相对应的第三斜面511,第三斜面511位于第二斜面310的下方,且第三斜面511与第二斜面310呈交错设置,针座100设置与滑块210的下端止挡配合的限位面170,限位面170位于第三斜面511的下方,且滑块210在位于联动槽内时与限位面170构成错位,所述止挡面340所在平面与第三斜面511的中部位置相对应。

所述针座100内设置有针头装配基座110,针头本体120固定于针头装配基座110内,针座100底端设置与胰岛素注射装置螺纹配合的胰岛素笔装配部130,针头本体120的底端伸入于胰岛素笔装配部130内。螺纹结构装卸便利,可操作性强。

具体的,所述针座100外套设与针座100相适配、可拆卸的外壳600,所述端盖500、隐藏机构均包覆于外壳600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600内壁及针座100外壁均设有凸条610,所述外壳600内壁与针座100外壁的凸条610交错设置,所述凸条610的厚度由上至下递增。如此设计,使针座100与外壳600相交更紧密,不易转动。

优选的,在外壳600的外壁也同样设计有凸条610,外壳600外壁上的凸条610结构主要起到增加摩擦力地作用,不易脱手,便于拿取使用。

将针座100包覆于外壳600内,使整个设备结构更完整,且不易于触发注射开关,设计更安全合理。

使用时,将胰岛素注射装置连接至胰岛素笔装配部130。然后取下外壳600,设置胰岛素笔上的剂量,对准注射部位,通过皮肤按压第二滑套300,实现注射操作。使用过程中(注射前),针头本体120的上端(即针尖)始终是置于隐藏机构内的。即使用者开始注射前是看不到针尖的,避免了注射时对针尖的恐惧。

具体的,在所述针头装配基座110的同一轴线上设置第一滑套200及与第一滑套200相适配的第二滑套300,所述第一滑套200与针头装配基座110通过弹簧40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套200的上端轴向延伸形成延伸部220,所述延伸部220与第二滑套300套接。第二滑套300套设于第一滑套100上,能更好的进行滑移配合,保证了第一滑套200与第二滑套300的同轴度。

值得说明的是,延伸部220的高度小于第二滑套300的高度,如此设计,使第一滑套200与第二滑套300更好地套接,第二滑套300挤压第一滑套200时,轴向下移的运动更顺畅。

再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220上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纹221,如此设计,使针头本体120进入皮肤后,第一滑套200的上端与皮肤之间产生间隙,退针方便,避免因第一滑套200外的压强过大而吸附在皮肤处,防止对扎针后的皮肤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400套设于针头装配基座110外,为使第一滑套200与弹簧400之间更好的受力,可以将弹簧400嵌入第一滑套200中,使结构更稳定。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此设计,使在针头装配基座110上的针头本体120不会被弹簧400受力时的变形影响。

具体的,所述第一滑套200上设置至少一个滑块210,所述滑块210上端形成有第一斜面211,所述第二滑套300底端设置与第一斜面21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310。

所述止挡面340所在平面与限位面170的端部相对应,所述滑块210与止挡面340完成止挡配合后继续受第二滑套300的推力下移,继续作轴向运动使针头本体120完成穿刺动作。

具体的,第二滑套300的外侧套设有与针座100卡接的端盖500,所述端盖500上设有用于限制滑块210受弹簧400弹性力回到原位的凸台510,所述凸台510下端设有与第一斜面211配合的第三斜面511。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二滑套300、第一滑套200设置于针座100内,并用端盖500对第二滑套300及第一滑套200进行限位,所述端盖500与针座100卡接,如此设计结构紧凑。

具体的,所述针座100内壁沿轴向凸设有与导向滑槽330止转滑移配合的针座滑轨,且设置至少一条针座滑轨150,所述针座滑轨150的上端与端盖滑轨520的下端相接,所述第二滑套300的外壁凸设有与针座滑轨150配合的至少一个凸块320,导向滑槽330形成于凸块320表面,使结构稳定性更好。

在第二滑套300下压第一滑套200的过程中,第二滑套300上的导向滑槽330沿着针座100上的针座滑轨150移动。从而当第一滑套200在挤压弹簧400后,通过第二滑套300向下的作用力,第一滑套200在联动槽内转动第一斜面211与第二斜面310接触并发生滑移配合。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在针座100内壁设置有两条针座滑轨150,所以,在第二滑套30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导向滑槽330,且本实用新型不排除其他合理可操作的设置。

具体的,所述端盖500内壁有轴向设置用于对第二滑套300起导向作用的端盖滑轨520,所述端盖滑轨520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针座100上设有与端盖滑轨520相适配的竖槽160。

具体的,所述针座100的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挡板140,端盖500内壁形成与挡板140适配的卡槽530。

具体的,第一滑套200的外壁凸设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210,所述第二滑套300底端设置与两个滑块210上的第一斜面211一一对应的第二斜面310,相应的,端盖500内壁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台510,两个凸台510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第一斜面211一一对应的第三斜面511,每个第三斜511面均位于相应第二斜面310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500采用透明材质,并在所述滑块210上分别设置带有颜色的标识;在弹簧400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一滑套200带动滑块210转动使颜色标识朝向端盖500,使使用可视化,便于区分,避免错拿等情况发生。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红色标识,更醒目分辨性高,不排除其他具有显注效果的颜色选择。

使用时,初次按压第二滑套300,第二滑套300通过导向滑槽330自上而下沿端盖滑轨520、针座滑轨150移动,此过程中,在第二滑套300及弹簧400的配合作用下,第一滑套200首先会通过第一斜面211与第二斜面310相对于第二滑套300转动,当滑块210移动至第二斜面310的上端时,滑块210便与止挡面340相抵,此时第一滑套200不再相对于第二滑套300转动,而是随第二滑套300同步下移,使得第二滑套300的上端与针头本体上端之间的间距逐渐缩短,针头本体120的针尖逐渐伸出于第二滑套300的外部(即针尖刺破皮肤),直至第二滑套的上端面与端盖500齐平时,针头本体120的针尖便完全暴露在第二滑套300的外部(即针尖完全深入皮肤内),此时便可以进行注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初次按压第二滑套的初始阶段,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的运动关系为:初始状态下,滑块相对静止于凸台的端部与第二斜面之间,当按压第二滑套时,第二滑套300首先带动滑块210沿凸台下移,直至滑块运动至越过凸台510底端位置时,凸台对滑块的圆周限位作用消失,使得所述滑块210沿第二斜面310转动直至与止挡面340相抵,然后滑块便会随第二滑套同步轴向下移。

注射完毕后,使用者在退针时,通过针座100拔出针头本体120,皮肤对第二滑套300的压力消失(即松开了第二滑套300),此时,在弹簧400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滑套200及第二滑套300均沿针座100轴向上移,针头本体120重新缩入隐藏机构内。在上移过程中,由于凸台510上的第三斜面511作用,使得第一滑套200脱离联动槽,滑块210的第一斜面211与凸台510的第三斜面511相抵配合,在第三斜面511与弹簧400的配合作用下,第一滑套200沿第三斜面511转动,直至滑块210运动至第三斜面511的顶端位置,此时,滑块210与限位面170处于相对立的位置(进入防二次使用的安全位置)。由于第一滑套200的滑块210上设置红色标识,因而此时可通过透明端盖500,从外面看到此红色标记,即使用后的可视化显示标记,确保不会二次使用,即针头本体120再次处于隐藏状态。

再次按压第二滑套300(即二次使用时),在滑块210与限位面170配合作用下,第二滑套300的轴向行程小于第二滑套300上端与针头本体120上端之间的间距即第二滑套300无法完全下压,针头本体120的针尖无法伸出于第二滑套300的外部,使得针头本体120仍处于隐藏状态,因而不会刺破皮肤。严格杜绝了二次使用的风险,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使用完毕后套上外壳600,从胰岛素笔上旋下该配套装置即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