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切病人用脖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277发布日期:2019-04-05 20:19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气切病人用脖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切病人用脖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套管用固定带是气管切开手术后佩戴气管套管时挂在颈部起固定作用的装置。传统的固定带一般为棉线,为了有效固定气管套管会将固定带绕在患者脖子上,造成以下问题:一方面,传统固定带过细,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另一方面,不同患者的脖子粗细不同,固定带松紧难以控制,过松的固定带易造成气管套管脱落的危险,过紧的固定带则导致佩戴舒适度进一步降低。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小固定带对患者脖子的束缚,会在固定带内侧垫纱布,但是这种方法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且纱布剪口有毛边容易翘起,吸水性差容易移动,不美观、抗菌能力差容易感染,患者佩戴舒适度差。此外的,气管切开并佩戴气管套管后,病人常出现咳痰等状况,这些痰液易从气管套管口处喷出从而污染固定带,使得医护人员不得不频繁更换固定带;又由于固定带通常为吸附性强的棉线且直接打结系紧在气管套管的固定孔处,每次拆线操作极为繁复,同时被痰液润湿后的固定带湿滑污浊不堪,这些都给实际护理操作带来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气切病人用脖颈固定装置,其具备构造简单、拆装简便快捷而成本低的优点,能配合现有的固定带从而实现对气管套管的可靠固定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切病人用脖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用于固接于固定带端部处的端部套;以端部套的朝向气管套管的一侧为前侧而相对的另一侧为后侧,端部套的后侧处凹设有用于供固定带端部插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处沿垂直固定带端部插入方向贯穿设置螺纹孔,调节螺钉与该螺纹孔间构成螺纹配合,且调节螺钉的端部与位于容纳腔内的固定带间构成抵紧配合;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固接气管套管的紧固带,所述紧固带的固定端固接于端部套前侧处,紧固带的活动端沿固定带插接方向延伸并穿入气管套管的固定孔内;紧固带活动端处布置魔术贴的子面而紧固带的固定端对应处布置魔术贴的母面,紧固带的活动端在穿入固定孔后弯折并与紧固带固定端间构成魔术贴式的固接配合。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套设于固定带之外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端部插入容纳腔内,并与固定带一同依靠调节螺钉夹紧和固定。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为医用止血带。

优选的,所述端部套外形呈开口朝向一侧的四方盒体状;端部套的顶面处铅垂向贯穿设置上述螺纹孔;调节螺钉的端部同轴的回转配合有回转环,回转环底端固接抵紧板,以使得抵紧板与固定带间构成压紧配合。

优选的,所述端部套的底面处设置缓压板,所述缓压板板面面积大于端部套的底面面积;缓压板的下板面处贴附有一层用于起到衬垫作用的软垫层。

优选的,所述软垫层为可充气的气垫层。

优选的,所述端部套的开口处沿固定带端部插入方向而凹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的开设位置位于端部套顶面所在壁;端部套顶面处凸设有供固定带端部缠绕的缠绕柱,固定带经由调节螺钉压紧后的所预留出的一段固定带端部经由缺口槽而缠绕于缠绕柱上。

优选的,所述缠绕柱外形呈上部直径大而下部直径小的二段式阶梯轴状,缠绕柱的小直径段与端部套的顶面构成固接配合且该小直径段构成供固定带缠绕的配合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传统的采用固定带来固定气管套管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端部套,从而利用端部套来替代固定带的端部以便与气管套管处固定孔间构成固接配合,进而解决目前固定带直接打结系紧于气管套管上而导致的拆装不易问题。具体操作时,端部套的一侧凹设容纳腔从而供固定带端部插入,并依靠调节螺钉的紧定螺钉作用而压紧固定带该端部,此时端部套与固定带形成一体式构造。当需要进行气管套管固定时,直接将紧固带钩合于气管套管的固定孔内,再利用紧固带自身的魔术贴结构加以紧固即可。通过上述构造,本实用新型极大的简化了固定带的端部固定方式,从而提升了气管套管的固定及拆卸操作的效率性,上述端部套显然能配合现有的固定带从而实现对气管套管的可靠固定功能。

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医用止血带来形成外套管,并通过外套管相对固定带的套接作用来保持固定带带体的洁净性。每当病人咳痰时,污物溅出气管插管,也只会对胶质的外套管产生污染而不会影响到内部的棉质的固定带。进行清理操作时,也只需打开端部套从而拔出外套管,以便替换新的医用止血带即可,其更替操作极为便捷,固定带的带体洁净性可得到极大保证,固定带的单次使用寿命显然也可得到极大提升。

3)、对于端部套而言,其优选采用四方盒体结构,以便于医用止血带及扁平状的固定带能够快速塞入并固定。回转环及抵紧板的布置,确保了调节螺钉转动时,螺钉端部的回转不会影响到所抵压的外套管及固定带,以确保外套管及固定带的实际使用寿命。

4)、缓压板的设置,有利于缓解端部套对病人柔弱的颈部肌肤的抵压力,从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软垫层的设置同理。以气垫层作为软垫层,则可视情况对软垫层充适量的气,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状况而作适应性的调节,进而确保软垫层的使用灵活性。

5)、考虑到仅依靠调节螺钉的螺纹下压力而压紧固定带及外套管,有随时间而松脱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特设了缺口槽及缠绕柱,使用时,以调节螺钉来作为第一道锁紧,再以缠绕柱来实现固定带的第二道锁紧,从而通过上述双重锁定结构,可确保固定带始终能够与端部套间形成稳固配合,其使用可靠性可得到极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向剖视后的等尺寸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固定带

10-端部套 11-容纳腔 12-调节螺钉 13-紧固带 14-回转环

15-抵紧板 16-缓压板 17-软垫层 18-缺口槽 19-缠绕柱

20-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4所示,其主体结构由端部套10与外套管20组成。其中:

以图1及图3所示结构为例,端部套10的外形呈开口朝向右侧的四方盒体状。端部套10的盒腔构成供固定带a及外套管20端部由右至左插入的容纳腔11。在端部套10的顶面处铅垂向的贯穿设置螺纹孔从而供调节螺钉12穿入,调节螺钉12的位于容纳腔11内的端部设置回转环14及抵紧板15,以便在调节螺钉12相对螺纹孔作螺纹升降动作时,抵紧板15能够适时的对位于容纳腔11内的外套管20及固定带a作压紧及放松操作。在抵紧板15抵紧外套管20及固定带a后,为实现二次紧固,在图1所示的开口处还凹设有缺口槽18,且端部套10的顶面处设置二段式阶梯轴状的缠绕柱19,固定带a经由容纳腔11内折回,再经由缺口槽18从而与缠绕柱19的小直径段间构成缠绕配合,具体缠绕状态参照图3所示。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端部套10的前侧也即图1所示的左侧处设置紧固带13,从而以紧固带13的魔术贴式粘固结构,来实现对气管套管处固定孔的钩合及锁定功能。同时,如图1-2所示的,在端部套10的底面处设置带有软垫层17的缓压板16,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

具体操作时,值得注意的是,外套管20可直接选用医用止血带。这是因为医用止血带作为医院的常备用品,其来源明确而使用方便,使用安全性和便捷性均可得到保证。同时,医用止血带本身为胶质,可有效隔离病人不小心咳出的痰液等咳出液,从而保护位于医用止血带管腔内的固定带a免受污染。具体操作时,甚至外套管20可取两根从而分别固接气管套管的两处固定孔处的两个端部套10,而两根外套管20的相邻端之间彼此无关联,从而避免外套管20作为受力绳而始终保证固定带a为受力绳,此处就不再多作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