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110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瘫是一种临床上以青壮年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病症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多由病毒感染或运动汗后感受风邪或体虚疲劳过度,产后元气受损等因素引起,亦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俗称歪嘴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而出现口眼歪斜,面肌失去自主运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由于病变的特殊性,患者患病后直接影响面部表情外观,因而给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面瘫属中风病之中经络症范畴,中医认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本病多由脉络空虚,外感风寒湿邪气,侵袭面部阳明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失荣而出现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眼睑闭合不全的症状。治疗方面,现代西医普遍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地巴唑、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或辅以物理治疗,如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法等,其经济耗费巨大,效果并不大理想。传统中医上针刺经络是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辅以许多古方验方,如牵正散加味、补阳还五汤、八味蠲风汤、贝尔散等,但由于临床上医师技术水平不一,标准化程度的偶然性等不确定因素颇为突出,患者的选择困难,在反复试治中既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又错过了极佳的治疗时机,对此实难去普及和统一实施。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营卫失和、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气侵入阳明与少阳经脉,致使气血阻滞,经络不通,经筋失养,肌肉失于约束而发病,治宜调和营卫,防风清热,扶正祛邪,活血通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面瘫的治疗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配合中医传统按摩经络穴位等,敷贴患者面部穴位固定后,能够明显提高面瘫的治愈率,而且经济实用,无痛苦,无针刺出血和汤药引起的肠胃不适和其他毒副作用,便于推广使用。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30份、川芎5-8份、白僵蚕5-8份、生地龙5-8份、全蝎5-8份、蜈蚣5-8份、猪牙皂荚5-8份、制天南星5-8份、粉葛根5-8份、羌活5-8份、升麻5-8份、冰片3-5份、生甘草2-3份、去硬皮的蓖麻子70份、关白附3-5份。优选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30份、川芎6.5份、白僵蚕6.5份、生地龙6.5份、全蝎6.5份、蜈蚣6.5份、猪牙皂荚6.5份、制天南星6.5份、粉葛根6.5份、羌活6.5份、升麻6.5份、冰片4份、生甘草2.5份、去硬皮的蓖麻子70份、关白附4份。制备方法为:将除去蓖麻子的其余原料药物粉碎至10-100目细粉后混合均匀,蓖麻子捣烂至泥状,将原料药物细粉混合物与泥状蓖麻子混合均匀,然后揉合均匀制成绿豆粒大小的散丸即可。使用时,每次敷贴6粒散丸至6个穴位,分别为患者的:攒竹穴、太阳穴、晴明穴、颊车穴、地仓穴和合谷穴,然后用胶布将药丸固定至穴位处,每次6-8小时,然后除去药丸,洗净面部后继续双手搓脸10min,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中:黄芪:味干、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白僵蚕:味辛咸,性平。入肝、肺,胃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生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蜈蚣:味辛,温;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猪牙皂荚: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制天南星: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粉葛根: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去硬皮的蓖麻子:味甘、辛,性平;有毒。归大肠、肺经。消肿拨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瘰疬,大便燥结。内服入丸剂,外用捣烂调敷,有良好的粘合药物的作用。关白附:味辛、甘,性大温。有毒。归肝、胃等经。祛风痰,逐寒湿。用于偏正头痛,寒湿痹痛,口眼歪斜。按摩本身就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活血的作用,还可以接通针疗仪,正极于医者外关穴固定,负极与患者合谷穴固定,针疗仪的特定电磁波与人体的生物电波长相吻合,从而产生协同振荡,调节免疫功能和强化体内的自调节基质,起到抑制无菌体验证、镇痛、疏通经络,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促进改善颜面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修复,使面瘫缓解。基于此理,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患者能够不完全依赖于医疗设备等的局限,只要按照使用方法合理应用,即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制备以及使用方法简单易行,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方便。疗程短见效快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且不完全依赖于医疗器械等的局限,即使不会按摩,只要在使用前搓揉面部,至颜面经穴发热,然后按中医经络穴位图敷贴,使用后继续搓揉面部,同样会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价格低廉,便于推广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用于临床的情况如下:2003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患者255例,其中男136例,女119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45.5岁,发病情况最短3天,最长4月以上,左侧面瘫138例,右侧面瘫117例。患者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诊断依据: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神经内科学》、《针灸学》、《疼痛诊断治疗学》等,排除中耳炎、腮腺炎、面颌部肿痛压迫所致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突然发病,一侧面肌呆滞、麻木、松弛,不能做皱额、闭目、鼓腮、吹气等动作,口角歪向健侧,额纹消失或变线,眼睑不能自觉流泪,患侧口腔有食物残渣伴留口水,有的患者患侧有耳后疼痛不适,或味觉减退等。治疗方法:取黄芪30g、川芎6.5g、白僵蚕6.5g、生地龙6.5g、全蝎6.5g、蜈蚣6.5g、猪牙皂荚6.5g、制天南星6.5g、粉葛根6.5g、羌活6.5g、升麻6.5g、冰片4g、生甘草2.5g、去硬皮的蓖麻子70g、关白附4g,制备方法为:将除去蓖麻子的其余原料药物粉碎至10-100目细粉后混合均匀,蓖麻子捣烂至泥状,将原料药物细粉混合物与泥状蓖麻子混合均匀,然后揉合均匀制成绿豆粒大小的散丸。使用时,每次敷贴6粒散丸至6个穴位,分别为患者的:攒竹穴、太阳穴、晴明穴、颊车穴、地仓穴和合谷穴,然后用胶布将药丸固定至穴位处,每次6-8小时,然后除去药丸,洗净面部后继续双手搓脸10min,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疗效评定:完全治愈:面部体征症状经治疗感觉无异常,表情肌运动自如,额纹恢复,眼睑闭合,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显效: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较之前明显好转,面部表情肌外观对称,但笑和讲话时略有偏歪和感觉迟钝。好转:面部症状部分改善,额纹部分恢复,眼睑闭合欠佳,鼻唇沟略平,口角仍显歪斜,做表情动作时有一定差距。无效:诊疗前后无改变症状。治疗结果:治愈率为63.53%,显效:21.18%,好转:11.76%,无效:3.53%,总有效率达96.47%。典型病例1.张某,男52岁,患者发病四月余,初诊,左侧口眼涡斜,言语不利,口腔饭后残留米粒,刷牙舌肌动作受限,唇面瘫,病始,先经西医口服药、输液(用药不详),热敷等治疗半月,后转中医针刺服药一月多,疗效欠佳,遂诊。使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减缓,患者自觉好了许多,休息3天后,继续进行第二疗程治疗,至第三疗程的五天完毕后已完全恢复正常,遂停止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2.李某,女48岁,于10年前左侧面瘫,经针刺服中药汤剂等治疗两月方愈,但面颌部针刺处阴天遇冷或节令变化前便隐隐作痛,麻凉难受,今右侧又患面瘫,求诊。治疗方法:先采用针疗仪,患者身心放松,正极于患者外关穴固定,负极与患者合谷穴固定,开启电源开关,然后用搓热的双手在患者头面部采取轻巧手法按摩有关经穴半小时,停止电源,解开固定电极,患者用温水洗脸后,擦干,然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休息3天后继续第二疗程的治疗,第二疗程完毕后基本恢复,为巩固疗效,休息3天后又继续进行第三疗程,结束后患者完全恢复正常。3.常某,男,25岁,高校大四学生,左侧面瘫一周,首诊,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药物1个疗程后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芪30g、川芎5g、白僵蚕5g、生地龙5g、全蝎5g、蜈蚣5g、猪牙皂荚5g、制天南星5g、粉葛根5g、羌活5g、升麻5g、冰片3g、生甘草2g、去硬皮的蓖麻子70g、关白附3g。制备方法为:将除去蓖麻子的其余原料药物粉碎至10-100目细粉后混合均匀,蓖麻子捣烂至泥状,将原料药物细粉混合物与泥状蓖麻子混合均匀,然后揉合均匀制成绿豆粒大小的散丸即可。使用时,每次敷贴6粒散丸至6个穴位,分别为患者的:攒竹穴、太阳穴、晴明穴、颊车穴、地仓穴和合谷穴,然后用胶布将药丸固定至穴位处,每次6-8小时,然后除去药丸,洗净面部后继续双手搓脸10min,每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继续下一疗程。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芪30g、川芎6.5g、白僵蚕6.5g、生地龙6.5g、全蝎6.5g、蜈蚣6.5g、猪牙皂荚6.5g、制天南星6.5g、粉葛根6.5g、羌活6.5g、升麻6.5g、冰片4g、生甘草2.5g、去硬皮的蓖麻子70g、关白附4g。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芪30g、川芎8g、白僵蚕8g、生地龙8g、全蝎8g、蜈蚣8g、猪牙皂荚8g、制天南星8g、粉葛根8g、羌活8g、升麻8g、冰片5g、生甘草3g、去硬皮的蓖麻子70g、关白附5g。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实施例4:一种用于治疗面瘫的外敷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黄芪30g、川芎5g、白僵蚕8g、生地龙7.5g、全蝎6.5g、蜈蚣5.5g、猪牙皂荚8g、制天南星7g、粉葛根5g、羌活6g、升麻8g、冰片4.5g、生甘草2g、去硬皮的蓖麻子70g、关白附5g。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药物作为实验组治疗面瘫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面瘫123例,针刺同时服用汤剂组47例,同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见表1。表1组别病例数治愈数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实施例2药物治疗组85541810396.47%63.53%对照组123702622595.93%56.91%针刺+服用汤剂472886589.36%59.57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药物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合针刺与汤药共用组,且针刺组给患者带来的针刺出血疼痛而晕针,和汤药对胃肠刺激的毒副作用均较大,对照采用常规治疗效果差。本发明所述药物进行治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痛苦的优点,且简单使用,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