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839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已经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病。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分为3种类型: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恶化。调查显示,1980-2015年,英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5倍,美国增加2倍,而中国为10倍。糖尿病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将糖尿病造成的社会经济压力降到最小,成为治疗的重要目标。

我国目前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约1亿左右,占中国总人口数11.6%,也就是每11个人当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现在全球共有超过3亿的糖尿病患者,中国的糖尿病数据意味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糖尿病人来自中国。

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大部分,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患病率高。

exendin-4是从分布于美国西南部与墨西哥北部地区的希拉毒蜥(helodermasuspectum)唾液中分离到的多肽,由39个氨基酸组成,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相似性高达53%,并且生物学效应也几乎完全一致,它能增加胞内camp浓度,刺激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即在血糖浓度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低浓度和正常浓度时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β-细胞凋亡,刺激β-细胞的增殖与新生。另外,exendin-4还具有降低饥饿及餐后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减缓胃排空、抑制食物吸收,调节葡萄糖在外周组织的转运等生物学效应。且exendin-4的半衰期为9.57h,能够长时间发挥功效。由于exendin-4的功能及其对二肽基肽-iv(ddp-iv)的高耐受性,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

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作为一种多肤类药物,其稳定性无法与常规化学药物相比,其理化、生物学性质在长期贮存时会因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对反复冻融,温度,光照和放置状态。由于这些因素的作用,可能发生多种物理或化学变化,例如吸附,聚合和氧化。因此如果贮存期间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性不能保证的话,会导致给药剂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疗效。因此,研究出一种能稳定保存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并适合于实际临床使用的药物制剂是极其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其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容易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其是将原料与注射用水混合而成的配制液,原料包括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其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10-500μg/ml;醋酸-醋酸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3-50mmol/l;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2-45mg/ml;

优选地,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50-300μg/ml,醋酸-醋酸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10-40mmol/l,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5-43mg/ml。

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的制备方法,

将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作为原料与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形成配制液,其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10-500μg/ml;醋酸-醋酸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3-50mmol/l;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2-45mg/ml。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

本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中通过在注射用水中复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有效地增加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性,其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上述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能够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在高温稳定性对比实验中蛋白浓度变化的趋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在高温稳定性对比实验中主峰变化的趋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在加速稳定性对比实验中蛋白浓度变化的趋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在加速稳定性对比实验中主峰变化的趋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在长期稳定性对比实验中蛋白浓度变化的趋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在长期稳定性对比实验中主峰变化的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其是将原料与注射用水混合而成的配制液,原料包括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其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10-500μg/ml;醋酸-醋酸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3-50mmol/l;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2-45mg/ml;

优选地,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50-300μg/ml,醋酸-醋酸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10-40mmol/l,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5-43mg/ml。

本实施例中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是由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行制备,通过全合成促胰岛素分泌素的基因序列,将目的基因整合到表达质粒pet32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过筛选获得高效表达可用于产业化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工程菌株,工程菌株经培养和诱导表达后离心收集含目的蛋白的菌体,菌体经破碎、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rexendin-4原液。

氨基酸序列:hgegtftsdlskqmeeeavrlfiewlknggpssgappps,分子量:4186.02。

醋酸-醋酸钠作为缓冲液,其能有效阻碍溶液ph的变化。

渗透压调节剂有利于调节配制液的渗透压,保持渗透压处于合理范围内,避免过低引起的溶血反应以及过高引起的细胞脱水反应等等。

本实施例中,渗透压调节剂包括甘露醇注射液、甘氨酸、甲硫氨酸、葡萄糖、蔗糖、氯化钠中的至少一者。也即是,渗透压调节剂可以选自单一的甘露醇注射液、甘氨酸、甲硫氨酸、葡萄糖、蔗糖和氯化钠,也可以选自甘露醇注射液、甘氨酸、甲硫氨酸、葡萄糖、蔗糖和氯化钠中任意2-6者的组合。

其中,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有利于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

同样的,甘氨酸、甲硫氨酸、葡萄糖、蔗糖、氯化钠都能起到一定的渗透压调节的作用。经过申请人研究发现,选择甘露醇注射液或氯化钠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其渗透效果佳。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原料还包括抑菌剂,抑菌剂能够有效防止细菌滋生,有利于保持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的稳定性,进而延长其存放时间。本实施例中,抑菌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2.4-3.0mg/ml;优选为2.5-2.9mg/ml,更优选为2.6mg/ml;抑菌剂包括间甲酚和羟苯甲酯钠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1%间甲酚溶液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配制(配制量1.0l):使用玻璃吸管量取间甲酚,放置于已清洁的烧杯内,加水定容至1000ml,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时间应≥20min至完全溶解。使用0.2μm滤器进行过滤操作,过滤后液体存放于灭菌蓝盖瓶待用。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原料还可以包括蛋氨酸,蛋氨酸作为蛋白保护剂,有利于对肝脏、心肌等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蛋氨酸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3-10mg/ml,优选为3-8mg/ml,更优选为5mg/ml。经发明人研究发现,蛋氨酸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位于上述范围值时,其对蛋白的保护效果更佳。

其中,蛋氨酸溶液(配制量1.0l)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配制:取蛋氨酸12g,放置于已清洁的烧杯内,加水定容至1000ml,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10min至完全溶解。使用0.2μm滤器进行过滤操作,过滤后液体存放于灭菌蓝盖瓶待用。

此外,在配制上述配制液时,检测配制液的ph值并记录,是否满足ph为4-6,如果不满足,则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配制液ph至4-6,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时应缓慢并边加入边轻缓搅拌。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作为原料与注射用水混合均匀形成配制液。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在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之前,将置于-15~-25℃下存放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置于温度为20-30℃的水浴中,摇动至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溶解。

将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置于-15~-25℃下存放,有利于保持其稳定性,接着在投料前,对其进行水浴升温,使其溶解,有利于后续与其他原料的混合。

s2:按顺序投料。

向注射用水中依次加入醋酸-醋酸钠、渗透压调节剂以及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混合均匀。

当原料还包括抑菌剂或蛋氨酸时,抑菌剂或蛋氨酸在渗透压调节剂之后,在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之前加入。也即是,所有原料的加入顺序为:向注射用水中依次加入醋酸-醋酸钠、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或蛋氨酸,以及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混合均匀。抑菌剂在溶液中溶解度较低,搅拌均匀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先加入溶解度最高的醋酸-醋酸钠,加入次高渗透压调节剂,再加入不易溶解抑菌剂,有利于快速混合均匀,节约操作时间,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为一种多肽,易受到氧化、剪切力影响而变得不稳定,因此最后加入,减少因搅拌对蛋白的剪切、气液混合造成氧化。

在加入醋酸-醋酸钠后,利用玻璃棒将瓶内液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在加入抑菌剂或蛋氨酸后,利用ika顶置式搅拌器进行搅拌,并调节转速为100-150转/min对瓶内的液体搅拌6-10min;在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原液后,继续对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6-10min,搅拌转速为60-90转/min。此步完成后瓶内液体即为配制液。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次不同转速的搅拌速度对液体进行搅拌,能够保证液体的混合均匀性,同时,第一次搅拌时,采用较快的速度100-150转/min进行搅拌,有利于加快溶液的均匀混合,而第二次搅拌,采用较慢的速度60-90转/min进行搅拌,究其原因是因为加入了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低速搅拌能够有效避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产生泡沫,进而保持配制液的均匀和稳定。

在备料时,需满足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10-500μg/ml;醋酸-醋酸钠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3-50mmol/l;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为2-45mg/ml。

s3:调节ph。

配制完成后,检测配制液的ph值并记录,是否满足ph为4-6,如果不满足,则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配制液ph至4-6,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时应缓慢并边加入边轻缓搅拌。

s4:除菌过滤。

在制得配制液后,还包括对配制液进行除菌过滤,过滤压力为0.01-0.1mpa,过滤时间为5-20min。经发明人研究发现,采用一定压力下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对配制液进行除菌过滤,过滤效果更加,过滤后的配制液更加澄清,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保障。

s5:灌装及加塞。

灌装加塞,分装,分装容器为无菌3ml卡式瓶,灌装装量为2.55ml/支,分装精度±1%。灌装速度为50-100支/min。

s6:轧盖。

轧盖操作每10min应使用3指法抽取连续的12支产品检查轧盖情况,轧盖应紧固。对于灌装过程中所取得的样品应单独进行轧盖。

s7:灯检。

操作人员视力应在4.9以上(矫正视力5.0以上),对轧盖完成的产品应进行全目检,灯检操作台照度应满足1000-1500lx的要求,灯检检出率应≥98%。

s8:包装.

帖签后转运至2-8℃冷库内暂存,检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进一步进行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包括: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甘氨酸和注射用水。

制备方法:向注射用水中加入醋酸-醋酸钠,利用玻璃棒将瓶内液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甘氨酸,继续搅拌,然后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继续对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7min,搅拌转速为70转/min,混合均匀。然后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ph至4.5,即得配制液。

在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20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5mmol/l;甘氨酸的浓度为2mg/m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包括: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甘露醇注射液、间甲酚和注射用水。

制备方法:向注射用水中加入醋酸-醋酸钠,利用玻璃棒将瓶内液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甘露醇注射液,继续搅拌,然后加入间甲酚,调节ika顶置式搅拌器的转速为100转/min对瓶内的液体搅拌6min;然后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继续对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6min,搅拌转速为80转/min,混合均匀。然后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ph至5.5,即得配制液。

在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25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30mmol/l;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为42mg/ml、间甲酚的浓度为2mg/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其原料与实施例2相同,其制备方法如下:向注射用水中加入醋酸-醋酸钠,利用玻璃棒将瓶内液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甘露醇注射液,继续搅拌,然后加入间甲酚,调节ika顶置式搅拌器的转速为100转/min对瓶内的液体搅拌10min;然后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继续对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min,搅拌转速为60转/min,混合均匀。然后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ph至5.3,即得配制液。

在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1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10mmol/l;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为40mg/ml、间甲酚的浓度为2.4mg/ml。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其原料与实施例2相同,其制备方法如下:向注射用水中加入醋酸-醋酸钠,利用玻璃棒将瓶内液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甘露醇注射液,继续搅拌,然后加入间甲酚,调节ika顶置式搅拌器的转速为150转/min对瓶内的液体搅拌7min;然后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继续对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8min,搅拌转速为90转/min,混合均匀。然后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ph至5.6,即得配制液。

在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50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50mmol/l;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为45mg/ml、间甲酚的浓度为3.0mg/ml。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原料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5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20mmol/l;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为40mg/ml、间甲酚的浓度为2.5mg/ml。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原料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30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30mmol/l;甘露醇注射液的浓度为43mg/ml、间甲酚的浓度为2.9mg/ml。

实施例7-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原料的组分和浓度不同。

在实施例7制得的配制液中,原料包括浓度为300μg/ml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浓度为30mmol/l的醋酸-醋酸钠;浓度为2.9mg/ml的甲硫氨酸;浓度为21mg/ml葡萄糖;浓度为2.9mg/ml的间甲酚。

在实施例8制得的配制液中,原料包括浓度为300μg/ml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浓度为30mmol/l的醋酸-醋酸钠;浓度为10mg/ml的蔗糖;浓度为12mg/ml氯化钠;浓度为5mg/ml甘露醇注射液;浓度为2.9mg/ml的间甲酚。

在实施例9制得的配制液中,原料包括浓度为300μg/ml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浓度为30mmol/l的醋酸-醋酸钠;浓度为2mg/ml的甘露醇注射液、浓度为3mg/ml的甘氨酸、浓度为5mg/ml的甲硫氨酸、浓度为5mg/ml的葡萄糖、浓度为7mg/ml的蔗糖、浓度为3mg/ml的氯化钠、浓度为2mg/ml的间甲酚和浓度为1mg/ml羟苯甲酯钠。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原料包括: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氯化钠、蛋氨酸和注射用水。

制备方法:向注射用水中加入醋酸-醋酸钠,利用玻璃棒将瓶内液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氯化钠,继续搅拌,然后加入蛋氨酸,调节ika顶置式搅拌器的转速为100转/min对瓶内的液体搅拌6min;然后加入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继续对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8min,搅拌转速为70转/min,混合均匀。然后使用1.0mol/l氢氧化钠或1.0mol/l盐酸调节ph至4,即得配制液。

在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10-50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10mmol/l;蛋氨酸的浓度为5mg/ml;氯化钠的浓度为5mg/ml。

实施例11-14

实施例11-14提供了一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7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原料在配制液中的浓度不同:

在实施例11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2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8mmol/l;蛋氨酸的浓度为3mg/ml;氯化钠的浓度为3mg/ml。

在实施例12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48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30mmol/l;蛋氨酸的浓度为10mg/ml;氯化钠的浓度为7mg/ml。

在实施例13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6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20mmol/l;蛋氨酸的浓度为8mg/ml;氯化钠的浓度为4mg/ml。

在实施例14制得的配制液中,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浓度为280μg/ml;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15mmol/l;蛋氨酸的浓度为5mg/ml;氯化钠的浓度为6mg/ml。

一、稳定性对比实验

a:对比例1:改变实施例2中的醋酸-醋酸钠的浓度为10mmol/l。

b:实施例2

c:对比例2:在实施例2的原料中增加2mg/ml蛋氨酸。

d:对比例3:在实施例2的原料中增加2mg/ml4-羟苯甲酸甲酯钠。

e:实施例7。

(一)高温稳定性对比。

将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3于高温(40±2℃)下测试稳定性。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高温(40±2℃)条件下考察21天,无论在溶剂外观、主峰%,还是相对保留时间(rrt)rrt0.90、rrt0.98、rrt1.08、rrt1.13等方面都显示出实施例2和7的优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二)加速稳定性对比。

将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3进行加速稳定性(25±2℃)实验,如图3、图4所示,对比例1(a)ph值、rrt1.08在考察中结果最差,推测包材选用卡式瓶,ph值仍为最差,明显差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7;对比例2(c)rrt1.08在考察中结果最差,且多一种抑菌剂,后续检测方法复杂,建议不予考虑;对比例3(d)的效果略差于实施例2(b)和实施例7(e),尤其是,实施例7(e)rrt0.90杂质达到了2.5%以上,长期稳定性数据rrt0.90杂质变化趋势变缓,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1-3。

(三)长期稳定性对比。

将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7以及对比例1-3进行长期稳定性(5±3℃)实验,如图5、图6所示,蛋白浓度a处方上升约0.4,d处方主峰下降幅度最大,a、d处方不予考虑,因此从目前结果比较实施例2(b)和实施例7(e)处方较优。

综合比较高温(40±2℃)、加速稳定性(25±2℃)、长期稳定性(5±3℃)条件下的主峰%、主药相关杂质(rrt0.85、rrt0.90、rrt0.98、rrt1.08、rrt1.13)、外观、ph条件下的数据,可以充分证明实施例2(b)和实施例7(e)明显优于对比例1(a)、对比例2(c)和对比例3(d)。

二、缓冲液种类的筛选

本实施例中,对加有不同种类缓冲液条件下艾塞那肽的稳定性,进行了以下实验,方法如下先配制不同种类缓冲液,然后称取艾塞那肽,将其加入到不同种类缓冲液中溶解成约250μg/ml的艾塞那肽制剂溶液,再用naoh或hci调至配ph至4.5。取样检测,观察样品情况,具体结果见下表1。

表1.缓冲液筛选数据汇总

根据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浓度筛选数据,30mmol/l醋酸盐缓冲体系与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体系性状均为无色澄明液体,从主峰%上看,30mmol醋酸盐缓冲体系与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体系相差不大,醋酸盐相对于柠檬酸盐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中通过在注射用水中复配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有效地增加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性,其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上述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醋酸-醋酸钠以及渗透压调节剂在配制液中的浓度,能够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重组促胰岛素分泌素的稳定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容易实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