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9479发布日期:2018-06-19 1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实验鼠的准备

将实验动物饲养在普通级动物房中饲养,保持室内温度为20-25 ℃,相对湿度40 - 70%,动物自由取食,自由饮水,饮用水均为经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符合WHO饮用水规范;

S2:麻醉

将实验鼠分成两组,一组为手术处理组,一组为对照组;首先肌肉注射0.05 mg/kg阿托品,5 min后,肌肉注射4 mg/kg氯胺酮,进行麻醉,此后使用含1.0 % 异氟烷的0.8-1.5 L/min氧气做维持麻醉;

S3:手术过程

动物接受手术的当天,将手术部的毛发剃除,并使用碘伏及乙醇清洁消毒围手术区域,随后实验鼠被放在手术台上,四肢固定,将手术部四周悬浮固定,使用碘伏360度消毒备皮,在手术部位上,于肋骨末端用手术刀做一个小型刺切口,对照组实验鼠仅进行此步操作,无后续操作;用一根1.2 mm直径,5 cm长的克氏针从肋骨末端插入,在确保克氏针固定后,将其插入肋骨骨髓腔0.5 cm,随后在肋骨上做一个 1-2 cm长的正面切口,钝性分离其上的肌肉,使肋骨暴露,使用手持牵开器将肋骨周围软组织牵开,形成约1cm宽的开口;使用无菌笔在肋骨上标记出需要行截骨术的部位,用牙科钻的震荡锯头在实验鼠肋骨上切除1 cm长的部分,截骨术完成后,检查骨断端,确保没有残余骨膜覆盖在骨截面处;将此前置于肋骨末端的克氏针继续插入,横跨截断处,插入对侧断端1 cm深,切断远端肋骨外露的克氏针,将切断后的断端使用冲头和骨科锤钉入肋骨内;在肋骨截骨部位的软组织处使用可吸收线做连续缝合,但并不拉紧,使其部位形成一个口袋,使得合适的针头可以插入其中并到达克氏针周围区域以方便给药;

S4:术后护理

术后3天,实验鼠将持续接受丁丙诺啡至少0.02 mg/kg肌肉注射,每天两次,间隔约8小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天,注射防感染药物;术后3天,每天至少2次监测动物的疼痛,不舒适和其它生命体征;

S5:体重检测

每三天测量一次动物体重并进行记录,手术处理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并对术后实验鼠进行活动能力评分;

S6:取材分析

手术60天后,将动物安乐死并取出截骨术后修复的骨段,该骨段暴露后,使用振动锯从克氏针上方处将肋骨截断,用经无菌生理盐水浸泡过的纱布海绵将该骨段包裹,放置于5 mL离心管中,保存于-20 ℃,在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前,使用微型CT生成骨片段的三维成像及体积骨矿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需要保证所有手术过程均在麻醉和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动物接受手术的当天,将手术肢端的毛发剃除,并使用碘伏及70%乙醇清洁消毒周围手术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在切除过程中,使用带针无菌注射器向肋骨及其周边喷撒无菌盐水降温,以防切割处温度过高引起断端的热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待动物从麻醉中恢复后,允许实验鼠正常活动,食物和水将被置于笼底,以保证动物可以容易获取,在食物中额外添加诱食剂帮助实验鼠更多进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使用头孢曲松钠50 mg/kg肌注,以防止感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择的手术实验对象为8周的雄性大白鼠。

7.根据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模完成后,选用微型CT扫描,触诊,生物力学测试及病理切片指标等对模型进行评价,均证明造模成功,与临床一致性很高。

8.根据权利要求 1中所述的一种大白鼠肋骨缺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缺损模型在用于研究过程中,在给药后将肋骨截骨部位的软组织肌层缝线拉紧,皮肤层也用可吸收线做皮下连续缝合,肋骨远端的克氏针入口也用可吸收线做非连续缝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