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与PPARγ激动剂联合制备AD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1691发布日期:2018-08-07 18:1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合在制备缓解和/或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丧失和认知衰退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ad无非常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上市药物如多奈哌齐等仅能减缓ad病情进展,而实际上治疗效果也非常局限。对ad患者尸检发现,患者大脑中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表达水平改变,其额叶皮层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parγ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表达,尤其在核周表达显著,而在老年斑中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d患者pparγ蛋白水平减少40%,与ppar应答元件(peroxisomeproliferatorresponseelement,ppres)结合能力下降,提示pparγ与神经细胞的分化、存亡、炎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pparγ的活化有可能作为治疗包括ad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损伤等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06,103(2):443-448;[j].pparresearch,2014,2014)。pparγ对于ad的预防和治疗的临床研究已经开展,一项荟萃研究表明吡格列酮对于缓解ad的病理学进程是有效的,尤其是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但是同为pparγ激动剂的罗格列酮并未使ad患者受益。([j].drugs&aging,2015,32(1):57-65),因此pparγ激动剂在治疗ad方面仍有广阔的研究和探索空间,专利cn99815114.9公开了一种pparγ激动剂,其结构为:

黄嘌呤生物碱是一类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几个ad小鼠病理模型研究中,咖啡因在神经退行性病理学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海马中的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至少部分通过来自腺苷a2a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此外研究中发现咖啡因可减少ad转基因小鼠神经元所产生的β-淀粉样蛋白([j].neuroscience,2006,142(4):941-952;[j].foodchemistry,2012,135(3):2095-2102);另外还证实了在ad转基因小鼠中,高血清咖啡因水平与降低β-淀粉样蛋白具有显著关联([j].journalofalzheimer'sdisease,2009,17(3):681-697)。虽然咖啡因对于治疗动物ad模型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部分大型队列研究显示人群长期服用含咖啡因制品对于ad的预防具有效果,但也有部分研究显示适度服用咖啡因与预防或缓解ad并无关联性,因此关于咖啡因对于ad病理进程是否有积极影响以及是否进一步可应用于临床仍值得深入研究([j].thejournalofnutrition,health&aging,2014,18(4):383-392)。

目前尚无确切的药理研究报道二者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上具有协同作用,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合用于阿尔兹海默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合在制备缓解和/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选自阿尔兹海默症。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pparγ激动剂选自吡格列酮、kdt-501、cevoglitazar、化合物(1)或其可药用盐、ged-0507-34、ono-5129、etalocib、chiglitazar、farglitazar、eml-4156、ave-0897、reglitazar、clx-0921、naveglitazar,更优选吡格列酮、化合物(1)或其可药用盐,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的重量比例范围选自1:1000-20:1,优选自1:100、1:500、1:50、1:250、1:125、1:150、1:10、3:20、4:1、5:1、6:1、8:1、10:1、12:1,更优选1:100、1:500、1:50、1:250、1:125、1:10、3:20、10:1、12:1。

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吡格列酮的剂量选自0.1-2mg,优选自0.1mg、0.2mg、0.3mg、0.4mg、0.5mg、0.6mg、0.7mg、0.8mg、0.9mg、1.0mg、1.2mg、1.25mg、1.5mg、1.75mg、2mg,更优选1.0mg、1.2mg、1.25mg、1.5mg、1.75mg、2mg。

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化合物(1)或其可药用盐的剂量选自0.1-10mg,优选自0.1mg、0.2mg、0.3mg、0.4mg、0.5mg、0.6mg、0.7mg、0.8mg、0.9mg、1.0mg、1.2mg、1.25mg、1.5mg、1.75mg、2mg、3mg、4mg、5mg、6mg、7mg、8mg、9mg、10mg,更优选1.0mg、1.2mg、1.25mg、1.5mg、1.75mg、2mg、4mg、5mg、6mg、7mg、8mg。

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吡格列酮的剂量选自1-30mg/kg,优选自1mg/kg、2mg/kg、3mg/kg、4mg/kg、5mg/kg、6mg/kg、7mg/kg、8mg/kg、9mg/kg、10mg/kg、12mg/kg、14mg/kg、15mg/kg、16mg/kg、17mg/kg、18mg/kg、19mg/kg、20mg/kg、22mg/kg、23mg/kg、24mg/kg、25mg/kg、26mg/kg、27mg/kg、28mg/kg、29mg/kg、30mg/kg,更优选10mg/kg、12mg/kg、14mg/kg、15mg/kg、16mg/kg、17mg/kg、18mg/kg。

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化合物(1)或其可药用盐的剂量选自1-30mg/kg,优选自1mg/kg、2mg/kg、3mg/kg、4mg/kg、5mg/kg、6mg/kg、7mg/kg、8mg/kg、9mg/kg、10mg/kg、12mg/kg、14mg/kg、15mg/kg、16mg/kg、17mg/kg、18mg/kg、19mg/kg、20mg/kg、22mg/kg、23mg/kg、24mg/kg、25mg/kg、26mg/kg、27mg/kg、28mg/kg、29mg/kg、30mg/kg,更优选10mg/kg、12mg/kg、14mg/kg、15mg/kg、16mg/kg、17mg/kg、18mg/kg、19mg/kg、20mg/kg。

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例方案中,所述cevoglitazar的剂量选自1-100mg,优选自10mg、20mg、25mg、30mg、40mg、50mg、60mg、70mg、75mg、80mg、90mg、100mg。

本发明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咖啡因的剂量选自100-500mg,优选自100mg、120mg、150mg、200mg、250mg、300mg、400mg、500mg,更优选250mg、300mg、400mg、500mg。

本发明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所述阿尔兹海默症选自轻度阿尔兹海默症、中度阿尔兹海默症。

本发明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所述阿尔兹海默症选自由慢性疾病诱发的阿尔兹海默症、与慢性疾病同时伴发的阿尔兹海默症。

本发明优选的上述实施例方案中,所述慢性疾病选自高脂血症、ii型糖尿病、高血压。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合在制备缓解和/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pparγ激动剂的给药频次为一日一次、一日二次、一日三次、一周一次、二周一次、三周一次、一月一次,咖啡因的给药频次为一日一次、一日二次、一日三次、一周一次、二周一次、三周一次、一月一次。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任选的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赋形剂和/或稀释剂。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一剂型。例如,包含活性成分为pparγ激动剂、咖啡因的药物制剂,可以配制为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溶液剂、混悬剂、糖浆剂、注射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栓剂、吸入剂或喷雾剂。

本发明中,所谓“联合或联用”是一种给药方式,其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先后,或同时给药的各种情况,此处所谓“同时”是指在同一给药周期给予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或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与其他任意第三组分药物,例如一天内、三天内、一周内、二周内、一个月内给予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所谓“先后或相继”给药,则包括在不同给药周期内分别给予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或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与其他任意第三组分药物的情况。这些给药方式,均属于本发明所述的联合给药。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量”包含足以改善或预防医字病症的症状或病症的量。有效量还意指足以允许或促进诊断的量。用于特定患者或兽医学受试者的有效量可依据以下因素而变化:如待治疗的病症、患者的总体健康情况、给药的方法途径和剂量以及副作用严重性。有效量可以是避免显著副作用或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或给药方案。

发明详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药物联用在缓解和/或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用途中的示例性试验方案,以显示本发明组合物的有利活性或有益技术效果。但是应当理解,下述试验方案仅仅是对本发明内容的示例,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能够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或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用对三氯化铝、d-半乳糖诱导的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一、供试品

吡格列酮、咖啡因、三氯化铝、d-半乳糖、多奈哌齐(市售);化合物(1)(按照专利cn99815114.9所述方法制备)。

二、试验动物

实验用c57bl/6小鼠,spf级,雄性,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购入时20-25g/只,上述小鼠5只/笼饲养,12/12小时光/暗周期调节,温度23±1℃恒温,湿度50~60%,自由进食进水。动物购进后,进行适应性饲养3天以上后开始实验。

三、试验仪器和材料

smg-2型morris水迷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

四、供试品溶液配制

d-半乳糖、吡格列酮、咖啡因、化合物(1)、多奈哌齐均采用生理盐水配制;三氯化铝采用蒸馏水配制。

五、实验方法

分组方法

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组(n=10),给药组(n=80),其中给药组分为咖啡因组(n=10)、吡格列酮组(n=10)、化合物(1)组(n=10)、多奈哌齐组(n=10)、吡格列酮+咖啡因组(n=10)、化合物(1)+咖啡因低剂量组(n=10)、化合物(1)+咖啡因中剂量组(n=10)、化合物(1)+咖啡因高剂量组(n=10)。

给药方法

上述分组小鼠通过如下方法给药: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三氯化铝10mg/kg,并同时腹腔注射给予d-半乳糖120mg/kg;空白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腹腔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连续给药24周。

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造模药物后第13周第1天给药组开始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咖啡因组灌胃给予咖啡因1.5mg/只/天(相当于人用剂量500mg/天,给药方法及剂量参照文献[j].neuroscience,2006,142(4):941-952.),吡格列酮组灌胃给予吡格列酮18mg/kg/天(给药方法及剂量参照文献[j].journalofalzheimer'sdisease,2012,30(4):943-961.),多奈哌齐组灌胃给予多奈哌齐5mg/kg/天(给药方法及剂量参照文献[j].plosone,2011,6(7):e20629.),化合物(1)组灌胃给予化合物(1)10mg/kg/天,吡格列酮+咖啡因组同时灌胃给予咖啡因1.5mg/只/天以及吡格列酮18mg/kg/天,化合物(1)+咖啡因低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咖啡因1.5mg/只/天以及化合物(1)10mg/kg/天,化合物(1)+咖啡因中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咖啡因1.5mg/只/天以及化合物(1)15mg/kg/天,化合物(1)+咖啡因高剂量组同时灌胃给予咖啡因1.5mg/只/天以及化合物(1)18mg/kg/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组小鼠连续给予受试药物12周。在给予受试药物期间,正常给予造模药物。

水迷宫测试

上述小鼠在造模给药前3天即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训练,每天训练各组小鼠3次,训练小鼠从smg-2型方形水迷宫起点逃避水面游泳达到终点楼梯。方形水迷宫自动记录小鼠进入各盲端的错误次数与到达终点时间(潜伏期)。正式给予造模药物当天开始进行测试,每次给药30分钟后进行测试,每组小鼠测试2次,取平均错误次数和平均潜伏期。

数据表达和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表示为平均数(mean)±标准差(s.d.)。采用excel软件t检验进行统计比较。将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是否存在显著数理统计意义,#p&lt;0.05表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lt;0.01表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lt;0.05表示受试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lt;0.01表示受试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lt;0.05表示药物联用组与其对应的单用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咖啡因+化合物(1)高剂量组与咖啡因+吡格列酮组、多奈哌齐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六、实验结果

表1给予造模药物第12周末造模药物对模型小鼠与给药组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表2给予受试药物第12周末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用对痴呆模型小鼠记忆能力的作用

七、实验结论

表1的实验结果显示,在造模第12周末,各组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的数据显示,正常空白对照组小鼠潜伏期值为40.1±12.9秒,错误次数为4.7±1.8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小组的潜伏期值明显下和错误次数明显升高(#p&lt;0.05),证明采用三氯化铝、d-半乳糖对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小鼠进行了成功的帕金森模型小鼠诱导。

表2的实验结果显示,在给予受试药物第12周末,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潜伏期值与错误次数显著升高,提示三氯化铝、d-半乳糖诱导帕金森小鼠模型成功(##p&lt;0.01);单独给药组中的咖啡因组、吡格列酮组、化合物(1)组、多奈哌齐组与模型组相比,对潜伏期值与错误次数有明显降低(p&lt;0.05;△△p&lt;0.01),提示咖啡因、吡格列酮、化合物(1)、多奈哌齐对缓解ad具有一定的作用;联合给药组中的吡格列酮+咖啡因组、化合物(1)+咖啡因低剂量组、化合物(1)+咖啡因中剂量组、化合物(1)+咖啡因高剂量组与其对应的单独给药组相比,对潜伏期值与错误次数有更为明显的降低(*p&lt;0.05),提示咖啡因分别与吡格列酮、化合物(1)联用具有药效协同作用;另外,化合物(1)+咖啡因高剂量组与吡格列酮+咖啡因组相比,对潜伏期值与错误次数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p<0.05),与多奈哌齐组相比,在降低潜伏期值与错误次数也具有一定优势,提示化合物(1)与咖啡因的联用与其他的pparγ激动剂相(如吡格列酮),具有更为显著的协同作用;并且与传统的抗ad药物相比(如多奈哌齐),也具有非常大的抗ad的潜力。

另外,在上述实验中,并未发现给药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出现体重下降、烦躁不安等实验现象,提示上述药物对小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pparγ激动剂与咖啡因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化合物(1)与咖啡因的协同效果更优于吡格列酮与与咖啡因的协同效果;此外化合物(1)与咖啡因联用与传统抗ad药物多奈哌齐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提示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