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90243发布日期:2018-09-21 20:2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力是人体用来识别和防御病毒、细菌等异物侵害的自身防御系统;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污染、身体疲劳、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都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低会导致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所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抵抗慢性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许多增强免疫力的组合物,例如:CN105233119公开了一种增强中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黄精、玉竹、大枣、枸杞子、桑葚等组成;CN104544400公开了一种含冬虫夏草提取物的复配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该保健饮料由冬虫夏草、刺五加、酸枣仁、枸杞子等组成,等等;现有技术公开的组合物多数对免疫力的效果差,并且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低,无活性成分的含量相对高,导致现有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治愈率低,影响其疗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该配方的组份为乌梅、橘皮、酸枣仁、芦根、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该配方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乌梅1-10份、橘皮2-20份、酸枣仁1-10份、芦根5-30份、枸杞子3-15份、黄芪1-20份、白术2-40份、山药1-30份、人参5-40份、肉桂3-30份、大枣2-35份、五味子1-50份、熟地黄3-35份、牡丹皮4-40份及陈皮1-30份。

该配方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乌梅2-3份、橘皮5-15份、酸枣仁2-6份、芦根6-25份、枸杞子5-10份、黄芪2-15份、白术3-30份、山药3-20份、人参10-30份、肉桂5-25份、大枣10-30份、五味子20-40份、熟地黄10-30份、牡丹皮5-35份及陈皮10-20份。

该配方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乌梅2.5份、橘皮5.5份、酸枣仁3.5份、芦根15.5份、枸杞子7.1份、黄芪10.5份、白术20.3份、山药10.5份、人参20.6份、肉桂15.7份、大枣20.2份、五味子30.1份、熟地黄20.6份、牡丹皮30.1份及陈皮15.5份。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乌梅、橘皮及芦根放置到粉碎机内部,对其进行低速粉碎,此时粉碎机的转速为30转/秒,三者的粉碎度为100目,并将粉碎之后的混合物放置到容器A内部进行盛放;低转速的主要目的在于,既可以达到乌梅、橘皮及芦根的粉碎效果,还能够保证中药的纹理不被破坏,保持药性,使药性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步骤二、将酸枣仁通过手动研磨的方式进行研磨,酸枣仁的粉碎度为150目,并将研磨后的酸枣仁粉放置到容器B中;手动研磨的主要目的在于,不会破坏酸枣仁的重要纹理,不会使药性进行流失,能够使酸枣仁做到最大的药性。步骤三、将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放入到加水的容器C中,将容器C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80度,将容器C中的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熬成汤剂,向汤剂中加入容器B中的酸枣仁粉,继续熬制15分钟,之后将汤剂倒出置容器D中;

步骤四、再次向容器C中加水,并对容器C再次加热,此时加热温度为90度,将容器C中残余的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第二次熬制成汤剂,向汤剂中加入容器A中的混合粉末,继续熬制10分钟,之后将汤剂放出置容器E中;

步骤五、将容器D中的汤剂倒置到容器F中,将容器E中的汤剂倒置到容器F中,使两者通过手动搅拌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方剂。

以下为各药剂主治功能:

1、乌梅功能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2、橘皮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3、酸枣仁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4、芦根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5、枸杞子功能主治: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

6、黄芪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7、白术功能主治:利尿作用,降血糖作用,强壮作用,抗凝血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肿瘤作用,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抗菌作用,促进造血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8、山药功能主治: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9、人参功能主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休克作用,对肝脏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10、肉桂功能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11、大枣功能主治:大枣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主要为葡萄糖,还含有果糖、蔗糖及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低聚糖、阿拉伯聚糖及半乳醛聚糖等;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补养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12、五味子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13、熟地黄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14、陈皮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配方通过以上中药成分的相互配合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能有效的缓解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病症,并对慢性病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给使用者带来方便;2、该配方的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条件进行制备,对加工要求低,使加工变得容易,制备的成本也较低,有易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该配方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乌梅1-10份、橘皮2-20份、酸枣仁1-10份、芦根5-30份、枸杞子3-15份、黄芪1-20份、白术2-40份、山药1-30份、人参5-40份、肉桂3-30份、大枣2-35份、五味子1-50份、熟地黄3-35份、牡丹皮4-40份及陈皮1-30份。

实施例二: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该配方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乌梅1-10份、橘皮2-20份、酸枣仁1-10份、芦根5-30份、枸杞子3-15份、黄芪1-20份、白术2-40份、山药1-30份、人参5-40份、肉桂3-30份、大枣2-35份、五味子1-50份、熟地黄3-35份、牡丹皮4-40份及陈皮1-30份。

实施例三: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该配方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乌梅1-10份、橘皮2-20份、酸枣仁1-10份、芦根5-30份、枸杞子3-15份、黄芪1-20份、白术2-40份、山药1-30份、人参5-40份、肉桂3-30份、大枣2-35份、五味子1-50份、熟地黄3-35份、牡丹皮4-40份及陈皮1-30份。

以上三个实施例均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乌梅、橘皮及芦根放置到粉碎机内部,对其进行低速粉碎,此时粉碎机的转速为30转/秒,三者的粉碎度为100目,并将粉碎之后的混合物放置到容器A内部进行盛放;

步骤二、将酸枣仁通过手动研磨的方式进行研磨,酸枣仁的粉碎度为150目,并将研磨后的酸枣仁粉放置到容器B中;

步骤三、将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放入到加水的容器C中,将容器C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80度,将容器C中的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熬成汤剂,向汤剂中加入容器B中的酸枣仁粉,继续熬制15分钟,之后将汤剂倒出置容器D中;

步骤四、再次向容器C中加水,并对容器C再次加热,此时加热温度为90度,将容器C中残余的枸杞子、黄芪、白术、山药、人参、肉桂、大枣、五味子、熟地黄、牡丹皮及陈皮第二次熬制成汤剂,向汤剂中加入容器A中的混合粉末,继续熬制10分钟,之后将汤剂放出置容器E中;

步骤五、将容器D中的汤剂倒置到容器F中,将容器E中的汤剂倒置到容器F中,使两者通过手动搅拌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方剂。

本中药方剂通过以上三个实施例进行综合对比,得出实施例二处于效果最佳状态,所能达到最大增强免疫力的效果,能有效的缓解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病症,并对慢性病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临床数据如下:

1、李某,性别男,年龄56岁,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免疫力低;连续服用本方剂三个疗程,支气管炎得到缓解;

2、张某,性别女,年龄60岁,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肺炎,主要病发原因为免疫力低;连续服用本方剂六个疗程,慢性肺炎得到缓解;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