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非打结型缝合锚固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1700发布日期:2018-09-25 16:0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身体内的韧带、肌腱和/或其它软组织撕裂或与其相关骨的完全或部分脱离为常见的损伤,尤其是在运动员中。这种损伤通常是由强加于这些组织上的过度压力所致。以举例的方式,组织撕裂或脱离可因意外事件(诸如工作相关活动期间或运动事件过程中的跌倒、过度用力)而出现。在软组织撕裂或部分或完全与骨脱离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外科手术来将软组织(或移植组织)重新附接至骨。

已使用多种装置将软组织固定至骨。这种装置的示例包括螺钉、大头钉、钉、缝合锚定件和仅缝合线。在利用缝合锚定件进行软组织修复或重新附接手术时,在骨中期望的固定或组织重新附接处钻出锚定件接纳孔,并且使用适当的安装工具将缝合锚定件部署到孔中。联接至锚定件并穿过或围绕软组织的缝合线由此有效地锁入骨中,从而将软组织固定至骨。

在缝合锚固手术期间,将缝合锚定件部署到锚定件接纳孔中可能很有挑战性。此外,现有的用于将锚定件插入到骨中的缝合锚定件和插入件装置可能具有某些弊端,会使其使用起来很复杂并且/或者强加某些不期望的限制。而且,由于固有的空间约束,需要将缝合线打结的手术耗时且难处理,这也可能会使手术变得复杂。

因此,需要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的改善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外科系统,该外科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具有延伸穿过其的管腔;缝合锚定件,该缝合锚定件包括护套和螺钉、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护套具有第一侧开口并且螺钉被构造成接纳在形成于护套中的管腔内,以便与护套配合。第一驱动轴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的管腔中,使得其锥尖延伸超过护套的远侧端部。第二驱动轴被构造成在第一驱动轴从引导件的管腔中移除后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的管腔内,该第二驱动轴具有远侧驱动构件,该远侧驱动构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形成于螺钉中的近侧通道内,以驱动螺钉与护套配合接合。

该外科系统可以许多不同方式变化。例如,远侧驱动构件可具有外径,该外径小于第二驱动轴的中间部分的外径,该第二驱动轴具有从其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驱动构件。又如,第一驱动轴可具有近侧部分、中间部分和具有锥尖的远侧部分,中心部分具有小于近侧部分的外径并大于远侧部分的外径的外径。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引导件具有第二侧开口。该第二侧开口可经由引导件的管腔与第一侧开口连通。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外部螺纹,该外部螺纹被构造成与护套的管腔内的对应螺纹配合。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驱动轴被构造成可旋转地将螺钉驱动至护套的管腔中。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驱动轴具有联接至其的近侧柄部。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外科修复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将第一驱动器的远侧端部插入骨中,第一驱动器延伸穿过可植入缝合锚定件的护套部分中的近侧通道,并且穿过可移除地朝近侧联接至护套部分的引导件的管腔,该护套部分和该引导件具有延伸穿过该管腔和近侧通道并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缝合线,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延伸穿过护套部分和引导件的侧部。该方法还包括从近侧通道和管腔中移除第一驱动器,然后将第二驱动器的远侧驱动构件插入穿过引导件的管腔并进入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该远侧驱动构件具有朝远侧联接至其的缝合锚定件的螺钉部分,其中插入致使螺钉部分朝远侧被驱动至近侧通道中并使缝合线固定在护套部分的外壁和骨之间以及螺钉部分的外壁和护套部分的内壁之间。

该方法可以许多不同方式变化。例如,插入远侧驱动构件通过管腔并进入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可包括旋转第二驱动器以致使远侧驱动构件将螺钉部分插入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中。又如,缝合线可使用可植入缝合锚定件接合,使得该缝合线沿着第一开口的近侧内壁在骨和护套部分的近侧部分的外壁之间延伸,并在护套的近侧部分的内壁和螺钉部分的外壁之间延伸。再如,接纳在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内的螺钉部分可致使护套部分扩展。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当将第一驱动器的远侧端部插入骨中时张紧缝合线。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插入远侧驱动构件穿过引导件的管腔并进入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时张紧缝合线。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接纳在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内的螺钉部分致使护套部分扩展。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外科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图;

图2a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装配构型并且在骨附近的透视图;

图2b示出图2a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在骨中开孔的第一驱动器的远侧端部;

图2c示出图2b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朝远侧被驱动至骨中的第一驱动器的远侧端部;

图2d示出图2c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第一驱动器正在被移除;

图2e示出图2d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在护套附近具有螺钉的第二驱动器;

图2f示出图2e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螺钉被插入护套中的第二驱动器;

图2g示出图2f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第二驱动器和引导件正在被移除;

图2h示出了图2g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固定的缝合线;

图3为另一外科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为图3的外科系统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透视图;

图5为外科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的驱动装置的远侧部分的局部透明透视图;

图6为塞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局部透明透视图;

图7为护套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剖视透视图;

图8a示出外科系统,该外科系统包括图5的驱动装置、图6的塞以及图7的护套;

图8b示出图8a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联接至系统的缝合线;

图8c示出图8b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朝远侧被驱动至骨中的系统;并且

图8d示出图8c的外科系统,其中显示固定的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从整体上理解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用途原理。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已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文具体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装置和方法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特征结构说明或描述可与其他实施方案的特征结构进行组合。此类修改和变型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的各种方法和装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的外科系统包括引导件、缝合锚定件、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缝合锚定件包括空心的护套部分和螺钉部分,该螺钉部分被构造成接纳在形成于护套部分中的近侧管腔内,以便与护套部分配合。缝合锚定件的螺钉部分被构造成接纳在缝合锚定件的护套部分内,并且其可以各种方式与护套部分配合。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部分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外部螺纹,该外部螺纹被构造成与护套部分的近侧管腔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对应螺纹配合。

第一驱动轴被构造成将锚定件的护套部分驱动至骨中,并且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延伸穿过引导件的管腔内,使得第一驱动轴的锥尖延伸超过锚定件的护套部分的远侧端部。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引导件的管腔可接纳第一驱动轴或第二驱动轴。因此,第二驱动轴被构造成在第一驱动轴从引导件的管腔中移除后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的管腔内。第二驱动轴具有远侧驱动构件,该远侧驱动构件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形成于锚定件的螺钉部分中的近侧通道内,以驱动螺钉部分与锚定件的护套部分的配合接合。例如,第二驱动轴可被构造成可旋转地将锚定件的螺钉部分驱动至护套部分的近侧管腔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外科修复以将软组织附接至骨的方法。一些实施方案中的方法包括将第一驱动器的远侧端部插入骨中,该第一驱动器延伸穿过可植入缝合锚定件的护套部分中的近侧通道并穿过引导件的管腔,该引导件可移除地朝近侧联接至护套部分。护套部分和引导件具有缝合线,该缝合线延伸穿过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并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延伸,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延伸穿过护套部分和引导件的侧部。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驱动器从护套部分中的近侧通道以及引导件的管腔中移除,并将第二驱动器的远侧驱动构件插入穿过引导件的管腔并进入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第二驱动器的远侧驱动构件具有朝远侧联接至其的缝合锚定件的螺钉部分,并且第二驱动器插入穿过引导件并进入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致使螺钉部分朝远侧被驱动至锚定件护套部分的近侧通道中,并且缝合线将被固定在护套部分的外壁和骨之间以及螺钉部分的外壁和护套部分的内壁之间。因此,缝合线以两种方式压紧,这可有助于将缝合线保持在适当位置,并因此帮助软组织相对于骨保持联接至缝合线。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包括驱动装置和缝合锚定件组件,该缝合锚定件组件包括护套和螺钉或塞。驱动装置包括内轴,该内轴延伸穿过驱动装置中管腔的至少一部分并穿过护套,以便朝远侧突出超过护套的远侧端部。驱动装置还包括朝远侧从其延伸的外轴和驱动轴。驱动轴可具有第一侧开口,外轴可具有第二侧开口,并且护套具有第三侧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可连通,使得缝合线(可包括多根缝合线)可穿过其中。驱动轴被构造成可移除地联接至塞,使得驱动轴延伸穿过管腔,该管腔纵向延伸穿过塞,其中塞设置在护套的管腔内。可旋转驱动轴以致使塞朝近侧被驱动至护套的管腔内,以便堵塞护套中的第三开口,并由此将缝合线固定在护套的外壁和骨之间以及塞的外壁和护套的内壁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种外科系统可被构造成使得驱动轴可旋转以致使塞朝近侧被驱动至护套管腔内。

多根缝合线可如本文所述联接至外科系统并用于将软组织附接至骨。形成于锚定件中的第一侧开口的尺寸以及形成于引导件中的第二侧开口的尺寸可以为使得多根缝合线可在开口之间延伸。在使用中,当第一驱动器从护套部分中的近侧通道以及引导件的管腔中移除时,张力在缝合线上得到保持。外科系统被构造成以便允许缝合线张紧至所需水平,并且可调节张紧。可容易地保持缝合线上的张力,即使使用了大量缝合线。

图示出了外科系统100的一个实施方案,该外科系统包括可为空心的引导件102、包括空心的护套部分或护套106的可植入缝合锚定件104以及螺钉部分或螺钉108。空心的引导件102具有延伸穿过其的管腔110并且引导件102被构造成允许其他部件传递至缝合线插入部位。如图1中所示,外科系统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轴或驱动器112,该第一驱动轴或驱动器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102的管腔110内,使得其远侧尖端112d延伸超过护套106的远侧端部106d。外科系统100还具有第二驱动轴或驱动器114,该第二驱动轴或驱动器被构造成在从管腔110中移除第一驱动轴112时,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102的管腔110内,如下文更详细所述。

可以套件形式提供外科系统100,该套件至少包括引导件102、可植入缝合锚定件104以及第一驱动器112和第二驱动器114。在使用中,第一驱动器112可被插入引导件102中,并且第二驱动器114可在第一驱动器112从引导件102中移除后被插入引导件中,如下文详细所述。

图1示出了护套106,该护套具有穿过其一个侧壁形成的第一侧开口116并且引导件102具有穿过其一个侧壁形成的第二侧开口118。在引导件102设置在护套106近侧时,第一侧开口116和第二侧开口118设置在管腔110的相同侧上,如图1所示。开口116,118可经由延伸穿过护套106的管腔120连通,该管腔与第一侧开口116连通;并经由引导件102中的管腔110连通,该管腔与第二侧开口118连通。开口116,118被构造成穿过其接纳一根或多根缝合线,如下文所述。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护套106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的管腔120,该管腔被构造成接纳第一驱动轴112并且然后接纳螺钉108。

引导件102可具有各种构型。引导件102可大体为管状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让其远侧端部可移除地联接至护套106的近侧端部。护套106可具有各种构型。如图1所示,护套106可大体朝远侧渐缩,并且具有更加锥形的远侧部分107终止于护套的远侧端部106d处。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护套106可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外部螺纹或其他骨结合特征结构,这些外部螺纹或其他骨接合特征结构便于缝合锚定件104与骨的接合。护套106的管腔120被构造成在从管腔120中移除第一驱动轴112之后接纳螺钉108。护套106可联接至第一驱动轴112,使得第一驱动轴112被构造成将护套106插入骨中。第一驱动轴112的远侧尖端112d可用于在骨中形成孔,该孔可在护套106的远侧部分被插入骨中时扩展。如图所示,管腔120包括近侧通道或部分122,该近侧通道或部分终止于管腔120内的远侧肩部121处,并具有比管腔120的远侧部分124更大的内径,该管腔从远侧肩部121延伸至远侧端部106d。在使用中,近侧部分122被构造成接纳在螺钉108中,如下文更详细所述。

螺钉部分108也可具有各种构型。例如,其可大体为矩形或半圆柱形,并且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近侧通道126。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螺钉108还具有较窄的远侧通道128,该较窄的远侧通道与近侧通道126连通并从其延伸,如图1所示。远侧通道128可用于血液和/或其他流体的外流。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108可能不包括远侧通道,而是具有闭合的远侧尖端以便不为空心。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108具有外部骨接合特征结构,诸如形成于其上的外部螺纹109,该外部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于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对应螺纹111配合,该内壁限定护套106的管腔120。螺纹111可形成于管腔120的近侧部分122中,而管腔120的远侧部分124没有螺纹。

第一驱动器112可具有各种构型。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驱动器112是被构造成插入骨中以开孔的轴。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112具有近侧部分130、中间部分132,以及具有远侧尖端112d的远侧部分134。如图1所述,中间部分132具有小于近侧部分130的外径并且大于远侧部分134的外径的外径。第一驱动器112的这种构型可允许在第一驱动器112被插入穿过引导件102时,缝合线穿过护套106和引导件102之间。

在装配构型中,如图2a所示,第一驱动器112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102的管腔110内,使得第一驱动器的远侧锥尖112d延伸超过护套106的远侧端部106d。同样如图2a所示,第一驱动器112接纳在管腔110内,使得第一驱动器112的中间部分132的近侧端部133p与形成于引导件102中的侧开口118的近侧端部119p对齐,并且使得中间部分132的远侧端部133d邻接护套管腔120的远侧肩部121。第一驱动器112配合在引导件102内,使得第一侧开口116和第二侧开口118经由引导件102中的管腔110连通。这样,缝合线可穿过第一开口116、穿过管腔110并穿过第二开口118。第一驱动器112的远侧部分134接纳在护套管腔120的远侧部分124内。然而,应当理解,第一驱动器112可具有各种其他构型。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近侧部分130和中间部分132可不为分离的部分,并且驱动器112可具有近侧部分并可具有带锥尖的远侧部分。

被构造成将螺钉108驱动到护套106的管腔120中的第二驱动器114也可具有各种构型。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驱动器114具有近侧部分136和远侧驱动构件138,该远侧驱动构件从近侧部分136朝远侧延伸并终止于第二驱动器114的远侧端部114d处,如图1所示。具有小于近侧部分136的外径的的外径的远侧驱动构件138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形成于螺钉108中的近侧通道126内,以驱动螺钉108与护套106配合接合,如下所述。如图2a所示,远侧驱动构件138可被插入近侧通道内,使得远侧端部114d邻接远侧肩部127。远侧驱动构件138可被构造成可移除地经由例如摩擦配合接纳在近侧通道126内。

外科系统100可具有未在图1中示出的其他部件。例如,系统100可包括穿线器突出部或套环,该穿线器突出部或套环被构造成辅助缝合线穿过护套106和引导件102中的开口116,118。又如,外科系统100可包括第一驱动器112的柄部。再如,外科系统100可包括一根或多根缝合线以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

外科系统100的部件可具有各种尺寸。例如,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护套106可具有在约2mm至约8mm的范围内的外径。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护套106可具有约16mm的长度。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108可具有在约1mm至约7mm的范围内的外径,并且具有可具有在约3mm至约15mm的范围内的长度。应当理解,护套106和螺钉108可具有任何其他尺寸。

外科系统100或本文所述的其他外科系统可用于执行外科修复方法,该外科修复方法涉及重新附接软组织至骨或附接移植组织至骨。例如,系统可用于在旋转套修复手术中将肌腱(例如,冈上肌腱)重新附接至骨(例如,肱头)。修复手术可为侧向行旋转套修复或其他手术。所述的技术可简化外科系统的部件的部署,允许控制缝合线张力,提供适当的缝合线固定,并且/或者允许使用大量缝合线。侧向行旋转套修复或其他手术可因此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执行。此外,所述的技术也可用于其他肩部修复手术,以及需要将软组织附接至相关骨的膝盖和其他关节修复手术。

图2a至图2h示出了一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该方法用于使用图1的系统100执行外科修复,但也可相似地使用其他系统。如上所述,图2a示出了装配构型的外科系统100,该装配构型可用于将软组织202附接至骨204。

在图2a中的外科系统100的构型中,第一驱动器112延伸穿过引导件102中的管腔110并具有朝远侧联接至其的护套106。具体地讲,第一驱动器112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102的管腔110内,使得尖端112d延伸超过护套106的远侧端部106d。同样如图所示,护套106和引导件102具有缝合线206,该缝合线延伸穿过引导件102的管腔110以及护套106中的管腔120,并在第一开口116和第二开口118之间延伸,该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延伸穿过护套106和引导件102的侧部。具体地讲,如所示,穿过或以其他方式联接至组织202的缝合线206延伸穿过护套106和引导件102的侧部,并穿过第一开口116和第二开口118,使得缝合线206的终端部分206a,206b延伸出形成于引导件102中的侧开口118。护套106中的管腔120的内表面呈螺纹状,这便于缝合线接合。应当理解,仅以举例方式示出单根缝合线206,如可将多根缝合线用于将组织202附接至骨204。

如图2b中所示,示出的用于执行外科修复的方法涉及插入第一驱动器112的远侧端部或远侧锥尖112d,该远侧端部或远侧锥尖延伸超过护套106的远侧端部106d,进入骨202。在图2b中,示出第一驱动器112在所需的组织附接位置处在骨204中开孔。第一驱动器112因此被构造成自打孔驱动器,该自打孔驱动器被构造成开骨孔,并且对于此目的无需另外的器械。

图2c示出了护套106联接至其的第一驱动器112朝远侧被进一步驱动,如箭头201示意性地示出,以将第一驱动器112更深地插入骨204中以形成骨孔207。在该实施方案中,在第一驱动器112被更深地插入骨204中时,护套106的近侧端部106p设置在骨204的表面205下方。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护套106的近侧端部106p可设置在骨204的表面205处或上方。尽管未在图2c中示出,具有护套106的第一驱动器112可使用棒或其他器械被驱动至骨204中。当具有护套106的第一驱动器112被插入骨中时,缝合线206可张紧。缝合线206穿过护套106中的侧开口116,使得缝合线206设置在引导件102的外壁和护套106的外壁140与骨204之间。缝合线206还延伸穿过引导件102中的管腔110并穿过形成于引导件102中的第二侧开口118。

一旦将锚定件104的护套106插入骨204中至所需深度(例如,皮质下深度),就可移除第一驱动器112,如图2d中的箭头209示意性地示出,该箭头指示驱动器112朝近侧回缩。在第一驱动器112朝近侧回缩之前和当第一驱动器112正在朝近侧回缩时,可张紧缝合线206的终端部分206a,206b。因为缝合线206尚未固定,可容易地实现缝合线206张紧至所需水平。从延伸穿过引导件102的管腔110以及护套106中的管腔120中移除第一驱动器112。图2d仅示出了第一驱动器112的远侧部分。

在第一驱动器112被移除之后,具有螺钉108联接至其的第二驱动器114的远侧驱动构件138可插入穿过引导件102的管腔110并进入护套106中的管腔120中,如图2e所示。引导件102辅助具有螺钉108联接至其的第二驱动器114定位护套106并将螺钉108插入护套的管腔120。然而,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引导件102可不存在并且反而可在螺钉108插入护套106之前被移除。

第二驱动器114的远侧驱动构件138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可释放地联接至螺钉108。例如,远侧驱动构件138可为压配合或以其他方式可移除地插入螺钉108的管腔126中。如图2e中通过箭头203示意性地示出,当具有螺钉108的第二驱动器114被插入(例如,推入)护套106的近侧管腔120中时,缝合线206的终端部分206a,206b被张紧。所述的系统100允许对缝合线的张紧程度具有控制。

第二驱动器114朝远侧移动,如箭头211示意性地示出,并将螺钉108朝远侧驱动至护套106的管腔120中。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108具有形成于其外壁上的螺纹109,并且该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于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螺纹111配合,该内壁限定护套106的管腔120。如图2f所示,第二驱动器114可旋转,如箭头213示意性地示出,以致使螺钉108进入护套106的管腔120。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螺钉108被旋入护套106的管腔120中,使得形成于螺钉108上的螺纹109与护套106的对应螺纹111配合。如图2f所示,螺钉108被插入护套106的管腔120中,使得螺钉108堵塞护套106的侧壁中的开口116。在该实施方案中,示出螺钉108将被插入护套106中,使得螺钉的远侧端部在管腔120中与远侧肩部121偏置。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定位螺钉,以便在管腔120内邻接远侧肩部1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引导件102具有窗口,该窗口允许当第二驱动器114在引导件102内旋转时查看该第二驱动器。在螺钉108插入护套106中时,螺钉108可致使护套106扩展并因此进一步与骨孔207中的骨接合。缝合线206被滞留在螺钉108和护套106之间。

如图2g所示,一旦螺钉108插入护套106中,就可移除第二驱动器114,如箭头215示意性地示出。还移除了引导件102,如箭头217示意性地示出。因此,如图2h所示,缝合线206被固定在护套106的外壁140和骨204之间,以及螺钉108的外壁150和护套106的内壁142之间。这样,缝合锚定件104将缝合线206固定在骨204中,从而将联接至缝合线206的组织202固定至骨204。如果需要,可修整缝合线206的终端部分206a,206b。

本文提供的公开可具有多个优点。例如,将第二驱动器构造成配合在螺钉的管腔中可允许使用螺钉,该螺钉在其远侧端部上更粗。又如,螺钉可不需要完全中空,这可改善其强度。再如,如上述讨论,可实现对缝合线张紧的改善的控制。

图3和图4示出了外科系统3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与系统100(图1至图2h)相似的方式构造和使用外科系统300,但存在一些变型。外科系统300可包括空心的引导件302、包括空心的护套306和螺钉308的可植入缝合锚定件、第一驱动轴或驱动器312以及第二驱动轴或驱动器314。

引导件302具有延伸穿过其的管腔310,该管腔允许其他部件传递至缝合线插入部位。护套306具有延伸穿过其的管腔320。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器312被构造成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302的管腔310内,使得其远侧尖端312d延伸超过护套306的远侧端部。图4中示出的第二驱动器314被构造成在从管腔310中移除第一驱动器312之后,可移除地接纳在引导件302的管腔310内。第二驱动器314联接至螺钉308,并因此被构造成将螺钉308插入护套306的管腔320中。

如图3所示,护套306具有第一侧开口316,并且引导件302具有第二侧开口318。与开口116,118相似(图1和图2a),开口316,318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的缝合线。护套306可具有外部螺纹309或其他形成于其上的骨接合特征结构。护套306的管腔320被构造成在第一驱动器312已经与护套306分离并且从引导件302中移除时接纳螺钉3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引导件302的远侧端部302d可经由一个或多个配合特征结构可释放地联接至护套306的近侧端部306p。例如,如图4所示,引导件302的远侧端部302d可具有又一个突起部315,该突起部被构造成可释放地与形成于护套306的近侧端部306p处的互补开口配合。可实现任何其他配合特征结构。

图3示出了朝远侧联接至引导件302的护套306,并示出了引导件302和护套306,该护套具有分别延伸穿过管腔310,320的第一驱动轴312。与上述讨论的结合外科系统100(图2a至图2h)所述的方法相似,外科系统300可在用于执行外科修复的方法中使用,该方法包括将缝合线(例如图4所示的缝合线307)装载入系统300,将第一驱动器312的远侧端部312d插入骨中以形成骨孔,然后远侧端部312d被进一步驱动至该骨孔中以将护套306递送至骨孔中。然后第一驱动器312可与护套306分离并从引导件302中移除。

图4示出了具有螺钉308联接至其的第二驱动器314,该第二驱动器被插入护套306的管腔320以及引导件302的管腔310中。螺钉308可具有外部螺纹311或其他形成于其上的骨接合特征结构,该螺纹或骨接合特征结构被构造成与形成于内壁上的对应螺纹接合,该内壁限定护套306的管腔320,如图4所示。例如,可使用与外科系统100的第二驱动器114相似的方式使用第二驱动器314。图4示出了缝合线307(该缝合线可为多根缝合线),该缝合线可联接至系统300,以便穿过护套306中的第一侧开口316、护套306的管腔320、引导件302的管腔310、以及引导件302中的第二侧开口318。这样,缝合线307可固定在骨303和护套306的外壁之间,以及护套306的内壁和螺钉308的外壁之间。

用于将软组织附接至骨而无需打结的外科系统可具有各种构型。在一些系统中,塞或螺钉可被构造成朝远侧移动以与护套接合。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螺钉可被构造成朝近侧移动。外科系统可以任意其他方式变化。

图5至图8d示出了外科系统4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外科系统400包括驱动装置402(图5)以及缝合锚定件组件403(图8a),该缝合锚定件组件包括套或护套404(图7)以及螺钉或塞406(图6)。系统400被构造成使得其具有减少的部件数目(相比于上述讨论的系统100,300)并且可装配其部件,使得单个驱动装置402用于将缝合锚定件组件403递送至骨中。这可简化缝合线锚固过程。因此,涉及将组织重新附接至骨的外科修复手术可以更加具有时率并且更不容易出错的形式执行。

护套404和塞406可为空心的。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402包括外轴414以及从其延伸的驱动轴412。驱动装置402还具有延伸穿过管腔(未示出)的内部或插入件轴410,该管腔延伸穿过驱动轴412并且至少部分地穿过外轴414。例如,插入件轴410可以合适的方式联接至外轴414,或者其可朝近侧从外轴414延伸,该外轴以其他方式被构造成在驱动轴412旋转时保持静止。

在使用驱动装置402期间,插入件轴410终止于所构造的远侧端部410d处,以在骨中造成孔。驱动轴412被构造成具有塞406,该塞可释放地联接至其,使得驱动轴412可旋转以致使塞406朝近侧移动至护套404中的管腔416内。例如,驱动轴412可朝近侧延伸穿过外轴414并且可联接至被构造成使驱动轴412旋转的近侧柄部(未示出)。另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轴414的一部分可操作地联接至驱动轴412,使得该部分可旋转,以致使驱动轴412旋转。塞406可被构造成在护套404的管腔中通过螺纹接合,使得塞406可辅助护套404与骨的接合。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从外轴414延伸的驱动轴412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六角形状,使得呈凸形六角特征结构形式的驱动轴412被构造成与互补形状的内壁配合,该互补形状的内壁限定延伸穿过塞406的管腔418。因此,如图6所示,塞的管腔418为六边形形状。然而应当理解,呈六边形形式的驱动轴412和塞406中互补形状的管腔418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因为驱动轴412和管腔418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正方形和任何其他构型。可在驱动轴412上以及管腔418中形成任何合适的变形传输特征结构。

如图5所示,驱动轴412和外轴414分别具有形成于其侧壁中的狭槽420,422。狭槽420,422被构造以便彼此连通和对齐,并对齐形成于护套404的一个侧壁中的开口405,如下文所述。外轴414具有远侧肩部416并具有图8a所示的装配构型,护套404邻接远侧肩部416。

塞406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塞406大体为圆柱形,并且如上所述,具有六角边形的管腔418。塞406的外壁具有形成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螺纹424,该螺纹被构造成与形成于内壁上的对应螺纹接合,该内壁限定纵向延伸穿过护套404的管腔426。

护套404还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型。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护套404具有管腔426,该管腔具有远侧部分432和具有内部肩部430的近侧部分428。近侧部分428具有形成于其上的螺纹434,该螺纹与形成于塞406上的螺纹424相对应。护套404的外壁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骨接合特征结构436,诸如凸条花纹、螺纹等。如图7所示,护套404还具有穿过其一个侧壁形成的开口405。

在装配构型中,如图8a所示,护套404被定位成使得其近侧端部邻接肩部416。塞406可预先联接至护套404,使得塞的远侧端部邻接护套404的内管腔426中的肩部430。塞406还联接至驱动轴4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轴414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配合特征结构,用于可释放地配合护套404。例如,外轴414的肩部416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突起部440或其他特征结构,该突起部或其他特征结构被构造成可释放地与形成于护套404的近侧端部404p上的对应配合特征结构配合。例如,护套404可具有开口或其他特征结构(未示出),这些开口或其他特征结构被构造成与形成于外轴414的肩部416上的特征结构配合。

图8a示出穿线器突出部或套环444可用于将至少一根缝合线穿过护套404中的开口405并沿着驱动轴412和外轴414中的狭槽420,422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系统400可包括在驱动装置402预装载的一根或多根缝合线。

图8b至图8d示出了用于使用如图8a所示装配的系统400执行外科修复的方法。如图8b所示,联接至组织或锚定件(未示出)的缝合线450可穿过(例如,使用穿线器套环444)护套404中的开口405并进入驱动轴412和外轴414中的狭槽420,422,使得缝合线450的终端部分452可从外部轴414的狭槽422延伸。插入件轴410的远侧尖端被构造成穿透骨500。因此,具有塞406(以及联接至塞406的护套404)可移除地联接至其的驱动装置402可用于在被驱动至骨500中时在所需的位置处开骨孔,使得插入件轴410的远侧端部410d穿透骨500。棒或其他合适的器械(未示出)可用于将力施加至驱动装置402的近侧端部,以进一步驱动插入件轴410的远侧端部410d到骨孔中,该骨孔通过护套404的远侧部分加宽。塞406预装载在其上的护套404因此被递送至骨500至适当的深度。因此,如图8c所示,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护套404位于骨500的骨孔502中,使得护套404的近侧端部刚好位于骨500的表面的下方。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护套404的近侧端部可位于骨500的表面处或上方。

图8c通过箭头460示出具有塞406联接至其的驱动轴412可旋转,使得驱动轴412的旋转致使塞406在护套404中的管腔426内朝近侧移动,以便被设置成使得塞的近侧端部位于护套404的近侧端部处或附近。狭槽420,422未在图8c中示出。在将装置402插入骨期间以及驱动轴412的旋转期间,可在缝合线450上保持张力。图8c示出系统400处于塞406已经朝近侧驱动并在护套的管腔426内的状态,使得塞406堵塞护套404中的开口405。因此,缝合线450变成接合在骨500和护套404的外壁之间,以及护套404的内壁(在管腔426中)和塞406的外壁之间,这也在图8c中示出。一旦塞406设置在护套404中以便固定缝合线450,驱动装置402就可与缝合锚定件组件403分离,例如,驱动装置402可朝近侧被拉出,同样如图8c所示。应当理解,旋转驱动轴412以朝近侧在护套的管腔426内移动塞406可在驱动装置402与缝合锚定件组件403分离之前执行。图8d示出了插入骨500中的孔502的缝合锚定件组件403,由此将缝合线550锚固至骨500。如果需要,可修整缝合线450的终端452。

应当理解,外科系统400可以不同方式变化。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被构造成使得驱动轴可旋转以致使塞在护套管腔内朝远侧被驱动。可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实现其他变型。

本文所公开的装置可被设计成在单次使用后废弃,或者其可被设计成能够使用多次。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该器械都可在至少使用一次后经过修复再行使用。修复可包括拆卸装置、清洁或更换具体部件以及后续重新组装的其中任意几个步骤的组合。具体地讲,可拆卸装置,并且可以任何组合选择性地置换或移除该装置的任何数目的具体零件或部件,例如轴。在清洁和/或替换特定部件后,可对所述装置进行重新组装,以便随后在修复设施处使用或就在外科手术之前由外科小组人员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修复装置可利用各种技术来进行拆卸、清洁/替换和重新组装。此类技术的使用以及所得的修复装置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优选地,在外科手术之前将对本文所述系统的部件进行处理。首先,获取新的或用过的器械,并根据需要进行清洁。然后可对器械进行灭菌。在一种灭菌技术中,将该器械放置在闭合且密封的容器(诸如,塑料或tyvek袋)中。然后将容器和器械放置在可穿透该容器的辐射场诸如γ辐射、x射线或高能电子中。辐射杀死器械上和容器中的细菌。然后可将经灭菌的器械储存在无菌容器中。密封容器使器械保持无菌,直到其在医疗设施中被打开。

部件优选地经过灭菌。这以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多种方式来完成,包括β辐射或γ辐射、环氧乙烷、蒸汽以及液浴(例如冷浸)。

基于上述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所述主题的另外的特征结构和优点。因此,除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指出的之外,本发明不应受到具体所示和所述内容的限制。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参考文献全文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