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9728发布日期:2018-07-13 17:56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骨折愈合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骨折为常见骨科疾病之一,临床以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粉碎性骨折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为特征。西医治疗主要是外科复位和内固定,但无论哪种方法,一般的骨折愈合也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中医骨科通过调和气血、舒筋通络、散瘀导滞、祛瘀止痛等作用达到治疗骨折的效果,主要包括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种,内服药如三七化瘀止疼片等活血化瘀药,外用药如传统的麝香跌打损伤膏,云南白药膏,红花油等。然而现有的中药制剂疗效不明显,疗程较长,无法快速、完全达到骨折愈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达到快速、完全实现骨折愈合的效果,减轻骨折患者的痛苦。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粉骨碎40~100份、桂花树皮40~90份、田七20~80份、过山龙20~100份、苏木60~120份、梧桐根皮250~500份、水菖蒲250~500份、活血藤100~200份、大黄100~20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粉骨碎50~80份、桂花树皮50~70份、田七40~70份、过山龙30~80份、苏木60~100份、梧桐根皮300~450份、水菖蒲300~450份、活血藤120~180份、大黄120~180份。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粉骨碎75份、桂花树皮60份、田七55份、过山龙60份、苏木80份、梧桐根皮375份、水菖蒲375份、活血藤150份、大黄150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将公鸡杀死,留下鸡血,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和鸡腿;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翻炒,翻炒20~3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其中,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公鸡按照以下要求挑选:晨鸣,重量在1~1.5kg。

其中,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除鸡毛时不能使用水。

其中,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中火以功率计在700~1600w之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药包,该药包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用药中的用途,使用时向药包中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加热后热敷至骨折部位。

根据中医药史记载,上述中药材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粉骨碎:又称红花到水莲、凌霄花、大红花,辛微苦温。能活血消肿、风湿骨痛、铁打损伤。

桂花树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通脉止痛、去伤、化瘀、活血。

田七:又名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祛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淤血,行血不伤新。

过山龙:又名羊葡萄蔓、草葡萄、茜草、地血、染绯、风车草。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苏木:味甘、咸、辛凉。归心、肝、胃、脾经。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如痈肿、跌打损伤。

梧桐根皮:即梧桐根,味甘,性平。归肺、肝、肾、大肠经。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水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胃经。用于风湿疼痛,湿疹,疥疮。

活血藤:别名:大血藤、红皮藤、大活血、五花血藤、赤沙藤。性味苦、平。归肝经、大肠经。功效主治: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

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膏剂将优质中草药作为有效成分,深入皮肤直达病灶,通过续筋接骨、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来达到快速、完全实现骨折愈合的效果,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优点,可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骨折愈合中药组合物,达到快速、完全实现骨折愈合的效果,减轻骨折患者的痛苦。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粉骨碎40~100份、桂花树皮40~90份、田七20~80份、过山龙20~100份、苏木60~120份、梧桐根皮250~500份、水菖蒲250~500份、活血藤100~200份、大黄100~20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粉骨碎50~80份、桂花树皮50~70份、田七40~70份、过山龙30~80份、苏木60~100份、梧桐根皮300~450份、水菖蒲300~450份、活血藤120~180份、大黄120~180份。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粉骨碎75份、桂花树皮60份、田七55份、过山龙60份、苏木80份、梧桐根皮375份、水菖蒲375份、活血藤150份、大黄150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将公鸡杀死,留下鸡血,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和鸡腿(鸡身一般情况下不要;如鸡较小,可取鸡身,但需除去内脏);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翻炒,翻炒20~3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注意不能炒糊;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使用时趁热在所需部位进行热敷,注意防止烫伤皮肤,待草药温热后再固定于所需部位。

其中,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公鸡按照以下要求挑选:晨鸣,重量在1~1.5kg;除鸡毛时不能使用水。

其中,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中火以功率计在700~1600w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包,该药包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折用药中的用途,使用时向药包中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加热后热敷至骨折部位。

日后使用方法:每日都需敷药,直到骨折和伤情恢复,草药炒好后能重复使用,每日只需加入少许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加热后即可使用,敷药时间每日一次,每次6~8小时,敷药后将草药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草药变质。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促进骨折愈合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粉骨碎75g、桂花树皮60g、田七55g、过山龙60g、苏木80g、梧桐根皮375g、水菖蒲375g、活血藤150g、大黄150g。

制备过程:

(1)准备工作:将公鸡(晨鸣,重1.5kg),杀死,留下鸡血,不用水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和鸡腿;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功率1500w)翻炒,翻炒2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实施例2

促进骨折愈合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粉骨碎50g、桂花树皮70g、田七40g、过山龙80g、苏木60g、梧桐根皮450g、水菖蒲300g、活血藤180g、大黄120g。

制备过程:

(1)准备工作:将公鸡(晨鸣,重1.25kg),杀死,留下鸡血,不用水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和鸡腿;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功率1000w)翻炒,翻炒3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实施例3

促进骨折愈合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粉骨碎80g、桂花树皮50g、田七70g、过山龙30g、苏木100g、梧桐根皮300g份、水菖蒲450g、活血藤120g、大黄180g。

制备过程:

(1)准备工作:将公鸡(晨鸣,重1.05kg),杀死,留下鸡血,不用水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和鸡腿;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功率800w)翻炒,翻炒3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实施例4

促进骨折愈合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粉骨碎40g、桂花树皮90g、田七20g、过山龙100g、苏木120g、梧桐根皮250g、水菖蒲250g、活血藤200g、大黄100g。

制备过程:

(1)准备工作:将公鸡(晨鸣,重1.05kg),杀死,留下鸡血,不用水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鸡腿和去除内脏的鸡身;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功率800w)翻炒,翻炒3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实施例5

促进骨折愈合中药膏剂,其包括以下原料:粉骨碎100g、桂花树皮40g、田七80g、过山龙20g、苏木90g、梧桐根皮500g、水菖蒲400g、活血藤100g、大黄200g。

制备过程:

(1)准备工作:将公鸡(晨鸣,重1.15kg),杀死,留下鸡血,不用水将鸡毛除尽,留取鸡头、鸡脖、鸡翅、鸡腿和去除内脏的鸡身;取干净、不带水的四季葱葱头和老姜,与留下的鸡肉及骨一并剁碎,搅拌成泥状;

(2)按照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草药原料,混合均匀;

(3)将步骤(1)的泥状物倒入铁锅中,加入步骤(2)的草药和鸡血搅匀,再加入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草药搅拌成泥状即可;

(4)对步骤(3)的泥状物用中火(功率800w)翻炒,翻炒30分钟,至闻到炒熟的香味,且颜色明显变深时止,将炒好的药放入纱布中包好。

实施例6

(1)、临床选择:为了验证本发明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包剂的效果,我们抽取了200例骨折患者进行了药物的实验,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2)、治疗方法:实验组将实施例1中的中药包剂加少许甜酒水和甜酒糟湿润加热后,贴于患处,每天1贴,每次6~8小时,7天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骨伤愈合剂,每日1次,1次10ml。

(3)、愈合标准:①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1kg重物达lmin,下肢能连续徒步行3min,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1天即为临床愈合期。

(4)、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愈合:具备上述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条件;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大部消失;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5)、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精确对两组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数理分析,得到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对两组实验中愈合患者的愈合周期进行记录,得到表2:

表2.

临床试验证明,治疗2个月后,本发明中药膏剂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愈合率达

96%,平均愈合周期为34±1.46,远远优于对照组。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本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