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751发布日期:2018-09-14 22:1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穿套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顾名思义,一种供下肢骨关节病患使用的助行器具,其种类繁琐,形状各异,在现有技术中,其不外乎主要包括有:能托起腋窝的助行手杖、带四个支脚的可两两交替移动的手扶式助行架及助行推车等。

其虽然使用普遍,但其依然具有一定不足。

具体来说,能托起腋窝的助行手杖在使用时托起病患腋窝虽然使得病患行走时脚部非常省力,但其不能独立立放,需要病患一直手持,使得病患在歇脚时不能腾出手做其他事情,带四个支脚的可两两交替移动的手扶式助行架在使用时虽然能独立立放而便于病患歇脚,但是其不能撑起病患腋窝,使得不能高效减轻病患脚部着力力度,使得不便于刚做完手术的病患下肢骨关节的快速康复,且使得使用时需要病患用手腾挪,使得使用费力,助行推车虽然使用便捷,但是,其在爬坡或下坡时,易下滑,使得使用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并且,其也不能撑起病患腋窝,使得不能高效减轻病患脚部着力力度,使得不便于刚做完手术的病患下肢骨关节的快速康复。

换言之,对于上述常见的能托起腋窝的助行手杖、带四个支脚的可两两交替移动的手扶式助行架及助行推车这三款助行器具,其优点不能结合在一起,使得使用性能均存在一定缺陷。

藉此,针对现状,设计出一款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以使具备上述所述三款助行器具中的其中两款或三款的优点于一体等,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然具有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包括第一腋窝支撑架、第二腋窝支撑架、横置u型连接架及辅助支撑架;

其中,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与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从左到右相并列设置;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前侧,其两后端对应与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前中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前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架立设于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下方,其上端与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下底面中部固定连接,且其底部与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底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底部相齐平。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结构的第一脚撑及下端可升降的套固于所述第一脚撑上部内的第一倒l型撑杆;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结构的第二脚撑及下端可升降的套固于所述第二脚撑上部内的第二倒l型撑杆;

其中,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的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腋窝托;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的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腋窝托;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两后端对应与所述第一脚撑前上部及所述第二脚撑前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腋窝托中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托中部均向下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托住腋窝的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脚撑后上部向后固设有一第一手把;所述第二脚撑后上部向后固设有一第二手把;

其中,所述第一手把中部及所述第二手把中部均向上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手握的拱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脚撑的上端外壁固设有一贯穿至其内部以使锁紧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的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二脚撑的上端外壁固设有一贯穿至其内部以使锁紧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的第二锁紧螺栓;

当拧松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时,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的高度可调;当拧松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时,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的高度可调。

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撑架包括固定座、沿上下方向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下部的升降气缸及沿上下方向固设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下部的辅助脚撑;

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内部为中空结构,并固设有与所述升降气缸相连接的主控制器及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用以为所述主控制器供电的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一手把的表面靠近其连接端固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电源开关键;所述第二手把的表面靠近其连接端固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向外伸出的第一操作按键及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向内伸入的第二操作按键。

优选地,所述辅助脚撑的底部固设有一滚轮;所述第一脚撑的底部及所述第二脚撑的底部分别固设有一万向转动轮;

其中,两所述万向转动轮上分别固设有一脚踩式制动件。

优选地,所述滚轮上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电子刹车片;所述第一手把的表面靠近其连接端还固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用以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松开所述滚轮的第三操作按键。

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在所述滚轮滚动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锁紧所述滚轮的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所述滚轮上。

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固设于所述辅助脚撑底部的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下部两侧的耳座、可转动的连接于两所述耳座之间的转轴及套固于所述转轴外的轮体;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的对射式光纤传感器及用以计量所述轮体滚动圈数的计数模块;所述对射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固定于其中一所述耳座内端面的光发射端及固设于所述轮体其中一外端面的光接收端;其中一所述耳座内端面与所述轮体其中一外端面位置相对,以使所述光发射端与所述光接收端位置相对;

当所述轮体滚动圈数为非整数时,所述光发射端与所述光接收端相错位,所述光接收端产生接收不到所述光发射端所发出光线的触发信号,并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计数模块对所述触发信号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触发信号为预设次数时,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锁紧所述轮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第二腋窝支撑架、横置u型连接架及所述辅助支撑架均为钛合金材质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一腋窝支撑架及第二腋窝支撑架可便于托起下肢骨关节病患腋窝,使得下肢骨关节病患借助本发明行走时省时省力,另一方面,所设置的辅助支撑架则便于本发明独立立放,使得便于下肢骨关节病患歇脚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并且,下肢骨关节病患在向前行走时,所设置的横置u型连接架能给予下肢骨关节病患腿部行走空间,使得不会起到妨碍作用,且在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从后至前挪至将马桶相围护时,本发明则可作为马桶扶手架使用,以使便于下肢骨关节病患坐在马桶上行大小便扶着本发明而不易滑倒,同时,下肢骨关节病患在使用本发明时,可根据需要用手交替移动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或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以使使用更具灵活性,进而,本发明性能优越,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第一腋窝托中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托中部均向下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托住腋窝的凹形结构,如此,即使得在其托起下肢骨关节病患腋窝时托起稳固性好,下肢骨关节病患腋窝不会沿其前后方向滑动而脱离本发明,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手把中部及所述第二手把中部均向上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手握的拱形结构,如此,即使得下肢骨关节病患手掌在握住所述第一手把及所述第二手把时,手握防滑性好,使得使用可靠性好,并且,当拧松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时,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的高度可调,当拧松所述第二锁紧螺栓时,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的高度可调,如此,则使得本发明适于身高不同及手臂长度不同的下肢骨关节病患使用,进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本发明时,所述辅助支撑架则一直位于下肢骨关节病患前侧而立设于地面,一方面,在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按键时,所述主控制器即会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向外伸出一定长度,以使所述辅助支撑架整体长度能得到延长,使得本发明适于下肢骨关节病患下坡使用而不用前倾身体,使得不易倾倒,另一方面,在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按键时,所述主控制器即会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向内伸入一定长度,以使所述辅助支撑架整体长度能得到缩短,使得本发明适于下肢骨关节病患上坡使用而不用后仰身体,使得不易仰翻,进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其四、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所述辅助脚撑的底部固设有一滚轮;所述第一脚撑的底部及所述第二脚撑的底部分别固设有一万向转动轮,如此一来,即使得本发明可作为推车式助行器使用,使得使用性能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在将本发明作为能托起腋窝的助行手杖或可独立立放的手扶式助行架使用时,则直接脚踏两所述万向转动轮上的脚踩式制动件以使对应锁固两所述万向转动轮即可,另一方面,因本发明还包括一用以在所述滚轮滚动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锁紧所述滚轮的控制装置,如此,尤其是在下肢骨关节病患上坡或下坡时,当下肢骨关节病患每推扶本发明移动预设距离时,即使得所述滚轮滚动预设圈数时,所述控制装置即会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锁死所述滚轮,由此,即使得本发明能被锁固不动,使得避免溜坡,而后,下肢骨关节病患操控所述第三操作按键即可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松开所述滚轮,继而继续上坡或下坡前行,如此循环往复,即使得下肢骨关节病患能够间断并顺利地推扶本发明安全走完整个上坡或下坡,以避免因体力不支造成本发明溜坡而使下肢骨关节病患在行走时没有工具手扶而跌倒,进而,本发明使用适应性强,使用灵活性强,使用安全可靠性强,使得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在向外伸出一定长度时,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3是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在向内伸入一定长度时,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及所述控制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的内部电路方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1000;

第一腋窝支撑架10;

第一脚撑101;第一倒l型撑杆102;第一腋窝托1021;第一手把103;第一锁紧螺栓104;

第二腋窝支撑架20;

第二脚撑201;第二倒l型撑杆202;第二腋窝托2021;第二手把203;第二锁紧螺栓204;

横置u型连接架30;

辅助支撑架40;

固定座401;升降气缸402;辅助脚撑403;

主控制器50;

可充电电池60;

电源开关键70;

第一操作按键80;

第二操作按键90;

滚轮100;

座体1001;耳座1002;转轴1003;轮体1004;

万向转动轮110;

脚踩式制动件120;

电子刹车片130;

第三操作按键140;

控制装置150;

对射式光纤传感器1501;光发射端15011;光接收端15012;计数模块1502;

usb充电接口1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图5所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1000,包括第一腋窝支撑架10、第二腋窝支撑架20、横置u型连接架30及辅助支撑架40;

其中,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与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从左到右相并列设置;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前侧,其两后端对应与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前中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前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架40立设于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下方,其上端与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下底面中部固定连接,且其底部与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底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底部相齐平。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优化型下肢骨关节病患专用助行器1000,在具体实施时,则作为助行器具使用。

一方面,所设置的第一腋窝支撑架10及第二腋窝支撑架20可便于托起下肢骨关节病患腋窝,使得下肢骨关节病患借助本发明行走时省时又省力。

另一方面,所设置的辅助支撑架40则便于本发明独立立放,使得便于下肢骨关节病患歇脚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

并且,下肢骨关节病患在向前行走时,所设置的横置u型连接架30能给予下肢骨关节病患腿部行走空间,使得不会起到妨碍作用,且在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从后至前挪至将马桶相围护时,本发明则可作为马桶扶手架使用,以使便于下肢骨关节病患坐在马桶上行大小便扶着本发明而不易滑倒。

同时,下肢骨关节病患在使用本发明时,可根据需要用手交替移动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或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及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以使使用更具灵活性。

进而,本发明性能优越,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结构的第一脚撑101及下端可升降的套固于所述第一脚撑101上部内的第一倒l型撑杆102;所述第二腋窝支撑架20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结构的第二脚撑201及下端可升降的套固于所述第二脚撑201上部内的第第二倒l型撑杆202;

其中,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102的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腋窝托1021;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的上端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腋窝托2021;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两后端对应与所述第一脚撑101前上部及所述第二脚撑201前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腋窝托1021中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托2021中部均向下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托住腋窝的凹形结构。

因所述第一腋窝托1021中部及所述第二腋窝托2021中部均向下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托住腋窝的凹形结构,如此,即使得在其托起下肢骨关节病患腋窝时托起稳固性好,下肢骨关节病患腋窝不会沿其前后方向滑动而脱离本发明。

并且,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脚撑101后上部向后固设有一第一手把103;所述第二脚撑201后上部向后固设有一第二手把203;

其中,所述第一手把103中部及所述第二手把203中部均向上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手握的拱形结构。

因所述第一手把103中部及所述第二手把203中部均向上弯折以使形成适于手握的拱形结构,如此,即使得下肢骨关节病患手掌在握住所述第一手把103及所述第二手把203时,手握防滑性好,使得使用可靠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撑101的上端外壁固设有一贯穿至其内部以使锁紧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102的第一锁紧螺栓104;所述第二脚撑201的上端外壁固设有一贯穿至其内部以使锁紧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202的第二锁紧螺栓204;

当拧松所述第一锁紧螺栓104时,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102的高度可调;当拧松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04时,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202的高度可调。

如此,则使得本发明适于身高不同及手臂长度不同的下肢骨关节病患使用。

进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支撑架40包括固定座401、沿上下方向固设于所述固定座401下部的升降气缸402及沿上下方向通过焊接方式固设于所述升降气缸402的气缸杆下部的辅助脚撑403;

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内部为中空结构,并固设有与所述升降气缸402相连接的主控制器50及与所述主控制器50相连的用以为所述主控制器50供电的可充电电池60;所述第一手把104的表面靠近其连接端固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50相连的电源开关键70;所述第二手把204的表面靠近其连接端固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50相连的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气缸402的气缸杆向外伸出的第一操作按键80及用以控制所述升降气缸402的气缸杆向内伸入的第二操作按键90。

针对上文所述;

一方面,在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按键80时,所述主控制器50即会控制所述升降气缸402的气缸杆向外伸出一定长度,以使所述辅助支撑架40整体长度能得到延长,使得本发明适于下肢骨关节病患下坡使用而不用前倾身体来协调使用本发明,使得不易倾倒。

另一方面,在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按键90时,所述主控制器50即会控制所述升降气缸402的气缸杆向内伸入一定长度,以使所述辅助支撑架40整体长度能得到缩短,使得本发明适于下肢骨关节病患上坡使用而不用后仰身体来协调使用本发明,使得不易仰翻。

进而,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需要补充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脚撑403的底部固设有一滚轮100;所述第一脚撑101的底部及所述第二脚撑201的底部分别固设有一万向转动轮110;

其中,两所述万向转动轮110上分别固设有一脚踩式制动件120。

如此一来,即使得本发明可作为推车式助行器使用,使得使用性能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在将本发明作为能托起腋窝的助行手杖或可独立立放的手扶式助行架使用时,则直接脚踏两所述万向转动轮110上的脚踩式制动件120以使对应锁固两所述万向转动轮110即可。

并且,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所述滚轮100上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50相连的电子刹车片130;所述第一手把103的表面靠近其连接端还固设有与所述主控制器50相连的用以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130松开所述滚轮100的第三操作按键140。

且本发明还包括一用以在所述滚轮100滚动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130锁紧所述滚轮100的控制装置150;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50设于所述滚轮100上。

如此,尤其是在下肢骨关节病患上坡或下坡时,当下肢骨关节病患每推扶本发明移动预设距离时,即使得所述滚轮100滚动预设圈数时,所述控制装置150即会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130锁死所述滚轮100,由此,即使得本发明能被锁固不动,使得避免溜坡,而后,下肢骨关节病患操控所述第三操作按键140即可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130松开所述滚轮100,继而继续上坡或下坡前行,如此循环往复,即使得下肢骨关节病患能够间断并顺利地推扶本发明安全走完整个上坡或下坡,以避免因体力不支造成本发明溜坡而使下肢骨关节病患在行走时没有工具手扶而跌倒。

进而,本发明使用适应性强,使用灵活性强,使用安全可靠性强,使得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滚轮100包括固设于所述辅助脚撑403底部的座体1001、设置于所述座体1001下部两侧的耳座1002、可转动的连接于两所述耳座1002之间的转轴1003及套固于所述转轴1003外的轮体1004;

所述控制装置150包括与所述主控制器50相连的对射式光纤传感器1501及用以计量所述轮体1004滚动圈数的计数模块1502;所述对射式光纤传感器1501包括固定于其中一所述耳座1002内端面的光发射端15011及固设于所述轮体1004其中一外端面的光接收端15012;其中一所述耳座1002内端面与所述轮体1004其中一外端面位置相对,以使所述光发射端15011与所述光接收端15012位置相对;

当所述轮体1004滚动圈数为非整数时,所述光发射端15011与所述光接收端15012会周期性的相错位,每错位一次,所述光接收端15012即产生接收不到所述光发射端15011所发出光线的触发信号,并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50,所述主控制器50则控制所述计数模块1502对所述触发信号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触发信号为预设次数时,所述主控制器50即控制所述电子刹车片130锁紧所述轮体1004。

此处,可以明确,当所计数的触发信号为预设次数时,即表明所述滚轮100转动的为预设圈数,所述滚轮100转动预设圈数时,即表明本发明前行预设距离。

在优选方案中,本发明所前行的预设距离则为骨关节病患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的距离,其可根据骨关节病患实际步幅来设定。

在优选方案中,本发明所前行的预设距离为l,所述l=10cm-75cm。

在优选方案中,本发明所前行的预设距离l=50cm,以使不至于过大及不至于过小,使得适于骨关节病患走两中等步幅。

此处还可明确的是,通过对射式光线传感器1501产生触发信号与否来计算滚轮100转动圈数为现有技术,其在跑步机中测定跑步轮带转动圈数以使评估锻炼者跑动距离等比较常见,故而,其具体电路等,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通过主控制器50控制电子刹车片130锁死轮体1004的相关技术也为现有成熟技术,如通过汽车中控控制其具有碟刹件的汽车轮的锁死等,故而,在此,也不做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腋窝支撑架10、第二腋窝支撑架20、横置u型连接架30及所述辅助支撑架40均为钛合金材质制作。

如此,则使得其质地轻巧而又坚固耐用,使得使用省力及使用寿命长。

再者,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倒l型撑杆102的外壁及所述第二倒l型撑杆202的外壁对应设有适于抵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栓1004及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004的防滑纹路,所述横置u型连接架30外壁设有连接至其内部主控制器50的用以给所述可充电电池60充电的usb充电接口160,所述usb充电接口160外设有一将其盖合的可开合密封面盖(未图示)。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在结构的改进及技术的改进中,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发明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发明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