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0512发布日期:2018-10-12 20:2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某些危重患者(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和休克等)及某些重大手术过程中,需要快速稳定患者血压在一定范围,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血压检测仪间隔预订时间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血压值的高低,再采用人工方式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或升压药以达到稳定患者血压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稳压方式较为繁琐,有时需要医生或护士在患者床旁坚守进行调控,无法实时根据患者血压的变化对血压进行精确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稳压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采集患者血压并根据血压值高低向患者注入降压药或升压药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稳压装置,包括:血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降压药储存罐,用于储存降压药剂;升压药储存罐,用于存储升压药剂;静脉输液单元,分别与降压药储存罐和升压药储存罐连接,用于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控制器,与血压监测单元和静脉输液单元均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实时动脉血压值,并在实时动脉血压值高于第一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者在实时动脉血压值低于第二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向患者静脉注射升压药剂;其中,第一预设血压值大于第二预设血压值。

进一步地,血压监测单元包括:处理器;导压管,导压管的一端与处理器连接;压力感应探头,设置在导压管的另一端,压力感应探头用于插入患者动脉以感受血压压力,并生成相应的压力信号通过导压管输送至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根据压力信号计算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

进一步地,静脉输液单元包括:输液泵,输液泵的进液口分别与降压药储存罐和升压药储存罐连通;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与输液泵的出液口连通;静脉输液针,设置在引流管的另一端,静脉输液针用于穿刺入患者的静脉;其中,控制器与输液泵连接,以控制输液泵将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通过引流管泵送至静脉输液针,并通过静脉输液针向患者静脉注射。

进一步地,智能稳压装置还包括:显示屏,设置在智能稳压装置的外壳上;其中,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显示屏用于显示实时动脉血压值、第一预设血压值、第二预设血压值以及静脉输液单元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

进一步地,智能稳压装置还包括:控制键盘,设置在外壳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键盘用于向控制器输入第一预设血压值、第二预设血压值以及预设药剂注射流速;其中,控制器还用于根据预设药剂注射流速控制静脉输液单元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与预设药剂注射流速相等。

进一步地,智能稳压装置还包括:流速调节按钮,与控制器连接,流速调节按钮用于通过控制器调节静脉输液单元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上升或下降。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智能稳压装置,包括:血压监测单元、降压药储存罐、升压药储存罐、静脉输液单元和控制器,血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降压药储存罐用于储存降压药剂;升压药储存罐用于存储升压药剂;静脉输液单元分别与降压药储存罐和升压药储存罐连接,用于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控制器与血压监测单元和静脉输液单元均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实时动脉血压值,并在实时动脉血压值高于第一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者在实时动脉血压值低于第二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向患者静脉注射升压药剂;其中,第一预设血压值大于第二预设血压值。从而能够使患者血压快速稳定在预定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采集患者血压并根据血压值高低向患者注入降压药或升压药较为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智能稳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智能稳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血压监测单元;11、处理器;12、导压管;13、压力感应探头;20、降压药储存罐;30、升压药储存罐;40、静脉输液单元;41、输液泵;42、引流管;43、静脉输液针;50、控制器;60、显示屏;70、外壳;80、控制键盘;90、流速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稳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血压监测单元10、降压药储存罐20、升压药储存罐30、静脉输液单元40和控制器50,血压监测单元10用于监测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降压药储存罐20用于储存降压药剂;升压药储存罐30用于存储升压药剂;静脉输液单元40分别与降压药储存罐20和升压药储存罐30连接,用于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控制器50与血压监测单元10和静脉输液单元40均连接,控制器50用于接收实时动脉血压值,并在实时动脉血压值高于第一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40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者在实时动脉血压值低于第二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40向患者静脉注射升压药剂;其中,第一预设血压值大于第二预设血压值。

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智能稳压装置,包括血压监测单元10、降压药储存罐20、升压药储存罐30、静脉输液单元40和控制器50,血压监测单元10用于监测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降压药储存罐20用于储存降压药剂;升压药储存罐30用于存储升压药剂;静脉输液单元40分别与降压药储存罐20和升压药储存罐30连接,用于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控制器50与血压监测单元10和静脉输液单元40均连接,控制器50用于接收实时动脉血压值,并在实时动脉血压值高于第一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40向患者静脉注射降压药剂或者在实时动脉血压值低于第二预设血压值时控制静脉输液单元40向患者静脉注射升压药剂;其中,第一预设血压值大于第二预设血压值。从而能够使患者血压快速稳定在预定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采集患者血压并根据血压值高低向患者注入降压药或升压药较为繁琐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血压监测单元10包括处理器11、导压管12和压力感应探头13;导压管12的一端与处理器11连接;压力感应探头13设置在导压管12的另一端,压力感应探头13用于插入患者动脉以感受血压压力,并生成相应的压力信号通过导压管12输送至处理器11;其中,处理器11用于根据压力信号计算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第一预设血压值和第二预设血压值之间的血压范围为患者适宜的压力范围,通过控制器50根据患者实时血压值的变化控制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向患者静脉进行输液,从而达到快速稳定患者血压的目的。当患者的血压稳定在第一预设血压值和第二预设血压值之间以后,控制器50控制静脉输液单元40以恒定输液速度继续当前药剂的输液,从而保持患者血压的持续稳定。

静脉输液单元40包括:输液泵41、引流管42和静脉输液针43,输液泵41的进液口分别与降压药储存罐20和升压药储存罐30连通;引流管42的一端与输液泵41的出液口连通;静脉输液针43设置在引流管42的另一端,静脉输液针43用于穿刺入患者的静脉;其中,控制器50与输液泵41连接,以控制输液泵41将降压药剂或升压药剂通过引流管42泵送至静脉输液针43,并通过静脉输液针43向患者静脉注射。

为了能够实时查看患者的血压变化,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智能稳压装置还包括显示屏60,显示屏60设置在智能稳压装置的外壳70上;其中,显示屏60与控制器50连接,显示屏60用于显示患者的实时动脉血压值,设定的第一预设血压值、第二预设血压值以及静脉输液单元40输液过程中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

为了能够方便输入设定的第一预设血压值、第二预设血压值以及静脉输液单元40的预设药剂注射流速,进一步地,智能稳压装置还包括控制键盘80,控制键盘80设置在外壳70上并与控制器50连接,控制键盘80用于向控制器50输入第一预设血压值、第二预设血压值以及预设药剂注射流速;其中,控制器50还用于根据输入的预设药剂注射流速控制静脉输液单元40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与预设药剂注射流速相等。即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状态,通过输入预设药剂注射流速对静脉输液单元40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智能稳压装置还包括流速调节按钮90,流速调节按钮90也设置在外壳70上并与控制器50连接,流速调节按钮90包括增大按钮和减小按钮,按压增大按钮或减小按钮可以通过控制器50调节静脉输液单元40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上升或下降。静脉输液单元40的实时药剂注射流速由控制器50控制输液泵41转速来完成。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感染,降压药储存罐20和升压药存储罐30均可连接输液袋,具体地,可将装有降压药剂的输液袋整体放入降压药储存罐20内,输液袋的接口与降压药储存罐20药液导入口连接,从而保证降压药剂的供应;同理,将装有升压药剂的输液袋整体放入升压药储存罐30内,输液袋的接口与升压药储存罐30药液导入口连接,从而保证升压药剂的供应。通过采用输液袋进行药液供应,能够有效避免药液直接放入降压药储存罐20或升压药存储罐30反复使用造成感染。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