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装置及采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4919发布日期:2018-11-24 11:3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装置及采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血装置及采血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就医或体检时,若需要化验血液,医务人员通常手动采血,且采血方式均为分步式采血,即先为采血对象的采血处,如手指尖进行消毒,接着利用一次性针头刺破采血对象经消毒后的手指尖,之后将血挤出,并用采血管将血液进行收集,并存储存储管中,贴上采血对象姓名标签,等待检测。由于全程均由人工操作,包括将针头及采血管、存储管等从独立的塑料包装袋中取出等,效率较低,而且医务人员通常会在刺破采血对象手指后再取出采血管等,故会使采血对象的伤口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期间容易造成伤口的二次感染。且将采血管、针头、存储管分别独立进行包装,虽然保证了卫生,但也极大的浪费了医疗资源,产生了过多了医疗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净、卫生且可方便医务人员采集采血对象血液,提高血液采集效率的采血装置及应用该采血装置的采血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包括:

壳体,其一端具有开口;

采血组件,其可拆卸式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针杆和存储管,所述针杆的一端具有针头,所述存储管的一端具有采血端;

驱动器,其配置为驱动所述采血组件移动以使得所述针头和采血端分别进出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以及

控制器,其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操作指令,向所述驱动器发送相应的驱动指令。

作为优选,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器用于采集采血量信息,所述第一信息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将采集的采血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中;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采血量信息判断所述存储管的采血量达到预设值,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驱动器的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采血组件还包括凸轮,所述针杆与存储管以预定间隔并排地由所述凸轮固定同时能够相对所述凸轮移动,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器相连,以在所述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进而调节所述针杆与存储管相对所述开口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及变换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至所述凸轮,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至所述变换机构,所述变换机构能够与所述针杆或存储管相作用,以将所述第二输出轴的旋转驱动力变换成沿所述针杆或存储管轴线的方向施加的驱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设有端板,所述针杆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端板相抵接以限制所述针头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的限位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

提醒部,其配置为基于提醒指令输出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判断所述存储管的采血量达到预设值时向所述提醒部发送提醒指令。

作为优选,还包括:

显示屏和存储器,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

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器,其配置为采集采血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基于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器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将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当前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

输入部,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向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

本申请同时提供一种采血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采血装置和与多个所述采血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预存储各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并分别对应输入至与各采血对象对应的采血装置中,以及对应获取并存储对各采血对象采集的血液的检测结果信息。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信息中包括头像信息,

其中,所述采血装置上还包括第二信息采集器,所述第二信息采集器配置为采集当前采血对象的头像信息并将采集的头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配置为基于接收的头像信息确定与当前采血对象匹配的基本信息,并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采血装置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发明实施例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血装置干净卫生,其中的采血组件可更换,保证了采血对象的使用安全,而且采血组件可预先一次性装设在采血装置的壳体内,使在采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可直接使用,使采血过程更为连续,提高了采血效率,同时可避免采血对象的伤口因等待采血而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二次感染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血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血装置中的采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血装置的一个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采血装置的另一个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针杆;3-针头;4-存储管;5-凸轮;6-输入部;7-显示屏;8-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发明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血装置,其包括:

壳体1,其一端具有开口;

采血组件,其可拆卸式地安装于壳体1内,并包括针杆2和存储管4,针杆2的一端具有针头3,存储管4的一端具有采血端;

驱动器,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配置为驱动采血组件移动以使得针头3和采血端分别进出壳体1的开口;以及

控制器,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操作指令,向驱动器发送相应的驱动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采血装置在使用前可通过组装系统将采血组件和已经安装有驱动器和控制器的壳体进行组装。使用采血装置时,由医护人员将壳体1的具有开口的一端对准采血对象的手指并按动壳体1上的开关,将与针刺对应操作指令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生成相应的驱动指令发送至驱动器,驱动器对采血组件进行驱动使得针杆2沿轴向移动直至针头3伸出壳体1的开口,如图3所示。在用针头3将采血对象的手指刺破后,控制器自动向驱动器发送用于收回针杆2并伸出存储管4的驱动指令(或者控制器也可以基于医护人员的与采集对应的操作指令生成对应的驱动指令发送给驱动器),驱动器基于该驱动指令,对采血组件进行驱动使得针杆2沿轴向缩回并移离与壳体1一端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将存储管4移动至与壳体1一端的开口对应的位置并沿轴向移动使得存储管4一端的采血端伸出壳体1一端的开口,如图4所示。当用采血端抵住采血对象手指上刚刚刺破处时,采血端可在毛细作用下对采血对象手指处涌出的血液进行采血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完成采血后,可将采血装置中的采血组件整套更换为新的采血组件,并将取出的采血组件中的存储管4贴标签后存储在化验室中待化验。

本实施例中的采血组件通过与壳体1间的可拆卸式连接,使得采血组件可更换,以使对应不同的采血对象,均采用一干净卫生的采血组件。其次,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采血及存储血液两功能合为一体,使仅由存储管4一管承担,并同时将针杆2及存储管4整合并预先装设于壳体1中,使得无需单独包装针杆2及存储管4,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医疗垃圾。而且还可提高医务人员的采血效率,使得采血过程连续无间断,缩减采血时间,同时极大降低了采血对象的伤口因采血过程中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而造成的感染率,保证了采血对象的使用安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呈圆筒状,当然也可为其他形状,如立方体状。该壳体1至少对应采血组件中的针头3的一端设有圆形的端板,该端板上设有开口,例如可在该端板上设置一通孔而形成该开口,采血组件中的针杆2上的针头3或存储管4的采血端能通过该通孔而伸出或缩入壳体1中。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采血组件还可以包括凸轮5,凸轮5例如可以为心形凸轮,针杆2与存储管4以预定间隔并排地穿设在凸轮5上,以由凸轮5固定,同时针杆2与存储管4还能够相对凸轮5轴向移动,进而选择性地伸出壳体1。本实施例中的凸轮5与驱动器相连,以在驱动器的驱动下转动进而调节针杆2与存储管4相对开口的位置,也即,用来调节针杆2或存储管4的位置,使其与壳体1上的开口位置相对,以能够移动以通过开口伸出壳体1或缩入壳体1中。具体实施时,也可不采用凸轮5,而选用其他的例如与齿轮相连的任一板件,或仅为一板件,驱动器或通过齿轮带动或直接带动板件转动,进而实现调节针杆2与存储管4位置的效果。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可使用plc控制系统来实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器可以包括驱动电机及用于将驱动电机的旋转驱动力变换成沿针杆2或存储管4的轴线方向施加的驱动力的变换机构,例如可包括驱动齿轮组。其中,驱动电机可以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凸轮5相连,以带动凸轮5转动,第二输出轴与驱动齿轮组相连,以驱动驱动齿轮组转动。针杆2及存储管4上可安装套管,套管上设有用于和驱动齿轮组啮合的齿键,其中,驱动齿轮组例如可以具体为蜗轮,而设有齿键的套管即相当于蜗杆。具体应用时,第一输出轴带动凸轮5转动,以使针杆2或存储管4转动至与开口位置对应的位置处,此时蜗轮与针杆2或存储管4上的套筒上的齿键相啮合,同时第二输出轴转动,以带动蜗轮转动,使蜗轮通过与其啮合的套筒齿键而带动针杆2或存储管4移动。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转动可为同步转动,也可为异步转动,具体可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例如,设置传感器用于检测针杆2或存储管4是否转动至与开口位置对应处,同时针杆2或存储管4上套筒的齿键是否与蜗轮啮合,若是,控制器则根据检测结果而控制第一输出轴停止转动,而令第二输出轴转动。或者,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时转动,和/或同时停止。另外,两输出轴的转动速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具体可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器将与所需驱动速度对应的驱动指令发送给驱动电机而控制两输出轴的转速。

当然,实现驱动针杆2或存储管4移动的方式不唯一,还可采用,例如在壳体1中设置两个超小型的电动气缸,两个电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至针杆2及存储管4,以通过两个活塞杆分别驱动针杆2及存储管4轴向移动。此外,例如还可通过设置包含有伞形齿轮的传动齿轮组实现针杆2及存储管4的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血装置还可以包括:

输入部6,其设于壳体1上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向控制器发送操作指令。

例如,输入部6具体可为一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触发按键,用户通过按压该触发按键而向控制器输入操作指令,使控制器根据该操作指令而控制驱动器运行。用户只需要输入与针刺和采集对应的操作指令,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向驱动器发送对应的驱动指令,例如控制第一输出轴转动而调节针杆2与存储管4的位置,再控制第二输出轴转动以令针杆2或存储管4的轴向移动。或者,输入部6还可为一小型的触摸屏,用户可通过触控笔实现在触摸屏上的操作,以完操作指令的输入。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限制针杆2的轴向移动的距离,也即限制针头3伸出壳体1外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可以于针杆2上固定有用于与壳体1的端板相抵接以限制针头3伸出壳体1的长度的限位件8。该限位件8结构不限,例如可为一凸块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针杆2或存储管4伸出壳体1后,医务人员可通过输入部6控制驱动器带动针杆2或存储管4缩入壳体1内,也可预设值一时间阈值,使在控制器检测到针杆2或存储管4伸出壳体1外后停留时间到达该时间阈值时控制驱动器带动其缩回。其中,对应针杆2的停留时间可稍短,而对应存储管4的停留时间可稍长。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存储管4伸出壳体1外后的停留时间,本实施例中的采血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器,至少一个第一信息采集器用于采集采血量信息,第一信息采集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以将采集的采血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中;

其中,控制器还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采血量信息判断存储管4的采血量达到预设值,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驱动器的运行。

也即,该至少一个信息采集器用于检测当前的存储管4内的储血量是否达标,若未达标,则在无用户输入的任何指令下,不主动驱动存储管4缩回,而若达标,则主动驱动存储管4缩回。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采血装置还可以包括:

提醒部,其配置为基于提醒指令输出提醒信息,

其中,控制器还配置为在判断存储管4的采血量达到预设值时向提醒部发送提醒指令。

该提醒部的设置是因为,由于存储管4大部分位于壳体1内,医务人员并不能根据肉眼的观察而确定采血量,故为了提醒医务人员采血量已达标,可以设置该提醒部,以在采血量达标时发出提示,使医务人员停止采血,及时为采血对象清理伤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采血对象为多名时,由于每个采血对象均有一对应的采血组件进行采血及储血,为了确保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与采集的血液完全对应,避免出现不匹配的现象,本实施例中的采血装置还可以包括:

显示屏7和存储器,显示屏7设于壳体1上并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存储器内存储有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

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器(未图示),其配置为采集采血对象的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控制器还配置为基于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器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将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该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当前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屏7上。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7相当于一电子标签,用于标识出该采集的血液所属的采血对象,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导致最终的检测误被他人领取,为采血对象的治疗带来严重影响。同时,通过将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来确定采血对象的信息,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存储在与采血装置通信连接的其他电子设备中,采血装置将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器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该电子设备,并从该电子设备接收与该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将该基本信息显示在显示屏7上。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在单个采血装置中存储过多信息,实现对多个采血装置的统一管理。

本实施例中还同时提供一种采血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采血装置和同时与多个采血装置通信连接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配置为预存储各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并分别对应输入至与各采血对象对应的采血装置中,使各采血装置的显示屏7显示出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同时还能够对应获取并存储对各采血对象采集的血液的检测结果信息。也即,控制装置能够关联存储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血液的检测结果信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本信息中可以包括采血对象的头像信息,其中,采血装置上还包括第二信息采集器,该第二信息采集器例如为摄像头,第二信息采集器配置为采集当前采血对象的头像信息并将采集的头像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基于接收的头像信息确定与当前采血对象匹配的基本信息,并发送至对应的采血装置中。也即,控制装置需要预先获取各采血装置将要采集哪些采血对象的血液,确定各对应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然后再将各个基本信息分别对应发送至各采血装置中,同时,控制装置自身也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存储,例如标识出哪些采血对象正处于血液采集中,而且还可标识出哪些采血对象已完成采集,等待血液检测,或哪些采血对象已完成血液检测,则取消在先的标识等等。另外,控制装置还可在检测到采血对象已完成血液检测后开始计时,将其信息仅在预定时间阈值内保存,当超出该时间阈值后则自动删除。而且,可以进行设置使得显示屏7上显示的信息每当医务人员更换新的采血组件后自动清除,以等待获取控制装置发送的新的采血对象的基本信息。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