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7288发布日期:2018-12-28 20:3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类疾病的患者在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会因对某些特殊的环境因素产生极为敏感的反应,以致使患者进入病发状态。一旦这些类疾病患者进入病发状态,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置,使其病情缓解,严重时不但会再次影响患者的健康,还可能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威胁。

但是,由于患者的发病诱因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难以及时、合理地判断出这些类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和当前环境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用户是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以使用户及其联系人能够在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做出有效措施,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若生理检测数据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可选地,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包括:

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

对环境信息提取场景特征,基于场景特征确定所述场景信息。

可选地,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后,还包括:

发送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

和/或

向预设的联系人发送通知信息。

可选地,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后,还包括:

接收对于判断结果的响应信息;若响应信息表示判断结果不正确,基于场景信息更新预设场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其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第二获取单元,其在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满足第一阈值时,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其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

生理数据检测模块,其配置为检测生理检测数据,并将生理检测数据发送至第一获取单元。

可选地,还包括:

环境检测模块,其配置为检测用户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第二获取单元;

第二获取单元具体配置为:

接收环境信息;

对环境信息提取场景特征,基于场景特征确定场景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处理单元,其配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后,生成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

安抚装置,其配置为基于控制指令执行预定安抚措施。

可选地,还包括:

通知单元,其配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后,向预设的联系人发送通知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更新模块,其配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后,接收对于判断结果的响应信息,并配置为若响应信息表示判断结果不正确,基于场景信息更新预设场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首先能够根据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判断用户当前的身体状态是否符合预设的状态,然后再根据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与预设场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目标监测状态,能够检测出发病诱因存在不确定性的精神类疾病或心脏类疾病等,更加智能地判断出用户是否处于发病状态。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由于能够根据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和所处环境对其是否处于发病状态做出综合、全面的实时判断,因此,判断结果具有及时、准确的优点,使用户、用户的监护人或联系人、诊治医生能够根据该判断结果快速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s20、若生理检测数据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s30、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理检测数据可以为用于检测精神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或者心脏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或用于检测其他发病诱因包括环境刺激的疾病的生理参数。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当生理检测数据为用于检测精神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时,生理检测数据可以包括呼吸数据、血压数据、血管容积数据、肌肉电流数据和皮肤表面电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当生理检测数据为用于检测心脏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时,生理检测数据可以包括心率数据、呼吸数据、血压数据和脉搏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生理检测数据为用于检测精神类疾病的生理参数为例,不同的情绪状态可以引起人体不同的生理参数变化,可以通过检测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来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情绪状态是否为需要监控的情绪状态,第一阈值例如可以包括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预定程度的愤怒状态、预定程度的兴奋状态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应的参数阈值或参数阈值范围。

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可以通过用户佩戴的检测设备来实时采集,例如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穿戴设备。所采集的生理检测数据可以发送至集成在穿戴设备中的处理器、与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用户便携设备,或者发送至服务端的计算设备。获取或接收到生理检测数据的处理器或设备可以将该生理参数与预定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其是否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例如,当确定生理检测数据满足了预先设定的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对应的第一阈值时,可以确定用户处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则判定用户此刻的状态为疑似病发状态。当预先设定分别对应多个情绪状态的多个第一阈值时,可以将获得的生理检测数据分别与多个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生理检测数据是否与其中任一个第一阈值相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生理检测数据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后,可以确定用户处于疑似病发状态,这时可以通过检测设备采集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进一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病发状态、危险状态等目标监测状态。在获取用户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后,可通过判断该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来判断用户所处场景中是否存在对于该用户的刺激因素,从而判断用户产生预定程度的特定情绪状态是否符合当前场景,若场景信息符合预设场景,判断用户处于作为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即非目标监测状态。例如,当用户所处场景中,周围人谈话的内容为愉快的话题,而此时却检测出用户处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则用户产生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不符合当前场景,可以判断用户处于作为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一状态。再例如,当用户所处场景中,周围人谈话的内容为愉快的话题,并且谈话的内容中未出现预设场景的人名或地名,此时,检测出用户处于预定程度的兴奋状态,此时,用户产生预定程度的兴奋状态符合当前场景,可以判断用户处于作为非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能够根据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和所处环境对其是否处于发病状态做出综合、全面的实时判断,因此,判断结果具有及时、准确的优点,使用户、用户的监护人或联系人、诊治医生能够根据该判断结果快速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图2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s20、若生理检测数据满足第一阈值,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s30、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包括:

s21、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

s22、对环境信息提取场景特征,基于场景特征确定场景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s10-s30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s30类似,在此省略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环境信息可以为声音信息和/或图像信息。通过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声音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受到了当前所处环境的听觉上的刺激,进而确定用户当前的反应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发病状态。通过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受到了当前所处环境的视觉上的刺激,进而确定用户当前的反应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发病状态。

作为非限制性的一个示例,当环境信息为声音信息时,可以根据声音信息提取用户所处场景的声音特征,并将声音特征作为场景特征,然后基于场景特征确定所述场景信息。具体地,声音特征可以包括场景中对话内容、说话声音强度、音调的高低等。

此时,声音信息对应的预设场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先存储设置:

例如,通过对用户日常生活中处于第一状态时的语音进行录音,收集语音信息,分析该语音信息内的对话内容、声音强度及音调高低,并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制作预设场景;

再例如,收集触发用户产生第一状态的外界因素,并将其设定为识别不同场景的关键词,例如:引发用户产生极度愤怒情绪的对话内容、人物声音、语言行为等信息。

作为非限制性的再一示例,当环境信息为图像信息时,可以根据图像信息提取用户所处场景的图像特征,并将图像特征作为场景特征,然后基于场景特征确定所述场景信息。具体地,图像特征可以包括用户接触的人物和人物的行为、以及用户所处环境。图像信息可以辅助声音信息确定场景特征,以提高对于场景信息分析的准确性。此时,图像信息对应的预设场景的存储设置方法与声音信息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图3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s20、若生理检测数据满足第一阈值,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s30、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s40、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后,发送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和/或向预设的联系人发送通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s10-s30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s30类似,在此省略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发送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到用户的穿戴设备中的预定安抚装置,使安抚装置可以通过声音、气味等方式辅助用户缓解当前的状态。以精神类疾病为例,当用户处于第一状态时,安抚装置可以向用户发出与缓解病情方法相关的语音提醒,使用户可以及时地根据语音提示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抚装置还可以向用户发出能够缓解病情的舒缓音乐,使用户可以通过聆听舒缓音乐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抚装置也可以包括预置的例如香料包及加热部件,通过加热部件对香料包进行加热等来向用户散发出能够缓解情绪的香薰气味,使用户可以通过香薰气味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过激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确定用户处于第一状态,还可以向用户预设的联系人发送通知信息,告知联系人用户目前正处于目标监测状态,若联系人不在用户身边,则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或反馈用户目前的实际状态信息及定位信息,以便医疗人员及时了解用户的病情,做出应急的辅助治疗方案并指挥联系人进行简单帮助,以及及时到达现场对用户进行医治。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若确定用户处于作为非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二状态,也可以发送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到用户穿戴设备中的安抚装置,使安抚装置可以通过声音、气味等方式辅助用户缓解当前的状态,避免用户长期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使用户的特定情绪状态能够快速的缓解。

图4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

s20、若生理检测数据满足第一阈值,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s30、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s40、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后,接收对于判断结果的响应信息;若响应信息表示判断结果不正确,基于场景信息更新预设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s10-s30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s10-s30类似,在此省略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后,用户的监护人或者治疗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当判断结果为不正确时,基于场景信息对预设场景进行更新,即将该判断错误的场景信息存储于预设场景内,对预设场景进行更正,防止再出现对该类场景信息进行错误判断的情况。

图5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01,其获取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102,其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

第二获取单元103,其在第一判断单元102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时,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104,其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101获取的生理检测数据可以为用于检测精神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或者心脏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或用于检测其他发病诱包括环境刺激的疾病的生理参数。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当生理检测数据为用于检测精神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时,生理检测数据可以包括呼吸数据、血压数据、血管容积数据、肌肉电流数据和皮肤表面电流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当生理检测数据为用于检测心脏类疾病的生理参数时,生理检测数据可以包括心率数据、呼吸数据、血压数据和脉搏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判断单元102确定生理检测数据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后,可以确定用户处于疑似病发状态,这时,第二获取单元103才会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场景信息,并且通过第二判断单元104进一步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病发状态、危险状态等目标监测状态。在第二获取单元103获取用户所处场景的场景信息后,第二判断单元104可通过判断该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来判断用户所处场景中是否存在对于该用户的刺激因素,从而判断用户产生预定程度的特定情绪状态是否符合当前场景,若场景信息符合预设场景,判断用户处于作为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即非目标监测状态。例如,当用户所处场景中,周围人谈话的内容为愉快的话题,而此时却检测出用户处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此时,用户产生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不符合当前场景,可以判断用户处于作为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一状态。再例如,当用户所处场景中,周围人谈话的内容为愉快的话题,并且话题中不存在预设场景的人名或地名,此时,检测出用户处于预定程度的兴奋状态,此时,用户产生预定程度的兴奋状态符合当前场景,可以判断用户处于作为非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二状态。

以生理检测数据为用于检测精神类疾病的生理参数为例,不同的情绪状态可以引起人体不同的生理参数变化,可以通过检测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来判断用户当前所处的情绪状态是否为需要监控的情绪状态,第一阈值例如可以包括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预定程度的愤怒状态、预定程度的兴奋状态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应的参数阈值或参数阈值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还包括:

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其配置为检测生理检测数据,并将生理检测数据发送至第一获取单元101。其中,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可以为与上述生理检测数据包含的生理参数对应的检测装置,例如,心率检测装置、血压检测装置、呼吸检测装置等等。

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可以通过生理数据检测模块来实时采集,生理数据检测模块可以设置于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穿戴设备上。所采集的生理检测数据可以发送至集成在穿戴设备中的处理器、与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用户便携设备、或者发送至服务端的计算设备的第一获取单元101中,以使第一判断单元102可以将该生理参数与预定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其是否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例如,当确定生理检测数据满足了预先设定的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对应的第一阈值时,可以确定用户处于预定程度的恐惧状态,则判定用户此刻的状态为疑似病发状态。当预先设定分别对应多个情绪状态的多个第一阈值时,可以将获得的生理检测数据分别与多个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生理检测数据是否与其中任一个第一阈值相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还包括:

环境检测模块106,其配置为检测用户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第二获取单元103;

第二获取单元103具体配置为:

接收环境信息;

对环境信息提取场景特征,基于场景特征确定场景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境检测单元可以为集成在穿戴设备上的声音采集单元和/或图像采集单元。此时,获取的环境信息可以为声音信息和/或图像信息。第二获取单元103通过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声音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受到了当前所处环境的听觉上的刺激,进而确定用户当前的反应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发病状态。第二获取单元103通过获取用户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是否受到了当前所处环境的视觉上的刺激,进而确定用户当前的反应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可以判定用户处于发病状态。

图6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可以包括服务端300和用户端200。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和第二判断单元104可以集成于服务端300中。服务端3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中可以同时设置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和第二判断单元104,每个服务器中也可以设置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和第二判断单元104的一个或多个。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和环境检测模块106可以集成于用户端200,用户端20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可以由用户穿戴的穿戴设备,每个穿戴设备均配置有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和环境检测模块106。

用户端200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生理检测数据,并将生理检测数据传输至服务端300,服务端300可以根据生理检测数据判断生理检测数据是否满足至少一个第一阈值,然后获取用户端200采集的环境信息,再判断场景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场景,若符合,判断用户处于作为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一状态,否则判断用户处于作为非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端200还可以为与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用户便携设备。此时,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和第二判断单元104均集成于用户便携设备内,其原理与服务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图7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可以仅包括用户端200。

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第二判断单元104、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和环境检测模块106可以均设置于用户端200内,即所有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均通过用户佩戴的穿戴设备完成。

图8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除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第二判断单元104、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和环境检测模块106外,还包括:

处理单元107,其配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104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后,生成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

安抚装置108,其配置为基于控制指令执行预定安抚措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系统包括服务端300和用户端200时,处理单元107可以设置于服务端300,安抚装置108可以设置于用户端200。当系统仅包括用户端200时,处理单元107和安抚装置108可以均设置于用户端2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判断单元104确定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可以通过处理单元107发送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到用户的穿戴设备中的预定安抚装置,使安抚装置108可以通过声音、气味等方式辅助用户缓解当前的状态。例如,安抚装置108可以为扬声器,扬声器可以向用户发出与缓解病情方法相关的语音提醒或向用户发出能够缓解病情的舒缓音乐,可以及时地根据语音提示或者聆听舒缓音乐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再例如,安抚装置108也可以为包括预置的例如香料包及加热部件,通过加热部件对香料包进行加热等来向用户散发出能够缓解情绪的香薰气味,使用户可以通过香薰气味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过激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若第二判断单元104确定用户处于作为非目标监测状态的第二状态,处理单元107也可以发送用于执行预定安抚措施的控制指令到用户穿戴设备中的安抚装置108,使安抚装置108可以通过声音、气味等方式辅助用户缓解当前的状态,避免用户长期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状态转变为第一状态,使用户的特定情绪状态能够快速的缓解。

图9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除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第二判断单元104、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和环境检测模块106外,还包括:

通知单元109,其配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104判断用户处于第一状态后,向预设的联系人发送通知信息。具体地,通知单元109可以以短信、语音等方式向用户预设的的联系人的移动终端发送通知信息,告知联系人用户目前正处于目标监测状态,若联系人不在用户身边,则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或反馈用户目前的实际状态信息及定位信息,以便医疗人员及时了解用户的病情,做出应急的辅助治疗方案并指挥联系人进行简单帮助,以及及时到达现场对用户进行医治。

图10为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除第一获取单元101、第一判断单元102、第二获取单元103、第二判断单元104、生理数据检测模块105和环境检测模块106外,还包括:

更新模块110,其配置为在第二判断单元104判断用户处于第二状态后,接收对于判断结果的响应信息,并配置为若响应信息表示判断结果不正确,基于场景信息更新预设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应设置有供用户的监护人或治疗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判断结果输入模块,更新模块110能够接收对于判断结果输入模块输入的判断结果的响应信息,当判断结果为不正确时,更新模块110基于场景信息对预设场景进行更新,即将该判断错误的场景信息存储于预设场景内,对预设场景进行更正,防止再出现对该类场景信息进行错误判断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