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9248发布日期:2018-11-24 12:00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极强的能量的活动力,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因此也代表五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气的作用主要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气虚表现为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即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血的功能有两方面,其一,即调养脏腑形体经络和骨窍。血盛则形健,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其二,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不足则精神恍惚、心悸不安;血虚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或精神恍惚等症状。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改善,人们除了穿暖、穿好,住得舒适外,更注重的是饮食健康。但是,市面上售卖的益气补血保健品多为保健口服液,价格昂贵,而且需要长期使用;服用西药,容易伤至脏器,还有可能产生对药物的依赖作用。

因此,研究一种效果显著、药食两用、安全可靠,且具有益气补血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以滋阴补血、调理虚烦不眠、安神养颜、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益心脾、补气血、固本培元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具体的,所述的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人参4~8份、阿胶8~12份、当归10~20份、黄芪15~25份、益母草8~12份、香附8~12份、玫瑰花8~12份、桃仁4~8份、西红花0.5~1.5份、肉桂1~5份、炒枣仁15~25份、益智仁8~12份、丁香1~5份、白梅花10~20份、龟板8~12份及红糖2~8份。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人参5~7份、阿胶9~11份、当归13~17份、黄芪18~22份、益母草9~11份、香附9~11份、玫瑰花9~11份、桃仁5~7份、西红花0.8~1.2份、肉桂2~4份、炒枣仁18~22份、益智仁9~11份、丁香2~4份、白梅花13~17份、龟板9~11份及红糖4~6份。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人参6份、阿胶10份、当归15份、黄芪20份、益母草10份、香附10份、玫瑰花10份、桃仁6份、西红花1份、肉桂3份、炒枣仁20份、益智仁10份、丁香3份、白梅花15份、龟板10份及红糖5份。

优选地,所述的炒枣仁为酸枣仁炒制而成,所述黄芪为生黄芪。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为膏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人参、当归、生黄芪、益母草、香附、玫瑰花、桃仁、西红花、肉桂、炒枣仁、益智仁、丁香、白梅花、龟板,去除杂质,漂洗1~2次,转移至容器中加入清水至没过药面1~2cm浸泡2~8min;

步骤二、将浸泡后的原料充分烘干,粉碎后过80~120目筛制得混合药粉,贮存备用;

步骤三、向阿胶中加入红糖液,100~120℃熬制搅拌至挂旗,加入混合药粉搅拌均匀,转移至晾膏间冷却到室温,承重、分装,杀菌后密封,即得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烘干的温度为80~90℃。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红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红糖倒入加热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90~100℃煮至完全融化。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的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含水量为5~8%。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如下:

人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肺气虚、咳嗽虚喘、食欲不佳、气津两虚、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党参含有甾醇类、生物碱、三萜类及铁、锌、铜、锰等14种无机元素、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具有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抗溃疡、增强人体免疫的功能。

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心烦失眠,燥咳少痰。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阿胶多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所成,水解产生多种氨基酸,其中有赖氨酸10%、精氨酸7%、组氨酸2%等,具有增强免疫、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改善血液、促进钙的吸收及抗休克作用。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当归多糖可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也可刺激肌组织,促进其产生造血调控因子,进而促进功能造血干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成单位(cfu-gm)的增殖分化,刺激骨髓粒单系造血。此外,当归还具有抗血栓,抗炎镇痛,降血糖,保肝利肝等作用。

黄芪:味甘,性温。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心经、膀胱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治妇女血瘀的痛经、闭经、经行不畅、产后瘀阻腹痛;水肿、小便不利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及益母草二萜、前益母草二萜,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具有兴奋子宫、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及降低血压等作用,还有利尿及抑制皮肤真菌等作用。

香附: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归肝经、三焦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香附含有多种倍半萜及其氧化物,还含有少量单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另含α-香附酮、β-蒎烯、丁香烯、桉叶素、香附子烯、香附醇、胡萝卜苷、β-谷固醇、大黄素甲醚等成分,具有抗炎、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还有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可促进离体脂肪组织的分解;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和细胞凋亡作用。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脾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治肝胃不和、胁痛脘闷、胃脘胀痛;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玫瑰花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β-香茅醇等。另含丁香油酚、牻牛儿醇、槲皮素、木麻黄素、矢车菊双苷、庚醛、香茅醛等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促进大鼠胆汁分泌等作用;还有维生素p样作用。

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经、肝经、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用治经闭、痛经、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桃仁含苦杏仁苷、野樱桃苷、2,4-次甲基珂阿尔廷醇、多花蔷薇苷、尿囊素、维生素b1、苦杏仁酶、脂肪油、脂肪酸、蛋白质等,具有抗凝血、抗直栓、改善血流、抗炎、镇痛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能止咳、平喘,对肺结核有一定疗效。

西红花:性平,味甘。归心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治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西红花含胡萝卜素、苦味素、番红花苷1-4、反式和顺式番红花二甲酯、α-番红花酸、α-菠固醇、番红花苦苷等成分,具有兴奋子宫、活血与止血、抗肾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癌、抗自由基氧化、促进视网膜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热。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桂有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增强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等作用;在体外,其甲醇提取物及桂皮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作用;桂皮的乙醚、醇及水浸液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炒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归肝经、胆经、心经。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治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炒酸枣仁含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分、枣酸、蛋白质、谷甾醇、苦味质、有机酸、维生素c、酸枣仁皂苷、黄酮苷、酸枣仁碱、槲皮素、麦珠子酸、白桦脂醇、白桦脂酸、鞣质等成分,有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催眠、镇痛、抗惊、降体温;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降压;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缺氧、抗血小板凝结。

益智仁:性温,味辛。归脾经、肾经。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治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益智仁含有强心的成分益智仁酮a和刺激性成分益智仁酮b、钙拮抗剂益智醇、抗溃疡成分益智酮、姜烯、姜醇、香橙烯等,有强心作用;扩张血管;抗胃损伤;抑制回肠;有抑制前列腺素等作用。

丁香:味辛,性温。归胃经、脾经、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治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丁香含丁香油酚、β-丁香烯、乙酰基丁香油酚、异槲皮素、山柰酚、槲皮素、石竹烯氧化物、齐墩果酸、α-衣兰油烯等成分,具有抗胃溃疡,止泻,利胆,镇痛,抗缺氧,抗凝血,抗突变,抑菌杀虫的作用。

白梅花:性平,味微酸。归肝经、胃经、肺经。功能主治: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治肝胃气滞所致胁肋胀痛、脘腹痞痛、暖气纳呆、梅核气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梅花含挥发油,主要有苯甲酸醛、苯甲醇、4-松油烯醇、棕榈酸、苯甲酸和异丁香油酚等,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绿原酸、苯甲醛、苯甲醇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伤寒、副伤寒、痢疾、结核等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龟板:味甘、咸,性寒。入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退虚热。用于肾阴不足,骨蒸劳热,腰膝痿弱,心虚健忘,遗精,崩漏带下,小儿脑门不合,久嗽,久痢,久疟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龟板含动物胶质,脂肪、钙、磷等,具有提升免疫力、抗肿瘤及延缓衰老等作用。

红糖:味甘,性温。入肝、脾。功能主治: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用于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红糖具有解毒、排毒、美容、活血及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以多味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为原料合理配伍制作而成,上述诸药的合力用以调理人体阴阳气血、安神养颜、暖肾固精,从而达到精血充实,精神抖擞、气色红润、容颜不衰的效果,能明显改善虚烦不眠、气血不足、健忘惊悸等症状。另外,本发明属于药食两用的补气益血人参桃红膏,口感好,长期食用不会产生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6份人参、15份当归、20份生黄芪、10份益母草、10份香附、10份玫瑰花、6份桃仁、1份西红花、3份肉桂、20份炒枣仁(酸枣仁)、10份益智仁、3份丁香、15份白梅花、10份龟板,去除杂质,漂洗2次,转移至容器中加入清水至没过药面1.5cm浸泡4min;

步骤二、将浸泡后的原料在85℃条件下充分烘干,粉碎后过100目筛制得混合药粉,贮存备用;

步骤三、将5份红糖倒入加热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96℃煮至完全融化,向10份阿胶中加入红糖液,110℃熬制搅拌至挂旗,加入混合药粉搅拌均匀,转移至晾膏间冷却到室温,承重、分装,杀菌后密封,即得含水量为6%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7份人参、20份当归、25份生黄芪、12份益母草、9份香附、9份玫瑰花、7份桃仁、0.8份西红花、5份肉桂、25份炒枣仁(酸枣仁)、11份益智仁、1份丁香、13份白梅花、12份龟板,去除杂质,漂洗1次,转移至容器中加入清水至没过药面1cm浸泡2~8min;

步骤二、将浸泡后的原料在80℃条件下充分烘干,粉碎后过120目筛制得混合药粉,贮存备用;

步骤三、将4份红糖倒入加热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90~100℃煮至完全融化,向12份阿胶中加入红糖液,100~120℃熬制搅拌至挂旗,加入混合药粉搅拌均匀,转移至晾膏间冷却到室温,承重、分装,杀菌后密封,即得含水量为5~8%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4份人参、17份当归、15份生黄芪、9份益母草、11份香附、8份玫瑰花、8份桃仁、1.5份西红花、2份肉桂、22份炒枣仁(酸枣仁)、8份益智仁、4份丁香、10份白梅花、11份龟板,去除杂质,漂洗2次,转移至容器中加入清水至没过药面1.8cm浸泡2min;

步骤二、将浸泡后的原料在90℃条件下充分烘干,粉碎后过90目筛制得混合药粉,贮存备用;

步骤三、将2份红糖倒入加热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92℃煮至完全融化,向8份阿胶中加入红糖液,115℃熬制搅拌至挂旗,加入混合药粉搅拌均匀,转移至晾膏间冷却到室温,承重、分装,杀菌后密封,即得含水量为7%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8份人参、13份当归、18份生黄芪、8份益母草、8份香附、11份玫瑰花、5份桃仁、0.5份西红花、1份肉桂、15份炒枣仁(酸枣仁)、9份益智仁、2份丁香、17份白梅花、8份龟板,去除杂质,漂洗1次,转移至容器中加入清水至没过药面2cm浸泡3min;

步骤二、将浸泡后的原料在88℃条件下充分烘干,粉碎后过110目筛制得混合药粉,贮存备用;

步骤三、将8份红糖倒入加热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98℃煮至完全融化,向9份阿胶中加入红糖液,100℃熬制搅拌至挂旗,加入混合药粉搅拌均匀,转移至晾膏间冷却到室温,承重、分装,杀菌后密封,即得含水量为5%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5份人参、10份当归、22份生黄芪、11份益母草、12份香附、12份玫瑰花、4份桃仁、1.2份西红花、4份肉桂、18份炒枣仁(酸枣仁)、12份益智仁、5份丁香、20份白梅花、9份龟板,去除杂质,漂洗2次,转移至容器中加入清水至没过药面1.6cm浸泡8min;

步骤二、将浸泡后的原料在82℃条件下充分烘干,粉碎后过120目筛制得混合药粉,贮存备用;

步骤三、将6份红糖倒入加热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91℃煮至完全融化,向11份阿胶中加入红糖液,100℃熬制搅拌至挂旗,加入混合药粉搅拌均匀,转移至晾膏间冷却到室温,承重、分装,杀菌后密封,即得含水量为8%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

本发明的具有益气补血功效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又称人参桃红膏,益气养颜膏或气血双补膏或益气补血饮。

食用方法:每日两次,每次10~20g,最多不超过40g,开水冲服,也可直接服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经常感到心神不宁、夜间失眠、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手脚畏冷人群;不思饮食、气血不足人群。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