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6085发布日期:2018-12-05 16:23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云南道地药材三七有“生消熟补”或“生撵熟补“之说,且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载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而每年近300亿的相关产品销售主要都是“生”三七制品,如生三七粉,生三七的粗提物,生三七总皂苷等。熟三七的产品开发严重滞后,其”补”的功效没得到开发,致使其附加值较低。也是导致三七原料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的部分原因,降低了农民种植三七的积极性,加上三七的连作障碍,三七的开发前景将受到极大的冲击。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炮制质量规范,更没有被中国药典收录。

传统临床药用的“油炸三七”存有诸多不足,包括炮制过程温度可控性差,易碳化,有效成分易和油相溶而损失,炮制品含油大,不易储存;常压蒸制温度难以达到传统油炸的高温,且有部分皂苷会溶解到水汽/水雾中而损失,炮制品含水量大,干燥不好容易发霉变质,通过高效液相分析对比,蒸制三七的新生皂苷和传统油炸差异性很大,且皂苷的多元化不如油炸和蒸制。

生品的质量标准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而熟三七则未形成标准,随着大健康意识的提升,补益类药材越来越被更多的人关注,由于缺乏质量标准规范,容易导致市场混乱,严重阻滞熟三七的应用开发。传统临床药用熟三七为油炸三七,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出现了蒸制、烘焙以及配伍煲汤等,也出现了生物转化技术,但是均难以达到传统油炸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传统油炸,油温难以控制,易发生有机化学成分碳化或焦糊,油作为升温媒介,会使得部分活性成分因溶解到油中而损失;油炸制品因负面报道较多,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油炸制品难以长期储存,易变味走油,或引鼠患、虫患。

常压蒸制,温度难以达到传统油炸的高温,使得皂苷转化条件不充分,即皂苷的多元化不如油炸和蒸制;炮制过程难免会有蒸汽凝固为液态水,会溶解部分活性皂苷,而使皂苷损失;蒸制品的水分较大,增加了一步烘干或晾干除水,倘若干燥不完全则易霉变。

直接烘焙,虽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问题,但是药材难以受热均匀,皂苷转化条件不均一,难以把控每个批次的质量稳定。

生物转化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即成本高,且稳定性难以掌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本发明涉及熟三七的炮制处理方法,以及质量标准的监测与控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所述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包括:

采收生长年限超过3年的三七根,洗净,润透,切厚片2mm~4mm,干燥。

经过分拣且过20目筛的河砂,高温处理,洗净,干燥备用;将河砂置于锅内开武火升温至170℃-220℃,放入三七厚片翻炒,河砂:三七厚片质量比=60:1,翻炒,使药材呈棕褐色,筛掉砂粒,取出三七。

进一步,三七厚片与河砂翻炒前,需进行:

将干燥的三七片粉碎过50目筛,称取0.6g,置150ml烧瓶中,加50ml甲醇,静置过夜,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补充甲醇到刻度线,得试液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总皂苷含量,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规范。

进一步,符合质量规范的三七厚片与河砂翻炒,筛掉砂粒,取出三七后,需进行:

将砂烫三七打粉过50目筛,称取0.6g,置150ml烧瓶中,加50ml甲醇,静置过夜,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补充甲醇到刻度线,得试液备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皂苷r1的含量、新增稀有皂苷rk3、rh4、rk1和rg5的总含量,以传统油炸三七为参照。

进一步,加甲醇,静置过夜,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滤液转入容量瓶;

放入三七厚片翻炒8分钟,使药材呈棕褐色,筛掉砂粒,取出三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炮制的熟三七。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而本发明专利则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砂烫温度可控性较好,借助砂粒为受热介质,样品受热均匀,且不发生因成分溶解在介质中而造成损失,炮制品容易储存,包装;更加重要的是砂烫三七的新增皂苷和传统油炸几乎相同。

本发明能较好的解决传统油炸、常压蒸制、直接烘焙以及生物转化存在的不足,旨在炮制品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传统油炸,且成品易于储存,炮制过程绿色经济。

本发明提供的砂烫炮制,借助砂粒为升温媒介,能够保证高温炮制,且药材三七受热均匀,不易焦糊或碳化;

砂烫炮制不会出现化学成分而溶解到介质中而损失;

炮制品有浓烈的焦香味,消费者更易于接受;炮制过程就伴随着干燥,无需像蒸制品一样再度干燥,且成品易于储存;

砂烫熟三七和油炸熟三七的各皂苷成分极为接近;并显示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补益类中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年产值过亿,具有“生消熟补”的三七更加引起了关注,尤其是有补血功效的熟三七,而传统临床药用的油炸三七由于不易储存,加上油炸制品安全的不恰当宣传,逐渐被蒸制或者直接烘焙,以及生物转化取代,但是均存有缺憾。砂烫则能较好的克服其他炮制方式的不足,且成分分析结果和传统油炸极为相近,且在模型动物大鼠上具有较好的补血作用。

通过前期的实验设计,进行了多次重复的摸索发现,生品三七经过受热,皂苷均会不同程度地发生脱水及脱糖反应,并产生新的稀有皂苷rk3和rh4,以及rg5和rk1;经过动物实验发现砂烫能较显著升高血虚大鼠外周血象,表现出较好的补血作用。砂烫8分钟且呈棕褐色的熟三七,其皂苷降解以及稀有皂苷的产生较稳定。

本发明对生长年限是三年的三七根,确保品质符合中国药典质量规范,并为熟三七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本发明生品三七的质量控制及检测严格参照科学可行的中国药典规范;

本发明三七厚片控制厚度在2-4毫米,便于加热炮制过程不易发生焦糊和碳化;

炮制温度控制在170至220℃,确保三七片均匀受热,从而使皂苷充分受热转化;液相条件能同时将三七noto-r1;人参皂苷rg1、re、rb1、rd以及稀有皂苷rk3、rh4、rk1和rg5,结构详见图2;均能同时较好的检测出来,详见图3和图4。

本发明以动物血虚模型补血药理活性筛选为依据,确证了砂烫三七的补血作用。活性筛选实验以认可度较高的东阿阿胶为阳性对照组,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结果的严谨性。以上具体细则均可高效重复,同时体现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rd、rg5、rk1、rk3和rh4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三七和蒸制三七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炸三七和砂烫三七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传统临床药用的“油炸三七”存有诸多不足,包括炮制过程温度可控性差,易碳化,有效成分易和油相溶而损失,炮制品含油大,不易储存;常压蒸制温度难以达到传统油炸的高温,且有部分皂苷会溶解到水汽/水雾中而损失,炮制品含水量大,干燥不好容易发霉变质,通过高效液相分析对比,蒸制三七的新生皂苷和传统油炸差异性很大,即皂苷的多元化不如油炸和蒸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所述熟三七的砂烫炮制方法包括:

s101:采收或者采购生长年限超过3年的三七根,洗净,润透,切厚片(2-4mm),干燥;

s102:将干燥的三七片粉碎过50目筛,称取0.6g,置150ml烧瓶中,加50ml甲醇,静置过夜,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补充甲醇到刻度线,得试液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总皂苷含量不得低于5%。(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s103:经过分拣且过20目筛的河砂,高温处理,洗净,干燥备用;将河砂置于锅内武火升温至170℃-220℃,放入三七厚片翻炒(砂粒/药材质量比=60:1),翻炒大约8分钟,使药材呈棕褐色,筛掉砂粒,取出三七;

s104:将砂烫三七打粉过50目筛,称取0.6g,置150ml烧瓶中,加50ml甲醇,静置过夜,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补充甲醇到刻度线,得试液备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皂苷r1(noto-r1)的含量不得低于0.45%;新增稀有皂苷rk3、rh4、rk1和rg5的总含量不得低于1%,以传统油炸三七为参照。

表1-1高效液相检测色谱条件

下面结合补血活性测试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1实验动物分组和给药剂量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5组:正常组、模型组、达那唑组、东阿阿胶组、砂烫三七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灌胃饮用水,西药阳性药组灌胃达那唑,中药阳性药组灌胃东阿阿胶;治疗组均以相应提取物灌胃,从实验第一天开始给药,疗程16天。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三七的用量为3-9g,选取中剂量6g计算人与大鼠体表面积的等效剂量,按照0.5ml/100g给药体积来算,得出大鼠的给药剂量,详见表1-2。

表1-2大鼠分组及给药剂量

1.2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模型的建立

除正常组以外各组大鼠均于实验第1天和第4天分别皮下注射浓度为12.5mg/kg、25mg/kg的2%乙酰苯肼(aph)0.9%氯化钠溶液(2ml/kg),第4天皮下注射aph2h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0.9%氯化钠溶液,剂量为25mg/kg2ml/kg),第5、6、7天均只腹腔注射ctx0.9%氯化钠溶液,剂量均为25mg/kg(2ml/kg),造模过程共7d。

造模成功的标志:通过观察实验大鼠外观、活动情况及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下降情况予以判断大鼠是否造模成功。

1.3血液及组织样本采集

实验第15天,大鼠禁食不禁水24h,第16天于末次给药后2h对各实验组大鼠进行眼内眦取血,每只大鼠取血量为0.5-1ml,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的含量。随后解剖,取出大鼠肾脏,于液氮保存备用;取胸腺和脾脏称重,以大鼠的脾脏重量(mg)/大鼠的体重(g)表示大鼠的脾脏指数,以大鼠的胸腺重量(mg)/大鼠的体重(g)表示大鼠的胸腺指数。

1.4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预先用homogeneityofvariances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数据方差齐进行lsd检验,数据方差不齐采用tamhane’st2非参数法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大鼠生命活动情况观察

各组大鼠食量、体重、毛色及活动情况均有明显变化。造模期间,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和食量增长缓慢(少食),食量减少现象以第4天造模后尤为明显,皮毛膨松枯槁,眼睛淡白无神,鼻唇淡白失泽,舌质淡白无华,耳尾色苍白而凉,反应迟缓、呈拱背状、聚堆等现象,提示模拟血虚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初步造模成功,各治疗组的大鼠生命活动情况详见表1-3。药物治疗16天内,模型组大鼠状态稍有改善,各给药组大鼠状况有显著改善。

表1-3大鼠生命活动情况观察

1.6脏器指数变化情况

如表1-4所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增加(p<0.001),可能与再障导致机体脾脏代偿性肿大有关,与模型相比,ppn组对大鼠脾脏肿大有缓解作用(p<0.05),其余给药组对脾脏指数的升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明显下降(p<0.05),各给药组胸腺指数有一定升高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表1-4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变化(n=10)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1.7外周血象的测定

如表1-5所示,给药第16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外周血wbc和rbc数均显著降低(p<0.001),hb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现出明显的血虚病理特征;同模型组相比,砂烫三七组(ppn)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wbc数(p<0.01),趋近阳性药阿胶。综上,造模后模型组外周血象均极显著下降,即造模成功,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模型组外周血象,其中砂烫三七(ppn)能较显著升高血虚大鼠外周血象,表现出较好的补血作用。

表1-5大鼠外周血象测定(n=10)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对生长年限及头数要求:是三年及对头数不做要求,确保品质符合中国药典质量规范,并为熟三七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2)生品三七的质量控制及检测严格参照科学可行的中国药典规范;

3)三七厚片控制厚度在2-4毫米,便于加热炮制过程不易发生焦糊和碳化;炮制温度控制在170至220℃,确保三七片均匀受热,从而使皂苷充分受热转化;液相条件能同时将三七noto-r1;人参皂苷rg1、re、rb1、rd以及稀有皂苷rk3、rh4、rk1和rg5,结构详见图2;均能同时较好的检测出来,详见图3和图4。

4)以动物血虚模型补血药理活性筛选为依据,确证了砂烫三七的补血作用。活性筛选实验以认可度较高的东阿阿胶为阳性对照组,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结果的严谨性。

以上具体细则均可高效重复,同时体现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三七和蒸制三七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炸三七和砂烫三七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