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8190发布日期:2019-01-14 19:5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疱疹和神经根炎。初次感染此病毒后不一定马上发病,病毒进入皮肤神经末梢内,长期潜伏于脊神经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当机体受外伤、感染、过劳等诱发因素时,则被激活而引起受侵部位的神经节和皮肤产生炎症并引起疼痛。中医名缠腰火丹,是由肝脾内蕴湿热,秉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且疼痛剧烈为特征。该病毒具有很强的神经侵染性,如不及时治疗,愈后将出现持续的神经疼痛症,对患者身体、心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在国外治疗带状疱疹多采用接种疫苗预防治疗,但在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多采用口服洛韦胶囊和激光照射,此外还有一些中药方剂,但在疗效和安全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制备一种高效、简单的治疗带状疱疹的药剂是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临床考察和比较研究,不断改进最终获得了一种高效、廉价且原料在日常中容易获得的治疗带状疱疹的药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药物,亦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疮疡。主要制成酊剂外用,也可以制成散剂、膏剂或者贴剂外用的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由下列各味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其组份为:

杠板归10g、金果榄10g、王不留行10g、独一味10g、稀醋酸50ml。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4味药材混合粉碎后,用稀醋酸50ml浸泡24h,抽滤获得药液玻璃瓶保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的杠板归味酸,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之功效,是治疗疔疮疖肿,蛇虫咬伤的良药。金果榄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用可治疗热毒蕴结,疔毒疮痈,红肿疼痛。二药相须为用,对带状疱疹具有很好的疗效。王不留行可活血通经,下乳消痈;独一味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二药可助杠板归、金果榄之药性,增强拔毒疗疮的功效,同时有助于气血恢复。同时,采用稀醋酸作为溶剂,一方面可助药物杀灭病菌,又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有助于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由下列各味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其组份为:

杠板归10g、金果榄10g、王不留行10g、独一味10g、稀醋酸50ml。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4味药材混合粉碎后,用稀醋酸50ml浸泡24h,抽滤获得药液玻璃瓶保存。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4味药材混合粉碎后,用食醋50ml浸泡24h,抽滤获得药液玻璃瓶保存。

本发明用棉签蘸取药液随时涂抹患处至痊愈。

本发明原料来源:

杠板归:来源于蓼科植物杠板归的干燥地上部分。

金果榄:来源于防己科植物青牛或金果榄的干燥块根。

王不留行:来源于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独一味: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独一味干燥地上部分。

临床治疗病例:

案例一:赵女士,农民,2018年3月突发带状疱疹,连续使用本品外用涂抹,当天即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水泡明显萎蔫,持续涂抹4天后水泡基本消失,偶有疼痛感,一个星期后痊愈。

案例二:江女士,农民,2018年4月突发带状疱疹,病情较重,初时腹部发病,因农忙耽搁治疗,就诊时已经从腹部蔓延后腰,疼痛难忍。用本品每间隔2h擦涂一次,当天疼痛明显减轻,病面得到有效控制,至第二天病面边缘病情较轻部位有所好转,疼痛得到缓解,部分水泡已经开始萎缩,其后持续间隔4h擦涂一次,5天后大部分病面结痂,局部较为严重的病面尚有疼痛感,继续用药3天后基本康复。

案例三:冯先生,农民,2018年4月前来就诊,本品每间隔3h涂抹,当天病情得到控制,其后间隔6h涂抹一次,4天后患处基本结痂,连续用药7天后基本康复。

案例四:顾先生,农民,2018年5月前来就诊,病情相对较轻,疱疹初发,本品每间隔3h涂抹,当天病情得到控制,再无蔓延,其后间隔6h涂抹一次,3天后患处基本结痂,连续用药5天后基本康复。

案例五:张女士,38岁,农民,2018年5月前来就诊,疱疹初发,病情相对较轻,用本品每间隔3h涂抹一次,当天病情得到控制,无蔓延迹象,其后间隔5-6h涂抹一次,3天后患处基本结痂,连续用药5天后基本康复。

案例六:吴女士,42岁,农民,2018年5月前来就诊,病情相对较重,患面已从腹部蔓延至后腰,疼痛难忍,坐卧不宁,采用本品涂抹,第一次用量较大,反复涂抹三遍,其后每间隔3h涂抹,当天病情得到缓解,痛感减弱,其后间隔5-6h涂抹一次,3天后患处边缘开始结痂,连续用药5天病患部位整体结痂,周边开始脱落,长出新肉,第七日症状基本消失,偶有瘙痒疼痛。

案例七:董先生,55岁,农民,前来就诊时已经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局部患面溃破,疼痛剧烈,采用本品自主反复涂抹,数日后偶遇已基本康复。

案例八:杨先生,57岁,农民,病情相对较轻,用药三天后基本结痂,未再来复诊。

案例九:李先生,62岁,农民,病情较轻,仅腹部感染,本品反复涂抹数次,当天病情得到控制,其后自主用药,间隔每日用药5-6次,4天后患处基本结痂,连续用药6天后基本康复。

案例十:陈先生,49岁,农民,病情较轻,用药两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后未来复诊。

案例十一:李女士,58岁,农民,病情较重,连续用药3日,病情得到控制,但认为效果不佳,采用其他方法辅助治疗,再3日,复诊,基本结痂,其后数日路遇,已正常劳作。

案例十二:周先生,55岁,农民,病情较轻,用本品反复涂抹,3日痊愈。

案例十三:刘女士,47岁,农民,病情较重,采用本品反复涂抹,辅助其他物理方式治疗,7日痊愈。

案例十四:王女士,48岁,农民,病情较重,就诊前反复发作,用本品治疗3日,效果不佳,采用其他物理方法辅助质量,再三日,结痂,疼痛时作,增加其他药物同时治疗,再5日基本康复。

案例十五:李先生,51岁,农民,病情较轻,用本品涂抹3日半,基本康复。

案例十六:张先生,63岁,农民,病情较重,用本品3日后自感无效,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数日后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组合,由下列各味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其组份为:杠板归10g、金果榄10g、王不留行10g、独一味10g、稀醋酸50ml。制备方法为,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4味药材混合粉碎后,用稀醋酸50ml浸泡24h,抽滤获得药液玻璃瓶保存。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之功效,是治疗疔疮疖肿,蛇虫咬伤的良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用可治疗热毒蕴结,疔毒疮痈,红肿疼痛。对带状疱疹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强拔毒疗疮的功效,同时有助于气血恢复。同时,采用稀醋酸作为溶剂,一方面可助药物杀灭病菌,又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有助于康复。

技术研发人员:刘莎;吴奋民;孙成新;姚秋阳;吴发明;刘付松;陈翠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1.06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