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5126发布日期:2019-02-15 22:3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假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肢。



背景技术: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一般为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

现有的假肢多配套使用索控式的假手,同时,假肢都需套在肩部,通过肩部及身体大幅度的运动才能拉动假手上的控制索,才能实现假手的开合并完成握持、松开等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假肢,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肢,包括驱动件和内部设置有接受腔的主体,其中,所述驱动件用于安装在用户的上臂上,所述接受腔用于套在用户的前臂上;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的底部用于安装假手;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假手的牵引线,其中,所述牵引线的末端与假手上的控制索相连;

所述牵引线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牵引线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2个插接通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通孔一一对应的插接座;

所述插接通孔内转动设置有活动扣,所述活动扣穿过所述插接通孔插入所述插接座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穿入所述牵引线的穿线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牵引线的前端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扣或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线的末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控制索的衔接件;

所述穿线通道包括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位于所述主体的底部;

所述衔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回复件,所述回复件用于驱使所述衔接件远离所述主体的顶部以使所述牵引线张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假手的连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并连接所述假手的立柱;

所述立柱内沿所述立柱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拉杆,所述立柱的侧壁设置有置球孔,所述置球孔内活动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假手的弹珠,其中,所述拉杆顶住所述弹珠并使其局部凸出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珠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弹珠凸出于所述立柱的外表面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复位件,其中,当所述弹珠落入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复位件用于提供作用力驱使所述弹珠与所述凹槽分离;

所述复位件包括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假肢,包括驱动件和主体,其中,主体上设置有牵引线,牵引线与假手的控制索相连后,转动驱动件以牵拉牵引线,从而驱动假手。

该假肢佩戴方便,无需将其套在肩部;同时,通过转动前臂即可驱动假手,操作简单,动作幅度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假肢的第一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假肢的第二轴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驱动件与主体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假肢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假肢的透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衔接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主体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向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向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连接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遮挡板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驱动件;2-接受腔;3-主体;4-连接件;5-穿线通道;6-牵引线;7-锁接孔;8-插接通孔;9-插接座;10-活动扣;11-凸起部;12-限位槽;13-壳体;14-立柱;15-拉杆;16-置球孔;17-弹珠;18-凹槽;19-缺口;20-遮挡板;21-衔接件;22-线腔;23-滑动腔;24-回复件;25-卡接孔;26-系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发明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a或/和b”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定义,“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连接,也是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文中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假肢,包括驱动件1和内部设置有接受腔2的主体3,驱动件1用于安装在用户的上臂上,接受腔2用于套在用户的前臂上。

其中,驱动件1上可设置有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内腔,驱动件1的侧面设置一开口,用户通过开口将上臂放置于内腔中,再通过松紧带等使得驱动件1与上臂相绑定,防止驱动件1松脱。

驱动件1与主体3可转动地连接,驱动件1安装于主体3的顶部,主体3的底部用于安装假手。在本实施例中,假手可采用索控式机械手,索控式机械手在假肢领域比较常见,它包括一根控制索,用户通过牵拉控制索可完成握持、松开等动作。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驱动件1与主体3的转动连接,驱动件1上设置有2个插接通孔8,主体3上设置有与插接通孔8一一对应的插接座9。插接通孔8内转动设置有活动扣10,活动扣10穿过插接通孔8插入插接座9内。

如图8和图10所示,驱动件1上可设置有凸起部11,主体3上可设置有用于与凸起部11的相对应且呈圆弧形的限位槽12,凸起部11插入限位槽12内与之滑动连接。其中,通过限位槽12可以对凸起部1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继而实现驱动件1与主体3两者之间夹角的限定。

其中,驱动件1和主体3均可设置为对称结构,插接通孔8可关于驱动件1的对称面对称分布,相应的,插接座9可关于主体3的对称面对称分布。

如图4和图5所示,为驱动假手,主体上3可设置有用于连接假手的牵引线6,其中,牵引线6的末端与假手的控制索相连。

牵引线6的前端连接于驱动件1上,牵引线6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其中,通过转动驱动件1以牵拉牵引线6,便可驱动假手完成相应的动作。

主体3上可设置有用于穿入牵引线6的穿线通道5,其中,通过穿线通道5可以有效地限制及控制牵引线6的活动空间。牵引线6的前端从穿线通道5穿出并与驱动件1相连,为此,驱动件1上可设置有用于固定牵引线6的前端的固定件,其中,固定件可以选择卡扣、锁扣或螺栓等,牵引线6的前端可被固定件通过压紧、锁紧等方式被固定住。如图9所示,驱动件1上可设置有与穿线槽相连通的锁接孔7,牵引线6的前端穿入至锁紧孔内,当固定件为卡扣、螺栓等时,可将固定件插入或旋入锁接孔7内完成对牵引线6的前端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穿线通道5可设于主体3的外壁与内壁之间,其中,主体3的外壁为其外表面,主体3的内壁即为接受腔2的腔壁。如图2所示,穿线通道5可以有效地对牵引线6进行隐藏避免牵引线暴露在外,使得假肢整体更加美观,同时,还能防止牵引线6被外物牵拉或割断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上可设置有用于容纳并使牵引线6穿入的穿线槽,穿线槽既可以控制牵引线6的活动轨迹,又可对牵引线6进行隐藏。

由于牵引线6与假手的控制索相连,所以通过牵拉牵引线6可驱动假手进行活动,实现手指的开合,完成握持、取放等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件1即可完成对牵引线6及控制索的牵拉。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3的底部可设置安装槽,假手上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的凸起,将凸起插入安装槽内可现实现假手与假肢之间的安装。

为方便牵引线6与控制索相连,牵引线6的末端可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索的衔接件21。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衔接件21可选择设置有卡接孔25的卡扣,其中,牵引线6的末端穿过系线孔26系于衔接件21上。

在与控制索连接时,可先在控制索上系有与卡接孔25相对应卡块,之后,将卡块按压入卡接孔25内即可,其中,卡块与卡接孔25之间过盈配合。

如图5所示,穿线通道包括线腔22及滑动腔23,滑动腔23位于主体的底部,线腔22位于滑动腔23的上方,且滑动腔2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线腔22的横截面面积。其中,衔接件21滑动设置于滑动腔23内,同时,衔接件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线腔22的横截面面积且无法进入线腔22内。

将假手安装于主体3的底部,并使衔接件21位于滑动腔23的底部,之后将控制索上的卡块插入衔接件21上,如此便完成假手与假肢之间的安装。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衔接件21还可以采用弹簧扣,相应的,控制索上可系有套环,其中,将弹簧扣扣在套环上就可以完成牵引线6与控制索的连接。

在完成牵引线6与控制索的连接后,牵引线6应保持张紧状态,只有这样牵引线6才能完成牵拉控制索的目的。

为此,滑动腔23内可设置有回复件24,回复件24用于驱使衔接件21远离主体的顶部使牵引线6张紧。其中,回复件24可使用弹簧,该弹簧可套在牵引线6上,弹簧的一端顶压滑动腔23的顶部,一端与衔接件21接触或连接。

由于驱动件1与主体3转动连接,所以当用户弯曲前臂时,处于紧张状态的牵引线6就会牵拉假手的控制索,从而就可以实现对假手的驱动。

例如一种假手,其控制索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假手的手指始终保持闭合;当牵拉控制索时,便可使手指张开。在本实施例中,该假手安装于假肢上,当用户弯曲前臂时,牵引绳被拉动同时控制索随之被牵拉,如此便可使得假手的手指张开,此时就可将假手的手指对准需握持的物品;之后,用户反向转动前臂使之回复至初始的状态(即前臂与上臂之间呈180°),相应的,驱动件1与主体3之间也呈180°,此时,由于牵拉的作用消除,假手的手指便在自身弹簧等复位装置的作用恢复至闭合状态,至此,便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握持。其中,如图2所示,驱动件1与主体3之间的夹角呈180°。

由于假手结构的多样化,仅通过安装槽无法安装所有结构的假手,为方便将不同形式的假手安装于主体3上,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连接件4进行配合。其中,连接件4可设置于主体3的底部,用于安装假手,且与假手可拆卸连接。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连接件4,可包括壳体13,壳体13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假手的立柱14,其中,假手上可设置有连接孔,立柱14插入连接孔中以对假手进行安装。壳体13外表面可设置有外螺纹,主体3的底部可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将壳体13安装于主体3上。

立柱14内沿立柱14高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拉杆15,立柱14的侧壁设置有置球孔16,置球孔16内活动设置有用于卡接假手的弹珠17,其中,拉杆15顶住弹珠17并使其局部凸出于立柱14的外表面。

弹珠17凸出于立柱14的外表面,使得弹珠17可以卡入假手上对应的球槽内,实现对假手对固定,防止假手与立柱14脱离。其中,为避免因假手与立柱1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弹珠17与假手上的球槽脱离,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4的横截面可设置呈非圆形结构,例如四边形、六边形等,相应的,假手上用于使立柱14插入的连接孔的横截面形状与立柱14一致。

其中,拉杆15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珠17的凹槽18,凹槽18的深度大于弹珠17凸出于立柱14的外表面的高度。通过移动拉杆15使得凹槽18对准弹珠17,此时,弹珠17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就会落入至凹槽18内,由于假手脱离弹珠17的作用,所以就可以实现假手与立柱14之间的分离。壳体13或立柱14内可设置有防止拉杆15转动的限转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拉杆15不会发生转动。

为方便移动拉杆15,可在拉杆15上设置拉绳,通过拉动拉绳实现对拉杆15的操作。其中,拉绳可采用与牵引线6相同的方式,将拉绳的自由端固定于驱动件1上,通过驱动件1对拉绳的进行拉动,从而实现拉杆15滑动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拉绳的自由端即为拉绳远离拉杆15的一端。

连接件4上可设置有复位件,其中,当弹珠17落入凹槽18内时,复位件用于提供作用力驱使拉杆15移动,使得弹珠17与凹槽18分离。

具体的,复位件可以选用弹簧。在弹珠17凸出与立柱14的外表面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的状态,此时,凹槽18与弹珠17不相接触;通过拉动拉绳使得拉杆15滑动,拉杆15移动一定的距离后,凹槽18对准弹珠17,弹珠17落入凹槽18内,弹珠17便会失去对假手的卡接作用,这时就可以完成假手与立柱14的分离工作。拉杆15上可设置有与弹簧相接触或相连的结构,随着拉杆15的移动,弹簧会被拉伸或压缩;当拉动拉绳的外力撤除时,弹簧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会回复至初始伸出状态,与此同时,拉杆15将在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在这过程中,弹珠17滑出凹槽18,弹珠17在拉杆15侧壁的顶压下重新从置球孔16凸出于立柱14的外表面。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4还可以选择夹紧装置或锁紧器,其中,锁紧器可以是电磁式或机械式等等。具体的,连接件4可包括任何锁紧和固定假手的装置或部件。

具体的,假手还可以直接通过螺栓等固定于假肢的底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用户前臂的大小存在差异,假肢应具有通用性,并能够根据用户自身需要调整接受腔2的尺寸,以方便进行佩戴。

为此,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3的侧壁上可设置有缺口19,其中,缺口19与接受腔2相连通。

主体3内设置用于遮挡缺口19的遮挡板20,遮挡板20正对于缺口19。其中,主体3包裹接受腔2的部分具有弹性,遮挡板20也具有弹性。

如图13所示,遮挡板20可呈矩形。具体的,遮挡板20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梯形等。

因为主体3包裹接受腔2的部分以及遮挡板20均具有弹性,所以可以通过外力作用于主体3以调整缺口19的大小,从而改变接受腔2的尺寸,继而适用于不同的用户,以方便他们的使用。其中,由于遮挡板20位于主体3内,所以当主体3发生形变时,遮挡板20的形状也会随之改变,以适用于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9也可设置为对称结构,缺口19的对称面可与主体3的对称面重合。缺口19的宽度从主体3的顶部至顶部可逐渐变小,具体的,缺口19可设置呈v字形,具体可参照图1和图4,其中,主体3上的v字形结构即为缺口19(为避免与接受腔2混淆,图1和图4中未标注缺口19)。

穿线通道5可设置于缺口19的左侧或右侧,以适用于用户的左手或右手,从而更加方便用户进行佩戴及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穿线通道5位于缺口19的左侧;如图4所示,穿线通道5则位于缺口19的右侧。

为方便调节缺口19的大小,主体3上可设置有用于使主体3变形以调节缺口19大小的调节装置。其中,使用调节装置还可以使主体3保持形变后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可以选用绑带,具体操作方式与鞋带相同。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由于遮挡板20会与用户的皮肤接触,所以遮挡板20朝向接受腔2的一面可设置有亲肤层。其中,亲肤层可旋转使用棉布层或无纺布层等。

为防止遮挡板20脱离正对于缺口19的位置,接受腔2内设置有用于支撑遮挡板20的支撑部。其中,支撑部可以包括位于接受腔2内的u形槽,支撑部的底部置于u形槽内。u形槽的开口朝向驱动件1,遮挡板20的底部从u形槽的开口插入u形槽,且遮挡板20与u形槽之间滑动连接。

在外出时,随身需常备身份证等各类卡片,为方便携带,主体3的外部可设置有用于放置卡片的卡槽。

为保持主体3的透气性,主体3上可设置有透气孔,其中,透气孔与接受腔2相连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