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7047发布日期:2019-02-22 20:49阅读:18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外敷膏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跌打损伤是在所难免,但却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跌打损伤是一种经受直接外伤,或者间接外伤以及长期劳损的组织,出现的微循环障碍。由于毛细血管渗液或者出血,造成了组织的血液沉积物的形成,而发生了无菌性炎症,致使组织肿胀疼痛。跌打损伤之后患者没有治疗及时的话,很可能因为治疗不当而造成一些后遗症产生,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发生慢性的肌腱炎和滑囊炎。而且之后患者在提拉重物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双手或者是四肢的无力现象。

目前跌打损伤的药物种类很多,多伴有副作用,且针对治疗跌打损伤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4~12份、姜黄7~9份、王不留行3~6份、血竭0.5~2份、自然铜3~10份、赤芍3~12份、丹皮1~3份、当归2~6份、川芎3~9份、乳香1~3份、没药2~4份、红花3~10份、桂枝7~10份、丹参9~19、独活3~8份、大黄4~6份和牛膝3~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8份、姜黄9份、王不留行5份、血竭1.5份、自然铜8份、赤芍9份、丹皮2.5份、当归5份、川芎6.5份、乳香2.5份、没药3.5份、红花9份、桂枝8.5份、丹参16、独活6份、大黄5.5份和牛膝4.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9份、姜黄8.5份、王不留行5.5份、血竭1.5份、自然铜9份、赤芍10份、丹皮2份、当归5.5份、川芎8份、乳香2.5份、没药3份、红花8份、桂枝9份、丹参18、独活7份、大黄5份和牛膝4份。

优选的,所述乳香和没药均经过醋制,没药与乳香的醋制方法相同,乳香的醋制方法为:取干净的乳香,加醋拌匀、闷透,然后放到锅中炒制表面光亮,取出后,放凉即可。

优选的,外敷药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称取:按照重量比例称取原料,其中包括三七4~12份、姜黄7~9份、王不留行3~6份、血竭0.5~2份、自然铜3~10份、赤芍3~12份、丹皮1~3份、当归2~6份、川芎3~9份、乳香1~3份、没药2~4份、红花3~10份、桂枝7~10份、丹参9~19、独活3~8份、大黄4~6份和牛膝3~5份;

s2,药膏的熬制:将s1中称取的原料添加到搅拌容器中,并用木棍进行混合,均匀混合后,倒入适量的药膏基质,加热熬制药糊,同时用木棍进行搅动,直至药物熬至焦黑,过滤出药膏基质,继续文火煎熬,得到药膏;

s3,冷却:在常温下将s2中的药膏冷至25~30℃后,可包装入盒或制成膏药贴。

优选的,所述s1中称取原料前,对每种原料预先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且粉碎后的原料过100~120目筛。

优选的,所述s2熬制药糊时,以文火进行加热熬制,每隔30分钟用木棍沿顺时针进行搅拌,熬制时间为9~12h。

优选的,所述s2中药膏基质的加入量为所有药材的的体积比为2~4:1。

优选的,所述s2中药膏基质为大豆油、蜂蜜、凡士林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独活和桂枝的的添加可祛风止痛、祛风寒,丹皮的添加可解热、止血、抗菌,且镇痛效果好;

2、三七、姜黄、丹参、血竭、自然铜、乳香和没药不仅具有活血消肿,同时还具备止痛功能,川芎、赤芍、当归、王不留行的添加进一步提高了活血止痛的效用,而血竭的添加,不仅进一步的提高了膏药的活血散瘀能力,还具有止血和生肌敛疮的效用;

3、本发明制备的外敷膏药,不仅活血化瘀能力好,同时具备良好的止痛、祛风寒的效果,且制备工艺简单,药材易获取,可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4份、姜黄7份、王不留行3份、血竭0.5份、自然铜3份、赤芍3份、丹皮1份、当归2份、川芎3份、乳香1份、没药2份、红花3份、桂枝10份、丹参19、独活8份、大黄6份和牛膝5份。

按照三组实施例的配方进行外敷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称取:按照重量比例称取原料,称取原料前,对每种原料预先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且粉碎后的原料过100目筛;

s2,药膏的熬制:将s1中称取的原料添加到搅拌容器中,并用木棍进行混合,均匀混合后,倒入适量的药膏基质,药膏基质的加入量为所有药材的的体积比为2:1,加热熬制药糊,同时用木棍进行搅动,直至药物熬至焦黑,过滤出药膏基质,继续文火煎熬,得到药膏,熬制时间为9h;

s3,冷却:在常温下将s2中的药膏冷至25℃后,可包装入盒或制成膏药贴。

实施例二

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8份、姜黄9份、王不留行5份、血竭1.5份、自然铜8份、赤芍9份、丹皮2.5份、当归5份、川芎6.5份、乳香2.5份、没药3.5份、红花9份、桂枝8.5份、丹参16、独活6份、大黄5.5份和牛膝4.5份。

按照三组实施例的配方进行外敷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称取:按照重量比例称取原料,称取原料前,对每种原料预先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且粉碎后的原料过100目筛;

s2,药膏的熬制:将s1中称取的原料添加到搅拌容器中,并用木棍进行混合,均匀混合后,倒入适量的药膏基质,药膏基质的加入量为所有药材的的体积比为3:1,加热熬制药糊,同时用木棍进行搅动,直至药物熬至焦黑,过滤出药膏基质,继续文火煎熬,得到药膏,熬制时间为10h;

s3,冷却:在常温下将s2中的药膏冷至28℃后,可包装入盒或制成膏药贴。

实施例三

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9份、姜黄8.5份、王不留行5.5份、血竭1.5份、自然铜9份、赤芍10份、丹皮2份、当归5.5份、川芎8份、乳香2.5份、没药3份、红花8份、桂枝9份、丹参18、独活7份、大黄5份和牛膝4份。

按照三组实施例的配方进行外敷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称取:按照重量比例称取原料,称取原料前,对每种原料预先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且粉碎后的原料过120目筛;

s2,药膏的熬制:将s1中称取的原料添加到搅拌容器中,并用木棍进行混合,均匀混合后,倒入适量的药膏基质,药膏基质的加入量为所有药材的的体积比为3:1,加热熬制药糊,同时用木棍进行搅动,直至药物熬至焦黑,过滤出药膏基质,继续文火煎熬,得到药膏,熬制时间为11h;

s3,冷却:在常温下将s2中的药膏冷至25~30℃后,可包装入盒或制成膏药贴。

实施例四

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敷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三七12份、姜黄9份、王不留行6份、血竭2份、自然铜10份、赤芍12份、丹皮3份、当归6份、川芎9份、乳香3份、没药4份、红花10份、桂枝10份、丹参19、独活8份、大黄6份和牛膝5份。

按照三组实施例的配方进行外敷药膏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称取:按照重量比例称取原料,称取原料前,对每种原料预先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处理,且粉碎后的原料过120目筛;

s2,药膏的熬制:将s1中称取的原料添加到搅拌容器中,并用木棍进行混合,均匀混合后,倒入适量的药膏基质,药膏基质的加入量为所有药材的的体积比为4:1,加热熬制药糊,同时用木棍进行搅动,直至药物熬至焦黑,过滤出药膏基质,继续文火煎熬,得到药膏,熬制时间为12h;

s3,冷却:在常温下将s2中的药膏冷至30℃后,可包装入盒或制成膏药贴。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四组实施例中,使用的乳香和没药均经过醋制,没药与乳香的醋制方法相同,乳香的醋制方法为:取干净的乳香,加醋拌匀、闷透,然后放到锅中炒制表面光亮,取出后,放凉即可。

实施例一制备的药膏的使用效果实例:

张某某,男,57岁,因搬重物不慎导致脚踝扭伤,脚踝处红肿,疼痛剧烈,在脚踝处敷贴实施例一中制备的药膏,3日后复诊时,疼痛已明显减轻,脚踝可转动,继续敷药,5日后复诊时,脚踝处已无任何不适,活动自如。

实施例二制备的药膏的使用效果实例:

潘某某,女,47岁,工作时不慎扭到腰,腰部疼痛剧烈,且无法挺直,在腰部处敷实施例二中制备的药膏,3日后复诊时,疼痛已明显减轻,可腰部可基本挺直,继续敷药,5日后复诊时,腰部扭伤处已无任何不适,活动自如。

实施例三制备的药膏的使用效果实例:

陈某,男,55岁,负重导致腰部扭伤,腰痛严重,不能直腰,医院就诊后,用实施例三制备的膏药为其贴敷,贴敷3天之后腰痛明显缓解,之后继续贴敷膏药,5日后复诊时,腰部扭伤处已无任何不适,活动自如。

实施例四制备的药膏的使用效果实例:

刘某某,女,61岁,腰部扭伤,疼痛剧烈,且无法挺直,来我院就诊后,用实施例四制备的膏药为其贴敷,贴敷3天之后腰痛有一定的缓解,之后继续贴敷膏药,5日后复诊时,腰部扭伤处仍有部分红肿,有轻微疼痛感,继续敷贴,两周后无任何不适,活动自如。

实施例三为最佳实施例,以最佳实施例的配方进行小批量生产,用于临床试验,经临床试用100多例,跟踪观察统计,本发明制备的药膏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上都有明显效果,一般8~24小时内能够实现疼痛的大幅度减轻,5~8天可全愈,总有效率高达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