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933发布日期:2019-01-22 22:06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弹簧圈是用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医疗器械。弹簧圈1991年Guglielmi等首次报道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GDC远端为铂金的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可直接送入动脉瘤内。当通入直流电后,弹簧圈吸引带负电荷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发生电凝,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同时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弹簧圈解脱留于动脉瘤内。GDC弹簧圈极柔软,在动脉瘤内进退盘旋顺应性好,投放位置不满意可再调整,不易发生载瘤动脉闭塞。

虽然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以其微创、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为特色,但是弹簧圈移位脱落而堵塞正常血管的情况也偶尔发生,这样就给手术带来很大风险。一旦发生,就极易导致动脉内形成血栓甚至载瘤动脉闭塞造成脑梗死。

目前的市面上的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为“鹅颈”式抓捕器套件(如图1所示),存在不能对更细、更远端的分支血管进行弹簧圈捕获的缺陷;本单位得到2018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中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面上项目《小中风胶囊下调miR-338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Armcx3基因调控的机制研究》的资助进行研究;研究一种可以针对更细、更远端的分支血管进行弹簧圈捕获的捕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操作稳定,对血管损伤小,适合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包括Y型止血阀、微导管和微导丝,所述Y型止血阀侧面为侧连接头,(Y型止血阀前端与微导管固定连接)应改为(所述微导管从Y型止血阀的后端穿入通过Y型止血阀前端穿出),所述微导丝通过微导管内腔从Y型止血阀的后端穿入到达微导管远端,微导丝头端通过丝线与微导管远端外表固定,微导丝在微导管远端形成一个微导丝环,微导丝后端设置有微导丝操作端通过后撤微导丝以控制微导丝环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微导丝为0.008微导丝。

优选的,所述微导管为EV31.5F马拉松微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适用于血管介入手术中弹簧圈逃逸脱落堵塞血管,方便对于更细、更远端的分支血管进行弹簧圈捕获,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操作稳定,对血管损伤小,适合推广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鹅颈”式抓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Y型止血阀,101-侧连接头,2-微导管,3-微导丝,301-微导丝头端,4-微导丝环,5-丝线,6-微导丝操作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包括Y型止血阀1、微导管2和微导丝3,所述Y型止血阀1侧面为侧连接头101,所述微导管2从Y型止血阀1的后端穿入通过Y型止血阀1前端穿出,所述微导丝3通过微导管2内腔从Y型止血阀1的后端穿入到达微导管2远端,微导丝头端301通过丝线5与微导管2远端外表固定,微导丝3在微导管2远端形成一个微导丝环4,微导丝3后端设置有微导丝操作端6通过后撤微导丝以控制微导丝环4的大小。

其中,微导丝3为0.008微导丝。

其中,微导管2为EV31.5F马拉松微导管。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弹簧圈逃逸捕获装置,包括Y型止血阀1、微导管2和微导丝3,Y型止血阀1为Y型阀血管成形术用套件中的Y型阀(可采用麦瑞特Y阀)Y型止血阀1侧面为侧连接头101,所述微导管2从Y型止血阀1的后端穿入通过Y型止血阀1前端穿出,微导管2为EV31.5F马拉松微导管,微导丝3通过微导管内腔从Y型止血阀1的后端穿入到达微导管2远端,微导丝3为0.008微导丝;微导丝头端301通过丝线5与微导管2远端外表固定,微导丝3在微导管2远端形成一个微导丝环4,微导丝3后端设置有微导丝操作端6通过后撤微导丝以控制微导丝环4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设有Y型止血阀1,其本身具有设计完整、配合紧密、使用可靠、操作性佳的优点;在针对更细、更远端分支血管中逃逸的弹簧圈抓捕时,微导管2从Y型止血阀1的后端穿入通过Y型止血阀1前端穿出,微导管2较细,适合此类分支血管的抓捕操作,对血管损伤较小;微导丝头端301通过丝线5与微导管2远端外表固定,微导丝3在微导管2远端形成一个微导丝环4,后端通过微导丝操作端6控制微导丝环4的大小,微导丝3对于血管的伤害也小,且能达到的更远端的分支血管端,将微导丝环4套住逃逸的弹簧圈,通过微导丝操作端6后撤微导丝以控制微导丝环4的大小将其套牢即可捕获,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稳定方便,对血管损伤小,能有效的抓捕逃逸的弹簧圈,避免弹簧圈脱落给手术带来风险,适合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