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式救援破碎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932发布日期:2019-01-22 22:0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式救援破碎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救援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手摇式救援破碎镐。



背景技术:

灾难频发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时受到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的侵害,在灾难面前,为及时挽救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社会急需一批新型专业抢险设备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特别是于 2008年5月发生在四川省造成了20万人员伤亡的汶川地震,给抢险设备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地震中心处于山区,其交通干线全部因地震造成的塌方中断,大型抢险设备无法及时运抵,而灾区建筑普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先期到达的抢险官兵只能通过十字镐、铁铲、钢钎等原始工具救援,甚至徒手的方式救援,效率很低,震后抢救的黄金72 小时在点滴流逝。即使当地有大型抢险设备,但地震灾区与外界隔绝,无水、无 油、无电,给大型抢险设备的连续使用、保养、维护提出了巨大挑战。所以灾区急需一些能够在大型抢险设备无法到达的情况下,通过人力提供足够大的动力且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大型 抢险设备进行破碎挖掘的特殊机械,同时该机械需满足能在狭小的空间进行操作,而且有便携带、易拆卸、保养维修技术低、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通过相关调研,现国内外地震救灾使用的便携设备主要有几类 :一是铁铲、钢钎、 十字镐,这类设备的缺点是效率不高,在狭小空间内使用不便,且容易疲劳 ;二是气液压驱动的扩张器和剪断器、千斤顶,在动力大的同时又存在着压缩空气、油料难以补充,无机械动力源时难以使用,体积稍大、不容易进入或带入救援现场等问题 ;三是近年来一些国外的新型伸缩式混凝土破碎镐,优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镐头可换,可以适应于各种救援场合, 且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空间少,便于在狭小空间操作,方便灵活,但同时存在着破碎效率低, 操作人员容易疲劳,价格较昂贵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易操作、性能可靠、效率高、成本低廉的手摇式救援破碎镐,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使用不便、效率低、价格较昂贵的不足之处。 该手摇式救援破碎镐无需电能等动力源,仅通过人力手摇使弹簧蓄能即可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能在能在缺电、缺油等极端条件下,快速有效的对坍塌的建筑物进行破碎,达到快速地解救地震灾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摇式救援破碎镐,包括动力源机构和破碎执行机构;所述的破碎执行机构包括上端盖、外套筒、外弹簧、内弹簧、内套筒、重锤、重锤环、受力盘、下端盖、錾子;

所述的上端盖、下端盖分别安装在外套筒的两端 ;所述的内套筒设于外套筒之内,内套筒与外套筒的轴向重合;所述的外弹簧套装于内套筒的外壁上,并位于外套筒之内;所述的内弹簧设于内套筒内;所述重锤上设置有重锤环,软轴通过重锤环与重锤相连;所述的重锤环套装在内套筒下端的外壁上,所述的外弹簧的上端与上端盖接触,下端与重锤环接触;所述的重锤设于内套筒内,位于内套筒下端;所述的内弹簧的上端与上端盖接触,下端与重锤接触;

所述的动力源机构通过软轴分别与重锤环和重锤连接;所述的重锤环在动力源机构经过软轴拉动下,沿内套筒的外壁向上滑动;所述的重锤在动力源机构经过软轴拉动下,沿内套筒的外壁向上滑动;

所述受力盘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錾子,所述的下端盖设有錾子孔,所述的錾子从錾子孔向下伸出下端盖,并能在錾子孔中滑动;所述的受力盘位于内套筒下端的下方,受力盘与内套筒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錾子的长度。

所述的动力源机构为手摇式动力源机构。

所述的动力源机构包括压杆、拉杆、导杆、卡杆,所述的导杆设有两根,分别倾斜于外套筒的轴向设置;所述的卡杆与外套筒的轴向平行,其下端与上端盖的上表面连接,其上端上设有转轴;所述的压杆中间通过该转轴安装于卡杆上端,能够基于转轴摆动;所述的两根导杆分别位于卡杆的两旁,上端与卡杆上端连接,下端与上端盖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导杆上设有上滑块和下滑块;所述的压杆左右两侧的中段分别与一根拉杆的上端活动铰接,拉杆的下端与上滑块活动铆接;所述的下滑块与两根以上的软轴的上端连接,软轴的下端从上端盖伸入外套筒和内套筒内,分别与重锤环和重锤连接。

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固定设于导杆上,位于下滑块下方,软轴从固定块中穿过然后才到达上端盖。

所述的固定块至上端盖之间的软轴外套装有软轴外套,所述的软轴一端与上端盖固定,另一端与下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的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固定块和上端盖连接,所述的软轴外套由氯乙烯塑料制成,所述的接头由Cr12MoV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工作时上提和下压左右压杆,带动导杆上的上滑块和下滑块上下滑动,此时上滑块、下滑块通过拉勾连接在一起,下滑块通过软轴与重锤相连,拉动重锤环和重锤压缩外弹簧和内弹簧,将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及重锤的重力势能;当外弹簧和内弹簧到达一定的压缩量时,外弹簧和内弹簧和重锤在势能的作用下,快速的撞击与受力盘连接的錾子,撞击瞬间产生巨大动能,錾子冲撞硬物,使硬物破碎,从而达到破碎硬物目的。

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

1. 无需电能等动力源,仅通过人力手摇使弹簧蓄能即可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能在能在缺电、缺油等极端条件下,快速有效的对坍塌的建筑物进行破碎,达到快速地解救地震灾民的目的。

2. 设计中采用了内嵌弹簧,工作时候两根弹簧交替进行压缩与释放,提高工作效率。

3. 软轴接头与上端盖螺纹连接,拆装方便;錾子与受力杆用螺钉固定方便更换不同的錾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摇式救援破碎镐破碎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摇式救援破碎镐动力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分名称及序号如下:

1-软轴、2-上端盖,3-外套筒,4-外弹簧,5-内弹簧,6-内套筒,7-重锤,8-受力盘,9-下端盖,10-錾子,11- 压杆,12-拉杆,13-导杆,14-上滑块,15-下滑块,16-下固定块,17-拉勾,18-软轴外套,19-卡杆,71-重锤环,101-錾子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摇式救援破碎镐,包括动力源机构和破碎执行机构;所述的破碎执行机构包括上端盖2、外套筒3、外弹簧4、内弹簧5、内套筒6、重锤7、重锤环71、受力盘8、下端盖9、錾子10;

所述的上端盖 2、下端盖9分别安装在外套筒3的两端 ;所述的内套筒6设于外套筒3之内,内套筒6与外套筒3的轴向重合;所述的外弹簧4套装于内套筒6的外壁上,并位于外套筒3之内;所述的内弹簧5设于内套筒6内;所述重锤7上设置有重锤环71,软轴1通过重锤环71与重锤7相连;所述的重锤环71套装在内套筒6下端的外壁上,所述的外弹簧4的上端与上端盖2接触,下端与重锤环71接触;所述的重锤7设于内套筒6内,位于内套筒6下端;所述的内弹簧5的上端与上端盖2接触,下端与重锤7接触;

所述的动力源机构通过软轴1分别与重锤环71和重锤7连接;所述的重锤环71在动力源机构经过软轴拉动下,沿内套筒6的外壁向上滑动;所述的重锤7在动力源机构经过软轴拉动下,沿内套筒6的外壁向上滑动;

所述受力盘8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錾子10,所述的下端盖9设有錾子孔101,所述的錾子10从錾子孔101向下伸出下端盖9,并能在錾子孔101中滑动;所述的受力盘8位于内套筒6下端的下方,受力盘8与内套筒6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錾子10的长度。

所述的动力源机构为手摇式动力源机构。

所述的动力源机构包括压杆11、拉杆12、导杆13、卡杆19,所述的导杆13设有两根,分别倾斜于外套筒3的轴向设置;所述的卡杆19与外套筒3的轴向平行,其下端与上端盖2的上表面连接,其上端上设有转轴;所述的压杆11中间通过该转轴安装于卡杆19上端,能够基于转轴摆动;所述的两根导杆13分别位于卡杆19的两旁,上端与卡杆19上端连接,下端与上端盖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的导杆13上设有上滑块14和下滑块15;所述的压杆11左右两侧的中段分别与一根拉杆12的上端活动铰接,拉杆12的下端与上滑块14活动铆接;所述的下滑块15与两根以上的软轴1的上端连接,软轴1的下端从上端盖2伸入外套筒3和内套筒6内,分别与重锤环71和重锤7连接。

还包括固定块16,所述的固定块16固定设于导杆13上,位于下滑块15下方,软轴1从固定块16中穿过然后才到达上端盖2。

所述的固定块16至上端盖2之间的软轴1外套装有软轴外套18,所述的软轴1一端与上端盖2固定,另一端与下固定块16固定连接。

所述的软轴1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固定块16和上端盖2连接,所述的软轴外套18由氯乙烯塑料制成,所述的接头由Cr12MoV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工作时可由两人交替上提和下压左右压杆11,带动导杆13上的上滑块14和下滑块15上下滑动,此时上滑块14、下滑块15通过拉勾连接在一起,下滑块15通过软轴1与重锤环71及重锤7相连,拉动重锤环71及重锤7压缩外弹簧4和内弹簧5,将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及重锤的重力势能;当外弹簧4和内弹簧5到达一定的压缩量时,外弹簧4及内弹簧5和重锤环71及重锤7在势能的作用下,快速的撞击与受力盘8连接的錾子10,撞击瞬间产生巨大动能,錾子10冲撞硬物,使硬物破碎,从而达到破碎硬物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