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021发布日期:2019-05-21 21:5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甲状腺切除术后通常留置有引流管,可以起到减少皮下积液、防止皮瓣坏死,防止术后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防止逆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传统的固定引流管的方式主要采用丝线将质地较硬的硅胶管缝合于患者皮肤,再用胶布交叉固定,然而用胶布固定效果不佳,当皮肤油脂过多时,胶布容易松脱,同时由于管道的牵拉,导致易因皮肤过敏等因素发生胶布固定部位皮肤损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及劳动强度。因此亟需一种能妥善固定颈部引流管的固定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管固定带。

具体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引流管固定带,包括有调节扣、第一弹性带、固定板、第二弹性带,所述调节扣右端绕接缝制有第一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右端与固定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内侧开有S形凹槽,所述固定板右端与第二弹性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带右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调节扣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材质为尼龙。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内侧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材质为医用聚氯乙烯塑料。

优选地,所述S形凹槽宽度为8~12mm。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固定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较好地固定引流管,方便了病人翻身及活动,有效地减轻了病患的痛苦,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调节扣,2-第一弹性带,3-固定板,4-第二弹性带,31-S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引流管固定带,包括有调节扣1、第一弹性带2、固定板3、第二弹性带4,所述调节扣1右端绕接缝制有第一弹性带2,所述第一弹性带2右端与固定板3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内侧开有S形凹槽31,所述固定板3右端与第二弹性带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带4右端为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调节扣1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带2和第二弹性带4材质为尼龙。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3内侧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3材质为医用聚氯乙烯塑料。

优选地,所述S形凹槽31宽度为8~12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形凹槽31宽度为10mm。

具体地,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该引流管固定带并固定于患者的腰腹部,再将引流管卡于固定板3内侧的S形凹槽31中进行固定,固定可靠,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