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钻丝锥的往复轨道与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9980发布日期:2019-09-17 20:2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骨钻丝锥的往复轨道与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钻丝锥相关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钻丝锥的往复轨道与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的骨钻丝锥一般经过消毒后放置在专用的试管内,待需要使用时再从专用的试管取出,由于医用的骨钻丝锥的外径较小,一般一根试管能容纳30根以上的医用的骨钻丝锥。现在大多采用人力用瓶塞将专用的试管的一端开口塞住,再将医用的骨钻丝锥放进专用的试管内,然后使用专用的瓶塞将专用的试管的另一个开口塞住,但由于每支试管需要放置准确的医用的骨钻丝锥数量,人工将医用的骨钻丝锥放进专用的试管很容易出现数量的误差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骨钻丝锥的往复轨道与升降装置,其通过设置有丝锥摆放盘和丝锥顶起部件,使丝锥顶起部件能将丝锥摆放盘上的骨钻丝锥顶起放入专用试管内,节省人力且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骨钻丝锥的往复轨道与升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丝锥摆放盘和丝锥顶起部件,所述丝锥顶起部件位于所述丝锥摆放盘的底部,所述丝锥摆放盘用于放置若干根骨钻丝锥;所述丝锥顶起部件包括电缸、电缸连接板、第一气缸和第一气缸滑动导轨;所述电缸和第一气缸滑动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所述电缸与所述第一气缸滑动导轨之间通过所述电缸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连接在所述电缸连接板上;其中,所述电缸带动所述电缸连接板和第一气缸在所述第一气缸滑动导轨上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丝锥推板,所述丝锥推板上设置有丝锥放置槽,所述丝锥摆放盘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长条形的摆放盘通孔,所述摆放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右丝锥摆放凹槽,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左丝锥摆放凹槽;所述骨钻丝锥的一端放置在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上,另一端放置在与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所述左丝锥摆放凹槽上;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所述丝锥推板和落在丝锥放置槽上的骨钻丝锥向远离电缸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丝锥摆放盘包括第一丝锥摆放盘和第二丝锥摆放盘,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位于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的底部,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第一摆放盘通孔,所述第一摆放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所述骨钻丝锥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上,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所述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上;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第二摆放盘通孔,所述第二摆放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第二左丝锥摆放凹槽;所述骨钻丝锥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上,另一端放置在与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所述第二左丝锥摆放凹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和第二丝锥摆放盘之间,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的底部;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可沿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导轨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四导轨连接,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可沿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气缸导轨和第二气缸滑块,所述第二气缸导轨与所述第二气缸滑块连接,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与所述第二气缸滑块通过第二气缸连接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气缸滑块在所述第二气缸导轨上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气缸包括第三气缸导轨和第三气缸滑块,所述第三气缸导轨与所述第三气缸滑块连接,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与所述第三气缸滑块通过第三气缸连接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气缸的第三气缸滑块在所述第三气缸导轨上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在所述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上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右丝锥摆放盘滑块,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左丝锥摆放盘滑块,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盘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一左丝锥摆放盘滑块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右丝锥摆放盘滑块,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左丝锥摆放盘滑块,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盘滑块与所述第三导轨连接,所述第二左丝锥摆放盘滑块与所述第四导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板为L形第二气缸连接板,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板为L形第三气缸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为小金井ORV系列的磁偶式无杆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为小金井ORV系列的磁偶式无杆气缸。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丝锥摆放盘和丝锥顶起部件,所述丝锥摆放盘内能放置若干根骨钻丝锥;所述丝锥顶起部件包括电缸、电缸连接板、第一气缸和第一气缸滑动导轨;所述第一气缸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丝锥推板,所述推板上设置有丝锥放置槽,所述丝锥摆放盘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长条形的摆放盘通孔,所述摆放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右丝锥摆放凹槽,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左丝锥摆放凹槽;所述骨钻丝锥的一端放置在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上,另一端放置在与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所述左丝锥摆放凹槽上;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所述丝锥推板和落在丝锥放置槽上的骨钻丝锥向远离电缸的方向移动。活塞杆带动所述丝锥推板向远离电缸的方向移动,每一次能顶起一根骨钻丝锥,然后通过机械手或者其他自动化设备夹持试管将骨钻丝锥放入试管内,然后第一气缸带动活塞杆复位,电缸带动第一气缸作水平位移,然后通过第一气缸活塞杆带动所述丝锥推板向远离电缸的方向移动,顶起下一根骨钻丝锥,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需求在丝锥摆放盘内放置多根骨钻丝锥,利用活塞杆带动丝锥推板顶起骨钻丝锥放进试管内,能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且能更好地节省人力,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壳体、2-丝锥摆放盘、4-骨钻丝锥、6-第二气缸、7-第三气缸、21-第一丝锥摆放盘、22-第二丝锥摆放盘、31-电缸、32-电缸连接板、33-第一气缸、34-第一气缸滑动导轨、51-第一导轨、52-第二导轨、53-第三导轨、54-第四导轨、61-第二气缸导轨、62-第二气缸滑块、71-第三气缸导轨、72-第三气缸滑块、81-第二气缸连接板、82-第三气缸连接板、91-第一长板、92-第二长板、93-第一短板、94-第二短板、95-底板、211-第一摆放盘通孔、212-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3-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214-第一右丝锥摆放盘滑块、215-第一左丝锥摆放盘滑块、221-第二摆放盘通孔、222-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223-第二左丝锥摆放凹槽、224-第二右丝锥摆放盘滑块、225-第二左丝锥摆放盘滑块、331-活塞杆、332-丝锥推板、333-丝锥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骨钻丝锥的往复轨道与升降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丝锥摆放盘2和丝锥顶起部件,所述丝锥顶起部件位于所述丝锥摆放盘2的底部,所述丝锥摆放盘2用于放置若干根骨钻丝锥4。优选地,壳体1为带有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壳体1由底板95、第一长板91、第二长板92、第一短板93和第二短板94组成。

具体地,所述丝锥顶起部件包括电缸31、电缸连接板32、第一气缸33和第一气缸滑动导轨34;所述电缸31和第一气缸滑动导轨34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壁的两侧;所述电缸31与所述第一气缸滑动导轨34之间通过所述电缸连接板32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3连接在所述电缸连接板32上;其中,所述电缸31带动所述电缸连接板32和第一气缸33在所述第一气缸滑动导轨34上水平移动。优选地,所述电缸3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长板91上,所述第二长板9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导轨固定架和第二滑动导轨固定架,所述第一气缸滑动导轨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导轨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导轨固定架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气缸33上设置有活塞杆331,所述活塞杆331上连接有丝锥推板332,所述丝锥推板332上设置有丝锥放置槽333,所述丝锥摆放盘2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331穿过的长条形的摆放盘通孔,所述摆放盘通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右丝锥摆放凹槽,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左丝锥摆放凹槽;所述骨钻丝锥4的一端放置在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上,另一端放置在与所述右丝锥摆放凹槽对称的所述左丝锥摆放凹槽上;其中,所述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331带动所述丝锥推板332向上运动,到达一定高度时,骨钻丝锥4落入丝锥放置槽333内,活塞杆331继续带动丝锥推板332和骨钻丝锥4到达设定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丝锥摆放盘2包括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位于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的底部,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331穿过的第一摆放盘通孔211,所述第一摆放盘通孔21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2,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2对称的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213;所述骨钻丝锥4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2上,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2对称的所述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213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上设置有供所述活塞杆331穿过的第二摆放盘通孔221,所述第二摆放盘通孔22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222,另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222对称的第二左丝锥摆放凹槽223;所述骨钻丝锥4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222上,另一端放置在与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222对称的所述第二左丝锥摆放凹槽223上。

优选地,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2、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213、第二右丝锥摆放凹槽222和第二左丝锥摆放凹槽223的数量一样且大于一百个,即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皆可放置超过一百根骨钻丝锥4。

优选地,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的形状大小皆一样,且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的长度小于第一长板91长度的一半。

具体地,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第一导轨51、第二导轨52、第三导轨53和第四导轨54,所述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设置于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之间,所述第三导轨53和第四导轨54设置于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的底部;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轨5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导轨52连接;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导轨53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四导轨54连接。

优选地,第一长板91与第一短板9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导轨固定架,第一长板91与第二短板9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导轨固定架,第一导轨51的一端与第一导轨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轨固定架连接;第三导轨53的一端与第一导轨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轨固定架连接。第二长板92与第一短板9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导轨固定架,第二长板92与第二短板9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导轨固定架,第二导轨52的一端与第三导轨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导轨固定架连接;第四导轨54的一端与第三导轨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导轨固定架连接。

具体地,所述壳体1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6,另一侧设置有第三气缸7;所述第二气缸6包括第二气缸导轨61和第二气缸滑块62,所述第二气缸导轨61与所述第二气缸滑块62连接,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与所述第二气缸滑块62通过第二气缸连接板8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气缸6的第二气缸滑块62在所述第二气缸导轨61上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在所述第一导轨51和第二导轨52上水平移动;所述第三气缸7包括第三气缸导轨71和第三气缸滑块72,所述第三气缸导轨71与所述第三气缸滑块72连接,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与所述第三气缸滑块72通过第三气缸连接板82连接;其中,所述第三气缸7的第三气缸滑块72在所述第三气缸导轨71上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在所述第三导轨53和第四导轨54上水平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缸6设置在所述第一长板91上,所述第三气缸7设置在第二长板92上,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二气缸6带动第一丝锥摆放盘21作水平移动和通过第三气缸7带动第二丝锥摆放盘22作水平移动,使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能交换位置,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右丝锥摆放盘滑块214,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左丝锥摆放盘滑块215,所述第一右丝锥摆放盘滑块214与所述第一导轨51连接,所述第一左丝锥摆放盘滑块215与所述第二导轨52连接;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右丝锥摆放盘滑块224,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左丝锥摆放盘滑块225,所述第二右丝锥摆放盘滑块224与所述第三导轨53连接,所述第二左丝锥摆放盘滑块225与所述第四导轨54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板81与所述第一丝锥摆放盘2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板82与所述第二丝锥摆放盘22通过螺钉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板81为L形第二气缸连接板,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板82为L形第三气缸连接板。

具体地,所述第二气缸6为小金井ORV系列的磁偶式无杆气缸,所述第三气缸7为小金井ORV系列的磁偶式无杆气缸。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将骨钻丝锥4的一端放置在第一丝锥摆放盘21的第一右丝锥摆放凹槽212上,另一端放置在第一左丝锥摆放凹槽213上,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331带动丝锥推板332向上运动,到达一定高度后,骨钻丝锥4落在丝锥推板332的丝锥放置槽333上,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331继续带动丝锥推板332和骨钻丝锥4向上运动,到达设定的高度后停下,由机械手或其他自动设备夹取试管将骨钻丝锥4放入试管,然后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331带动丝锥推板332做复位运动,电缸31带动第一气缸33做水平位移后,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331继续带动丝锥推板332向上抵顶骨钻丝锥4。当第一丝锥摆放盘21内的骨钻丝锥4被全部装入试管后,第二气缸6带动第一丝锥摆放盘21作水平移动,第三气缸7带动第二丝锥摆放盘22作水平移动,从而使第一丝锥摆放盘21和第二丝锥摆放盘22交换位置,第一气缸33的活塞杆331继续带动丝锥推板332向上抵顶第二丝锥摆放盘22内的骨钻丝锥4。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