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管癌局部化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935发布日期:2019-09-12 10:0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管癌局部化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食管癌局部化疗器。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现有技术中通过向球囊内充气或注入液体,使上、下球囊固定在肿瘤病灶的上、下端,然后通过注药管将药液注入上、下球囊与食管壁及肿瘤围成的腔隙中,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

然而,现有技术中食管癌局部化疗器存在如下问题:(1)上、下球囊之间的腔隙较大,需要将腔隙内注满药液才能达到与肿瘤病灶完全接触,使用的药液量过大,病变部位吸收较慢,治疗费用较高;(2)药液注满腔隙后会顺着球囊与食管壁之间的缝隙向下流淌至胃部,造成药液浪费,药液流淌到胃部后患者会产生不良反应,形成二次伤害。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管癌局部化疗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管癌局部化疗器,包括胃管、固定于胃管两侧的主气管和药管、雾化器、上气囊和下气囊,所述药管的顶端与雾化器连接,所述药管的末端穿过上气囊并设于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所述药管的末端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主气管的末端穿过上气囊并设于下气囊内,所述主气管的中部设置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管的末端与下气囊连通,所述下气囊顶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下气囊的上部表面固定有医用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喷头上设有七个环状分布且竖直设置的喷嘴,所述雾化喷头上还设有与喷嘴连通的药管接口,所述药管接口与药管末端镶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气管的顶端设置有气阀和设置在气阀右侧的气压表,所述主气管的中部还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设于上气囊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一侧设置有储药瓶,所述储药瓶内填充有化疗药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胃管的末端穿过上气囊和下气囊并设于下气囊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雾化器来将药液雾化,并通过药管输入到雾化喷头处并喷出,药液雾化后可以快速的填充满上下球囊之间的腔隙,且药液雾化后更容易被病变部位吸收,使用到的药液量较小,治疗费用低;

(2)在下气囊上部设置医用海绵,可以对下落的药雾进行吸收,吸收后对下气囊继续充气通过凸起部来对医用海绵进行挤压,将医用海绵内吸收的药液挤出可进行二次利用,避免了药液流入胃部而对病患造成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管癌局部化疗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喷头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胃管1;主气管2;药管3;分气管4;上气囊5;雾化喷头6;通气口7;下气囊8;气阀9;气压表10;雾化器11;储药瓶12;药管接口13;喷嘴14;凸起部15;医用海绵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管癌局部化疗器,包括胃管1、固定于胃管1两侧的主气管2和药管3、雾化器11、上气囊5和下气囊8,所述药管3的顶端与雾化器11连接,雾化器11将药液雾化后向药管3的末端输送,药管3的末端穿过上气囊5并设于上气囊5和下气囊8之间,药管3的末端连接有雾化喷头6,上气囊5和下气囊8置于病灶部位的上下侧,雾化喷头6所喷出的药雾直达病灶部位,药雾可以快速的被病灶部位吸收;所述主气管2的末端穿过上气囊5并设于下气囊8内,主气管2的中部设置有分气管4,分气管4的末端与下气囊8连通,分气管4的设置可以使主气管2在对上、下气囊进行充气时,下气囊8受气多于上气囊5,下气囊8顶部设置有凸起部15,下气囊8受气较多,将凸起部15撑起,下气囊8的上部表面固定有医用海绵16,医用海绵16可以对下落的药雾进行吸收,凸起部15撑起后可以对医用海绵16进行挤压,将医用海绵16内吸收的药雾挤出,对药液充分的利用。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雾化喷头6上设有七个环状分布且竖直设置的喷嘴14,雾化喷头6上还设有与喷嘴14连通的药管接口13,药管接口13与药管3末端镶嵌连接,药雾进入药管3后通过雾化喷头6喷出,雾化喷头6上设置多个喷嘴14,且喷嘴14口朝上,可以将药雾向上喷出,快速填充腔隙。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主气管2的顶端设置有气阀9和设置在气阀9右侧的气压表10,主气管2的中部还设有通气口7,通气口7设于上气囊5内,气阀9控制进出气的开关,通过气压表10来测量主气管2内的气压,避免充气过多,上、下气囊扩张过大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所述雾化器11一侧设置有储药瓶12,储药瓶12内填充有化疗药液,储药瓶12内存储药液,并通过雾化器11来进行雾化,雾化完成后排入药管3内。

具体地,所述胃管1的末端穿过上气囊5和下气囊8并设于下气囊8的下方,胃管1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方便将化疗器向食管内插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化疗器插入到病患的食管中,使上、下气囊8置于病灶部位的上下处,将主气管2顶端与充气装置连接,打开气阀9进行充气,上、下气囊8受气后体积变大并紧贴食管壁,上、下气囊8和食管壁之间形成腔隙,将化疗药液填充至储药瓶12内,并通过雾化器11来对药雾进行雾化,药液雾化后输入到药管3内,并通过雾化喷头6喷出,雾化喷头6将药雾向上喷出,药雾快速充满整个腔隙,病灶部位对药雾快速的吸收,药雾喷出后部分附在病灶部位和食管壁上,部分药雾下落至医用海绵16表面,并被医用海绵16吸收,然后持续对主气管2进行充气,由于主气管2和下气囊8之间还连通有分气管4,使下气囊8受气比上气囊5多,下气囊8继续受气后凸起部15对医用海绵16进行挤压,医用海绵16所吸收的药雾被挤压喷出,对药液起到了充分利用的作用,化疗完成后打开气阀9进行泄气,泄气的过程中腔隙内的余液由医用海绵16吸收并带出食道壁,不会落入到胃部,将化疗器整个取出后完成使用。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医院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

附注: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器11型号为NE-C900,是市场上常用的雾化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