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040发布日期:2019-11-12 22:1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康复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是常见的医疗护理康复器材。电动轮椅作为代步工具,方便了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来使轮椅的使用者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同时,电动轮椅可帮助使用者进行锻炼和康复,提高使用者的身体素质。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的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功能,减轻了使用者的运动强度和体力消耗。

当前,电动轮椅有着转向不便、旋转半径大等缺点,造成现有的电动轮椅占用空间大、不能在狭窄空间内行驶等诸多问题。面对上述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使用万向轮。然而,大部分万向轮必须转向到外力方向,才能行驶,其依旧存在转向不便的问题。当前能做到原地侧向横移的万向轮结构复杂、制造工艺难度大、且不易拆换万向轮内的各个部件。万向轮内的一个部件的损坏,可造成整个万向轮的损坏、更换,增加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该电动轮椅使用了能侧向横移的万向轮做为前轮,实现了电动轮椅的原地转向,使得该电动轮椅可以自由地在狭窄空间内进行穿行。于此同时,该电动轮椅的万向轮易于拆卸,方便了万向轮及万向轮内各个部件的拆换、维修,有效降低维护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轮椅包括,万向轮、方向切换拔杆、电机、后轮左侧轮及后轮右侧轮;其中,万向轮为电动轮椅的前轮,用于带动电动轮椅朝各个方向运动;方向切换拔杆,用于手动控制电动轮椅的运动方向;电机,用于通过皮带传动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万向轮,使电动轮椅前进或后退;后轮左侧轮,用于通过与齿轮分离实现电动轮椅的左转;后轮右侧轮,用于通过与齿轮分离实现电动轮椅的右转;其特征在于,万向轮的整体结构包括可拆卸的轮毂和轮体;轮体包括可拆卸的多个大橡胶轮和多个小橡胶轮;轮体的轮面由大橡胶轮的轮面和小橡胶轮的轮面围成,且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通过绕自身的中心轴滚动带动万向轮侧向横移。

进一步地,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交替设置,围成万向轮完整的外轮面;大橡胶轮等角度均匀分布在万向轮的外周,小橡胶轮等角度均匀分布在万向轮的外周,且每个小橡胶轮填满相邻两个大橡胶轮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轮毂包括沿万向轮轴向由内到外分布的可拆装的轮毂内护盖、第一固定板、轮轴驱动连接件、第二固定板及轮毂外护盖;轮体包括沿万向轮径向分布的可拆装的海绵垫、海绵支撑板;轮体的海绵垫与轮毂的轮轴驱动连接件相贴合。

进一步地,轮轴驱动连接件设置于万向轮的中心,中部设有通孔,用于与电动轮椅的前轴固定连接;轮轴驱动连接件的外周分布有凹槽,用于放置海绵垫。

进一步地,海绵垫均匀分布于轮轴驱动连接件外周,并与轮轴驱动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海绵垫远离轮轴驱动连接件的外部连接有一个海绵支撑板;海绵支撑板覆盖海绵垫的外周面;海绵支撑板与海绵垫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小橡胶轮包括小滚轮橡胶、小滚轮骨架、滚针轴承、垫片、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且,大橡胶轮包括大滚轮橡胶、大滚轮骨架、滚针轴承、垫片、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

进一步地,滚轮轴固定组件上设置有卡齿,用于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配合;滚轮轴固定组件上设置有卡齿,用于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上交替设置有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第一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大橡胶轮的滚轮轴固定组件上的卡齿相配合,第二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小橡胶轮的滚轮轴固定组件上的卡齿相配合;在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槽,用于与轮毂内护盖上的卡齿相配合;且,第二固定板上交替设置有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第一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大橡胶轮的滚轮轴固定组件上的卡齿相配合,第二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小橡胶轮的滚轮轴固定组件上的卡齿相配合;在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槽,用于与轮毂外护盖上的卡齿相配合。

进一步地,轮毂内护盖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配合;轮毂外护盖上设有第三螺孔,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相配合。

进一步地,方向切换拔杆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对应地控制电动轮椅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所述电动轮椅扶手处设有用于调整电动轮椅速度的速度挡,速度挡可在高中低三个位置间滑动;所述电动轮椅扶手处设有用于控制电机运动及停止的开关键;所述电动轮椅包括四驱系统,用于通过电机控制前轮、后轮左侧轮和后轮右侧轮;所述电动轮椅配备有防倒装置,防倒装置为两个相互平行“L”型支架,且两“L”型支架间设有一与后轴平行的连接杆,“L”型支架的一端与电动轮椅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万向轮的整体结构包括可拆卸的轮毂和轮体;轮体包括可拆卸的多个大橡胶轮和多个小橡胶轮;轮体的轮面由大橡胶轮的轮面和小橡胶轮的轮面围成,且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通过绕自身的中心轴滚动带动万向轮侧向横移的技术手段,所以实现了电动轮椅的原地转向,使得该电动轮椅可以自由地在狭窄空间内进行穿行。与此同时,该电动轮椅的万向轮由于采用可拆卸的轮毂和轮体,达到易于拆卸的技术效果,方便万向轮及万向轮内各个部件的拆换、维修,有效降低维护费用。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交替设置,围成万向轮完整的外轮面;大橡胶轮等角度均匀分布在万向轮的外周,小橡胶轮等角度均匀分布在万向轮的外周,且每个小橡胶轮填满相邻两个大橡胶轮间的空隙的技术手段,所以实现了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的无缝衔接,保证了万向轮与地面的充分接触。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轮毂包括沿万向轮轴向由内到外分布的可拆装的轮毂内护盖、第一固定板、轮轴驱动连接件、第二固定板及轮毂外护盖;轮体包括沿万向轮径向分布的可拆装的海绵垫、海绵支撑板;轮体的海绵垫与轮毂的轮轴驱动连接件相贴合的技术手段,所以万向轮的各个部分均可灵活拆装,为万向轮的维护及万向轮各部件的拆换提供便利。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轮轴驱动连接件设置于万向轮的中心,中部设有通孔,用于与电动轮椅的前轴固定连接;轮轴驱动连接件的外周分布有凹槽,用于放置海绵垫的技术手段,所以为电机四驱驱动电动轮椅的万向轮提供了保证,同时通过皮带传动实现了电机正转驱动和反转驱动万向轮的前转和后转,而设置在轮轴驱动连接件外周的凹槽,为海绵垫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5、本技术方案采用海绵垫均匀分布于轮轴驱动连接件外周,并与轮轴驱动连接件相贴合,每个海绵垫远离轮轴驱动连接件的外部连接有一个海绵支撑板;海绵支撑板覆盖海绵垫的外周面;海绵支撑板与海绵垫一一对应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减震隔音的技术效果,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6、本技术方案采用小橡胶轮包括小滚轮橡胶、小滚轮骨架、滚针轴承、垫片、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且,大橡胶轮包括大滚轮橡胶、大滚轮骨架、滚针轴承、垫片、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的技术手段,使得万向轮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同时由于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的各个部分均是可拆卸替换的,降低了万向轮的维护成本。

7、本技术方案采用滚轮轴固定组件上设置有卡齿,用于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配合;滚轮轴固定组件上设置有卡齿,用于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配合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与海绵支撑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间的快速安装和固定,简化了万向轮的装配过程。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第一固定板上和第二固定板上设置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的技术手段,所以实现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大橡胶轮和小橡胶轮之间的快速卡接;同时由于采用了在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之间设置第三卡槽的技术手段,所以实现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与轮毂内护盖和轮毂外护盖之间的快速卡接;方便了万向轮的装配和拆装,由于连接均为卡接,所以属于可拆卸地安装,降低万向轮的维护成本。

9、本技术方案采用了轮毂内护盖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配合的技术手段,实现轮毂内护盖和第一固定板的快速连接;与此同时,本技术方案还采用了轮毂外护盖上设有第三螺孔,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四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相配合的技术手段,实现轮毂外护盖和第二固定板的快速连接,由于使用螺接进行可拆卸地安装,降低万向轮的维护成本。

10、本技术方案采用了方向切换拔杆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对应地控制电动轮椅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所述电动轮椅扶手处设有用于调整电动轮椅速度的速度挡,速度挡可在高中低三个位置间滑动;所述电动轮椅扶手处设有用于控制电机运动及停止的开关键;所述电动轮椅包括四驱系统,用于通过电机控制前轮、后轮左侧轮和后轮右侧轮;所述电动轮椅配备有防倒装置,防倒装置为两个相互平行“L”型支架,且两“L”型支架间设有一与后轴平行的连接杆,“L”型支架的一端与电动轮椅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轮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方向切换拔杆对电动轮椅的同向控制;电动轮椅的速度及开关状态可调,且由于速度挡和开关键均设置在扶手处,所以易于控制;四驱系统保证了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车轮不打滑;而防倒装置则避免了电动轮椅的后翻倾倒,提高了电动轮椅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轮椅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椅的万向轮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方向切换拔杆;

2、防倒装置;

3、后轮左侧轮;

4、后轮右侧轮;

5、万向轮,前轮;

51、小橡胶轮;

52、大橡胶轮;

53、第二固定板;

54、海绵垫;

55、海绵支撑板;

56、轮轴驱动连接件;

57、第一固定板;

58、轮毂内护盖;

59、螺钉;

510、轮毂外护盖;

511、小滚轮橡胶;

512、小滚轮骨架;

513、滚针轴承;

514、垫片;

515、滚轮轴固定组件;

521、大滚轮橡胶;

522、大滚轮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包括,万向轮5、方向切换拔杆1、电机、后轮左侧轮3及后轮右侧轮4;其中,万向轮5为电动轮椅的前轮5,用于带动电动轮椅朝各个方向运动;方向切换拔杆1,用于手动控制电动轮椅的运动方向;电机,用于通过皮带传动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万向轮5,使电动轮椅前进或后退;后轮左侧轮3,用于通过与齿轮分离实现电动轮椅的左转;后轮右侧轮4,用于通过与齿轮分离实现电动轮椅的右转;其特征在于,万向轮1的整体结构包括可拆卸的轮毂和轮体;轮体包括可拆卸的多个大橡胶轮52和多个小橡胶轮51;轮体的轮面由大橡胶轮52的轮面和小橡胶轮51的轮面围成,且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通过绕自身的中心轴滚动带动万向轮5侧向横移。

在万向轮5侧向横移时,大橡胶轮52或小橡胶轮51与地面接触,并且通过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来保证万向轮5与地面的接触,避免打滑,实现了电动轮椅改变运动方向时的零旋转半径换向,可让电动轮椅进行原地换向的操作,使得电动轮椅适合在狭小空间内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交替设置,围成万向轮5完整的外轮面;大橡胶轮52等角度均匀分布在万向轮5的外周,小橡胶轮51等角度均匀分布在万向轮5的外周,且每个小橡胶轮51填满相邻两个大橡胶轮52间的空隙。

每个万向轮均包括六个大橡胶轮52和六个小橡胶轮51。每两个大橡胶轮52间的夹角为60度,每两个小橡胶轮51间的夹角也为60度。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部分重叠,保证了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的无缝衔接,使得万向轮5与地面充分接触,避免打滑。

本实施方式的轮毂包括沿万向轮5轴向由内到外分布的可拆装的轮毂内护盖58、第一固定板57、轮轴驱动连接件56、第二固定板53及轮毂外护盖58;轮体包括沿万向轮5径向分布的可拆装的海绵垫54、海绵支撑板55;轮体的海绵垫54与轮毂的轮轴驱动连接件56相贴合。

万向轮5的轮毂内护盖58、第一固定板57、轮轴驱动连接件56、第二固定板53、轮毂外护盖510、海绵垫54、海绵支撑板55、以及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均是可拆卸的,为万向轮5的维修替换提供了方便。

本实施方式的轮轴驱动连接件56设置于万向轮的中心,中部设有通孔,用于与电动轮椅的前轴固定连接;轮轴驱动连接件56的外周分布有凹槽,用于放置海绵垫54。

电动轮椅的前轴穿过轮轴驱动连接件56中部的通孔与万向轮5固定连接。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前轴转动,从而驱动万向轮5。轮轴驱动连接件56的外周分布有凹槽,凹槽的大小略小于海绵垫54,使得海绵垫54挤压固定在凹槽内,不易脱落。

本实施方式的海绵垫54均匀分布于轮轴驱动连接件56外周,并与轮轴驱动连接件56相贴合,每个海绵垫54远离轮轴驱动连接件56的外部连接有一个海绵支撑板55;海绵支撑板55覆盖海绵垫54的外周面;海绵支撑板55与海绵垫54一一对应。

海绵垫54共有六块,相应地,海绵支撑板55有六块。海绵垫54挤压在由海绵支撑板55以及轮轴驱动连接件56所围成的空间内,海绵受挤压填满该空间,从而起到防震隔音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小橡胶轮51包括小滚轮橡胶511、小滚轮骨架512、滚针轴承513、垫片514、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且,大橡胶轮52包括大滚轮橡胶521、大滚轮骨架522、滚针轴承513、垫片514、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515。

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位于小橡胶轮51的中部,其两侧各分布有一套小滚轮橡胶511、小滚轮骨架512、滚针轴承513、以及垫片514。其中,可与地面接触的小滚轮橡胶511的内部套设有小滚轮骨架512。小滚轮骨架512的内部套设有滚针轴承513。滚针轴承513与滚轮轴固定组件515相接触,滚针轴承513与滚轮轴固定组件515间安装有垫片514。并且,小滚轮橡胶511、小滚轮骨架512、滚针轴承513、垫片514以及滚轮轴固定组件515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为小橡胶轮51的装配、检修以及其内部零件的替换提供了便利。同样地,大橡胶轮52也是这样装配。

本实施方式的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设置有卡齿,用于与第一固定板57和第二固定板53相配合;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设置有卡齿,用于与第一固定板57和第二固定板53相配合。

位于小橡胶轮51中部的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设置有卡齿与第一固定板57和第二固定板53相卡接,从而将小橡胶轮51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7和第二固定板53的外周。类似地,大橡胶轮52也是这样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7和第二固定板53的外周。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固定板57上交替设置有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第一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大橡胶轮52的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的卡齿相配合,第二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小橡胶轮51的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的卡齿相配合;在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槽,用于与轮毂内护盖58上的卡齿相配合;且,第二固定板53上交替设置有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第一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大橡胶轮52的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的卡齿相配合,第二卡槽组包括径向分布的两个卡槽,用于与小橡胶轮51的滚轮轴固定组件515上的卡齿相配合;在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之间设置有第三卡槽,用于与轮毂外护盖510上的卡齿相配合。

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57上设置有六组第一卡槽组,相邻两个第一卡槽组间夹角为60度,用于固定大橡胶轮52。第一固定板57上设置有六组第二卡槽组,相邻两个第二卡槽组间夹角为60度,用于固定小橡胶轮51。相邻的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间的夹角为30度。第一固定板57上设置有12个第三卡槽,第三卡槽位于第一卡槽组和第二卡槽组的中部。第二固定板53上的卡槽设置与第一固定板57上的卡槽设置相一致。

本实施方式的轮毂内护盖58上设有第一螺孔,第一固定板57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配合;轮毂外护盖510上设有第三螺孔,第二固定板53上设有第四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相配合。

第一螺孔共有四个,为矩形的四个顶点。螺栓穿过轮毂内护盖58上的第一螺孔和第一固定板57上的第二螺孔将轮毂内护盖58和第一固定板57进行固定。由于采用螺栓固定,轮毂内护盖58和第一固定板57间的固定是可拆卸的,方便维护。同样地,第三螺孔共有四个,为矩形的四个顶点。螺栓穿过轮毂外护盖510上的第三螺孔和第二固定板53上的第四螺孔将轮毂外护盖510和第二固定板53进行固定。由于采用螺栓固定,轮毂外护盖510和第二固定板53间的固定是可拆卸的。

本实施方式的方向切换拔杆1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对应地控制电动轮椅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所述电动轮椅扶手处设有用于调整电动轮椅速度的速度挡,速度挡可在高中低三个位置间滑动;所述电动轮椅扶手处设有用于控制电机运动及停止的开关键;所述电动轮椅包括四驱系统,用于通过电机控制前轮、后轮左侧轮和后轮右侧轮;所述电动轮椅配备有防倒装置2,防倒装置2为两个相互平行“L”型支架,且两“L”型支架间设有一与后轴平行的连接杆,“L”型支架的一端与电动轮椅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轮。

方向切换拔杆1的运动方向与电动轮椅的运动方向相一致,有效降低使用者对电动轮椅控制的难度。将速度档和开关键设置在扶手处,为使用者控制电动轮椅提供了便利。四驱系统起步快、安全性能强。防倒装置2有效地避免了电动轮椅的向后倾倒,提高了电动轮椅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一

电动轮椅需向前运动时,使用者将方向切换拔杆1前推。电机正转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万向轮5以前轴为轴正向转动,后轮左侧轮3和后轮右侧轮4以后轴为轴正向转动,从而实现电动轮椅的前行。

实施例二

电动轮椅需向后运动时,使用者将方向切换拔杆1后推。电机反转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万向轮5以前轴为轴反向转动,后轮左侧轮3和后轮右侧轮4以后轴为轴反向转动,从而实现电动轮椅的后退。

实施例三

电动轮椅需向左运动时,使用者将方向切换拔杆1左推。后轮左侧轮3与齿轮分离,后轮左侧轮3不动,后轮右侧轮4与后轮左侧轮3存在速度差,两万向轮5侧向横移,即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电动轮椅实现左转。

实施例四

电动轮椅需向右运动时,使用者将方向切换拔杆1右推。后轮右侧轮4与齿轮分离,后轮右侧轮4不动,后轮左侧轮3与后轮右侧轮4存在速度差,两万向轮5侧向横移,即大橡胶轮52和小橡胶轮51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电动轮椅实现右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