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拔针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9753发布日期:2019-12-10 19:5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拔针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拔针贴。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静脉采血均为常见护理操作技术,而在拔针后需要对针孔部分进行及时、适当的按压,否则会出现出血或瘀血的状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按压方法为棉签按压、棉球按压等,这种按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按压持续时间不足;

(2)按压方法不对或按压错位;

(3)患者有肢体功能障碍,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辅助按压,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易导致按压错位。

以上三点问题都易造成患者针孔部位渗血或瘀血。

针对上述问题,有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202526405u一种输液拔针贴,公开了主要由胶膜层、敷料层和贴纸层组合成的拔针贴;中国专利cn205198064u一种输液拔针贴,公开了由胶布、压块和贴纸组合成的拔针贴;以上两个专利公开的方案结构基本一致,作用原理均为通过胶布将压块/敷料层按压在患者的针孔上已达到按压止血的目的且无需人工按压,但是两者都存在贴纸揭开便利程度不够以至于导致按压不及时的问题,此外,医护人员在拔针后若针尖处理不当易造成职业暴露,而以上两个专利的方案都没有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拔针贴,该一次性拔针贴不仅结构简单,贴纸易揭开、按压迅速,可有效对患者针孔部位进行按压,同时还可收容拔出的针头,解决了针尖处理不当易造成的职业暴露问题,实用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拔针贴,包括贴纸、胶布和按压块,所述胶布包括第一胶布和第二胶布,所述第一胶布和所述第二胶布对称设于所述按压块的两侧,所述第一胶布的粘贴面上设有适配的第一贴纸,所述第二胶布的粘贴面上设有适配的第二贴纸;

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纸靠近所述按压块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往所述第一贴纸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绕过所述按压块的上表面而与所述第二贴纸靠近所述按压块的一端连接;

还包括按压棒,所述按压棒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针头穿刺部,所述针头穿刺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按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头穿刺部由硅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布和所述第二胶布均呈v形,且v形的底端与所述按压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为圆形,其直径为1.5cm,厚度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棒为长方体,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手持部和所述针头穿刺部的连接处,且所述挡板围绕所述按压棒的两侧面和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由硬质塑料制成,长度为3-4cm。

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穿刺部的长度为2-4cm。

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连接带的一端与第一胶布的头端连接,另一端反向环绕后与第二胶布的头端连接,使得连接带与第一胶布和第二胶布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在使用时,先将按压块迅速按压在患者的针孔上,再抓住连接带位于按压块的部分并向上提拉,即可将第一贴纸和第二贴纸从相应的胶布上揭开,贴纸易撕开且不影响按压块的及时按压,操作简便快速,而专利cn202526405u和专利cn205198064u的拔针贴均需先揭开贴纸才能将按压部分按压在患者的针孔上,不仅拔针后不能迅速即时的进行按压,而且贴纸不易揭开。

(2)按压棒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拔针贴使用的便利程度,一方面,通过手持按压棒即可将所述按压块按压在患者的针孔上,无需触碰按压块的按压面,提升了拔针贴使用的卫生程度,另一方面,在按压块固定好之后,将按压棒向上轻轻反折即可将其与按压块分离,此时,将拔出的针头插入针头穿刺部内,即可有效解决针尖裸露造成职业暴露的问题,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拔针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图中,1-按压块,2-第一胶布,3-第一贴纸,4-第二胶布,5-第二贴纸,6-连接带,7-按压棒,71-手持部,72-针头穿刺部,73-挡板。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在本新型一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一次性拔针贴,包括贴纸、胶布和按压块1,所述按压块1用于对患者的针孔部进行按压,所述胶布用于将所述按压块1固定在患者针孔上,所述贴纸用于覆盖所述胶布的粘贴面。

所述胶布包括第一胶布2和第二胶布4,所述第一胶布2和所述第二胶布4对称设于所述按压块1的两侧,所述第一胶布2的粘贴面上设有适配的第一贴纸3,所述第二胶布4的粘贴面上设有适配的第二贴纸5。

该拔针贴还包括连接带6,所述连接带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贴纸2靠近所述按压块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往所述第一贴纸1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绕过所述按压块7的上表面而与所述第二贴纸5靠近所述按压块1的一端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带6与所述第一胶布2和所述第二胶布4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在使用时,先将所述按压块1迅速按压在患者的针孔上,再抓住所述连接带6位于所述按压块1的部分并向上提拉,即可将所述第一贴纸3和所述第二贴纸5从相应的胶布上揭开,贴纸易撕开且不影响所述按压块1的及时按压,操作简便快速。

该拔针贴还包括按压棒7,所述按压棒7为长方体,其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71和针头穿刺部72以及挡板73,所述手持部71由硬质塑料制成,为医护人员手握住的地方,所述针头穿刺部72由硅胶制成,用于容纳使用过的针头,所述挡板73位于所述手持部71和所述针头穿刺部72的连接处,且所述挡板73围绕所述按压棒7的两侧面和顶面,用于防止所述针头在插入所述针头穿刺部72时插偏或打滑而刺伤医护人员,所述针头穿刺部72的自由端与所述按压块1可拆卸连接,具体为:所述针头穿刺72部的底面与所述按压块1通过粘胶连接,在所述按压块1固定好之后,将所述按压棒7向上轻轻反折即可将所述按压棒7与所述按压块1分离,分离之后,即可将使用后的针头插入所述针头穿刺部72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布2和所述第二胶布4均呈v形,且v形的底端与所述按压块1连接,v形的设置不仅利于提升所述按压块1固定的稳定性,而且粘贴面积相对小,利于提升患者使用拔针贴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按压块1为圆形,其直径为1.5cm,厚度为0.5cm;所述手持部由硬质塑料制成,长度为3-4cm;所述针头穿刺部的长度为2-4cm。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所述手持部71和所述针头穿刺部72为不同颜色,更利于医护人员区分,例如,所述手持部71为蓝色,所述针头穿刺部72为红色。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拔针贴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压:拔针后,一只手握住所述手持部71迅速将所述按压块1按住患者的针孔处;

(2)揭开贴纸固定:另一手抓住所述连接带6位于所述按压块1的部分并向上提拉,将第一贴纸3和第二贴纸5从相应的胶布上揭开并将胶布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

(3)分离按压棒:将所述按压棒7向上轻轻反折从而与所述按压块1分离开;

(4)针头处理:将拔出的针头插入所述针头穿刺部72后,放入集中处理容器内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块1的形状可以为其他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其规格也可以改变,只要可有效对患者的针孔部进行有效按压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棒7可为其它形状,例如圆柱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持部71可以由其它硬质、轻便的材料制成,只要其无法被针头刺穿即可;其规格也可以改变,只要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抓握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头穿刺部72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制成,只要可以满足具有一定硬度以及针头较易插入的条件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拔针贴不仅结构简单,贴纸易揭开、按压迅速,可有效对患者针孔部位进行按压,同时还可收容拔出的针头,解决了针尖处理不当易造成职业暴露的问题,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