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流体组合物向上分配到空气中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1932发布日期:2019-11-16 00:1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用于将流体组合物向上分配到空气中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将流体组合物分配到空气中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流体组合物水平地或向下递送到空气中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和方法,其中借助于风扇将流体组合物向上重新引导到空气中。
背景技术
:存在各种系统以通过通电(即,电力/电池供电)的雾化将流体组合物(诸如香料组合物)递送到空气中。另外,近来已经尝试使用微流体递送技术(诸如热和压电喷墨头)来将流体组合物(诸如香料组合物)递送到空气中。当使用微流体递送技术来递送流体组合物时,尤其是当将流体组合物递送到空气中时,将雾化的流体组合物适当分散到周围空间中对于消费者显然可能至关重要。此外,使流体组合物在附近表面的沉积最化小也可能很重要。一些雾化装置被构造成向下分配流体组合物。此类装置可因微流体元件布置的需要而被构造成沿向下或水平的方向分配流体组合物。将流体组合物沿向下方向雾化到空气中可促成流体组合物沉积于装置本身或附近表面上。此外,向下雾化流体组合物不能将流体组合物充分地分散在室或空间中,以提供合乎需要的引起消费者注意的能力。因此,有利地提供装置,该装置能够向下或沿水平方向将流体组合物分配到空气中并且将流体组合物分散在整个室或空间中。此外,有利地提供装置,该装置能够将流体组合物分配到空气中,同时使流体组合物在附近表面的沉积最小化。技术实现要素:“组合:”a.一种微流体递送装置,所述微流体递送装置包括:能够与电源电连接的外壳;能够与外壳可释放地连接的料筒,其中料筒包括用于容纳流体组合物的贮存器以及与贮存器流体连通的微流体管芯,其中贮存器包括顶部表面、与顶部表面相对的底部表面、以及连接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侧壁,其中微流体管芯被构造成沿水平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方向分配基本上所有的流体组合物,其中水平面垂直于重力的方向;以及与外壳连接的风扇,其中风扇被构造成生成气流,气流与从微流体管芯分配的流体组合物会聚并将从微流体管芯分配的流体组合物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上方向重新引导。b.根据段落a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微流体管芯设置于贮存器的底部表面或侧壁上。c.根据段落a至b中任一段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所述微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从风扇延伸到外壳的出气口的空气流动通道,其中空气流动通道包括邻近风扇设置的第一区域、邻近出气口设置的第二区域、以及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三区域,其中至少第二区域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至出气口。d.根据段落c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离开微流体管芯的流体组合物与离开出气口的气流会聚。e.根据段落c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微流体管芯设置于贮存器的底部表面上,并且其中离开微流体管芯的流体组合物被分配到空气流动通道中。f.根据段落c或e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空气流动通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上表面包括导流板以及邻近导流板设置的流体组合物出口,其中导流板设置于流体组合物出口的上游并且突出到空气流动通道中。g.根据段落c至f中任一段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空气流动通道包括筛网。h.根据段落a至g中任一段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料筒包括海绵。i.根据段落a至h中任一段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流体组合物包含香料。j.根据段落a至i中任一段所述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微流体管芯包括压电晶体或加热器。k.一种用微流体装置分配流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流体组合物沿水平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方向从微流体递送装置分配到空气中;由风扇朝流体组合物引导气流;以及使气流与喷射的流体组合物会聚,以相对于水平面向上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其中在气流和流体组合物会聚的点处该气流以比流体组合物更大的动量行进。l.根据段落k所述的方法,其中流体组合物包含香料。m.根据段落k或l所述的方法,其中微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微流体管芯,所述微流体管芯包括压电晶体或加热器。n.根据段落k至m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微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外壳、能够与外壳可释放地连接的料筒、以及风扇。o.根据段落k至n中任一段所述的方法,其中微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从风扇延伸到外壳的出气口的空气流动通道,其中空气流动通道包括邻近风扇设置的第一区域、邻近出气口设置的第二区域、以及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三区域,其中至少第二区域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至出气口。附图说明图1为微流体递送装置的示意性顶部透视图。图2为沿着线2-2截取的图1的剖面图。图3为微流体递送装置的示意性顶部透视图。图4为沿着线4-4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图5为微流体递送装置的示意性顶部透视图。图6为沿着线6-6截取的图1的剖视图。图7为微流体递送装置的料筒的示意性侧正视图。图8为沿着线8-8截取的图7的剖视图。图9为沿着线2-2截取的图1的另选剖面图。图10为具有空气流动通道的料筒的示意性侧正视图。图11为沿着线11-11截取的图10的剖面图。图12为具有刚性pcb的微流体递送构件的顶部透视图。图13为具有刚性pcb的微流体递送构件的底部透视图。图14为用于微流体递送构件的半柔性pcb的透视图。图15为用于微流体递送构件的半柔性pcb的侧正视图。图16是微流体递送构件的分解视图。图17为微流体递送构件的微流体管芯的顶部透视图。图18为移除喷嘴板以示出管芯的流体腔室的微流体管芯的顶部透视图。图19为移除微流体管芯层以示出管芯的电介质层的微流体管芯的顶部透视图。图20为沿着线20-20截取的图17的剖面图。图21是从图20截取的部分21的放大视图。图22为沿着线22-22截取的图17的剖面图。图23为沿着线23-23截取的图17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包括一种微流体递送装置以及用于将流体组合物向上递送到空气中的方法,该微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具有微流体递送构件的料筒。流体组合物可包含各种组分,该流体组合物包括例如清新组合物、恶臭减少组合物、香料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组合。由于微流体管芯布置的需要,流体组合物可沿基本上向下或水平方向行进离开微流体管芯。微流体递送装置可容易受引入微流体通道中的空气的影响,其可使得微流体管芯不可操作。微流体管芯基本上在流体贮存器下方或流体贮存器的侧面的定位以及设置在贮存器与微流体管芯之间的连接通道可允许空气以使得空气不与微流体管芯接触的方式积聚在通道中。相反地,设置于所述通道上方的微流体管芯(为了沿基本上向上方向分配流体组合物)可接触因浮力而上升的气泡。由于空气溶于流体组合物中,或者由于微流体递送装置的不完全填充,气泡可能存在于流体组合物中。本公开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克服了与沿水平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方向分配流体组合物相关的挑战。微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能够与电源电连接的外壳、能够与外壳可释放地连接的料筒、以及与外壳连接的风扇。料筒具有用于容纳流体组合物的贮存器和与该贮存器流体连通的微流体管芯。贮存器包括顶部表面、与顶部表面相对的底部表面,以及连接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侧壁。管芯被构造成使得基本上所有的流体组合物沿水平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方向离开微流体管芯。风扇被构造成生成气流,该气流与从微流体管芯分配的流体组合物会聚并将从微流体管芯分配的流体组合物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上方向重新引导。为了向上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在气流与流体组合物会聚的点处,气流的动量可大于从管芯分配的流体组合物的动量。微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从风扇延伸到外壳的出气口的空气流动通道。空气流动通道包括邻近风扇设置的第一区域,邻近出气口设置的第二区域,以及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第三区域。为了沿相对于水平面大致向上的方向引导气流,第二区域可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至出气口。将流体组合物分配到空气中的方法可包括提供本公开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微流体递送装置可插入壁式插座诸如电源中。如果插入设置于墙壁中的电源插座中,则墙壁和插座可设置在竖直平面上。流体组合物可沿水平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方向从料筒喷射到空气中。可将气流朝流体组合物引导。气流可与喷射的流体组合物会聚,以相对于水平面向上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为了改变流体组合物的流动方向,在气流和流体组合物会聚的点处,气流能够以比流体组合物更大的动量行进。将流体组合物分配到空气中的方法可包括提供本公开的微流体递送装置。微流体递送装置可由电池或电源线供电,以使得微流体递送装置停留在表面上。该表面可设置在水平面上。流体组合物可沿水平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下方向从料筒喷射到空气中。水平方向可与微流体递送装置停留于其上的水平面平行。可将气流朝流体组合物引导。气流可与喷射的流体组合物会聚,以相对于水平面向上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为了改变流体组合物的流动方向,在气流和流体组合物会聚的点处,气流能够以比流体组合物更大的动量行进。虽然以下说明书描述了包括外壳、料筒和风扇的微流体递送装置(每种均具有各种部件),但是应当理解,微流体递送装置不限于以下说明书中所述或附图中所说明的构造和布置。本公开的微流体递送装置、料筒和风扇适用于其他构造或者可以各种方式实践或执行。例如,外壳的部件可位于料筒上,并且反之亦然。另外,相对于构造可与外壳分离和/或可从外壳替换的料筒,该外壳和料筒可被构造成单个单元,如以下说明书中所述的。另外,料筒可与用于将流体组合物递送到空气中的各种装置一起使用。虽然本公开讨论了使用微流体递送装置10诸如热或压电喷墨印刷头型系统,但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面也可与其他流体液滴雾化装置诸如具有多个喷嘴和超声波浴雾化器的超声压电系统等等结合。例如,本公开的风扇和空气流动通道可与其他雾化装置一起使用,以重新引导雾化的流体组合物从第一方向行进至第二方向。微流体递送装置参考图1-8,微流体递送装置10可包括外壳12、能够与外壳12可释放地连接的料筒26、以及风扇32。微流体递送装置10可包括上部14、16、以及主体部分18,该主体部分在上部14与下部16之间延伸并且连接上部和下部。微流体递送装置可被构造成直接插入壁式插座中,使得主体部分14与竖直墙体相邻。或者,微流体递送装置可被构造成有电源线或电池,使得微流体递送装置的下部16停留在水平表面上,诸如桌子、厨房的工作台面、桌面、器具等。外壳12可由单个部件构成或者具有被连接以形成外壳12的多个部件。外壳12可由内部21和外部23限定。外壳12可至少部分地容纳料筒26和风扇32和/或与料筒26和风扇32连接。料筒26可部分或基本上容纳在外壳12之内,或者料筒26可部分或基本上设置于外壳的外部23上和/或与外壳的外部23连接。例如,参考图1和2,料筒26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12之内并与之连接。参考图3,料筒26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于外壳的外部23并与之连接。料筒26能够以各种方式与外壳连接。例如,料筒能够利用各种类型连接器与外壳12可滑动或可旋转地连接。连接器可为弹簧加载的、压接式、按扣、或各种其他连接器。如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料筒能够以各种方式构造。料筒26包括用于容纳流体组合物52的贮存器50,与贮存器50流体连通的微流体管芯92,以及与外壳12上的电触点48连接的用以向微流体管芯92提供电力和控制信号的电触点74。微流体管芯92可被构造成使得流体组合物52从微流体管芯92沿基本上水平方向、基本上竖直向下方向、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大致向下方向进行分配。例如参考图1-4,管芯92,特别是管芯上的喷嘴可被构造成在流体组合物离开微流体管芯92时沿基本上水平方向分配流体组合物。参考图5和6,流体组合物可沿基本上竖直向下方向行进离开微流体管芯92。在一些构造中,诸如图9所示,流体组合物能够以大致向下倾斜的方向行进。如将在微流体递送构件部分中进一步讨论,并且参考图7和8,为了使微流体管芯上的喷嘴沿水平或向下方向分配流体组合物,管芯92,特别是管芯92的喷嘴板可竖直取向或以相对于水平面的-90°至0°的角度取向,使得流体组合物水平地或向下分配,垂直于微流体管芯被设置的方向。在微流体递送装置10插入竖直墙体中的电源插座中的构造中,管芯92的喷嘴板可竖直取向或以墙壁的-90°至0°的角度取向。参考图1-2和5-6,流体组合物可离开微流体管芯92并且行进通过邻近微流体管芯92设置的流体组合物出口19。流体组合物出口19可设置在料筒26中或外壳12中。然而,参考图3-4,应认识在一些构造中,流体组合物可离开微流体管芯92并且直接行进到空气中而无需经过流体组合物出口。微流体递送装置10包括风扇32以有助于将流体组合物从沿大致向下或水平方向行进重新引导成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基本上向上的方向行进。通过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沿基本上向上的方向行进,流体组合物可更好地分散在整个空间中,并且可使较大液滴在附近表面上的沉积最小化。为了重新引导从管芯分配的流体组合物,可将流体组合物在第一流动路径中分配,并且来自风扇的气流可被构造成在第二流动路径中行进,该第二流动路径与第一流动路径在会聚点c处会聚。参考图1-6,风扇32可被构造成引导空气通过空气流动通道34并且沿大致向上方向离开出气口28。离开管芯92的流体组合物和由风扇32生成的气流可在空气流动通道34中或在气流离开出气口28之后混合。在任一构造中,来自风扇32的气流与沿基本上水平、基本上向下、或基本上竖直向下方向流动的流体组合物会聚并且重新引导该流体组合物,并且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沿大致向上方向流动。为了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在气流和流体组合物会聚的点(即会聚点c)处,气流可携带比流体组合物流的动量更大的动量。参考图1-6,微流体递送装置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进气口27,该进气口能够接受来自外壳12的外部23的空气以吸入风扇32中。进气口27可被定位在风扇32的上游,或者风扇32可与进气口27连接。如上所讨论,微流体递送装置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出气口28。出气口28可被定位在风扇32的下游。为了参考,并且如本文所用,气流从上游通过空气流动通道34行进到下游。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风扇32将空气从进气口27吸入到外壳12中并且引导空气通过空气流动通道34并且离开出气口28。进气口27和出气口28可基于所需空气流动条件而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寸。风扇32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12的内部21之内,或者风扇32可设置在外壳12的外部23处。可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扇。示例性风扇32包括5v25×25×8mmdc轴流式风扇(来自ebmpapst的250系列255n型),其能够在没有流动限制的情况下置于空气流动通道中的构造诸如湍流减少筛网中每分钟递送约10升至约50升(“l/min”)或者约15l/min至约25l/min的空气。在不包括此类流动限制的构造中,气流体积可显著较小,诸如约1l/min至约15l/min,或者约1l/m至约15,或者1l/m至4l/min。在流体组合物和气流会聚的点处,平均气流速度的范围可为约0.5米/秒(“m/s”)至约15m/s。与流体组合物会聚的气流的平均速度可受到可用于改变流体组合物行进方向的流动通道的尺寸的限制。在流体组合物行进通过空气流动通道34的构造(诸如图5-6所示,仅用于示意性的说明)中,平均气流速度、通道尺寸、以及流体组合物液滴尺寸必须均被布置成使得流体组合物的液滴进入气流,并同时通过空气动力阻力减速并改变方向以跟随空气流动通道34中的气流。例如,如果平均气流速度在空气流动通道34之内过高,离开微流体管芯92的流体组合物将变为平行于空气流动通道34中的流,使得流体组合物极靠近或临近空气流动通道的表面行进。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较小的湍流旋涡也可导致液滴与空气流动通道的表面碰撞并沉积于该表面上。例如,对于诸如图5-6所示的构造,气流速率可通过沿横流行进的液滴的空气动力学行为的经验观测或数学建模的一些组合进行选择。如本文所用,因为气流将在空气流动通道表面的附近具有较低速度并且在气流的中心具有较高速度,所以气流的“平均速度”是跨越整个气流的速度的平均值。同样,如本文所用,“平均动量”是跨越整个气流的动量的平均值。动量是三维向量,表示物体在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上的动量。根据下式,动量是物体质量和物体速度的函数:p=mv,其中v是在各方向上给出物体运动速率的三维速度矢量,并且m是物体质量。动量是给出流体组合物液滴和气流两者的方向和大小的矢量。只要流体组合物液滴和气流的动量不处于相同的方向,就可改变流体组合物的方向。由气流导致的流体组合物方向变化的程度取决于动量大小以及气流与流组合物之间的角度。如果气流动量的垂直分量高于流体组合物动量的垂直分量,并且在向上引导中,流体组合物方向将改变并且向上移动。为了沿向上方向推动流体组合物,气流的举升曳力fd应当大于液滴的重力fg。对于水平地分配流体组合物,空气的举升曳力由以下公式定义:fd=6πμuasin(θ)ad,其中ad是液滴半径;θ是出口气流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μ是产生曳力的空气粘度;ua是气流速度的大小;ρd是流体组合物密度;ρa是空气密度。对于竖直向下分配,空气的举升曳力由以下公式定义:fd=6πμ(uasin(θ)-ud)ad,其中ud是液滴向下速度。如果流体组合物以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任意角分配,则空气的举升曳力由以下公式定义:液滴的重力由以下公式定义:如果fd>fg,则流体组合物可向上流动。在一种示例性构造中,流体组合物能够向下以6米每秒(“m/s”)的平均速度分配为8pl体积的液滴,并且空气流动通道具有约80mm2的横截面积,以及在约1.0m/s至约4.0m/s范围内的平均气流速度。在流体组合物被水平地引导并且行进方向所通过的角度必须变化较小(例如大约20-45°)的构造中,气流平均速度可能必须较高(例如大约5-15m/s)。在该构造中,仅出于例示目的诸如图1-4和9所示,液滴在极短通道之内行进,或者可仅仅在分配器的外部行进,因此空气流动通道的壁上的沉积不成问题。该构造中的气流速度可指定为较高速度以使液滴在环境内的分散最大化,因为分配器内的沉积不对速度的上限施加约束。如图1-6所示,空气流动通道34可设置于微流体递送装置10的下部16或者主体部分18中。当微流体递送装置停留在表面或插入电源插座中时,空气流动通道34可设置在管芯92下方。空气流动通道34可被形成在微流体递送装置的至少两个表面之间并且可从风扇32延伸到出气口28。除风扇32和出气口28之外,形成空气流动通道34的表面可完全或基本上封闭空气流动通道34。空气流动通道34可至少由微流体递送装置10的上表面38和微流体递送装置10的下表面39形成。外壳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可为外壳12或料筒26或两者的一部分。虽然装置并且尤其是空气流动通道34如1-6所示进行例示,应认识到空气流动通道34和形成空气流动通道34的表面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构造,从而调节流动路径、平均速度、湍流、以及气流的任何其他参数,同时最终递送能够沿大致向上方向重新引导流体组合物的气流。空气流动通道34可具有邻近风扇32设置的第一区域35,邻近出气口28设置的第二区域36,以及在第一与第二端部区域35和36之间延伸的第三区域37。空气流动通道34的至少第二区域36向上朝出气口28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从料筒的外部处的视角,空气流动通道34的倾斜部分可相对于水平面形成角度θ。出于在图4中举例说明的目的,示出了空气流动通道的第二区域36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θ。第三区域37和/或第一区域35也可向上倾斜。为了使空气流动通道34在至少第二区域36中向上倾斜,上表面38和/或下表面39可向上朝出气口28倾斜。因此,离开空气流动通道34的空气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基本上向上的方向流动。角度θ可介于0°与90°之间。空气流动通道34和出气口28的构造可影响气流的平均空气速度、平均动量和方向。具体地,空气流动通道34和出气口28的形状、取向和尺寸可影响用微流体递送装置10所获得的气流的平均速度、平均动量和方向。为了使可采用微流体递送装置实现的气流的平均速度最大化,可能希望限制空气流动通道34中和出气口28处产生的背压。背压也导致湍流或漩涡,其可阻止流体组合物在空气中的分布。因此,可能希望空气流动通道34和出气口28的表面包括平滑过渡,并且使可能引起气流中湍流或漩涡的急转弯最小化。如上所讨论,空气流动通道34、出气口28和风扇32可被设计成在气流和流体组合物会聚时产生大于流体组合物的动量的平均气流动量,从而改变流体组合物的方向。出气口28的横截面积和出气口28的取向可影响气流对流体组合物的影响。在一个方面,出气口28的横截面积的尺寸和形状可影响平均空气速度以及由气流重新引导的流体组合物的百分比。一个设计依据可为优化出气口28的横截面积的取向,使得大部分气流接触流体组合物。参考图3和4,出气口28可具有圆形横截面积,并且出气口28的横截面积可大于管芯92的表面积,以使气流对流体组合物的影响最大化。将图3和4的微流体递送装置与图1和2的微流体递送装置10进行比较,在图1和2中示出,出气口的横截面积显著大于流体组合物出口的横截面积。作为类似于图1和2微流体递送装置的设计的结果,大部分气流将不接触流体组合物或影响流体组合物的运动方向。然而,类似于图3和4的微流体递送装置的设计将使较大部分气流接触流体组合物。因为较大部分的气流接触流体组合物,气流能够对流体组合物的方向变化有较大影响。换种方式说,当大部分的气流与流体组合物直接接触时,流体组合物可被更竖直向上地引导。出气口28的横截面区可被构造成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出气口28的横截面区的形状可为弧形、圆形、椭圆形、泪滴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或任何其他形状。为了使气流与流体组合物之间的接触最大化,更多的横截面区应当沿希望移动流体的方向设置。例如,如图1-2所示,出气口28的更多的横截面区跨越通道宽度w水平地设置,其远离微流体递送装置试图引导流体组合物的向上方向。因此,可使用更高功率的风扇,或者出气口的横截面区可被成形为使气流对流体组合物的影响最大化。对于出气口28的横截面区,圆形(诸如图3和4所示)、竖直取向的矩形、竖直取向的椭圆形、或泪滴形可使接触流体组合物的气流的量最大化。另一个设计依据是空气流动通道34在出气口28处或附近的角度。空气流动通道的倾斜部分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θ越大,气流越可以潜在地竖直向上引导流体组合物。另一方面,空气流动通道34的角度越小或越不陡峭,气流越不可潜在地竖直向上引导流体组合物。因此,流体组合物与气流会聚之后的行进路径受到空气流动通道34在出气口28附近的角度、出气口28的横截面区的形状和尺寸的影响。如上所讨论,气流和流体组合物可在气流离开出气口28之后会聚。在此类构造中,并且参考图1-4,空气流动通道34可被定位成使得出气口28邻近微流体管芯92和/或流体组合物出口19设置。在此类构造中,在气流与从微流体管芯92分配的流体组合物会聚之前,气流离开出气口并且沿向上方向行进。在会聚时,流体组合物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大致向上方向被重新引导。以上还讨论,气流和流体组合物可在空气流动通道34之内会聚。具体地,参考图5和6,微流体管芯92可被构造成将流体组合物向下分配到空气流动通道34中。在此类构造中,空气流动通道34中的气流将流体组合物从空气流动通道34引导离开出气口。当流体组合物在空气流动通道34中与气流会聚时,气流可沿大致水平或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上方向行进。在此类构造中,气流和流体组合物的混合流离开出气口28,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大致向上方向行进。参考图1和2,通道长度l可很大程度上由料筒26的厚度决定,其可为约10mm至约30mm。通常宽度w可为约5mm至约50mm。在如上所讨论的最小限度沉积的情况下,通道高度h可由引导液滴通过通道34的空气动力学需求来支配,并且可为约10mm至约25mm。空气流动通道的横截面积使用通道宽度w和通道高度h尺寸来计算。空气流动通道34的横截面积的范围可为约40mm2至约150mm2,或者约60mm2至约100mm2。为了精确地控制流体组合物至空气中的方向,可期望气流为层流并且没有湍流或漩涡。当例如流体组合物必须在到达出气口之前在空气流动通道34中行进一段距离时,这是尤其可用的。过度湍流或漩涡可致使液滴从气流中心迁移到空气流动通道表面,因此导致在分配器之内沉积。层流也可改善流体组合物在整个室或空间中的分散。此外,在流体组合物被分配到空气流动通道34中的构造中,层流可使流体组合物在空气流动通道34的表面上的沉积最小化。形成空气流动通道的表面可被构造成使遍及整个空气流动通道的层流最大化。参考图6,空气流动通道34可包括具有用于限制气流的一个或多个孔41的筛网40。筛网40可促进层流,并且继而减少湍流和漩涡。筛网40可具有孔41,其尺寸被设定成将湍流旋涡的尺度减小到比通道高度小得多的尺寸。这些开口的尺寸可为空气流动通道高度34的高度h的约1%至约10%。筛网40可被定位在空气流动通道34内的各种位置中。虽然筛网在图6的微流体递送装置中示出,应认识到微流体递送装置可被构造成具有或不具有筛网。继续参考图6,在流体组合物被分配到空气流动通道34中的构造中,空气流动通道34的第一和/或第三区域35和37的上表面38可包括导流板42,该导流板被构造成引导气流远离外壳12中的流体组合物出口19。在气流引导流体组合物通过空气流动通道34并且离开出气口28之前,导流板42可允许流体组合物向下喷射到空气流动通道中。导流板42可邻近流体组合物出口19设置并设置在流体组合物出口上游。导流板42可突出到空气流动通道34中并且/或者可向下朝下表面39倾斜。导流板42可被构造为空气流动通道34的上表面38的连续部分或被构造为相对于上表面38的剩余部分的单独部件。虽然导流板在图6的微流体递送装置中示出,应认识到微流体递送装置可被构造成具有或不具有导流板。参考图1、2、5和6,空气流动通道34的一部分、下表面39和/或上表面38可水平地伸出超越微流体递送装置10的相邻主体部分18。或者参考图3和4,空气流动通道34的基本上全部、下表面39和/或上表面38可与流体组合物出口19或料筒26的微流体管芯92基本上竖直地对齐。在料筒26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壳的内部21之内的构造中,外壳可包括覆盖件30(诸如图1所示,仅为了例示的目的),该覆盖件打开和闭合以通过用于插入和移除料筒26的开口提供对外壳12内部的触及。覆盖件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构造。覆盖件可与外壳12的其余部分形成基本上气密连接,使得外壳12的内部21中的加压空气不会通过覆盖件30与外壳之间的任何间隙逸出。外壳12还可包括开口31而不具有覆盖件30。微流体递送装置10被构造成与电源电连通。电源为微流体管芯92提供电力。外壳12上的电触点48与料筒上的电触点74连接。电源可位于外壳12的内部21中,该电源诸如一次性电池或可再充电电池。或者,电源可为外部电源,诸如与连接到外壳12的电插头62连接的电插座。外壳12可包括可与电插座连接的电插头。微流体递送装置可被构造成紧凑且易携带的。因而,电源可包括可再充电电池或一次性电池。微流体递送装置能够与电源(如9伏电池、常规的干电池(诸如“a”、“aa”、“aaa”、“c”和“d”电池)、纽扣电池、手表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具有再充电基座的可再充电电池)一起使用。外壳12可包括在外壳12的外部23上的电源开关。料筒如上所述,料筒26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构造。参考图1和7-8,料筒26可具有竖直轴线y和水平轴线x并且可包括用于容纳流体组合物52的贮存器50。贮存器50可包括顶部表面51、与顶部表面51相对的底部表面53、以及至少一个侧壁61,该至少一个侧壁与顶部表面51和底部表面53连接并且在顶部表面与底部表面之间延伸。贮存器50可限定内部59和外部57。贮存器50可包括通气孔93和流体出口90。虽然贮存器50被示为具有顶部表面51、底部表面53、以及至少一个侧壁61,但是应当认识到,贮存器50可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构造。包括顶部表面51、底部表面53、以及侧壁61的贮存器50可被构造成单个元件或者可被构造成接合在一起的分离元件。例如,顶部表面51或底部表面53可被构造为与贮存器50的其余部分分离的元件。管芯92可设置于贮存器50的底部表面53或侧壁61上。在任一种构造中,重力和/或毛细力可有助于流体组合物52给料于管芯。贮存器50可被构造成容纳约5毫升(ml)至约100ml、另选地约10ml至约50ml、另选地约15ml至约30ml的流体组合物。料筒26可被构造成具有多个贮存器,其中每个贮存器容纳相同或不同的流体组合物。贮存器可由用于容纳流体组合物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该材料包括玻璃、塑料、金属等。贮存器可为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例如,贮存器可为不透明的,其在贮存器中具有流体组合物的液位的透明度指示器。空气流动通道参考图10和11,并且如上所讨论,微流体递送装置10的空气流动通道34可与料筒26连接并且形成料筒的一部分。空气流动通道34可邻接贮存器50的底部表面53。空气流动通道34可为与贮存器50永久性附接的独立部件,或者空气流动通道34可与贮存器50模制为单一部件。例如,形成空气流动通道34的上表面38可为贮存器50的底部表面53的一部分,并且下表面39可被构造为沿贮存器的侧壁的一部分与之连接的独立壁。使空气流动通道与料筒连接可为有利的。例如,根据操作条件、微流体管芯构造、流体组合物细节等等,流体组合物的一部分可被沉积到形成空气流动通道的表面上。当空气流动通道与可替换筒连接时,形成空气流动通道的表面可在流体组合物从料筒耗尽时用清洁空气流动通道替换。海绵参考图7和图8,料筒26可包括设置在贮存器50之内的海绵80。海绵可将流体组合物保持在贮存器中,直至管芯92被点火顶出流体组合物。海绵可有助于产生背压,以防止在管芯未被点火时,流体组合物从管芯92渗漏。在作用于流体的重力和毛细作用力的组合下,流体组合物可行进通过海绵并且行进至管芯。海绵可为包含形成流体通道的多个互连开孔的金属或织物网格、开孔聚合物泡沫、或纤维或多孔吸芯的形式。海绵材料可被选择成与香料组合物相容。海绵80可表现出约10微米至约500微米,或者约50微米至约150微米,或者约70微米的平均孔径。海绵的平均孔内容积(表示为海绵的不被结构组合物占据的分数)为约15%至约85%,或者约25%至约50%。海绵80的平均孔径及其表面特性组合提供了毛细管压力,其由管芯92中的微流体通道所产生的毛细管压力来平衡。当这些压力处于平衡时,流体组合物由于润湿喷嘴板132的趋势或由于重力影响而被阻止离开管芯92。微流体递送构件参考图12-23,微流体递送装置10可包括利用喷墨印刷头系统的方面的微流体递送构件64,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热或压电喷墨印刷头的方面。微流体递送构件64可与料筒26的底部表面53和/或侧壁61连接。在“按需”喷墨印刷工艺中,流体组合物通过快速压力脉冲以小液滴的形式通过直径通常为约5-50微米或介于约10微米与约40微米之间的非常小的孔口喷射。快速的压力脉冲通过以高频率振动的压电晶体的膨胀或通过快速加热循环在油墨内的挥发性组合物(例如,溶剂、水、推进剂)的挥发而通常在印刷头中生成。热喷墨印刷机在印刷头内采用加热元件以挥发组合物的一部分,该组合物推动流体组合物的第二部分通过孔口喷嘴从而与加热元件的开关循环次数成比例地形成液滴。当需要时,流体组合物被排出到喷嘴。常规的喷墨印刷机更具体地描述在美国专利3,465,350和3,465,351中。微流体递送构件64可与微流体递送装置的电源电连通,并且可包括印刷电路板(“pcb”)106和与贮存器50流体连通的微流体管芯92。pcb106可为刚性平面电路板,诸如图12和13中仅用于说明目的所示;柔性pcb;或半柔性pcb,诸如图14和15中仅用于说明目的所示。图14和15中所示的半柔性pcb可包括在允许pcb106的一部分弯曲的一部分中被部分地研磨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磨部分可被研磨至约0.2毫米的厚度。pcb106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68和70。pcb106可为常规结构。它可包括陶瓷基底。其可包括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基底材料和在顶表面和底表面上的导电金属(通常为铜)的层。通过蚀刻工艺加工将导电层布置成导电路径。导电路径通过可光固化的聚合物层(其常被称为焊接掩模层)来防止板的大部分区域中的机械损坏和其他环境影响。在所选择的区域中,诸如液体流动路径和丝焊接合焊盘,导电铜路径受惰性金属层诸如金保护。其它材料选择可以为锡、银、或其它低反应性的高导电性金属。仍然参考图12-16,pcb106可包括所有电连接--触点74、迹线75、以及接触焊盘112。触点74和接触焊盘112如图12-16所示可被设置在pcb106的相同侧上,或者可被设置在pcb的不同侧上。参考图12和13,微流体管芯92和触点74可被设置在平行平面上。这允许简单、刚性的pcb106构造。触点74和微流体管芯92可被设置在pcb106的相同侧上,或者可被设置在pcb106的相反侧上。继续参考图12-16,pcb106可包括在第一端部处的电触点74和在邻近微流体管芯92的第二端部处的接触焊盘112。图14示出从接触焊盘112延伸到电触点并且被焊接掩模或另一电介质层覆盖的电迹线75。可通过丝焊工艺建立从微流体管芯92到pcb106的电连接,其中小引线(其可由金或铝构成)可热附接到硅微流体管芯上的接合焊盘和板上的对应的接合焊盘。将包封材料116(通常为环氧化合物)施加于引线接合区域以防止脆弱的连接造成机械损坏和其它环境影响。参考图13和16,微流体递送构件64可包括过滤器96。过滤器96可被设置在pcb106的下表面70上。过滤器96可被构造成防止至少一些颗粒行进穿过开口78,以防止堵塞微流体管芯92的喷嘴130。过滤器96可被构造成阻碍大于喷嘴130的直径的三分之一的颗粒。过滤器96可为不锈钢网。过滤器96可为无规编织网、聚丙烯或硅基的。参考图13和16,过滤器96可利用粘合剂材料附接到底部表面,该粘合剂材料不容易被贮存器50中的流体组合物降解。粘合剂可为热活化的或紫外线活化的。过滤器96可通过机械间隔件98与微流体递送构件64的底部表面分开。机械间隔件98在微流体递送构件64的底部表面70与邻近开口78的过滤器96之间形成间隙。机械间隔件98可以为适形于过滤器96和微流体递送构件64之间的形状的刚性载体或粘合剂。就这点而言,过滤器96的出口大于开口78的直径并且从其偏移,使得过滤器96可用于过滤流体组合物的表面区域比过滤器直接附接到微流体递送构件64的底部表面70但不具有机械间隔件98时可提供的表面区域更大。应当理解,机械间隔件98允许通过过滤器96的合适的流量。即,在过滤器96聚集颗粒时,过滤器将不使流经其中的流体减慢。过滤器96的出口可为约4mm2或更大,并且支架为约700微米厚。如图16中所示,开口78可形成为椭圆形;然而,取决于应用,可考虑其它形状。椭圆形可具有约1.5mm的第一直径和约700微米的第二直径的尺寸。开口78暴露pcb106的侧壁102。如果pcb106为fr4pcb,则纤维束可由开口暴露。这些侧壁易受流体组合物影响,并且因此包括衬件100以覆盖并保护这些侧壁。如果流体组合物进入侧壁,则pcb106可开始劣化,从而缩短该产品的寿命。参考图16-23,pcb106可承载微流体管芯92。微流体管芯92包括通过使用半导体微加工工艺(诸如薄膜沉积、钝化、蚀刻、旋涂、溅射、掩蔽、外延生长、晶片/晶片键合、微薄膜层压、固化、切割等)制成的流体喷射系统。这些方法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制备mems装置。微流体管芯92可由硅、玻璃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参考图20和图21,微流体管芯92包括多个微流体腔室128,其各自包括相应的致动元件:加热元件或机电致动器。以这种方式,微流体管芯的流体注射体系可以为微热成核(例如,加热元件)或微型机械致动(例如,薄膜压电)。微流体递送构件的一种类型的微流体管芯是如转让给stmicroelectronicss.r.i.(geneva,switzerland)的us2010/0154790中描述的通过mems技术得到的一体化喷嘴膜。在薄膜压电的情况下,压电材料(例如,钛酸锆铅)通常经由纺丝和/或溅射工艺施加。半导体微加工工艺允许在一次批量方法中同时制备一个至数千个mems装置(一次批量方法包括多个掩膜层)。参考图16,微流体管芯92可被固定到开口78上方的pcb106的上表面68。通过被构造成将半导体微流体管芯保持到板的任何粘合剂材料,可将微流体管芯92固定到pcb106的上表面。微流体管芯92可包括硅基底、导电层和聚合物层。硅基底形成其他层的支撑结构,并且容纳用于将流体组合物从微流体管芯的底部递送到上层的通道。导电层被沉积在硅基底上,从而形成具有高电导率的电迹线和具有较低电导率的加热器。聚合物层形成通道、点火室、和限定液滴成形几何形状的喷嘴130。参考图16-19,微流体管芯92包括基底107、多个中间层109、和喷嘴板132。喷嘴板132包括外表面133。多个中间层109包括电介质层和腔室层148,其被定位在基底和喷嘴板132之间。喷嘴板132可为约12微米厚。如上所讨论,并且参考图7、8和17,为了沿水平或向下方向分配流体组合物,管芯92,特别是管芯92的喷嘴板132可竖直取向或以相对于水平面的-90°至0°的角度取向。在微流体递送装置10被插入墙体中的电源插座中的构造中,管芯92的喷嘴板132可竖直取向或以相对于墙壁的-90°至0°的角度取向。参考图16-18,微流体管芯92包括多个电连接引线110,其从中间层109之一向下延伸到电路pcb106上的接触焊盘112。至少一个引线耦接到单个接触焊盘112。微流体管芯92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开口150提供对连接引线110与其耦接的中间层109的触及。开口150穿过喷嘴板132和腔室层148以暴露接触焊盘152,所述接触焊盘在中间电介质109上形成。可存在仅定位在微流体管芯92的一侧上的一个开口150,使得从微流体管芯延伸的全部引线从一侧延伸同时另一侧保持不受引线阻碍。参考图16和17,喷嘴板132可包括约4-100个喷嘴130或者约6-80个喷嘴或者约8-64个喷嘴。仅用于说明目的,示出了穿过喷嘴板132的十八个喷嘴130,九个喷嘴在中心线的每一侧上。每个喷嘴130可在每个电点火脉冲中递送约0.5至约20皮升,或者约1至约10皮升,或者约2至约6皮升的流体组合物。可使用基于图像的液滴分析来分析在每个电点火脉冲中从每个喷嘴递送的流体组合物的体积,其中闪光照明与液滴的产生在时间上协调一致,其中的一个示例是可从imagexpert,inc.(nashua,nh)获得的jetxpert系统,在距微流体管芯的顶部1-3mm的距离处测量液滴。喷嘴130可被定位成相隔约60um至约110μm。二十个喷嘴130可存在于3mm2区域中。喷嘴130可具有约5μm至约40μm,或10μm至约30μm,或约20μm至约30μm,或约13μm至约25μm的直径。图18是微流体管芯92的俯视等距视图,其中移除喷嘴板132,使得腔室层148暴露。一般来讲,喷嘴130沿着流体进料通道通过微流体管芯92定位,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喷嘴130可包括锥形侧壁使得上开口小于下开口。加热器可为方形的,具有带有一定长度的侧面。在一个示例中,上直径为约13μm至约18μm,并且下直径为约15μm至约20μm。在上直径为13μm并且下直径为18μm时,这可提供132.67μm的上部区域和176.63μm的下部区域。下直径与上直径的比率可为约1.3:1。此外,加热器的面积与上开口的面积的比率可以较高,诸如大于5:1或大于14:1。每个喷嘴130通过流体路径与贮存器50中的流体组合物流体连通。参考图8、16、20和21,来自贮存器50的流体路径包括通过孔90,通过pcb106的开口78,通过微流体管芯92的入口94,通过通道126,随后通过腔室128并且离开微流体管芯92的喷嘴130。加热元件134(参见图19和图22)邻近每个喷嘴腔室128,该加热元件电耦接到由微流体管芯92的接触焊盘152之一提供的电信号并且由其激活。参考图19,每个加热元件134耦接到第一触点154和第二触点156。第一触点154通过导电迹线155耦接到微流体管芯上的接触焊盘152中的相应接触焊盘。第二触点156耦接到与微流体管芯的一个侧面上的第二触点156中的每一个共享的接地线158。可仅存在与微流体管芯的两个侧面上的触点共享的单个接地线。虽然图19被说明为虽然所有特征结构均在单个层上,但是它们可被形成于电介质材料和导电材料的若干叠堆层上。另外,虽然例示性实施方案示出加热元件134作为致动元件,但微流体管芯92可在每个腔室128中包括压电致动器以从微流体管芯分配流体组合物。在使用时,参考图18和21,当每个腔室128中的流体组合物通过加热元件134被加热时,流体组合物蒸发以产生气泡。产生气泡的膨胀导致流体组合物从喷嘴130喷射并且形成一个或多个液滴的股流。参考图17和图18,基底107包括耦接到通道126的入口路径94,该通道126与单个腔室128流体连通,从而形成流体路径的一部分。在腔室128上方的是喷嘴板132,其包括多个喷嘴130。每个喷嘴130在腔室128中的相应腔室上方。微流体管芯92可具有任何数量的腔室和喷嘴,包括一个腔室和喷嘴。仅用于说明目的,微流体管芯被示为包括十八个腔室,其各自与相应喷嘴相关联。另选地,它可具有十个喷嘴和对一组五个喷嘴提供流体组合物的两个腔室。腔室和喷嘴之间具有一一对应不是必要的。如图18最佳可见,腔室层148限定将流体组合物从通道126进料到腔室128中的倾斜漏斗状路径160。腔室层148被定位在中间层109的顶部上。腔室层限定通道的边界并且多个腔室128与每个喷嘴130相关联。腔室层在模具中独立地形成并且然后附接到基底。腔室层可通过在基底的顶部上沉积、掩蔽和蚀刻层来形成。参考图18-21,中间层109包括第一电介质层162和第二电介质层164。第一电介质层和第二电介质层位于喷嘴板和基底之间。第一电介质层162覆盖被形成于基底上的多个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154,156,并且覆盖与每个腔室相关联的加热器134。第二电介质层164覆盖导电迹线155。参考图19,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154,156形成于基底107上。加热器134被形成为与相应加热器组件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154,156重叠。触点154,156可由第一金属层或其它导电材料形成。加热器134可由第二金属层或其它导电材料形成。加热器134是侧向连接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154,156的薄膜电阻器。代替直接形成于触点的顶部表面上,加热器134可通过通孔耦接到触点154,156或者可在触点下方形成。加热器134可为20纳米厚的钽铝层。加热器134可包括铬硅膜,其各自具有不同的铬和硅的百分比并且各自为10纳米厚。用于加热器134的其它材料可包括钽硅氮化物和钨硅氮化物。加热器134还可包括氮化硅的30纳米顶盖。加热器134可通过连续沉积多个薄膜层来形成。薄膜层的叠堆组合了单独层的基本特性。加热器134的面积与喷嘴130的面积的比率可大于七比一。加热器134可为正方形的,每一侧具有长度147。所述长度可以为47微米、51微米或71微米。这可分别具有2209平方微米、2601平方微米、或5041平方微米的面积。如果喷嘴直径为20微米,则第二端部处的面积可以为314平方微米,从而分别产生7比1、8比1、或16比1的近似比率。参考图23,可看到邻近入口94的第一触点154的长度。通孔151将第一触点154耦接到迹线155,所述迹线在第一电介质层162上形成。第二电介质层164在迹线155上。通孔149穿过第二电介质层164形成并且将迹线155耦接至接触焊盘152。朝向管芯的边缘163、介于通孔149和边缘163之间的接地线158的一部分是可见的。微流体管芯92可相对简单并且没有复杂的集成电路。该微流体管芯92将通过外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来控制和驱动。外部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可在外壳中提供。这允许pcb106和微流体管芯92简单化和高性价比。可存在形成于基底上的两种金属或导电级。这些导电级包括触点154和迹线155。所有这些特征结构均可形成在单个金属级上。这允许微流体管芯制造简单并且使加热器和腔室之间的电介质层数最小化。参考图16,微流体递送构件64的开口78可包括覆盖pcb106的暴露侧壁102的衬件100。衬件100可为被构造成防止pcb106由于流体组合物的存在而降解(诸如防止板的纤维分离)的任何材料。就这点而言,衬件100可避免颗粒从pcb106进入流体路径中并且堵塞喷嘴130。例如,开口78可衬有比pcb106的材料更不易对贮存器中的流体组合物反应的材料。就这点而言,在流体组合物穿过其中时,可保护pcb106。通孔可涂覆有金属材料,诸如金。传感器微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可商购获得的传感器,其响应于环境刺激,诸如光、噪音、运动、和/或空气中的气味水平。例如,微流体递送装置可被编程以在当它感知光时开启,和/或当其感知无光时关闭。在另一示例中,当传感器感知人员进入传感器附近时微流体递送装置可开启。传感器还可用于监控空气中的气味水平。气味传感器可用于开启微流体递送装置,提高热量或风扇速度,和/或按需从所述微流体递送装置逐步递送流体组合物。voc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来自相邻或远程装置的香料的强度并且改变操作条件以与其它香料装置协同工作。例如,远程传感器可检测与喷射装置的距离以及芳香剂强度,并且然后在设置微流体递送装置的位置处向微流体递送装置提供反馈以使室填充最大化和/或对使用者提供室中的“期望”强度。微流体递送装置可彼此通信并配合操作以便与其他香料递送装置协同工作。传感器还可用于测量贮存器中的流体组合物水平或计数加热元件的点火以在耗尽之前指示料筒的期限结束。在此类情况下,可开启led光以指示贮存器需要被填充或用新贮存器更换。传感器可与微流体递送装置外壳成一体或在远程位置(即与微流体递送装置外壳物理分开),诸如远程计算机或移动智能装置/电话。传感器可与微流体递送装置经由低能蓝牙、6lowpan无线电或与装置和/或控制器(例如智能电话或计算机)无线通信的任何其他装置进行远程通信。使用者能够经由低能量蓝牙或其它部件远程改变装置的操作条件。智能芯片料筒26可包括存储器以便向该微流体递送装置传输最佳操作条件。流体组合物为了在微流体递送装置中令人满意地操作,需考虑流体组合物的许多特性。一些因素包括配制出具有最适合于从微流体递送构件喷射的粘度的流体组合物,配制出具有有限量或不含有将阻塞微流体递送构件的悬浮固体的流体组合物,配制出稳定到足以不干燥并阻塞微流体递送构件的流体组合物,配制出不易燃的流体组合物等。就从微流体管芯充分分配而言,在设计流体组合物时可考虑适当的雾化以及空气清新或恶臭减少组合物的有效递送。流体组合物可包括香料组合物。流体组合物可表现出小于20厘泊(“cps”)、另选地小于18cps、另选地小于16cps、另选地约5cps至约16cps、另选地约8cps至约15cps的粘度。并且,流体组合物可具有低于约35、另选地约20至约30达因/厘米的表面张力。粘度以cps计,如在以下条件下使用tainstrument流变仪所测:型号ar-g2(discoveryhr-2),具有单隙不锈钢杯和转子:设定值:温度25℃持续时间60.0s应变%2%角频率10rad/s几何形状:40mm平行板(peltierplatesteel)运行过程信息:调节温度25c无预剪切平衡2分钟稳态流动斜坡1-1001/s模式-log5个点/十倍程扫描样品周期10秒5%容差,容差内连续3次流体组合物可基本上不含在混合物中存在的悬浮固体或固体颗粒,其中颗粒物分散在液体基质内。流体组合物可具有少于5重量%的悬浮固体,或者少于4重量%的悬浮固体,或者少于3重量%的悬浮体,或者少于2重量%的悬浮固体,或者少于1重量%的悬浮固体,或者少于0.5重量%的悬浮固体,或者不含悬浮固体。悬浮固体可与作为一些香料材料的特性的溶解固体相区别。预期除了香料混合物之外或替代香料混合物,所述流体组合物可包含其他的挥发性材料,其包括但不限于挥发性染料;用作杀虫剂或驱虫剂的组合物;精油或材料,其起调理、改变或换句话讲改变环境(例如辅助睡眠、醒来、呼吸健康等状况)的作用;除臭剂或恶臭控制组合物(例如气味中和材料诸如反应性醛(如u.s.2005/0124512中公开的)、气味阻断材料、气味掩蔽材料、或改变感官材料,诸如紫罗酮(也公开于u.s.2005/0124512))。香料混合物流体组合物可包含香料混合物,按所述流体组合物的重量计,所述香料混合物以大于约50%,或者大于约60%,或者大于约70%,或者大于约75%,或者大于约80%,或者约50%至约100%,或者约60%至约100%,或者约70%至约100%,或者约80%至约100%,或者约90%至约100%的量存在。流体组合物可完全由香料混合物(即100重量%)组成。香料混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香料原料。香料原料基于材料的沸点(“b.p.”)选择。本文所述的b.p.是在760mmhg的正常标准压力下的沸点。许多香料成分在标准的760mmhg下的b.p.可见于steffenarctander在1969年撰写和出版的“perfumeandflavorchemicals(aromachemicals)”。在无法获得实验测量的各组分的沸点的情况下,可由沸点physchem模型(得自acd/lab(toronto,ontario,canada))估计值。香料混合物可具有小于约2.9,或者小于约2.5,或者小于约2.0的辛醇-水分配系数(“clogp”)的摩尔加权平均log。在无法获得实验测量的各组分的logp的情况下,可由沸点physchem模型(得自acd/lab(toronto,ontario,canada))估计值。香料混合物可具有小于250℃,另选地小于225℃,另选地小于200℃,另选地小于约150℃,或另选地约150℃至约250℃的摩尔加权平均b.p.。另选地,约3重量%至约25重量%的香料混合物可具有小于200℃的摩尔加权平均b.p.,或者约5重量%至约25重量%的香料混合物具有小于200℃的摩尔加权平均b.p.。出于本公开的目的,香料混合物沸点由构成所述香料混合物的各个香料原料的摩尔加权平均沸点决定。在无法由公布的实验数据获知各个香料材料的沸点的情况下,通过沸点physchem模型(获自acd/lab)对其进行测定。表1列出了一些非限制性的示例性的适于香料混合物的各个香料材料。表1cas号香料原料名b.p.(℃)105-37-3丙酸乙酯99110-19-0乙酸异丁酯116928-96-1β,γ-己烯醇15780-56-8α-蒎烯157127-91-3β-蒎烯1661708-82-3顺式-乙酸己烯酯169124-13-0辛醛17040-82-6桉叶脑175141-78-6乙酸乙酯77表2示出具有小于200℃的总摩尔加权平均b.p.(“摩尔加权平均沸点”)的示例性香料混合物。在计算摩尔加权平均沸点中,如果香料原料占按总香料混合物的重量计少于15%,则可忽略可能难以测定的香料原料的沸点,如表2所例示。表2水流体组合物可包含水。流体组合物可包含按流体组合物的重量计约0.25重量%至约9.5重量%水,或者约0.25重量%至约7.0重量%水,或者约1%至约5%水,或者约1%至约3%水,或者约1%至约2%的量的水。不受理论的束缚,已发现通过配制摩尔加权平均clogp小于约2.5的香料混合物,可将水以按总组合物的重量计约0.25重量%至约9.5重量%,或者约0.25重量%至约7.0重量%的含量引入流体组合物中。含氧溶剂流体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含氧溶剂,诸如多元醇(包含多于一个羟基官能团的组分)、二醇醚、或聚醚。包括多元醇的示例性含氧溶剂包括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双丙二醇和/或甘油。本发明的清新组合物中所用的多元醇可为例如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双丙二醇。包括聚醚的示例性含氧溶剂为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包括二醇醚的示例性含氧溶剂为丙二醇甲醚、丙二醇苯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正丁醚、双丙二醇正丁醚、双丙二醇正丙醚、乙二醇苯醚、二甘醇正丁醚、双丙二醇正丁醚、二甘醇单丁醚、双丙二醇甲醚、三丙二醇甲醚、三丙二醇正丁醚、其他二醇醚,或它们的混合物。含氧溶剂可为乙二醇、丙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所用二醇可为二甘醇。可将含氧溶剂以按组合物的重量计约0.01重量%至约20重量%,或者按所述总组合物的重量计约0.05重量%至约10重量%,或者约0.1重量%至约5重量%的含量添加到组合物中。流体组合物可包含香料混合物、多元醇和水。在此类组合物中,优选的是流体组合物包含按所述流体组合物的重量计约50%至约100%的香料混合物、多元醇;以及按所述流体组合物的重量计约0.25重量%至约9.5重量%的水,或者约0.25重量%至约7.0重量%水。不受理论的束缚,据信向包含香料混合物的流体组合物添加水使流体组合物的沸点降低,这继而减小了雾化流体组合物所需的能量或热。因为管芯的加热器上的点火温度降低,据信较少的流体组合物以及较少的流体组合物分解产品积聚在加热器上。此外,据信水通过在每次点火时在喷嘴中分配更多流体组合物而提高喷涂率,这导致微流体管芯的每个喷嘴较少点火次数或对于期望的喷涂率所需喷嘴的数量减小,从而导致喷嘴的寿命提高。为了便于引入水,香料混合物可具有小于约2.9的摩尔加权平均clogp。功能性香料组分流体组合物可包含功能性香料组分(“fpc”)。fpc是具有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相似的蒸发性质的一类香料原料。如本文所用,“voc”是指具有在20℃下测量的大于0.2mmhg的蒸气压,并有助于香料蒸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示例性voc包括以下有机溶剂:双丙二醇甲醚(“dpm”)、3-甲氧基-3-甲基-1-丁醇(“mmb”)、挥发性硅油和双丙二醇的甲酯、双丙二醇的乙酯、双丙二醇的丙酯、双丙二醇的丁酯、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二甘醇甲醚、二甘醇乙醚或商品名为dowanoltm二醇醚的任何voc。voc通常在流体组合物中以大于20%的含量使用以有助于香料蒸发。fpc有助于香料材料的蒸发,并可提供愉悦、芳香的有益效果。fpc可以以相对较大的浓度使用而不会不利地影响总体组合物的香料特性。因而,流体组合物可基本上不含voc,这意味着它具有按组合物的重量计不超过18%、或者不超过6%、或者不超过5%、或者不超过1%、或者不超过0.5%的voc。流体组合物可不含voc。适用作fpc的香料材料可具有约800至约1500,或者约900至约1200,或者约1000至约1100,或者约1000的如上定义的ki。还可使用气味检测阈值(“odt”)和不偏激的香味特征针对给定的香料特征香味组合来定义适用作fpc的香料材料。odt可使用商用的配有火焰离子化和嗅端口的gc测定。校正gc以测定通过注射器注射的材料的精确体积、精确的分流比和使用已知浓度和链长分布的烃标准物的烃响应。精确地测量气流速率,并且假定人吸入的持续时间持续12秒,来计算取样的体积。由于在检测器处,在任何时间点的精确浓度是已知的,吸入的每体积质量是已知的,从而可计算材料的浓度。例如为了确定材料是否具有低于50ppb的阈值,将溶液以返算的浓度递送至嗅端口。专门小组成员嗅辨gc流出物并确定当气味被注意到时的保留时间。所有专门小组成员之中的平均确定阈值的显著性。将必要量的分析物注射到柱上以在检测器处实现50ppb的浓度。以下列出用于测定odt的常规gc参数。根据设备随附的规程进行测试。设备:gc:具有fid检测器的5890系列(agilenttechnologies,ind.,paloalto,california,usa);7673自动取样机(agilenttechnologies,ind.,paloalto,california,usa);柱:db-1(agilenttechnologies,ind.,paloalto,california,usa)长为30米,id为0.25mm,膜厚度为1微米(在毛细管内壁上的聚合物层,其提供选择性分配以用于出现分离)。方法参数:分流注射:17/1分流比;自动取样机:1.13微升/注射;柱流量:1.10ml/分钟;空气流量:345ml/分钟;进口温度245℃;检测器温度285℃温度信息:初始温度:50℃;速率:5c/分钟;最终温度:280℃;最终时间:6分钟;主要假设:(i)每次嗅辨12秒(ii)加入gc空气以稀释样品。fpc可具有大于约1.0十亿分之一(“ppb”),或大于约5.0ppb,或大于约10.0ppb,或大于约20.0ppb,或大于约30.0ppb,或大于约0.1个百万分之一的odt。流体组合物中的fpc可具有在约900至约1400范围内;或约1000至约1300范围内的ki。这些fpc可以是醚、醇、醛、乙酸酯、酮、或它们的混合物。fpc可以是挥发性、低b.p.的香料材料。示例性的fpc包括乙酸异壬酯、二氢月桂烯醇(3-亚甲基-7-甲基辛-7-醇)、里哪醇(3-羟基-3,7-二甲基-1,6辛二烯)、香叶醇(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右旋柠檬烯(1-甲基-4-异丙烯基-1-环己烯、乙酸苄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表3列出了对于某些fpc的示例性性质的大致报告值。表3按香料混合物的重量计,香料混合物中fpc的总量可大于约50%,或大于约60%,或大于约70%,或大于约75%,或大于约80%,或约50%至约100%,或约60%至约100%,或约70%至约100%,或约75%至约100%,或约80%至约100%,或约85%至约100%,或约90%至约100%,或约100%。香料混合物可完全由fpc(即100重量%)组成。表4列出了非限制性、示例性的包含fpc的流体组合物、以及它们的ki和b.p.的大致报告值。表4当配制流体组合物时,其还可包含溶剂、稀释剂、增量剂、固定剂、增稠剂等。这些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是乙醇、卡必醇、二甘醇、双丙二醇、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乙基纤维素和苯甲酸苄酯。使用方法微流体递送装置10可用于将流体组合物递送到空气中。微流体递送装置10还可用于将流体组合物递送到空气中,以用于最终沉积在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示例性表面包括硬质表面,诸如台面、器具、地板等等。示例性表面还包括地毯、家具、衣服、被褥、亚麻布、帘等等。微流体递送装置可用于家庭、办公室、企业、露天场所、汽车、临时空间等等。微流体递送装置可用于保鲜、恶臭去除、驱昆虫剂等等。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此类量纲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40mm”的量纲旨在表示“约40mm”。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给出的每一最大数值限定值将包括每一个较小的数值限定值,即如同该较小的数值限定值在本说明中也有表示。贯穿本说明书给出的每一最小数值限度将包括每一较高数值限度,如同该较高数值限度在本文中明确写出。贯穿本说明书给出的每一数值范围将包括落在该较大数值范围内的每一更窄的数值范围,如同该更窄的数值范围全部在本文中明确写出。除非明确排除或以其它方式限制,本文中引用的每一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专利申请以及本申请对其要求优先权或其有益效果的任何专利申请或专利,均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作为与本发明的任何所公开或本文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不是对其自身或与任何一个或多个参考文献的组合提出、建议或公开任何此类发明的认可。此外,当本发明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服从在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虽然已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个其它变化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此类变化和修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