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0494发布日期:2021-06-11 21:5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将组织进行结扎而使用的内窥镜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形成于组织的开口、血管等进行结扎,使用经由内窥镜的通道导入到患者体内的内窥镜夹具。作为这样的内窥镜夹具,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

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具有夹具单元和处置器具主体。

夹具单元具有夹具主体、压管以及螺旋弹簧。夹具主体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在自然状态下,在第一臂的顶端和第二臂的顶端之间隔开距离地分开。

处置器具主体具有外套管、插入部以及操作构件。插入部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筒管内,具有护套、操作线以及连结构件。操作线贯穿于护套内,其顶端连结于连结构件,其基端连结于后述的滑动件。连结构件是为了连结夹具主体和操作线而设置的。操作构件安装在插入部的基端侧,具有操作部主体、滑动件以及断裂机构。滑动件通过卡合于操作部主体的狭缝,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前进和后退。断裂机构内置于操作部。在对断裂机构作用的张力达到预定的拉伸强度以上时,断裂机构断裂。

专利文献1所述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如下地进行使用。

操作者预先将具有通道的内窥镜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接着,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外套管,使外套管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然后,操作者通过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的插入部拉回外套管,使夹具主体自外套管的顶端侧突出。其结果,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在它们之间具有间隙的张开形态。

在操作者一边使用内窥镜观察患者的体内一边使夹具单元与体内的目标组织相对时,目标组织位于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时,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闭合的闭合形态,能够抓住目标组织。在操作者进一步向基端侧牵引操作线时,目标组织以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在目标组织被夹具主体抓住的状态下,也是在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操作线时,夹具主体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成为张开形态,因此能够用夹具主体重新抓住目标组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7506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中,在操作者使滑动件前进至抵接于狭缝的顶端面时,第一臂的顶端与第二臂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张开宽度)成为最大距离。因而,在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也能够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

然而,在实际的处置的处置中,目标组织的尺寸较大的病症稀少。例如,目标组织的尺寸是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张开宽度的最大距离的一半程度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每当为了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而操作者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重新抓住目标组织时,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张开宽度都成为最大距离。其结果,由于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张开宽度变大到所需程度以上,因此难以进行处理。此外,操作者为了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处置器具将第一臂与第二臂的张开宽度保持在一半程度,操作者需要持续保持滑动件,操作变繁琐。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不同尺寸的目标组织也能够高效地进行处置的内窥镜夹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包括:臂构件,其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线构件,其以能够操作所述臂构件的方式构成,并连结于所述臂构件;手柄,其由操作者把持;滑动件,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并连结于所述线构件;以及限制器,其以能够限制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的方式构成,并设于所述手柄。所述臂构件具有以下的三个形态: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闭合的闭合形态;与所述闭合形态相比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相互分开的形态,且是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隔开第一距离地分开的第一张开形态;以及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隔开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地分开的第二张开形态。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手柄的相对移动使所述臂构件转变为所述闭合形态、所述第一张开形态以及所述第二张开形态。所述限制器通过所述限制器与所述滑动件的接触来限制所述滑动件的使所述臂构件从所述第一张开形态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转变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器设在比所述滑动件靠远端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在由所述限制器限制了所述滑动件的所述移动范围的状态下,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手柄的相对移动使所述臂构件从所述闭合形态向所述第一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在解除了由所述限制器对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进行的限制的状态下,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手柄的相对移动使所述臂构件向所述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手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限制器安装于所述手柄的状态下限制了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手柄的移动范围,若自所述手柄拆卸所述限制器,则解除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手柄的移动范围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该内窥镜夹具还包括压管,该压管形成为筒状,具有能够供所述臂构件进入的管腔,若所述臂构件进入到所述管腔,则所述压管通过所述臂构件卡合于所述管腔的内壁,从而使所述臂构件变形,使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相互接近,在所述第一张开形态下所述臂构件通过卡合于所述管腔的所述内壁而变形,在所述第二张开形态下所述臂构件被解除由所述压管引起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七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臂构件被向自所述压管突出的方向施力,在被解除了由所述限制器对所述滑动件的移动范围进行的限制时自所述压管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滑动件以能够沿着所述手柄的长度轴线进行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限制器包括:第一抵接面,其设于所述手柄;第二抵接面,其设于所述滑动件,以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的方式构成;以及移动机构,其构成为使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中的至少一者沿与所述手柄的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来限制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手柄的移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夹具中,也可以是,所述限制器由具有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内窥镜夹具的上述各技术方案,无论目标组织的尺寸如何,都能够高效地对目标组织进行处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面的局部剖切而示意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b是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从基端侧观察以图1a中的切断线ib-ib剖切的限制器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顶端部的局部的俯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4是以图3中的切断线iv-iv剖切的示意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从基端侧观察图1a的内窥镜夹具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初始状态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接触状态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接触状态的俯视的剖视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越过状态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越过状态的俯视的剖视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从基端侧观察图9的内窥镜夹具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卡定状态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卡定状态的俯视的剖视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从基端侧观察图12的内窥镜夹具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留置在体内的手法的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留置在体内的手法的图。

图17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器拆卸了的状态下将内窥镜夹具的侧面的局部剖切而示意地表示的剖视图。

图18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器拆卸了的状态下示意地表示内窥镜夹具的卡定状态的侧面的剖视图。

图19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限制器拆卸了的状态下示意地表示将内窥镜夹具留置在体内的手法的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图21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手法的示意图。

图2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图23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图23b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24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手法的示意图。

图25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图25b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26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手法的示意图。

图2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的操作部的局部的侧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穿过形成于未图示的内窥镜的通道插入到患者的体内进行使用。在本说明书中,将供操作者操作内窥镜的内窥镜操作部所处的一侧定义为基端侧,将插入到体内的内窥镜的顶端部所处的一侧定义为顶端侧。

如图1a和图2所示,内窥镜夹具1包括夹具单元(以下简称为“夹具”)10和处置器具主体40。夹具1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顶端部。图1a和图2是夹具10的基于穿过后述的压管31的轴线c1的平面的剖视图。图3是夹具10的侧面的剖视图。

(夹具10的结构)

如图1a和图2所示,夹具10包括臂部11、压管31以及螺旋弹簧(弹性构件)36。压管31形成为圆筒状,其具有能够供臂部11的基端部进入的内径。即,在压管31形成有管腔,该管腔能够供具有后述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臂部11进入。螺旋弹簧36构成在压管31的内壁。

包含臂部11在内构成夹具10的这些构件例如由钴铬合金、钛、不锈钢等材料形成。夹具10构成为也能够在mri(核磁共振成像法)透视下进行观察。

臂部11具有第一臂12、第二臂13以及中央部14。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延伸并且彼此相对地配置。中央部14位于第一臂12的基端部和第二臂13的基端部之间。

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在自然状态下相互分开,而且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沿着从基端侧朝向顶端侧的方向变大。“自然状态”是指不对臂部11作用外力的状态。例如,不对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作用由压管31的内壁产生的力的状态是自然状态。在第一臂12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二臂13侧延伸的爪12a。

如图4所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顶端侧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弧状,该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形成为带有圆度的形状。更详细地讲,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外表面中的后述的正交方向z的中央部形成为朝向外侧成为凸部的曲面状。

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通过这样构成,提高了相对于弯曲而言的强度,并且减少相对于后述的外套管50而言的摩擦阻力,能够顺畅地进退。

如图1a所示,定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的相对方向x、与压管31的轴线c1平行的轴线方向y、以及与相对方向x和轴线方向y分别正交的正交方向z。如图2所示,在第一臂12的基端部设有两个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一被卡定部16、17设为在与压管31的轴线(中心轴线)c1平行的基准面s1上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第一被卡定部16、17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

图2是沿与基准面s1正交的方向观察的图。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一被卡定部17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

如图2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自第一臂12(中心轴线c1)分开、倾斜。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与轴线方向y正交。第一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和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和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

如图1a和图2所示,在第一臂12中的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靠顶端侧的位置设有两个突部18、19。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突部18和突部19在俯视图中相对于轴线c1线对称。突部18、19自第一臂12突出的长度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自第一臂12沿正交方向z突出的长度长。

如图1a所示,在第二臂13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一臂12侧延伸的爪13a。

在第二臂13设有与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突部18、19同样形成的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23、24(第二被卡定部22参照图5。突部24未图示)。即,第二被卡定部21、22自第二臂13的侧面沿离开第一臂12的方向即正交方向z突出。突部23、24在第二臂13中的比第二被卡定部21、22靠顶端侧的位置自第二臂13的侧面沿正交方向z突出。第二被卡定部21、22和突部23、24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突部18、19分别在相对方向x上排列地配置。即,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重叠,突部23、24与突部18、19重叠。

在图1a所示的侧视图中,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于轴线c1形成在线对称的位置。

通过将例如由钴铬合金等形成的板材冲裁为将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中央部14、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突部18、19、23、24展开为平面状而成的形状而形成臂部11。就臂部11而言,将该冲裁后的构件在第一臂12与中央部14的连接部和第二臂13与中央部14的连接部处弯折,从而在侧视时成为c字状,形成为一体。

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具有向各自的顶端相互分开的方向、即臂部11张开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弹性恢复力。

如图2所示,在压管31的基端部的内壁的整周范围内突出有卡定部32。在沿图5所示的轴线方向y观察时,卡定部32中的轴线c1侧的边缘部32a形成为与压管31同轴的圆形形状。如图2所示,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基端侧端面)和顶端面32c(顶端侧端面)与轴线方向y正交。

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央部14能够贯穿于卡定部32内。如图5所示,从第一被卡定部16的端到第一被卡定部17的端在正交方向z上的长度l1比卡定部32的内径小。此外,在后述的初始状态下,在从轴线方向y观察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各自的一部分与卡定部32重叠。即,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边缘部32a在位置p1、p2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相对,第一被卡定部16、17的长度l1被设定得比边缘部32a的位置p1、p2在正交方向z上的高度(图5中的连结位置p1和位置p2的线段的长度)长。

如图2所示,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壁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锥形面31a。锥形面31a随着朝向顶端侧去而扩径。

压管31和卡定部32例如由64钛合金(ti-6al-4v)、钴铬合金等材料一体地形成。

如图3所示,在螺旋弹簧36的顶端部设有定位圈部36b。定位圈部36b的内径形成得比螺旋弹簧36的其他部分的内径小。

螺旋弹簧36在收纳于压管31内的状态下,其顶端部卡定于突部18、19、23、24,并且其基端部卡定于卡定部32。螺旋弹簧36的基端部和卡定部32也可以通过熔接等而固定。

第一臂12中的比突部18、19靠基端侧的部分、第二臂13中的比突部23、24靠基端侧的部分、以及中央部14能够贯穿于螺旋弹簧36内。在突部18、19、23、24向基端侧进行了移动时,突部18、19、23、24卡定于螺旋弹簧36的定位圈部36b。另一方面,在突部18、19、23、24向基端侧进行了移动时,螺旋弹簧36在轴线方向y上被突部18、19、23、24压缩。在螺旋弹簧36被压缩时,在轴线方向y上产生从压管31内推出臂部11的弹性力。

即使在螺旋弹簧36不具备定位圈部36b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螺旋弹簧36的顶端安装垫圈等其他构件而获得相同的效果。

(处置器具主体40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处置器具主体40的结构。

如图1a和图2所示,处置器具主体40具有外套管50、插入部60以及操作部100。插入部60能够在外套管50内进退。操作部100安装在插入部60的基端部。

外套管50可以例如由ptfe(聚四氟乙烯)这样的氟树脂、hdpe(高密度聚乙烯)等树脂材料形成。

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包括护套部61、操作线(线构件)62以及连结构件63。操作线62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护套部61内。连结构件63连接于操作线62的顶端部。连结构件63以能够相对于操作线62以与相对方向x平行的轴线作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设置。

护套部61具有线圈护套66和固定在线圈护套66的顶端部的顶端构件(止挡部)67。线圈护套66例如由抗压缩强度较高的sus301等不锈钢形成。

线圈护套66可以使用将未图示的线构件沿轴线方向y密圈地卷绕而形成的线圈。线圈护套66具有挠性,并且针对轴线方向y的压缩力较强。线圈护套66的内径与螺旋弹簧36的内径大致相等。

顶端构件67例如由不锈钢等形成为圆筒状。顶端构件67的内径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顶端构件67的外径大于线圈护套66、压管31的外径。在顶端构件67的基端部的外周面上,通过外径缩径而形成有凹部67a。在使线圈护套66的顶端卡合于该凹部67a的状态下,通过激光焊接等将顶端构件67和线圈护套66进行固定。

在护套部61的顶端部的内周面上,通过比线圈护套66靠顶端侧的顶端构件67的内径相对于线圈护套66而言缩径,从而在线圈护套66与顶端构件67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台阶部68。顶端构件67的内径也可以大到在像后述那样夹具10成为卡定状态时顶端构件67不会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啮合的程度。

在顶端构件67的顶端部的内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台阶。该台阶中的朝向前方的面是顶端支承面(顶端面)67b。此外,位于比顶端支承面67b靠顶端侧的位置的部分是支承部69。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69形成为圆筒状。支承部69的内径比压管31的外径稍大,能够接纳压管31的基端。顶端支承面67b能够抵接于压管31的基端面。在护套部61的顶端侧配置有夹具10。支承部69能够支承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的压管31的外周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极力抑制夹具10相对于支承部69的晃动,也能够容许夹具10相对于支承部69的一定程度的倾斜。因此,相对于内窥镜的通道等弯曲形状而言也能够顺畅地插入内窥镜夹具1。

操作线62例如由金属制的单线、捻线形成。操作线62的顶端连接于扩径部72的基端部。扩径部72的顶端部连接有环部73。

扩径部72例如由金属等形成为圆筒状。扩径部72的外径小于线圈护套66的内径且大于顶端构件67的内径。通过扩径部72的顶端面抵接于台阶部68,将环部73自护套部61突出的突出量限制为长度l2(参照图15)。长度l2是环部73的被顶端构件67容许的最大突出量。

通过将一根线构件73a折回而形成环部73。线构件73a的折回部位于顶端侧,其基端侧的两端部通过硬钎焊、电阻焊接等而固定于扩径部72。

如图2所示,连结构件63构成为在连结部主体76的顶端部具有钩部77并且在连结部主体76的基端部形成有贯通孔76a。在连结部主体76中的与钩部77相对的面形成有倾斜面76b。

通过使环部73的线构件73a的折回部贯穿于贯通孔76a,连结构件63以能够相对于环部73以与相对方向x平行的轴线作为中心进行转动(能够向图2的箭头d方向进行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环部73。

连结构件63的宽度是在其顶端侧配置有钩部77时的连结部主体76的与中心轴线c1正交的方向上的外径。连结构件63的宽度比螺旋弹簧36的内径、线圈护套66的内径以及顶端构件67的内径稍小。即,连结构件63在压管31内和护套部61内不能自钩部77处于顶端侧的状态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换言之,利用压管31、护套部61限制了臂部11和钩部77的径向的相对移动。

上述的“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是指像后述那样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转动至解除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为止。因而,“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并不是指像字面意思那样连结构件63完全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

通过在连结构件63的钩部77和倾斜面76b之间配置中央部14,钩部77能够卡合于中央部14。在钩部77相对于环部73向方向d(参照图2)进行转动时,解除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参照图16)。这样,连结构件6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连结于臂部11。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内。

如图1a所示,操作部100具有操作部主体(手柄)101、滑动件102以及限制器64。

操作部主体101安装在线圈护套66的基端部。操作部主体101形成为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棒状,在其基端部设有勾指部101a。在操作部主体101形成有沿轴线方向y延伸的狭缝101b。

滑动件102设为外嵌于操作部主体101。滑动件102能够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沿轴线方向y进行滑动(前进移动和后退移动)。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部连接有操作线62的基端。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中,通过将滑动件102在轴线方向y上进行前进操作或后退操作,使操作线62前进或后退。而且,在操作线62的顶端侧设置的扩径构件72、环部73及夹具10的臂部11能够前进或后退。其结果,臂部11的一对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能够张开或者闭合。

滑动件102形成为圆筒状。在滑动件102的外周面的整周范围内形成有凹部102a。在滑动件102中按照从轴线方向y上的顶端侧向基端侧的顺序依次形成有凸缘部102b、凹部102a及凸缘部102c。一对凸缘部102b、102c在沿轴线方向y观察时成为椭圆形状。由此,滑动件102变得易于握住,在将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部100进行捆包时能谋求省空间化。

通过滑动件102卡合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从而限制了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在轴线方向y上的移动范围。

限制器64是沿着滑动件102的轴线方向y延伸而形成的中空的管状的构件。如图1b所示,在限制器64形成有能够供操作线62贯穿的内腔641。限制器64由树脂材料形成。限制器64具有即使被作用有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一定的压力也不被压缩的程度的刚度。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只要为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去滑动件102的长度轴线上的尺寸而得到的值以下即可。

不过,由于像后述那样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和臂部11的张开宽度具有相关关系,因此优选的是考虑到臂部11的期望的张开宽度来决定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

如图1b所示,在沿着滑动件102的轴线方向y的剖视图中,本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是截面形状为大致c字的形状。在限制器64形成有将内腔641和外部连通的狭缝部642。狭缝部642是沿着滑动件102的轴线方向y延伸而形成的细长的缺口。狭缝部641的张开宽度形成得比操作线62的直径稍小。在操作者拆卸限制器64时,狭缝部641能够变形至产生能够供操作线62穿过的大小的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所示,限制器64在覆盖操作线62的同时配置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限制器64在狭缝101b内配置在比滑动件102靠顶端侧的位置。此时,滑动件102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是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基端朝向顶端侧而自狭缝101b的全长减去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而得到的范围。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是限制操作线62的推出量的构件。

另一方面,如图17~图19所示,在拆卸限制器64时,滑动件102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全长的范围内。

(内窥镜夹具1的初始状态)

接下来,对使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内窥镜夹具1将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手法进行说明。

在手法开始之前的初始状态下向作为手术操作者的操作者提供内窥镜夹具1时,如图6所示,夹具10以安装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状态被外套管50覆盖。

如图6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夹具10的螺旋弹簧36的在轴线方向y上相邻的线构件36a相互分开,而且该螺旋弹簧36相比于自然状态(不作用外力的状态)略微在轴线方向y上被压缩。此外,压管31的基端面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另一方面,由于基端侧的操作部100中的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限制器64的基端面,因此滑动件102能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范围被限制器64所限制。其结果,扩径部72在插入部60的线圈护套66内位于比台阶部68靠基端侧的位置,扩径部72和台阶部68分开。由于连结构件63配置在压管31内,因此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

在初始状态下,如图6所示,第一臂12的基端部、第二臂13的基端部以及中央部14位于压管31内的比卡定部32靠顶端侧的位置。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未与压管31的卡定部32接触。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各自的顶端到基端之间的一部分抵接于外套管50的内壁。臂部11的第一臂12的顶端部和第二臂13的顶端部成为相互接触的状态(或者第一臂12的顶端部与第二臂13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将臂部11的第一臂12的顶端部与第二臂13的顶端部相互接触的状态和第一臂12的顶端部与第二臂13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这两者视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闭合的状态,定义为夹具10的闭合形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12的顶端部与第二臂13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约为零的状态例如也可以是目标组织t的根部被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的状态。

在初始状态下,滑动件102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抵接于限制器64。限制器64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

在初始状态下,能够通过使操作线62相对于护套部61进行旋转来调节夹具10的朝向。考虑此时臂部11相对于压管31绕轴线c1进行转动的情况。然而,由于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形成为与压管31同轴的圆形状,因此利用卡定部32与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进行的卡定保持良好。

在使用内窥镜夹具1时,操作者预先将未图示的内窥镜插入到患者的体内。然后,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的基端部插入内窥镜夹具1的外套管50,使外套管50自内窥镜的通道的顶端部突出。

接下来,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部主体101,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插入部60拉回外筒管50,从而解除夹具10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外套管50的内壁的状态。

像前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部11具有使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各自的顶端向相互分开的方向进行移动的弹性恢复力。因此,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在压管31的顶端部的内壁设置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增大,成为张开的状态。其结果,利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对臂部11向自压管31突出的方向施力。即,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具有使臂部1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作用。

在该状态下,如图1a所示,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像后述那样,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被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所限制,变得比最大张开宽度小。

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面抵接于限制器64的基端面的情况下,利用限制器64使滑动件102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一步前进。将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而言前进到最靠顶端侧、滑动件102的顶端面与限制器64的基端面抵接的位置(图1a所示的滑动件102的位置)定义为中立位置。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如图1a所示,限制器64被夹在滑动件102的顶端面和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之间。

在滑动件102处于中立位置时,连结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结于操作线62的臂部11成为同样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前进的状态。因此,如图1a所示,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不是完全张开的状态,成为半开的状态(第一张开形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是半开的状态作为第一张开形态的一例进行说明,但第一张开形态不限定于此。

在臂部11的第一张开形态中,将半开的臂部11的张开宽度定义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第一距离w1。为了可靠地抓住目标组织t,第一距离w1为目标组织t的尺寸以上即可。不过,考虑到操作者操作内窥镜夹具1时的效率,第一距离w1也可以与目标组织t的尺寸大致相等。

如图7所示,操作者能够使目标组织t位于半开状态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若操作者确认到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情形,则能够通过操作内窥镜朝向目标组织t推入臂部11来保持目标组织t。

在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需要扩大臂部11的张开宽度。此时,通过操作者自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能够进一步扩大臂部11的张开宽度。即,若操作者拆卸了限制器64,则滑动件102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成为能够覆盖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全长的范围。

在该状态下,操作者能够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

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若操作者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则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也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压管的顶端侧的锥形面31a的同时它们之间的张开宽度进一步扩大。如图17所示,在操作者使滑动件102前进至抵接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时,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成为几乎都自压管31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不会被压管31的顶端侧的锥形面31a所约束,因此臂部11的张开宽度成为最大张开宽度。另外,说明了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的操作,但由于臂部11被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的弹性恢复力、螺旋弹簧36向自压管31突出的方向施力,因此也可以在该施力的作用下使臂部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进行移动。此时,操作者无需推入滑动件102。

如图17所示,将臂部11的张开宽度最大的状态定义为臂部11的第二张开形态。将第二张开形态的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w2。第二距离w2大于前述的第一距离w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w2例如是第一距离w1的约两倍。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滑动件102与限制器64相互抵接,限制了臂部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二张开形态。

(内窥镜夹具1的接触状态)

若操作者能够确认到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情形,则把持操作部主体101并拉回滑动件102。此时,滑动件102变得不与限制器64接触,而是沿着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向基端侧后退。此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向基端侧进行移动,与压管31的顶端部的锥形面31a(内周面)接触。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臂12向第二臂13侧弹性变形,第二臂13向第一臂12侧弹性变形。其结果,第一臂12的顶端部和第二臂13的顶端部接近,臂部11的张开宽度缩小。也就是说,在目标组织t位于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之间的状态下,臂部11从第一张开形态或第二张开形态向闭合形态进行变化。此时,利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保持目标组织t。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紧缚目标组织t的根部、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约为0的状态也包含在臂部11的闭合形态中。在这样臂部11从第一张开形态或第二张开形态向闭合形态进行转变时,螺旋弹簧36沿轴线方向y被压缩。

在操作者把持操作部主体101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时,成为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与压管31的卡定部32接触的接触状态。在该过程中,首先,如图5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的基端在压管31的边缘部32a的位置p1点接触,第二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的基端在压管31的边缘部32a的位置p2点接触。此时,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被卡定部16和第二被卡定部17抵接于压管31的边缘部32a。另外,在图2中将与位置p1、p2对应的边缘部32a的正交方向z上的位置表示为位置q1、q2。

在拉回滑动件102的过程中,螺旋弹簧36被突部18和突部19沿轴线方向y压缩。在该过程中,若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的距离增大,则螺旋弹簧36的压缩程度也增大,因此操作者用于拉回滑动件102所需的力量逐渐增加。

由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连结构件63配置在压管31内或护套部61内,因此连结构件63不能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

在将滑动件102拉回至上述的接触状态的过程中,操作者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时,被压缩的螺旋弹簧36伸长。在压管31抵接于顶端支承面67b的状态下,臂部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移动。其结果,操作者能够使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闭合形态向上述的第一张开形态或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因此,通过操作者操作内窥镜,能够重新使夹具10与目标组织t相对。此后,按照前述的过程能够利用夹具10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

(内窥镜夹具1的越过状态)

在操作者自上述的接触状态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时,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进一步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此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并在卡定部32内通过。具体而言,如图9~图10所示,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以弹性变形了的状态在卡定部32内通过。此时,在第一被卡定部16与卡定部32点接触的同时卡定部32的与第一被卡定部16接触的边缘部32a从位置p1移动到位置p3。与此同时,在第一被卡定部17与卡定部32点接触的同时卡定部32的与第一被卡定部17接触的边缘部32a从位置p2移动到位置p4。

另外,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像前述那样倾斜,边缘部32a是圆形形状。因此,在拉回滑动件102时沿图11所示的轴线方向y观察时,在第一被卡定部16与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接触的位置p1,第一被卡定部16自边缘部32a与法线n平行地承受垂直阻力,该法线n是在位置p1处与边缘部32a的切线θ正交的法线。在该垂直阻力的作用下,第一臂12的第一被卡定部16向靠近第二臂13的相对方向x进行移动。此时,臂部11的中央部14自身的两端部向轴线c1侧进行移动,并弹性变形。

其结果,如图11所示,在从夹具10的基端侧观察时,第一被卡定部16的基端面16a的顶端部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基端面17a的顶端部这两者均与卡定部32的边缘部32a接触。臂部11成为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越过了卡定部32的越过状态。此时,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维持着闭合形态。如图11所示,在越过状态下,边缘部32a的位置p3与位置p4之间的距离变得与前述的第一被卡定部16、17的长度l1相等。

在操作者将滑动件102向基端侧拉回至到达臂部11的越过状态的过程中,与前述同样,操作者在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102时能够使臂部11向顶端侧移动。因此,能够使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从闭合形态向第一张开形态或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即,能够重新抓住目标组织t直到臂部11到达越过状态为止。

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使第一被卡定部16、17越过卡定部32的过程中,与从前述的初始状态到接触状态的过程相比,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的每单位移动量的所需力量的增大率变大。即,在从接触状态到越过状态的期间,操作者感觉到拉回滑动件102的操作较重。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辨识当前在拉回滑动件102的状态。

在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回滑动件102使臂部11从接触状态转变至越过状态的过程中,由于连结构件63配置在护套部61内,因此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为了使臂部11从接触状态转变至越过状态所需的力量例如为20n~50n(牛顿)左右。

也可以是,在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超过卡定部32向基端侧进行移动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通过磨削卡定部32或者使卡定部32变形而越过卡定部32。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对第一被卡定部16、17、第二被卡定部21、22的与卡定部32抵接的部分实施倒角加工等,以防止卡定部32的过度的破坏。

(内窥镜夹具1的卡定状态)

在操作者自上述的越过状态进一步拉回滑动件102时,第一被卡定部16、17和第二被卡定部21、22超过卡定部32进一步向基端侧进行移动。第一臂12中的比第一被卡定部16、17靠顶端侧的结构和第二臂13中的比第二被卡定部21、22靠顶端侧的结构这两者依次在卡定部32内通过。在该过程中,维持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相对于压管31的相对方向x和正交方向z上的位置。

此时,第一臂12、第二臂13及中央部14不承受来自卡定部32的施力。因此,在中央部1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如图12~图14所示第一臂12的基端侧和第二臂13的基端侧向相互分开的相对方向x进行移动。

在解除欲使臂部11向压管31的基端侧进行移动的力时,臂部11成为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在顶端侧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的状态(卡定状态)。

在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从上述的越过状态到卡定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臂12、第二臂13及中央部14变得不卡定于卡定部32,将这些结构的弹性变形解除一部分。因此,在从越过状态到卡定状态的过程中,操作者用于拉回滑动件102所需的力量逐渐减少。

在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从上述的越过状态到卡定状态的过程中,夹具10保持闭合形态。由于连结构件63配置在护套部61内,因此保持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

在夹具10成为卡定状态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沿轴线方向y被压缩的螺旋弹簧36的线构件36a成为在轴线方向y上相邻的线构件36a相互密合的密圈状态。在夹具10成为卡定状态时,由于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卡定(例如抵接)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因此限制了臂部11相对于压管31向顶端侧的移动。即,夹具10维持将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状态,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变得不能返回到初始状态。换言之,在臂部11是卡定状态时,通过第一被卡定部16的顶端面16b和第一被卡定部17的顶端面17b卡定于卡定部32的基端面32b而限制了臂部11从闭合形态向第一张开形态的转变或者从闭合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夹具10的臂部11固定在闭合形态。中央部14突出到比压管31靠基端侧的位置。

之后,操作者使将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夹具10自处置器具主体40分离。

在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时,操作线62相对于线圈护套66向顶端侧进行移动。如图15所示,在将滑动件102推入至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时,环部73能够相对于顶端构件67突出至作为最大突出量的长度l2。

另外,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情况下,将滑动件102推入至扩径部72的顶端面抵接于台阶部68时,环部73能够相对于顶端构件67突出长度l2以上的突出量。

如图15所示,在连结构件63突出到比顶端构件67靠顶端侧的位置时,臂部11和压管31一体地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由于连结构件63位于压管31外,因此连结构件63能够相对于环部73进行转动。在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使操作线62向顶端侧移动时,连结构件63的倾斜面76b与将目标组织t进行结扎的夹具10的中央部14的基端面接触。如图16所示,钩部77被倾斜面76b引导而与连结部主体76一同向方向d进行转动,解除了钩部77与中央部14的卡合。此时,夹具10维持闭合形态。

由此,将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留置在体内。

在将目标组织t进行了结扎的夹具10留置在体内之后,操作者拉回滑动件102将连结构件63收纳在护套部61内。之后,操作者从内窥镜的通道拉拔取出内窥镜夹具1。最后,操作者进行所需的处置,完成一连串的手法。

(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的夹具10的臂部11具有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

臂部11具有第一臂12的顶端与第二臂13的顶端接触的闭合形态、第一臂12的顶端和第二臂13的顶端隔开第一距离w1地分开的第一张开形态、以及第一臂12的顶端和第二臂13的顶端隔开第一距离w1以上的第二距离w2地分开的第二张开形态。

当限制器64在覆盖操作线62的同时配置在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时,滑动件102在狭缝101b内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被限制器64所限制。与此相对应,在自狭缝101b拆卸限制器64时,滑动件102能够在狭缝101b的全部范围进退。即,限制器64能够限制操作部主体101的狭缝101b内的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相对移动。

在滑动件1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行移动时,连接于滑动件102的操作线62和连接于操作线的扩径部72、环部73及臂部11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行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臂部11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进行移动时,臂部11也相对于处置器具主体40的压管31进行相对移动。此外,像前述那样,在臂部11相对于压管31进行相对移动时,臂部11的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抵接于压管31的顶端部,因此臂部11的张开宽度发生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器64也能够限制臂部11相对于操作部主体101的相对移动,能够限制臂部11的张开宽度。

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时,在预先调查限制器64的尺寸与臂部11的张开宽度的关系时,通过与作为处置对象的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变化相配合地准备多个尺寸的限制器64,对于不同的处置对象也能够迅速地应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器64配置于狭缝101b内、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成为半开的第一张开形态。在该状态下,操作者不能使滑动件12进一步前进。因此,通过滑动件102与限制器64的抵接,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不能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移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拆卸了限制器64的状态下操作者使滑动件102进一步前进而抵接于狭缝101b的顶端面时,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成为全开的第二张开形态。

通过与最常被作为处置对象进行处理的目标组织t的尺寸相配合地准备限制器64,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与目标组织t相配合地调整夹具10的朝向、张开宽度等时,能够缩短操作者调整内窥镜夹具1的操作,因此能够谋求处理的容易性、手法时间的节约以及效率的提高。

由于限制器64是简单的结构且制造也很简单,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构成能够应用于多种多样的处置对象的内窥镜夹具1。

(第1变形例)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以下,省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的操作部100a的侧视图。图21是说明使用该内窥镜夹具1a的手法的示意图。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比较,操作部100a的结构有所不同。如图20所示,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的操作部100a设有限制器64a,替代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器64由具有即使被作用有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一定的压力也不被压缩的程度的刚度的树脂材料形成。与此相对应,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的限制器64a由在承受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压力时能够以一定的程度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在未作用有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压力的状态下,限制器64a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相同的尺寸形成。如图20所示,在滑动件102a抵接于限制器64a的状态下,内窥镜夹具1a的臂部11成为半开的第一张开形态。即,此时,夹具1a的臂部11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

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不同,采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操作者能够使滑动件102a进一步前进。在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a的力的作用下,抵接于滑动件102a的限制器64a在长度轴线方向上被压缩而弹性变形。如图21所示,由于弹性变形了的限制器64a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减少,因此滑动件102a在狭缝101b内能够进行移动的范围增大与限制器64a的尺寸减少相应的量。其结果,内窥镜夹具1a的臂部11能够自半开的第一张开形态进一步张开。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的臂部11能够转变为具有比第一张开形态稍大的张开宽度的形态。不过,此时的臂部11的张开宽度小于作为第二张开形态的张开宽度的第二距离w2。

因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也能够应对具有第一距离w1和第二距离w2的中间的尺寸的目标组织t。

在操作者推入滑动件102而使限制器64a达到弹性变形的极限的状态下臂部11的张开宽度也仍然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况下,操作者也能够进行拆卸限制器64a的应对。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a的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地构成。通过利用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手法进行操作,能够将内窥镜夹具1a留置在目标组织t中。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a,能够高效地对第一距离w1和第二距离w2的中间的尺寸的目标组织t进行处置。

(第2变形例)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b。以下,省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结构的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22是示意地表示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b的操作部100b的侧视图。如图22所示,在本变形例的操作部100b设有弹簧64b,该弹簧64b将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和滑动件102的顶端面连结起来。将弹簧64b连结于操作部主体101b的狭缝101b的顶端面和滑动件102的顶端面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方法。

本变形例的弹簧64b在不作用外力的状态下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在操作者不操作滑动件102的状态下,滑动件102处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滑动件102抵接于限制器64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即,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b,在操作者不操作滑动件102的状态下,臂部11能够维持第一张开形态,第一臂12和第二臂13隔开第一距离w1地分开。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记载为,不作用外力的状态下的弹簧64b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实际上,在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利用螺旋弹簧36的回弹力f1和臂部11的自身扩开力使滑动件102承受朝向顶端侧的力,因此弹簧64b被压缩。不过,在本变形例中,由于此时的弹簧64b的压缩量微小,因此视为不作用外力的状态下的弹簧64b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限制器64的长度相同的自由长度。

此外,在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对滑动件102赋予螺旋弹簧36的回弹力f1和臂部11的自身扩开力的回弹力f2。为了维持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需要以与将回弹力f1和回弹力f2相加而得到的力相等的力推回滑动件102。因此,在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弹簧64b的回弹力f3需要与将回弹力f1和回弹力f2相加而得到的力相等。另外,实际上,弹簧64b推回滑动件的回弹力f3由于操作线62与线圈护套66的摩擦等而减小。因此,回弹力f3需要大于将回弹力f1和回弹力f2相加而得到的力。

换言之,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的弹簧64b的回弹力f3大于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的螺旋弹簧36的回弹力f1。此外,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的弹簧64b的回弹力f3大于臂部11是第一张开形态的状态下的臂部11的自身扩开力的回弹力f2。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1b的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地构成。通过利用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手法进行操作,能够将内窥镜夹具1b留置在目标组织t中。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23a、图23b及图24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在之后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通用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3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操作部200的侧视图。图23b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操作部200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图24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手法的示意图。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具有通过滑动件102与限制器64抵接来限制滑动件102的前进移动的结构。与此相对应,如图23a和图23b所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具有使用棘爪机构限制滑动件202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的前进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23a和图2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在操作部主体201的狭缝201b的内壁设有突起(第一突起)201c,而且在滑动件202中设有棘爪机构202a。滑动件202的棘爪机构202a具有按钮202b、弹簧202c以及突起(第二突起)202d。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b所示,突起201c的基于穿过狭缝201b的中心轴线的面的截面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突起201c具有与狭缝201b的内壁垂直地形成的壁部201d和形成为斜面形状的倾斜部201e。倾斜部201e随着朝向操作部主体201的基端去而自狭缝201b的内壁逐渐远离。壁部201d与倾斜部201e的连接部处于突起201c中的、距狭缝201b的内周面的距离最大的位置。壁部201d与倾斜部201e的连接部距狭缝201b的内周面的距离定义为突起201c的高度。壁部201d和狭缝2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棘爪机构202a的突起202d具有与突起201c的壁部201d平行地形成的壁部202e和形成为斜面形状的倾斜部202f。在通过棘爪机构202a的弹簧202c沿径向对突起202d施力而操作者使滑动件202沿着内窥镜夹具2的中心轴线方向前进时,壁部201d与壁部202e抵接。在该状态下,即使操作者进一步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202,也通过壁部201d与壁部202e的抵接卡合使滑动件202不能前进。也就是说,通过壁部201d与壁部202e抵接,突起201c与突起202d相互卡合,从而限制滑动件202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中心轴线的前进。

在该状态下,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一张开形态时,滑动件202的位置与滑动件102的位置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狭缝201b的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相互卡合,臂部11成为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是第一距离w1的第一张开形态,而且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的转变受到限制。

操作者在确认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距离小于目标组织t的尺寸的情形时需要使臂部11的张开宽度扩大。因此,操作者需要使滑动件202自操作部主体201的突起201c的位置进一步向顶端侧前进。

在狭缝201b的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相互卡合的状态下操作者按入棘爪机构202a的按钮202b时,棘爪机构202a的突起202d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径向(与操作部的长度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移动。其结果,解除狭缝201b的突起201c与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的卡合状态,滑动件202能够沿着操作部主体201的中心轴线前进。如图24所示,操作者通过使滑动件202进一步前进,能够使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的张开宽度扩大至第二距离w2。通过这样的操作,操作者能够使臂部11从第一张开形态转变至第二张开形态。

在滑动件202超过了狭缝201b的突起201c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动滑动件202,能够使突起202d的倾斜部202f在抵接于突起201c的倾斜面的同时向基端侧进行移动。其结果,仅通过操作者向基端侧拉动滑动件202的操作就能够使臂部11从第二张开形态转变为第一张开形态。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说明了狭缝201b的突起201c和滑动件202的突起202d具有直角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例子,但内窥镜夹具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只要是通过操作部主体201与滑动件202的卡合而使滑动件202不能相对于操作部主体201相对前进的结构即可。操作部主体201与滑动件202的卡合的具体的形态没有特别的限定。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地构成。通过利用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手法进行操作,能够将内窥镜夹具2留置在目标组织t中。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起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25a、图25b及图26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

图25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的操作部300的侧视图。图25b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的操作部300的局部的放大剖视图。图26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的手法的示意图。

如图2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中,在操作部主体301的狭缝301b的内周面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小突起(第一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第三突起)301d。多个小突起301c分别具有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2的突起201c相同的结构。就大突起301d而言,基于穿过狭缝301b的中心轴线的面的截面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而且高度形成得比小突起301c的高度高。例如,大突起301d也可以具有小突起301c的两倍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中,大突起301d的壁部和狭缝301b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的限制器64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的滑动件302具有棘爪机构302a。棘爪机构302a具有按钮302b、弹簧302c以及突起(第二突起)302d。在本实施方式中,棘爪机构302a能够以两个阶段按入按钮302b。例如,操作者在以与按入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棘爪机构202a的按钮202b的力相等的力量半按下本实施方式的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能够解除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操作部主体301的小突起301c的卡合。此外,操作者在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能够解除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和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操作者在将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半按下一次时,能够使滑动件302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前进直到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抵接于下一个小突起301c为止。例如,当在操作部主体301的内周面连续地设有多个小突起301c的情况下,每当操作者半按下按钮302b时,滑动件302都能够仅前进一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操作者能够在半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的同时使滑动件302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前进。在该情况下,操作者能够使滑动件302前进直到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抵接于大突起301d为止。在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抵接于大突起301d时,与前述同样,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成为第一距离w1,内窥镜夹具3的臂部11成为半开的第一张开形态。

在内窥镜夹具3的臂部11成为第一张开形态时,即使操作者沿着操作部主体301的长度轴线方向推入滑动件302,由于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的卡合,也限制了滑动件302向顶端侧的移动,限制了臂部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全开的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在该情况下,操作者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能够沿操作部主体301的径向进行移动而越过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因此,如图26所示,解除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操作部主体301的大突起301d的卡合,操作者能够使滑动件302进一步前进。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中,臂部11的第一臂12与第二臂13之间的张开宽度能够从第一距离w1进一步扩大至第二距离w2。即,操作者能够使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的臂部11从第一张开形态向第二张开形态进行转变。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的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地构成。通过利用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手法进行操作,能够将内窥镜夹具3留置在目标组织t中。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每当操作者半按下滑动件302的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时,滑动件302都能够前进大致相同的距离。因此,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3,能够更细致地调整臂部11的张开宽度。

(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27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在操作部主体301a的狭缝301b的内周面沿着操作部主体301a的长度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小突起(第一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第三突起)301d。多个小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301d的截面具有大致正三角形的形状。此外,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的滑动件302a具备棘爪机构302a,该棘爪机构302a具有由大致正三角形的形状形成的突起(第二突起)302d。

通过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具有上述的结构,在操作者沿着操作部主体301a的中心轴线方向向顶端侧推入滑动件302a时,滑动件302a的突起302d在沿着其所抵接的小突起301c的斜面向顶端侧进行移动的同时越过小突起301c。

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中,大突起301d具有仅在由操作者沿着操作部主体301a的中心轴线方向推入的力的作用下突起302d不能超过大突起301d的高度。因此,在滑动件302a前进至抵接于大突起301d的位置时,操作者需要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通过操作者在全按下按钮302b的同时使滑动件302a向顶端侧前进,能够解除由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与大突起301d的卡合而进行的限制。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为设于操作部主体301a的多个小突起301c和一个大突起301d以及棘爪机构302a的突起302d具有大致正三角形的截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也可以构成为多个小突起301c、一个大突起301d及突起302d分别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的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夹具1同样地构成。通过利用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相同的手法进行操作,能够将内窥镜夹具3a留置在目标组织t中。采用本变形例的内窥镜夹具3a,需要分开使用半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的操作和全按下棘爪机构302a的按钮302b的操作,能够防止操作失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改变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删除。本发明并不被前述的说明所限定,仅被添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制器64设在比滑动件102靠远端侧的位置的例子。然而,只要能够通过限制器64与滑动件102的卡合来限制滑动件102能够沿着操作部100的长度轴线方向前进的范围,配置限制器64的位置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限制器64由树脂材料形成的例子。然而,限制器64只要具有即使被作用有自身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一定的压力也不被压缩的程度的刚度即可。形成限制器6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限制器64也可以是金属制的管状的构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各样态,能够提供一种无论目标组织的尺寸如何都能够高效地对目标组织进行处置的内窥镜夹具。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2、3、3a、内窥镜夹具;10、夹具单元(夹具);11、臂部;12、第一臂;13、第二臂;16、17、第一被卡定部;21、22、第二被卡定部;18、19、23、24、突部;31、压管;32、卡定部;32b、基端面(基端侧端面);32c、顶端面(顶端侧端面);40、处置器具主体;50、外套管;60、插入部;100、100a、100b、200、300、操作部;101、201、301、操作部主体(手柄);102、202、302、滑动件;64、64a、限制器;64b、弹簧;202a、302a、棘爪机构;t、目标组织;w1、第一距离;w2、第二距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