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2789发布日期:2019-04-05 22:12阅读:1158来源:国知局
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及其使用方法,与无针采血针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临床采血是当下非常普遍的医疗手段,通过临床采血取得血液样本,是疾病的诊断的基础,也是各个医院最基本的医疗项目。也正因为这样,进行临床采血操作的医护人员也面临着极大地风险,每天数以百计的针刺操作,使医护操作者暴露在针刺危害中,刺伤、感染等风险很高。特别是目前市场上的采血针均为两端针,即患者端需要进行一次钢针刺入操作,采血管端还需要进行一次钢针刺入操作。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11年就已经制定了防针刺要求标准(iso23908),我国也自2014年开始陆续将防针刺要求加入到各种医疗用针的相关标准中。

除此之外,现在市面上的采血针与采血管之间靠钢针刺破胶塞实现采血,拔针后则靠采血管的胶塞和采血针的胶帽的弹力实现密封,这样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橡胶或乳胶制品本身的弹性特征,可以实现反复变形和回复原状从而被应用到许多地方作为密封零件,但是一旦破坏其结构产生物理损伤,如出现裂伤、缺口等也就无法继续保持其特性了,即反复操作会导致采血针胶帽的密封效果失效;并且针尖的锋利度也会下降,超过一定次数后就有很大几率会出现漏血、穿刺失败等医疗事故,因此现在的采血针产品说明书中一般会明示可穿刺次数。然而,在系统体检、如癌症等的大病治疗、急救等临床场景下,往往需要采多管血来分别进行检测,但是采血针的可反复穿刺次数非常有限,超过次数就需要更换采血针,这也就相应的造成了患者的二次穿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弹性密封胶塞与采血管密封盖内部结构相配合形成可开闭式的密封结构,在与无针采血针配合使用的时候,能够实现旋入即形成通路,旋出则通路自动闭合且密封。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包括采血管密封盖和采血管,采血管密封盖底部具有凹槽,采血管开口部密封粘接或密封螺接在采血管密封盖的凹槽内,采血管内部为真空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弹性密封胶塞。

采血管密封盖外沿处自顶部开设有一个环形盲槽,环形盲槽内壁上设有螺纹,中心处自顶部开设有一个盲孔,凹槽底部开设有对称的半月形盲槽ⅰ和半月形盲槽ⅱ。

盲孔开口处设有一圈凸台,盲孔壁上设有对称的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分别与半月形盲槽ⅰ和半月形盲槽ⅱ的底部相通。

弹性密封胶塞设有密封部和伸缩部,密封部为圆柱体,伸缩部为葫芦状,弹性密封胶塞外形尺寸与盲孔相契合,置于盲孔中与盲孔紧配合,凸台能够限制弹性密封胶塞不脱出,密封部能够将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密封。

免穿刺真空采血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凸台限制盲孔中的弹性密封胶塞使其不会随意脱出,密封部将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密封住,防止采血管内外气体交换,使采血管内保持真空状态。

免穿刺真空采血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将无针采血针的采血部置于采血管密封盖的环形盲槽中,顺时针旋转采血部使其与采血管密封盖螺接在一起,随着采血部的深入,采血部内的注液头在盲孔中持续压迫弹性密封胶塞使伸缩部向下压缩变形,密封部下移,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逐渐露出,此时注液头上的注液口与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接通,从而通过半月形盲槽ⅰ和半月形盲槽ⅱ与采血管连通,采血管中的负压通过无针采血针的采血部将血液吸入采血管。

使用后,旋出无针采血针的采血部,随着采血部带动注液头上移,注液口与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间的通路被切断,弹性密封胶塞的伸缩部恢复原状,密封部重新回到条形开口ⅰ和条形开口ⅱ的位置并将其密封,从而防止血液泄漏,和空气进入采血管。

最后,逆时针旋脱采血部,更换其他免穿刺真空采血管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密封胶塞与采血管密封盖内部结构相配合形成可开闭式的密封结构,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在与无针采血针配合使用的时候,能够实现旋入无针采血部时自动形成通路,而旋出时则通路自动闭合且被弹性密封胶塞密封,这样的免穿刺真空采血管不需要使用钢针进行穿刺,从根本上弃用了现有的钢针式采血针头,这就同时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医护人员从原有的两次钢针穿刺减少为一次(病人端仍然使用钢针,采血端则使用无针连接),从而原有的针刺风险也随之降低了一半;第二,不依靠钢针穿刺,由于不会破坏橡胶或乳胶零件的结构,从而不会出现密封失效的现象,相应的也就没有穿刺数量的限制,免穿刺真空采血管与无针采血针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穿刺操作,其耐用极限远远超出临床使用需求,临床使用方便,也降低了二次穿刺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能够极大地降低针刺风险,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选择,并且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采血管密封盖上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a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采血管密封盖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采血管密封盖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b-b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5中c-c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采血管密封盖底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弹性密封胶塞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采血管密封盖与密封胶塞组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使用前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使用时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注液头和注液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弹性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弹性密封环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5的d-d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免穿刺真空采血管,包括采血管密封盖1和采血管2,采血管密封盖1底部具有凹槽1-1,采血管2开口部2-1密封粘接或密封螺接在采血管密封盖1的凹槽1-1内,采血管2内部为真空状态,还包括一个弹性密封胶塞3。

采血管密封盖1外沿处自顶部开设有一个环形盲槽1-2,环形盲槽1-2内壁上设有螺纹,中心处自顶部开设有一个盲孔1-3,凹槽底部开设有对称的半月形盲槽ⅰ1-4和半月形盲槽ⅱ1-5。

盲孔1-3开口处设有一圈凸台1-3-1,盲孔1-3壁上设有对称的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分别与半月形盲槽ⅰ1-4和半月形盲槽ⅱ1-5的底部相通。

弹性密封胶塞3设有密封部3-1和伸缩部3-2,密封部3-1为圆柱体,伸缩部3-2为葫芦状,弹性密封胶塞3外形尺寸与盲孔1-3相契合,置于盲孔1-3中与盲孔1-3紧配合,凸台1-3-1能够限制弹性密封胶塞3不脱出,密封部3-1能够将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密封。

如图10至图16所示,与本发明配合使用的无针采血针,其包括软管、静脉针、采血部4和一个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采血部4具有外壁和内腔,采血部4还设有一个位于采血部4内中间位置中壁,中壁中心处并向外延伸设有一个圆柱形的注液头4-1,外壁、中壁和注液头4-1形成一个空心柱状的胶塞位,外壁内侧壁上还设有一圈突出的环状卡位,用于卡住胶塞防止脱落。

注液头4-1内部沿中轴设有一个空心腔,空心腔一端贯通中壁与内腔相连通,另一端不贯通注液头4-1的顶部,并与注液口4-1-1相连通,注液口4-1-1是一个与空心腔相垂直的通孔。

弹性密封环5由上部葫芦状的变形部5-1和下部的密封圈5-2组成,弹性密封环5与胶塞位尺寸相契合,置于胶塞位中并与胶塞位紧配合,环状卡位能够限制弹性密封环5不脱出,密封圈5-2的位置与注液口4-1-1位置相对应,能够将其密封。

使用前,免穿刺真空采血管部分的状态为:凸台1-3-1限制盲孔1-3中的弹性密封胶塞3使其不会随意脱出,密封部3-1将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密封住,防止采血管2内外气体交换,使采血管2内保持真空状态;无针采血针部分的状态为:无针采血针的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内嵌在采血部4内,并由环状卡位卡紧以防脱出,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下部的密封圈5-2将注液口4-1-1密封住,防止空气接触及漏血。

使用时,将无针采血针的采血部4置于采血管密封盖1的环形盲槽1-2中,顺时针旋转采血部4使其与采血管密封盖1螺接在一起,随着采血部4的深入,采血部4内的注液头4-1在盲孔1-3中持续压迫弹性密封胶塞3使伸缩部3-2向下压缩变形,密封部3-1下移,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逐渐露出,同时采血管密封盖1也相应的压迫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使其上部的变形部5-1发生压缩变形,从而使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的密封圈5-2位置上移,注液头4-1上的注液口4-1-1逐渐露出。

采血部4旋转到底部时,露出的注液口4-1-1与露出的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完全连通,从而使无针采血针的内腔通过半月形盲槽ⅰ1-4和半月形盲槽ⅱ1-5与采血管2连通,在采血管2的负压作用下,血液通过静脉针、软管、采血部4的内腔、注液头4-1的空心腔、注液口4-1-1进入半月形盲槽ⅰ1-4和半月形盲槽ⅱ1-5中,并最终流入采血管2中。

使用后,旋出无针采血针的采血部4,随着采血部4带动注液头4-1上移,注液口4-1-1与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间的通路被切断,弹性密封胶塞3的伸缩部3-2恢复原状,密封部3-1重新回到条形开口ⅰ1-3-2和条形开口ⅱ1-3-3的位置并将其密封,从而防止血液泄漏,和空气进入采血管2;同时,由于采血管密封盖1逐渐离开采血部4,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上部的变形部5-1也逐渐恢复原状,空心柱形的弹性密封环5下部的密封圈5-2重新回到注液口4-1-1的位置并将其密封,从而防止血液泄漏或空气进入采血部4。

最后,逆时针旋脱采血部4,更换其他免穿刺真空采血管按上述步骤重新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