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6686发布日期:2019-05-03 21:2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酒饮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料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解酒饮料。
背景技术
:酒文化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曰:“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多饮则杀人顷刻”,其认为少量饮酒对机体有益,而过量则有害。现代研究发现,酒精对肝脏、肾脏等脏器都有很大伤害,还会引发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同时,酒精也是致癌物质之一。除了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以外,也会对心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还是家庭矛盾和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市售的很多解酒保健品一方面采购不方便,另外,有的保健品也不利于服用,比如葛根粉等。文献报道,葛根和葛花虽然来自于同一植物,但解酒机理不同,葛花利于解酒,而葛根有助于戒酒。实验室对两味中药的解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在保护酒精对肝脏和肾脏损伤方面各有优势,且均可以明显改善白酒引起的大鼠肝组织结构形态损伤,效果优于各自的总黄酮。陈皮、白术苗、紫苏叶和生姜为脾胃病常用药,功效降逆止呕、理气醒脾,可以改善饮酒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覆盆子又名树莓,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17种氨基酸,且为传统的补肾助阳中药,可以减轻酒精对肾脏的损伤。而山楂,乌梅和五味子味酸,属于收敛固涩类中药,且对多种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些中药的加入可以避免使用防腐剂,使饮料真正保持纯天然,同时这几味药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符合饮酒者酒后口渴的表现。因此,本饮料不但适合酒后服用,也适于长期饮酒者的日常饮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难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解酒保肝健脾的饮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解酒饮料,包括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所述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0.5-3份,葛花1-4份,枳椇子叶0.5-3份,红豆蔻0.5-3份,覆盆子0.5-2份,白术苗0.2-2份,陈皮0.2-2份,紫苏叶0.2-2份,生姜0.2-2份,山楂0.1-4份,乌梅0.1-4份,五味子0.1-4,葡萄籽0.1-2份,虎杖0.1-1份,木瓜0.5-1份,酸枣籽0.2-1份,五点草0.05-0.2份,草果0.2-1份,槐花0.5-1份。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的重量配比为:2:15:1。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0.5份,葛花1份,枳椇子叶0.5份,红豆蔻0.5份,覆盆子0.5份,白术苗0.2份,陈皮0.2份,紫苏叶0.2份,生姜0.2份,山楂0.1份,乌梅0.1份,五味子0.1,葡萄籽0.1份,虎杖0.1份,木瓜0.5-1份,酸枣籽0.2份,五点草0.05份,草果0.2份,槐花0.5份。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包括葛根1.2份,葛花1.5份,枳椇子叶2.2份,红豆蔻1.8份,覆盆子1.1份,白术苗0.9份,陈皮0.6份,紫苏叶0.7份,生姜0.5份,山楂0.3份,乌梅1.5份,五味子2.4份,葡萄籽1.2份,虎杖0.6份,木瓜0.9份,酸枣籽0.6份,五点草0.12份,草果0.4份,槐花0.6份。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3份,葛花4份,枳椇子叶3份,红豆蔻3份,覆盆子2份,白术苗2份,陈皮2份,紫苏叶2份,生姜2份,山楂4份,乌梅4份,五味子4,葡萄籽2份,虎杖1份,木瓜1份,酸枣籽1份,五点草0.2份,草果1份,槐花1份。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解酒饮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按照所述配比,先将中药混合物装入茶叶过滤包内封口,将蜂蜜单独装入真空袋封口,然后将茶叶过滤包和真空袋放入解酒饮料容器的解酒颗粒放置腔内待用;饮用前,将茶叶过滤包放入解酒饮料容器内,向解酒饮料容器内加90度-100度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100份,并加入等比例的蜂蜜,浸泡5-30分钟即可饮用。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茶叶过滤包采用玉米纤维制成。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解酒饮料容器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下端的端部设置有一密封薄膜,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内螺纹连接有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若干个依次套设在一起的管体,每相邻所述两管体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一过滤网,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通过第二定位结构固定有一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定位凸起,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定位凹槽,每一所述定位凸起均插入所述定位凹槽内,所述定位凸起的一侧设有解酒颗粒放置腔,所述安装块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吸管的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一吸管插口,所述吸管插口上设置有插口盖;每一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均包括两设于所述管体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凹槽,每一相邻所述管体外侧的上端均设有一第一环形凸愣,每一所述第一环形凸愣均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适配,每一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部均设有两第二环形凸愣,每一所述第一环形凸愣上均设有两第二环形凹槽,每一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均与所述第二环形凸愣相适配。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块顶部的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内侧设有一工字型环形凹槽,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设有一工字型环形凸愣,所述工字型环形凸愣插入所述工字型环形凹槽内。作为一种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块底部的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内设有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块,每一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均水平设有一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吸管的管径。本发明所用原料的药理性能为:葛根:味甘淡,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葛花:味甘淡,解酒保肝,功效与葛根互补,且作为饮料的原料,味道和口感要优于葛根。枳椇子叶:味甘淡,生津止渴、解酒毒,有千杯不醉枳椇子之说,《食疗本草》:“昔有南人修舍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红豆蔻:味苦,健脾开胃,解酒毒。覆盆子:味酸甘,补肾助阳,涩精止遗。白术苗:味甘淡,健脾利水、燥湿化痰,《本草纲目》:“其苗可作饮,甚香美”。陈皮:味味苦,理气醒脾、燥湿化痰。紫苏叶:气味芳香,散寒解表,理气和中,化湿醒脾,解毒。生姜:味辛温,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利水化痰。山楂:味酸,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活血。乌梅:味酸涩,生津止渴,收敛止泻,杀菌。五味子:味酸涩,生津止渴,杀菌,保肝。蜂蜜:味甘,调补脾胃,润肤生肌,解毒。葡萄籽:葡萄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具有保健、美容之功效;虎杖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木瓜: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酸枣籽: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五点草:清热、祛痰、利尿消肿;草果:味辛温,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槐花:味微苦,具有清热、凉血、止血作用,可以清肠热、治酒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饮料中,所用的十二味中药原料都属于药食同源植物,人体实验证明,微醉者饮用本发明饮料约250ml,15分钟后可缓解身体不适症状,50分钟后能恢复正常,严重醉酒者加倍饮用后,可在约3小时内解酒,且可以明显缓解口渴症状。产品色淡黄至棕黄色,透明,味道酸甜可口,略有苦涩,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生产,便于服用,携带饮用方便,适宜推广。由于解酒饮料容器包括盖体、容器本体和安装块,在未使用之前,盖体的底部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凹槽,容器本体在折叠之后和安装块一起设置在第一安装凹槽内,本发明在折叠之后大大减小了体积,使得其成为一个盒体,在出行时不必占用很大的地方,十分方便携带;第一安装凹槽下端的端部设置有一密封薄膜,将本发明进行密封,使容器本体在携带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品发生接触,避免容器被弄脏,保证了本发明的干净卫生;容器本体包括若干个依次套设在一起的管体,每相邻两管体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定位结构,在未使用时,所有管体时折叠在一起的,第一环形凸愣是插入到位于相邻管体上端的第一环形凹槽内,第二环形凸愣插入到对应位置的第二环形凹槽内,避免了各个管体在折叠状态下不会向下滑落而损坏密封薄膜,保证了本发明的干净和卫生,在使用时,向下拉动各个管体,使得第一环形凸愣和第二环形凸愣脱离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当各个管体向下移动到相应位置时,第一环形凸愣插入到相邻管体下端的第一环形凹槽内,第二环形凸愣插入到对应位置的第二环形凹槽内,实现本发明的伸展,保证了在伸展状态下各个管体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在饮用解酒饮料时杯中饮料因为容积发生变化而溢出。由于容器本体的下端设置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固定有一安装块,在未使用时,过滤网和解酒颗粒放置腔不对齐,工字型环形凸愣插入到工字型环形凹槽内,可以使安装块与容器本体实现转动安装,若是需要将安装块取下,只需要向下拉动安装块,使工字型环形凸愣脱离工字型环形凹槽即可,拆卸十分简单方便,在使用时,只需转动安装块,工字型环形凸愣在工字型环形凹槽内进行滑动,使得容器本体与安装块进行同轴转动,定位凸起先是脱离定位凹槽,当过滤网和解酒颗粒放置腔对齐时,定位凸起再次插入到对应的定位凹槽内,实现安装块位置的定位,操作方法十分简单,方便使用;安装块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吸管的第一固定结构,在不使用吸管时,将吸管通过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开口放在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将吸管固定在安装块的底部,密封在第一安装凹槽内,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吸管取下使用即可,不需要额外再携带吸管或者其他饮用工具,保证了吸管的干净和卫生,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开口略大于所述吸管的管径,可以保证吸管可以顺利放置到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盖体的顶部设有一吸管插口,吸管插口上设置有插口盖,在不使用时,将插口盖盖在吸管插口上,利用插口盖将吸管插口遮盖住,防止灰尘等进入到容器本体内,保证了本发明的干净卫生,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插口盖取下,将吸管通过吸管插口伸入到容器本体内进行饮用即可,操作使用十分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其中:1、盖体;2、第一安装凹槽;3、密封薄膜;4、容器本体;5、管体;6、挡板;7、开口;8、过滤网;9、安装块;10、定位凸起;11、定位凹槽;12、解酒颗粒放置腔;13、吸管;14、吸管插口;15、插口盖;16、第一环形凹槽;17、第一环形凸愣;18、第二环形凸愣;19、第二环形凹槽;20、环形固定板;21、工字型环形凹槽;22、工字型环形凸愣;23、第二安装凹槽;24、第一固定块;25、第二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解酒饮料,包括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的重量配比为:2:15:1。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0.5份,葛花1份,枳椇子叶0.5份,红豆蔻0.5份,覆盆子0.5份,白术苗0.2份,陈皮0.2份,紫苏叶0.2份,生姜0.2份,山楂0.1份,乌梅0.1份,五味子0.1,葡萄籽0.1份,虎杖0.1份,木瓜0.5-1份,酸枣籽0.2份,五点草0.05份,草果0.2份,槐花0.5份。解酒饮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按照所述配比,先将中药混合物装入茶叶过滤包内封口,茶叶过滤包采用玉米纤维制成,将蜂蜜单独装入真空袋封口,然后将茶叶过滤包和真空袋放入解酒饮料容器的解酒颗粒放置腔内待用;饮用前,将茶叶过滤包放入解酒饮料容器内,向解酒饮料容器内加90度-100度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100份,并加入等比例的蜂蜜,浸泡5分钟即可饮用。实施例二一种解酒饮料,包括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的重量配比为:2:15:1。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1.2份,葛花1.5份,枳椇子叶2.2份,红豆蔻1.8份,覆盆子1.1份,白术苗0.9份,陈皮0.6份,紫苏叶0.7份,生姜0.5份,山楂0.3份,乌梅1.5份,五味子2.4份,葡萄籽1.2份,虎杖0.6份,木瓜0.9份,酸枣籽0.6份,五点草0.12份,草果0.4份,槐花0.6份。解酒饮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按照所述配比,先将中药混合物装入茶叶过滤包内封口,茶叶过滤包采用玉米纤维制成,将蜂蜜单独装入真空袋封口,然后将茶叶过滤包和真空袋放入解酒饮料容器的解酒颗粒放置腔内待用;饮用前,将茶叶过滤包放入解酒饮料容器内,向解酒饮料容器内加95度度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100份,并加入等比例的蜂蜜,浸泡20分钟即可饮用。实施例三一种解酒饮料,包括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的重量配比为:2:15:1。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所述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3份,葛花4份,枳椇子叶3份,红豆蔻3份,覆盆子2份,白术苗2份,陈皮2份,紫苏叶2份,生姜2份,山楂4份,乌梅4份,五味子4,葡萄籽2份,虎杖1份,木瓜1份,酸枣籽1份,五点草0.2份,草果0.5份,槐花0.8份。解酒饮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按照所述配比,先将中药混合物装入茶叶过滤包内封口,茶叶过滤包采用玉米纤维制成,将蜂蜜单独装入真空袋封口,然后将茶叶过滤包和真空袋放入解酒饮料容器的解酒颗粒放置腔内待用;饮用前,将茶叶过滤包放入解酒饮料容器内,向解酒饮料容器内加100度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100份,并加入等比例的蜂蜜,浸泡30分钟即可饮用。实施例四一种解酒饮料,包括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中药混合物、水和蜂蜜的重量配比为:2:15:1。所述中药混合物按干物料计的重量份数,包括葛根2.5份,葛花3份,枳椇子叶2.3份,红豆蔻2.6份,覆盆子1.8份,白术苗1.5份,陈皮1.6份,紫苏叶1.4份,生姜1份,山楂3.2份,乌梅3.6份,五味子3.3份,葡萄籽1.6份,虎杖0.9份,木瓜0.8份,酸枣籽0.9份,五点草0.15份,草果1份,槐花1份。解酒饮料的制作工艺包括,按照所述配比,先将中药混合物装入茶叶过滤包内封口,茶叶过滤包采用玉米纤维制成,将蜂蜜单独装入真空袋封口,然后将茶叶过滤包和真空袋放入解酒饮料容器的解酒颗粒放置腔内待用;饮用前,将茶叶过滤包放入解酒饮料容器内,向解酒饮料容器内加98度水每次加水量不超过100份,并加入等比例的蜂蜜,浸泡25分钟即可饮用。实施例1-4所述的解酒饮料容器,结构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包括盖体1,盖体1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安装凹槽2,第一安装凹槽2下端的端部设置有一密封薄膜3,第一安装凹槽2内螺纹连接有容器本体4,容器本体4包括若干个依次套设在一起的管体5,每相邻两管体5之间均设有一第一定位结构,容器本体4的底部设有一挡板6,挡板6上设有一开口7,开口7内设置有一过滤网8,容器本体4的下端通过第二定位结构固定有一安装块9,安装块9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定位凸起10,挡板6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定位凹槽11,每一定位凸起10均插入定位凹槽11内,定位凸起10的一侧设有解酒颗粒放置腔12,安装块9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吸管13的第一固定结构,盖体1的顶部设有一吸管插口14,吸管插口14上设置有插口盖15。在未使用之前,盖体1的底部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凹槽2,容器本体4在折叠之后和安装块9一起设置在第一安装凹槽2内,本发明在折叠之后大大减小了体积,使得其成为一个盒体,在出行时不必占用很大的地方,十分方便携带;第一安装凹槽2下端的端部设置有一密封薄膜3,将本发明进行密封,使容器本体4在携带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品发生接触,避免容器本体4被弄脏;同时,在不使用时,将插口盖15盖在吸管插口上,利用插口盖15将吸管插口14遮盖住,防止灰尘等进入到容器本体4内,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插口盖15取下,将吸管13通过吸管插口14伸入到容器本体4内进行饮用即可,操作使用十分简单方便,进而保证了本发明的干净卫生。如图3所示,每一第一定位结构均包括两设于管体5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凹槽16,每一相邻管体5外侧的上端均设有一第一环形凸愣17,每一第一环形凸愣17均与第一环形凹槽16相适配,每一第一环形凹槽16的底部均设有两第二环形凸愣18,每一第一环形凸愣17上均设有两第二环形凹槽19,每一第二环形凹槽19均与第二环形凸愣18相适配,在未使用时,所有管体5时折叠在一起的,第一环形凸愣17是插入到位于相邻管体5上端的第一环形凹槽16内,第二环形凸愣18插入到对应位置的第二环形凹槽19内,避免了各个管体5在折叠状态下不会向下滑落而损坏密封薄膜3,保证了本发明的干净和卫生,在使用时,向下拉动各个管体5,使得第一环形凸愣17和第二环形凸愣18脱离第一环形凹槽16和第二环形凹槽19,当各个管体5向下移动到相应位置时,第一环形凸愣17插入到相邻管体5下端的第一环形凹槽16内,第二环形凸愣18插入到对应位置的第二环形凹槽19内,实现本发明的伸展,保证了在伸展状态下各个管体5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避免了在饮用解酒饮料时杯中饮料因为容积发生变化而溢出。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安装块9顶部的环形固定板20,环形固定板20的内侧设有一工字型环形凹槽21,容器本体4的下端设有一工字型环形凸愣22,工字型环形凸愣22插入工字型环形凹槽21内,在未使用时,过滤网8和解酒颗粒放置腔12不对齐,工字型环形凸愣22插入到工字型环形凹槽21内,可以使安装块9与容器本体4实现转动安装,若是需要将安装块9取下,只需要向下拉动安装块9,使工字型环形凸愣22脱离工字型环形凹槽21即可,拆卸十分简单方便,在使用时,只需转动安装块9,工字型环形凸愣22在工字型环形凹槽21内进行滑动,使得容器本体4与安装块9进行同轴转动,定位凸起10先是脱离定位凹槽11,当过滤网8和解酒颗粒放置腔12对齐时,定位凸起10再次插入到对应的定位凹槽11内,实现安装块9位置的定位,操作方法十分简单,方便使用。其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块9底部的第二安装凹槽23,第二安装凹槽23内设有两个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块24,每一第一固定块24的下端均水平设有一第二固定块25,两个第二固定块25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吸管13的管径,在不使用吸管13时,将吸管13通过第二固定块25之间的开口放在两个第一固定块24之间,将吸管13固定在安装块9的底部,密封在第一安装凹槽2内,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吸管13取下使用即可,不需要额外再携带吸管13或者其他饮用工具,保证了吸管13的干净和卫生,两个第二固定块25之间的开口略大于所述吸管13的管径,可以保证吸管13可以顺利放置到两个第一固定块24之间。综上,本发明提出的折叠式解酒饮料容器,具有可折叠,方便携带,干净卫生,操作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实验例1:醉酒预防及治疗试验1、实验动物实验选用的无特定病原体小鼠,雄性,6周龄,balb/c系,共100只,体重平均为22g,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药物实施例1-4的产品,给药剂量均为15ml/kg,灌胃给药。56°牛栏山二锅头酒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产品,给药剂量为15ml/kg,灌胃给药。3、分组与给药醉酒预防性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1-4,每组10只。各组小鼠先禁食禁水12h后,按表2给药,给药剂量均为15ml/kg,灌胃给药;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按照15ml/kg灌胃56°牛栏山二锅头,记录小鼠正反射消失至翻正反射恢复所需的时间。醉酒治疗性试验: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1-4,每组10只。各组小鼠先禁食禁水5h,各组小鼠按照15ml/kg灌胃56°牛栏山二锅头,30min后,按表2给药,给药剂量均为15ml/kg,灌胃给药,记录小鼠正反射消失至翻正反射恢复所需的时间。表2分组及给药情况表组别药物给药组1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给药组2本发明实施例2产品给药组3本发明实施例3产品给药组4本发明实施例4产品模型组生理盐水4、结果醉酒预防及治疗实验结果均显示,实施例1-4的产品均能显著缩短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见表3。表3各组小鼠翻正发射消失至恢复所需时间(n=10,均值±方差)注:**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