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4827发布日期:2019-05-17 21:2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egfri皮肤毒性是指肿瘤患者在服用egfri后出现的皮肤毒性反应,表现为:出现丘疹脓疱型皮疹、毛发再生异常、皮肤干燥发痒、甲周炎症和牙痛感等。这种皮肤毒性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影响患者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严重的皮肤毒性反应导致抗癌药物egfri的剂量被迫降低甚至停药,从而进一步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抗肿瘤疗效。针对egfri所致皮肤毒性的防治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西医最常用的方法为局部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或口服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亦会导致其他毒副作用,患者生活质量并无实质性改善,此外类固醇激素局部应用联合抗生素治疗防治egfri所致皮肤毒性的科学性目前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10-20份,紫草10-15份,土茯苓10-25份,连翘10-15份,浮萍10-20份,夏枯草10-15份,牡丹皮10-20份。

进一步的,所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12-18份,紫草10-12份,土茯苓15-20份,连翘10-12份,浮萍10-15份,夏枯草10-12份,牡丹皮10-15份。

作为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15份、紫草10份、土茯苓15份、连翘10份、浮萍10份、夏枯草10份、牡丹皮12份。

上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配方量的各个组分,加水煎煮提取即得,具体是加8-12倍量的水,煎煮1-2h,连续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即得。

本申请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为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以及其他药剂学上的一种或多种剂型。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egfri皮肤毒性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egfri包括所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厄洛替尼等。

在所述应用中,egfri皮肤毒性包括丘疹脓疱型皮疹、毛发再生异常、皮肤干燥发痒、甲周炎症等。

进一步的,在所述应用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和egfri联合用药。

本申请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中,金银花,又名金银藤,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紫草,又名大紫草,解毒祛斑、清热消肿,凉血透疹;土茯苓,又名红土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连翘,又名黄花杆,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浮萍,又名青萍,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夏枯草,又名麦蕙夏枯草,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牡丹皮,又名红土苓,清热凉血、消炎镇痛、活血化瘀。

从中医药理论来说,egfri致皮肤毒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素体禀赋不足,血热内蕴,复感药物特殊之毒,导致风、湿、热毒等邪毒外达肌肤为患,久则阴液耗伤。故采用清热解毒、清热凉血之法。本申请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散结、凉血透疹的功效。方中金银花、紫草为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之效;土茯苓、连翘、浮萍为臣,能够加强疏风、透疹、清热、祛湿;夏枯草、牡丹皮为佐,以清热、活血、散结。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防治egfri致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势:药效好,疗效显著,全方起到清热解毒、祛湿散结、凉血透疹的等作用;在减轻角质层异常增厚、毛囊堵塞、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有确切的疗效;对egfri致皮肤毒性有针对性治疗,经治疗,患者丘疹脓疱型皮疹,毛发再生异常,皮肤干燥发痒,甲周炎症等均明显好转。并且药性好,可以采用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等多种剂型,用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药物组合物防治egfri所致皮肤毒性的外观观察结果;

图2、3是本申请药物组合物对egfri所致皮肤毒性的药效学研究结果;

图4是小鼠体重变化趋势图;

图5是本申请药物组合物对egfri所致皮肤炎症的影响;

图6、7是申请药物组合物降低厄洛替尼诱导上调的stata3的表达;

图8是本申请药物组合物对egfri所致皮肤损伤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15份、紫草10份、土茯苓15份、连翘10份、浮萍10份、夏枯草10份、牡丹皮12份。

上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配方量的上述各个组分,加10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浓缩备用。

实施例2

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12份,紫草10份,土茯苓15份,连翘10份,浮萍10份,夏枯草10份,牡丹皮10份。

上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配方量的上述各个组分,加10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浓缩备用。

实施例3

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18份,紫草12份,土茯苓20份,连翘12份,浮萍15份,夏枯草12份,牡丹皮15份。

上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配方量的上述各个组分,加10倍量水提取三次,每次1.5h,合并提取液,浓缩备用。

实施例4

一种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金银花20份,紫草15份,土茯苓25份,连翘15份,浮萍20份,夏枯草15份,牡丹皮20份。

上述防治egfri皮肤毒性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配方量的上述各个组分,加10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浓缩备用。

实施例1所得中药组合物水提液(简称“xzf”、“消疹方”“消疹方水提液”)对厄洛替尼所致小鼠皮肤毒性的体内药效学研究

运用balb/c小鼠,采用150mg/kg盐酸厄洛替尼(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s号:183319-69-9),建立egfri所致皮肤毒性小鼠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考察本申请组合物的皮肤保护作用。

实验过程:取雌性balb/c小鼠背部脱毛,按150mg/kg每天灌胃给予盐酸厄洛替尼,同时白炽灯光照10h/天,连续给药49天至出现皮疹。参照药理实验方法学中的体表面积换算给药剂量的方法,临床上消疹方口服生药量为140g/天,0.72g生药量/ml,得出小鼠每天所需给予的量为0.25ml/10g(人体重按70kg计算,转换系数为9)。低剂量组每天给予1.8g生药量/ml的消疹方水提液0.25ml/10g;高剂量组每天给予4.50g生药量/ml的消疹方水提液0.25ml/10g。盐酸厄洛替尼按每天150mg/kg灌胃给药,即给予15mg/ml的盐酸厄洛替尼混悬液0.1ml/10g。

结果:经过49天的给药,外观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3。

表1小鼠四肢红肿严重程度统计

表2小鼠疱疹严重程度统计

表3小鼠皮疹严重程度统计

根据图1观察结果:空白组小鼠剃毛后毛再发生长较快,三周后毛发基本长全,活动状况良好,未出现皮疹、疱疹、胡须掉落、眼周脱毛等症状。对照组小鼠毛发再生长缓慢,颈部、肩部、眼周有严重脱毛症状,胡须脱落,嘴周和四肢出现疱疹、皮疹等状况,活动状态较差。低剂量组毛发再生长较慢,出现胡须、眼周部分脱毛症状,嘴周、四肢红肿,有疱疹,无皮疹。高剂量组毛发再生长较慢,胡须、眼周脱毛状况较轻,嘴周、四周红肿程度较轻,未出现疱疹、皮疹等情况。

根据表1可见,给药组小鼠的四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肿,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红肿程度较轻,对照组四肢红肿中度发生率为80%,重度发生率为20%,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四肢红肿轻度发生率为60%,中度发生率为40%。根据表2可见,对照组疱疹的发生率为80%,其中轻度和中度发生率均为40%;低剂量组疱疹发生率为20%,发生程度为轻度;高剂量组未出现疱疹。根据表3可见,对照组皮疹的发生率为80%,发生程度为轻度;低剂量组皮疹发生率为20%,发生程度为轻度;高剂量组未出现皮疹。由此可见,150mg/kg的盐酸厄洛替尼能够导致小鼠出现四肢红肿、毛发再生障碍以及出现疱疹等皮肤毒性,而18g/kg及45g/kg的消疹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皮肤毒性的发生。

我们取皮肤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图示可见,不管是纵切还是横切面均显示,150mg/kg的盐酸厄洛替尼能够导致小鼠皮肤出现角质层异常增厚、毛囊堵塞、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而不同剂量的消疹方能够减轻上述现象,具体体现在:油红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单纯厄洛替尼灌胃组的油红染色皮脂腺可见扩张、膨胀的卵泡明显增多。与单纯厄洛替尼灌胃组相比,同时灌胃厄洛替尼和消疹方灌胃组膨胀卵泡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厄洛替尼能够诱导小鼠皮肤表皮的增厚,炎性细胞的聚集,消疹方水提液能够预防厄洛替尼诱导小鼠皮肤表皮的增厚及炎性细胞的聚集。我们还统计了小鼠皮肤组织毛囊扩张数目,模型组小鼠的毛囊扩张数目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消疹方组则能降低这种异常的毛囊扩张。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小鼠的体重变化,给药期间每周小鼠称重,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空白组小鼠体重呈稳定上升趋势,给药过程中单纯厄洛替尼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表明厄洛替尼的毒副作用明显;消疹方水提液低剂量、高剂量和厄洛替尼共同灌胃组小鼠体重先降低,后又缓慢上升,总体保持稳定并且还呈现一定上升,且高剂量比低剂量升高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消疹方水提液低剂量、高剂量组和厄洛替尼共同灌胃组与单纯厄洛替尼组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共同灌胃组小鼠体重先降低说明厄洛替尼具有毒副作用,后又缓慢上升,说明消疹方水提液长时间给药可以调理小鼠的机体,降低厄洛替尼的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疹方水提液能够改善小鼠的生活质量。

消疹方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49天后处死小鼠,分离肝、脾组织,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计算公式:脏器系数(g/g)=脏器重量g/小鼠体重g×l00%。

试验数据及结果见表4,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对比,对照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明显增高(p<0.01),表明小鼠的免疫系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受试药物消疹方低高剂量组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脏器系数接近正常组小鼠的水平,表明消疹方能够对盐酸厄洛替尼所致的免疫损伤具有一定的逆转和保护作用。

表4消疹方对盐酸厄洛替尼所致皮疹小鼠的脏器指数比较统计

注:与空白组比较##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单纯组比较**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05

实施例1所得水提液(简称“xzf”、“消疹方”“消疹方水提液”)预防厄洛替尼所致皮肤毒性机制

(1)体内降低egfr抑制剂所致皮肤炎症的作用机制

我们收集前期动物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血清,对细胞炎症因子(il-10、il-12a、il-2、tnf-α、il-6、ifn-γ)进行检测,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根据结果可见,与空白组相比,厄洛替尼组的il-10、il-12a、il-2、tnf-α、il-6、ifn-γ的表达显著升高,而消疹方水提液给药后,上述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并趋于正常组。另外,我们还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考察了厄洛替尼造模和消疹方水提液给药后对小鼠皮肤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单纯厄洛替尼组与空白组相比,厄洛替尼显著上调了stat3的表达;消疹方水提液的给予能够降低厄洛替尼诱导的stat3的上调,由定量图进一步说明来了厄洛替尼可以上调stat3的表达,消疹方可以降低厄洛替尼诱导上调的stata3的表达。

(2)降低egfr抑制剂所致皮肤损伤的影响

采用mtt法进行检测,mtt结果如图8所示,结果显示,厄洛替尼对hacat细胞抑制随着厄洛替尼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表明厄洛替尼浓度在0.39-25.00μm间对hacat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我们选取hacat细胞存活率约40%处的厄洛替尼浓度考察消疹方水提液逆转厄洛替尼所致hacat细胞毒作用(图8a)。消疹方给药浓度在2.0-16.0mg/ml间对hacat细胞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消疹方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浓度在0.125-1.0mg/ml间对hacat细胞的生长具有增殖作用(*p<0.05,**p<0.01)。因此我们选取消疹方的给药浓度为0.125、0.25、0.50、1.0mg/ml考察消疹方水提液逆转厄洛替尼所致hacat细胞毒作用。厄洛替尼与消疹方联合给药组消疹方在0.125~1.0mg/ml浓度范围内hacat细胞存活率有所上升,只有消疹方水提液在1.0mg/ml浓度时与单纯厄洛替尼给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图8b)。因此选用消疹方水提液浓度为1.0mg/ml进行消疹方水提液抑制厄洛替尼诱导hacat细胞凋亡作用。如图8c-d显示,各给药组处理hacat细胞24h,单纯厄洛替尼组与空白组相比hacat细胞凋亡和坏死率显著增加,但消疹方和厄洛替尼同时给药组与单纯厄洛替尼组相比,凋亡率没有明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我们考察了dna损伤标记物53bp1,结果如图8e显示模型组出现53bp1的表达增高,而消疹方能够降低其表达,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egfri导致的皮肤损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