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支撑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4209发布日期:2020-05-29 13:1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支撑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支撑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残疾人和腿脚不便的人在从椅子上站起时会由于腿脚无力或者疼痛而难以站起,此时就需要一种可以帮助他们站起的装置。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辅助站立椅”,其公告号cn209004473u,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坐板、靠背和横梁,横梁上设有第一推杆气缸和第二推杆气缸,第一推杆气缸置于远离靠背的横梁一端上,第二推杆气缸置于靠近靠背的横梁另一端上,坐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活动板置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推杆气缸,第一推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第二推杆气缸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横梁上,第一推杆气缸的另一端和第二推杆气缸的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第三推杆气缸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第三推杆气缸的另一端与活动板连接。

此专利的第一推杆气缸和第二推杆气缸位于坐板正下方,气缸若出现爆炸会直接危及坐着的人的臀部;且只有两个推杆气缸,坐板易失去平衡;当气缸出现漏气或者损坏时无法提供应急措施;站起时只有臀部受力,易对人体腰部产生损伤;无法手动控制坐板运动,只能在人体先起身的情况下提供助力,限制了座椅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辅助站立椅危险、易失去平衡和气缸出现漏气或者损坏时无法提供应急措施的问题,提供一种辅助支撑座椅装置,将危险部件安装在座椅两侧,出现爆炸时可以避免直接伤害人的臀部;类似气缸的驱动部件不再直接连接于坐板,而是连接两侧的传动结构,有利于保持座椅的平衡;驱动部件受损失效时可以提供应急装置;设计对肩部提供提拉的结构,使站起时一部分受力分散至肩部,减轻人体的负担;手动向下压扶手即可使用助力抬升坐板,方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支撑座椅装置,包括支架、坐板、靠背、扶手和支撑杆,坐板位于支架上端,坐板的一边和靠背的一边固定在一起,坐板另一边的两个角分别和支架顶部的两个角铰接,支撑杆位于坐板下方,座椅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支架两侧底部设有第一直杆,第一直杆和传动结构铰接,传动结构连接扶手和支撑杆;在靠背上设有肩部夹勾;传动结构上设有应急装置。座椅两侧设有传动结构,一是将人体作用扶手的力传递到坐板传动转轴和支撑杆,通过坐板传动转轴带动坐板运动;二是将支撑杆的推力传至第二直杆,再通过和第二直杆相连的坐板传动转轴为坐板提供向上的推力,以达到助力的作用。支撑杆由于时常被挤压和运动,长久会失效,失效时应急装置经过一定操作后可以起到支撑杆的作用,以作应急措施。

作为优选,传动结构包括横杆、第二直杆和第三直杆,传动结构和第一直杆铰接的柱脚位于横杆中部;横杆左端和第三直杆底端铰接,横杆右端和第二直杆底端铰接;横杆右端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二直杆顶端和扶手的一端铰接,第二直杆中部设有转轴孔,坐板侧面设有与此转轴孔相适配的坐板传动转轴;第三直杆顶端和扶手中部铰接。传动结构整体为四边形,四边四个角上皆为铰接,所以传动结构是一个可变形的四边形结构。横杆的一端和支撑杆铰接,支撑杆推动铰接部位时可使传动结构变形。横杆中端和第一直杆铰接,同时固定了横杆位置,横杆只能以横杆和第一直杆铰接部位为支点作为杠杆,为第二直杆和第三直杆提供竖直运动的驱动力。第二直杆向上运动时可通过坐板传动转轴带动坐板以另一端的铰接部位为支点逆时针转动。第二直杆和第三直杆上端和扶手铰接,扶手以第三直杆的上端铰接部位为支点,形成杠杆结构。扶手左端受人体手的压力,右端和第二直杆铰接,作为杠杆结构的一端。

作为优选,支撑杆底端和支架底边铰接,支撑杆为液压支撑杆或气压支撑杆。支撑杆自然状态时传动结构处于变形状态,坐板呈倾斜状态;支撑杆在人体坐下时处于压缩状态。支撑杆可以选用液压支撑杆或气压支撑杆,两者各有其特点:液压支撑杆负载大且工作时平稳噪音小,但是成本较高;气压支撑杆可以采用空气来压缩,方便成本低,但是负载较小,噪音较大。

作为优选,横杆两端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三直杆中部设有第三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形状相同。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用于安装应急装置,支撑杆有效时,应急装置不需要起到作用,故应急装置安装在都位于横杆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处。支撑杆失效时,取下应急装置的第二插孔处的插棒,插到第三插孔,如此应急装置连接传动结构四边形的右下角和第三直杆中部以提供弹力可以助力将第二直杆向上提拉。

作为优选,应急装置包括弹簧、插棒和插销,插棒上设有弹簧固定孔和销孔;插销呈“t”字形,和销孔相适配;弹簧固定孔的大小和弹簧直径相适配;弹簧两端结构对称。插棒、插销、弹簧固定孔和销孔用于安装固定应急装置,应急装置主要由弹簧提供弹力来拉拢平行四边形的传动结构,使用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肩部夹勾包括夹勾和滑槽,夹勾一端位于滑槽内,设有上下两个导向柱,导向柱外套有滑槽弹簧。当座椅助力人体站起时,坐板由向上的力,若只有臀部一个接触面,受力过于集中,易对臀部和腰部造成损害。肩部夹勾可以伸入人体腋下,托住人体肩部,且肩部夹勾、靠背和坐板为一体,在坐板向上运动时,靠背和肩部夹勾一起运动,分散作用于人体的力量,保护人体。肩部夹勾和靠背的连接处设有滑槽弹簧用于调节肩部夹勾的高度和用于缓冲对人体的作用力。

作为优选,坐板将支架顶部包裹。由于第二直杆位于座椅两侧,且第二直杆需要和坐板通过坐板传动转轴转轴连接,故坐板侧面需要裸露在支架外侧。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安全可靠,避免支撑杆爆炸的直接伤害;(2)工作时更有利于保持平衡;(3)具有应急装置,支撑杆失效时可以做出应急措施;(4)使用更加舒适,避免臀部受力过于集中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应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肩部夹勾的结构示意图。

1-支架、2-坐板、3-靠背、4-肩部夹勾、5-传动结构、6-扶手、7-第一插孔、8-第二插孔、9-第三插孔、10-支撑杆、11-应急装置、12-第一直杆、13-横杆、14-第二直杆、15-坐板传动转轴、16-第三直杆、17-弹簧、18-插棒、19-弹簧固定孔、20-销孔、21-插销、22-夹勾、23-导向柱、24-滑槽、25-滑槽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辅助支撑座椅装置,包括支架1、坐板2、靠背3、扶手6和支撑杆10,坐板2位于支架1上端,坐板2的一边和靠背3的一边固定在一起,使靠背3和坐板2可以一起运动,坐板2另一边的两个角分别和支架1顶部的两个角铰接,支撑杆10位于坐板2下方。座椅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两侧都有支撑杆10,座椅有利于保持平衡,工作时座椅不易发生倾翻;传动结构5包括横杆13、第二直杆14和第三直杆16,传动结构5和第一直杆12铰接的柱脚位于横杆13中部;横杆13左端和第三直杆16底端铰接,横杆13右端和第二直杆14底端铰接;横杆13右端和支撑杆10的一端铰接;第二直杆14顶端和扶手6的一端铰接,第二直杆14中部设有转轴孔,坐板2侧面设有与此转轴孔相适配的坐板传动转轴15;第三直杆16顶端和扶手6中部铰接。支撑杆10底端和支架1底边铰接,支撑杆10为液压支撑杆或气压支撑杆,此实施例中使用液压支撑杆,液压支撑杆平稳、介质压力比气动的大,承受负载大,效率较气动的成本较高但是噪音小。支架1两侧底部设有第一直杆12,第一直杆12和传动结构5铰接,传动结构5连接扶手6和支撑杆10;在靠背3上设有肩部夹勾4结构,肩部夹勾4可以伸入人体腋下,托住人体肩部,且肩部夹勾4、靠背3和坐板2为一体,在坐板向上运动时,靠背和肩部夹勾一起运动,分散作用于人体的力量,保护人体。肩部夹勾4和靠背3的连接处设有滑槽弹簧25用于调节肩部夹勾的高度和用于缓冲对人体的作用力。传动结构5上设有应急装置11。应急装置11包括弹簧17、插棒18和插销21,插棒18上设有弹簧固定孔19和销孔20;插销21呈“t”字形,和销孔20相适配;弹簧固定孔19的大小和弹簧17直径相适配;弹簧17两端结构对称。插棒18、插销21、弹簧固定孔19和销孔20用于安装固定应急装置,应急装置11主要由弹簧17提供弹力来拉拢平行四边形的传动结构,使用时弹簧17处于拉伸状态。

工作原理如下:

人体未坐到座椅上时,支撑杆10处于自然状态,平行四边形的传动结构5的四条边处于贴近状态,扶手6、坐板2和靠背3处于倾斜状态。人体坐上座椅时,肩部夹勾4伸入人体腋下,托住人体肩部,且肩部夹勾4、靠背3和坐板2为一体,此时一起绕坐板2左端支点顺时针转动至水平。平行四边形的传动结构5变成长方形,第二直杆14被坐板2带动下落,第三直杆16上升,横杆13的杠杆结构顺时针转动,支撑杆10被压缩。

人体要站起时,手压扶手6左端,臀部做一个起势,支撑杆10释放推力,横杆13逆时针转动,第二直杆14受力上升,第三直杆16受横杆13和扶手6的力下落。坐板2和靠背3被第二直杆14带动绕坐板2左端支点逆时针转动,帮助人体站起。靠背3上的肩部夹勾4托起肩部,同时分散臀部受力,避免受力过于集中损害人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了支撑杆10的选用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皆相同。本实施例选用气压支撑杆,气压支撑杆效率比液压支撑杆高,成本较液压支撑杆更低,且可以吸取空气作为压缩气体,但是气压支撑杆噪音大,没有液压运行平稳,并且如果负载需要增大就得增加气缸的体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