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53133发布日期:2020-03-24 20:1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校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的校准方法,属于校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糖尿病早期由于人们不够重视,常常会导致患病的发现时机耽搁,耽误治疗。而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可以通过对糖尿病足进行早期筛查以便能在病症来临前发现早期足部病变,从而发现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普遍采用采血检测的方法,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多次频繁采血费时费力,并且由于糖尿病的特点,采血后的伤口也不容易愈合。

为了克服诊断或治疗糖尿病症状时需要频繁采血,而采血检测费时费力,浪费针头的问题,哈尔滨海鸿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种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专利公开号为cn208725715u),这种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在生产时需要保证出厂的光学参数及图像采集参数达到一致性,准确性,安全性,故需要一种校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保证出厂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的光学参数及图像采集参数达到一致、准确性及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校准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壳体、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

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光源组210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有开口,用于放置待校准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目标图板24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目标图板240用于接收及显示光源组210和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发射的光,监测装置220用于获取目标图板240上显示的图像,并将该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230进行显示,所述显示装置230设置在壳体外部,所述光源电源250用于为光源组210提供电源;在壳体内部,顶部至一端之间设有导轨,光源组210设置在导轨的运动部件上,当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源组210及导轨不遮挡壳体一端的开口;当不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至壳体的顶部;

所述方法包括:

s1、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打开光源电源250,使光源组210发光,入射至目标图板240的中心区域,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

s2、通过显示装置230确定监测装置220获取的亮度是否达到校准要求,若是,则转入s3,若否,调整光源组210的亮度,使其达到校准要求,转入s3;

s3、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显示窗口120观看从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调整所述近红外摄像机111镜头的光圈大小,将光圈环调整到规定亮度值,锁定光圈环,完成光圈校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校准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壳体、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

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光源组210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有开口,用于放置待校准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目标图板24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目标图板240用于接收及显示光源组210和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发射的光,监测装置220用于获取目标图板240上显示的图像,并将该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230进行显示,所述显示装置230设置在壳体外部,所述光源电源250用于为光源组210提供电源;在壳体内部,顶部至一端之间设有导轨,光源组210设置在导轨的运动部件上,当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源组210及导轨不遮挡壳体一端的开口;当不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至壳体的顶部;

所述方法包括:

s1、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运动至壳体的顶部;

s2、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

s3、打开所述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入射至目标图板240的中心区域;

s4、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光源调整程序调整led近红外光源的亮度,使所述led近红外光源逐渐增亮,此时通过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当该亮度达到预定值,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光源调整程序停止调整,并将调整值存入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中,完成光源校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校准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壳体、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

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光源组210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有开口,用于放置待校准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目标图板24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目标图板240用于接收及显示光源组210和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发射的光,监测装置220用于获取目标图板240上显示的图像,并将该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230进行显示,所述显示装置230设置在壳体外部,所述光源电源250用于为光源组210提供电源;在壳体内部,顶部至一端之间设有导轨,光源组210设置在导轨的运动部件上,当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源组210及导轨不遮挡壳体一端的开口;当不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至壳体的顶部;

所述方法包括:

s1、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运动至壳体的顶部;

s2、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镜头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

s3、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两个激光管112,两个激光管112发出的激光为近红外摄像机111的聚焦指示点,两束激光入射至目标图板240上;

s4、通过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的激光点,调整所述近红外摄像机111内激光管112的螺钉使指示点投射到目标图版的中心区域,并保证两个激光点重合,确定重合后固定螺钉,聚焦调整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校准系统实现,所述系统包括壳体、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

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光源组210设置在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的一端还设有开口,用于放置待校准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目标图板24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目标图板240用于接收及显示光源组210和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发射的光,监测装置220用于获取目标图板240上显示的图像,并将该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230进行显示,所述显示装置230设置在壳体外部,所述光源电源250用于为光源组210提供电源;在壳体内部,顶部至一端之间设有导轨,光源组210设置在导轨的运动部件上,当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源组210及导轨不遮挡壳体一端的开口;当不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至壳体的顶部;

所述方法包括:

s1、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打开光源电源250,使光源组210发光,入射至目标图板240的中心区域,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

s2、通过显示装置230确定,监测装置220获取的亮度是否达到校准要求,若是,则转入s3,若否,调整光源组210的亮度,使其达到校准要求,转入s3;

s3、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显示窗口120观看目标图板240上的黑色交叉线和方框,调整所述近红外摄像机111镜头上的聚焦环113,当所述黑色交叉线和方框清晰,锁定聚焦环113,调整焦距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出厂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提供了一种校准系统,能够实现光圈校准、光源校准、聚焦校准和镜头焦距校准,保证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的光学参数及图像采集参数达到一致、准确性及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校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目标图板的示意图;

图3为光圈校准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光源校准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聚焦校准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镜头焦距校准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医疗器械校准系统,包括壳体、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

光源组210、监测装置220、目标图板240和光源电源250均设置在壳体内,光源组210设置在壳体的一端,目标图板24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在校准时,光源组210的发射的光需要入射在目标图板240上;在设置光源组210的壳体一端还设有一个开口,光源组210不会遮挡该开口,该开口用于放置待校准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目标图板240用于接收及显示光源组210和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发射的光,监测装置220用于获取目标图板240上显示的图像,并将该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230进行显示,显示装置230设置在壳体外部,便于校准人员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光源电源250用于为光源组210提供电源。

本实施方式的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包括周围神经检测装置和微循环成像装置110和显示窗口120,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是用于对微循环成像装置110进行校准,微循环成像装置110包括近红外摄像机111、led近红外光源、两个激光管112和微循环成像微处理器;

两个激光管112发出的激光为近红外摄像机111的聚焦指示点。

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能够实现光圈校准、光源校准、聚焦校准和镜头焦距校准,而光圈校准和聚焦校准并不需要光源组210,所以本实施方式在壳体内部,顶部至一端之间设有导轨,光源组210设置在导轨的运动部件上,当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所述光源组210及导轨不遮挡壳体一端的开口;当不需要光源组210时,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至壳体的顶部。

本实施方式的系统还包括电源开关260和输入电源270,电源开关设置在壳体外部,用于控制输入电源270为监测装置220、显示装置230、光源电源250和所述导轨的运动部件提供工作电源。本实施方式的输入电源270用于输入12v电源;

实施例1: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用于光圈校准,使用壳体内部的光源组210作为标准光源发光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本身的近红外摄像机111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利用输入电源270输入12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260,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打开光源电源250,使光源组210发光,入射至目标图板240的中心区域,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

步骤二、通过显示装置230确定监测装置220获取的亮度是否达到校准要求,若是,则转入步骤三,若否,调整光源组210的亮度,使其达到校准要求,转入步骤三;

步骤三、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显示窗口120观看从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调整所述近红外摄像机111镜头的光圈大小,将光圈环调整到规定亮度值,锁定光圈环,完成光圈校准。

实施例2: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用于光源校准,使用监测装置220及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发射的光照射在目标图版上,再将反射回的亮度信号在显示屏上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利用输入电源270输入12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260,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运动至壳体的顶部;

步骤二、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的镜头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

步骤三、打开所述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led近红外光源,入射至目标图板240的中心区域;

步骤四、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光源调整程序调整led近红外光源的亮度,使所述led近红外光源逐渐增亮,此时通过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当该亮度达到预定值,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光源调整程序停止调整,并将调整值存入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中,完成光源校准。

实施例3: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用于聚焦校准,使用监测装置220监测目标图版区域内的激光指示点位置,调整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激光管安装座的调整螺钉使2个亮斑重合在目标图版的中心框内,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一端运动至壳体的顶部;

步骤二、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镜头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

步骤三、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两个激光管112,两个激光管112发出的激光为近红外摄像机111的聚焦指示点,两束激光入射至目标图板240上;

步骤四、通过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的激光点,调整所述近红外摄像机111内激光管112的螺钉使指示点投射到目标图版的中心区域,并保证两个激光点重合,确定重合后固定螺钉,聚焦调整完成。

实施例4:本实施方式的校准系统用于镜头焦距校准,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后,点击聚焦按钮通过观察目标图版交叉黑色线条的清晰程度,确定聚焦效果,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驱动导轨的运动部件,使光源组210由壳体的顶部运动至壳体的一端,打开光源电源250,使光源组210发光,入射至目标图板240的中心区域,监测装置220获取目标图板240中心区域上反射回的光的亮度;

步骤二、通过显示装置230确定,监测装置220获取的亮度是否达到校准要求,若是,则转入步骤三,若否,调整光源组210的亮度,使其达到校准要求,转入步骤三;

步骤三、将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近红外摄像机111放置在壳体一端的开口处,打开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电源,并启动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通过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测装置1的显示窗口120观看目标图板240上的黑色交叉线和方框,调整所述近红外摄像机111镜头上的聚焦环113,当所述黑色交叉线和方框清晰,锁定聚焦环113,调整焦距完成。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