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0764发布日期:2020-02-07 23:0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引流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实践证明,将人体的组织裂隙、体腔、内脏器官中的液体引离原处或排出体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负压引流来实现,负压引流在临床应用中也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

现在负压引流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容易发生逆流,不能防止感染,一旦瓶体倒置或者瓶内液面过高时,感染风险很高;2、引流如果中途终止,内部废液可能会凝固导致通路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容易发生逆流,导致通路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其特点在于,所述抗逆流调压组件包括负压调节阀以及抗逆流冲洗阀,其中,

所述负压调节阀的上端包括一进入通道;

所述抗逆流冲洗阀包括贯通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内设置有抗逆流阀芯;

所述抗逆流冲洗阀的下端与所述负压调节阀的下端连接,且所述主通道与所述进入通道相连通;

所述抗逆流冲洗阀还包括冲洗通道,所述冲洗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且所述冲洗通道内设置有冲洗阀芯。

本方案中,通过抗逆流阀芯的设置,抗逆流阀芯使引流出来的废液无法回流至人体,保证病人不受感染。其中,在负压调节阀关闭后,可通过冲洗阀芯加入冲洗液或防血液凝固液,保证负压调节阀内部的通道不会因关闭系统导致堵塞。

较佳地,所述抗逆流冲洗阀包括主体以及斜伸体,所述斜伸体倾斜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面,所述冲洗通道设置于所述斜伸体内。斜伸体从斜向伸出,避开了引流设备,有利于进行冲洗操作。

较佳地,所述抗逆流冲洗阀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口,所述负压调节阀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口,所述下连接口与所述上连接口套接。通过套接的方式,方便了连接。

较佳地,所述负压调节阀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下盖以及阀芯。

较佳地,所述上盖包括所述进入通道,所述阀芯设置有容纳腔以及若干流道,所述下盖包括排出口。

较佳地,所述下盖相对于所述阀芯旋转设置,所述进入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流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上,所述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排出口切换连通;各所述流道的孔径不相同。

使用时,人体废液经过上盖的进入通道进入到阀芯,通过旋转下盖使上盖的进入通道、阀芯的流道和下盖的排出口形成一个通路,从而可以进行引流。其中,阀芯的流道设置有多个不同孔径,通过旋转实现不同流道的切换,因为不同流道的孔径不一样,从而致使前后腔体产生不同压差,所以可产生不同的压力,从而达到调压的作用。

由此实现了不同压差的引流。切换负压大小时,只需要旋转下盖即可,利于操作。

较佳地,所述流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

较佳地,所述进入通道的进口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上端。

较佳地,各所述流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底端,所述排出口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底端。

较佳地,所述阀芯还包括一关闭口,所述关闭口与所述容纳腔不连通,且所述关闭口用于封闭所述排出口。不使用时,通过旋转下盖,使得关闭口封闭排出口,保证液体不会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抗逆流阀芯的设置,抗逆流阀芯使引流出来的废液无法回流至人体,保证病人不受感染。其中,在负压调节阀关闭后,可通过冲洗阀芯加入冲洗液或防血液凝固液,保证负压调节阀内部的通道不会因关闭系统导致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阀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阀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抗逆流调压组件包括负压调节阀2以及抗逆流冲洗阀1。

如图3所示,负压调节阀2的上端包括一进入通道211。抗逆流冲洗阀1包括贯通的主通道13,主通道13内设置有抗逆流阀芯15抗逆流冲洗阀1的下端与负压调节阀2的下端连接,且主通道13与进入通道211相连通。

抗逆流冲洗阀1还包括冲洗通道14,冲洗通道14与主通道13连通,且冲洗通道14内设置有冲洗阀芯16。

本方案中,通过抗逆流阀芯15的设置,抗逆流阀芯15使引流出来的废液无法回流至人体,保证病人不受感染。其中,在负压调节阀2关闭后,可通过冲洗阀芯16加入冲洗液或防血液凝固液,保证负压调节阀2内部的通道不会因关闭系统导致堵塞。

如图1和图3所示,抗逆流冲洗阀1包括主体11以及斜伸体12,斜伸体12倾斜设置于主体11的侧面,冲洗通道14设置于斜伸体12内。斜伸体12从斜向伸出,避开了引流设备,有利于进行冲洗操作。

如图3所示,抗逆流冲洗阀1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口17,负压调节阀2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口212,下连接口17与上连接口212套接。通过套接的方式,方便了连接。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负压调节阀2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21、下盖22以及阀芯23,上盖21包括一进入通道211,阀芯23设置有容纳腔231以及若干流道232,下盖22包括一排出口221,上盖21套设在下盖22的外侧,下盖22相对于上盖21转动设置。

如图3所示,流道232贯通于阀芯23,且各流道232的进口设置于容纳腔231上;进入通道211贯通于上盖21,且进入通道211与容纳腔231连通。

其中,各流道232的孔径不相同,下盖22相对于阀芯23旋转设置,且排出口221与各流道232的出口切换连通。

本方案使用时,人体废液经过上盖21的进入通道211进入到阀芯23,通过旋转下盖22使上盖21的进入通道211、阀芯23的流道232和下盖22的排出口221形成一个通路,从而可以进行引流。

其中,阀芯23的流道232设置有多个不同孔径,通过旋转实现不同流道32的切换,因为不同流道232的孔径不一样,从而致使前后腔体产生不同压差,所以可产生不同的压力,从而达到调压的作用。

本方案中,实现了不同压差的引流。切换负压大小时,只需要旋转下盖22即可,利于操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进入通道211的进口设置在上盖21的上端。各流道232的出口设置在阀芯23的底端,排出口221设置在下盖22的底端。本实施例的流道232的进口设置在容纳腔231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阀芯23还包括一关闭口236,关闭口236与容纳腔231不连通,且关闭口236用于封闭排出口。不使用时,通过旋转下盖22,使得关闭口236封闭排出口221,保证液体不会流出。本实施例的关闭口236的外侧可以设置有密封环235。

如图3和图4所示,流道232的出口外侧设置有密封环235,密封环235密封于排出口221与流道232的出口之间。

通过密封环235能够很好的封闭液体,不仅使得与排出口221连通的流道32的液体不会泄露出来,也使得未与排出口221连通的流道232中的液体不会泄露出来,

如图3和图5所示,阀芯23的上端设置有凸环234,凸环234位于容纳腔231的进口的外侧,且凸环234与进入通道211的下端密封连接。通过凸环234能够封闭进入通道211与容纳腔231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液体不会流出。

本实施例的上盖21与阀芯23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能够保证上盖21与阀芯23之间的相对固定。由此,旋转下盖22时,阀芯23被限位从而不会随着下盖22一起转动。

具体如图3所示,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盖21下端的一定位块(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阀芯23上端的定位孔233,定位块与定位孔233连接。通过定位块的设置不仅实现了上盖21和阀芯23的相对固定,同时结构简单,有利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抗逆流阀芯的设置,抗逆流阀芯使引流出来的废液无法回流至人体,保证病人不受感染。其中,在负压调节阀关闭后,可通过冲洗阀芯加入冲洗液或防血液凝固液,保证负压调节阀内部的通道不会因关闭系统导致堵塞。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