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4521发布日期:2020-05-06 23:1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胎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胎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接产手术中,胎盘娩出后放置位置及方法不当易浸湿无菌台面或术野周围而引起污染。现常用的方法是将胎盘放于铺置好敷料的台面上来检查、测量、处理,再使用弯盘或小盐水盆盛放娩出的胎盘。在实际操作中,以上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1、胎盘娩出后缝合伤口平均需要20分钟左右时间,此时间胎盘放入胎盘收集装置后暴露于空气中,易导致血液、体液以气溶胶形式挥发、污染分娩室空气;

2、因胎盘收集装置无盖受到撞击易导致血液遗洒;

3、胎盘大小测量需使用单独的尺子进行测量,增加产包内物品数量及消毒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胎盘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胎盘长时间暴露外部和需要使用尺子单独测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胎盘收集装置,包括:主盆体、第一半圆形端盖和第二半圆形端盖;

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和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活动连接在所述主盆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的平面端和/或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的平面端设有第一刻度线;

所述主盆体呈圆台形,沿所述主盆体底面直径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在所述主盆体的侧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的弧形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的弧形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与所述主盆体的开口端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和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均铰接在所述主盆体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上设有容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胎盘收集装置还包括收集盒;

所述收集盒可拆卸地设在所述主盆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盒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盒上设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胎盘收集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盆体开口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胎盘收集装置,包括:主盆体、第一半圆形端盖和第二半圆形端盖;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和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活动连接在所述主盆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的平面端和/或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的平面端设有第一刻度线;当胎盘较大时,可将第一半圆形端盖或第二半圆形端盖从主盆体的开口端取下,或将第一半圆形端盖或第二半圆形端盖设有第一刻度线的底端转动,以量取胎盘的尺寸;所述主盆体呈圆台形,沿所述主盆体底面直径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在所述主盆体的侧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三刻度线。当胎盘的尺寸较小时,可以将胎盘直接放在主盆体中,因主盆体中底面和侧面分别设有第二刻度线和第三刻度线,以便于量出胎盘的尺寸;这样可以通过胎盘收集装置对胎盘进行测量,同时主盆体还可将胎盘装载,第一半圆形端盖和第二半圆形端盖将开口端覆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胎盘长时间暴露外部、受撞击易导致血液遗洒和需要使用尺子单独测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胎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胎盘收集装置未设置第二半圆形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主盆体;200-第一半圆形端盖;300-第二半圆形端盖;400-收集盒;110-第二刻度线;120-第三刻度线;210-第一刻度线;220-容纳槽;230-通孔;41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胎盘收集装置,包括:主盆体100、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300活动连接在所述主盆体100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200的平面端和/或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的平面端设有第一刻度线210;所述主盆体100呈圆台形,沿所述主盆体100底面直径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二刻度线110,在所述主盆体100的侧面由上至下设有第三刻度线120。

其中,呈圆台形的主盆体100的底面的直径为18cm,主盆体100开口端的直径为24cm,主盆体100的深度为10cm。

另外,主盆体100的材质为不锈钢的材质。

本实施例中,当对直径相对较大的胎盘进行测量时,可以通过设在主盆体100开口端的第一半圆形端盖200或第二半圆形端盖300上设的第一刻度线210进行测量,也可分别用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对胎盘进行测量,测量之后,将胎盘放入到主盆体100中;若胎盘直径相对较小,可直接将胎盘放到主盆体100中观测到胎盘的直径,然后将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盖上,以将胎盘盆封闭,避免血液遗洒,及血液、羊水以气溶胶形式挥发污染分娩室,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胎盘长时间暴露外部和需要使用尺子单独测量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200的弧形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的弧形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与所述主盆体100的开口端卡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能够卡在主盆体100的开口端处,以便于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将主盆体100盖住,或从主盆体100上取下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此种设置的方式便于对大直径的胎盘进行测量。

在上述方案的变形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300均铰接在所述主盆体100的开口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主盆体100的开口端,以使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与主盆体100一体设置,以使整个装置便于整理,且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打开时,即可通过设置在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或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直线侧设置的第一刻度线210对胎盘进行测量。

另外,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主盆体100的开口端,第二半圆形端盖300可以通过第二卡接部的方式安装在主盆体100的开口端,或者,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的方式安装在主盆体100的开口端,第二半圆形端盖300可以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主盆体100的开口端。

或者,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相向的一端上分别通过转动件连接在主盆体100上,转动件可为固定在主盆体100外侧的一个安装槽,转轴的一端插在安装槽中,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半圆形端盖200连接,以使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安装在主盆体100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200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结构和大小均相同,这样,在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一起将主盆体100盖住时,由于主盆体100的开口端为圆形,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的直线端的为最大的直径,以使第一刻度线210的长度最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形端盖200上设有容纳槽220。

具体地,所述容纳槽220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230。

其中,通孔230可均匀分布在容纳槽220的底部,或者不规则的分布在容纳槽220的底部均可,且通孔230的直径为0.5cm。

本实施例中,容纳槽220的深度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要进行调节,容纳槽220的设置可以将止血钳或剪刀等器械放在其中,这样能够节省空间,而且在容纳槽220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230,在器械使用完之后进行蒸汽消毒时,能够使其内部的空气流通,更容易使整个装置达到消毒的标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胎盘收集装置还包括收集盒400;

所述收集盒400可拆卸地设在所述主盆体100中。

具体地,所述收集盒400为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收集盒400的形状可以进行调整,另外收集盒4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中所要收集器材的量进行调整,而且收集盒400的设置能够便于术后对缝合会阴伤口的针头进行清点,而且将侧切针头等利器放置在收集盒400中,避免利器放置于接产台面上导致医务人员手刺伤,可以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盒400上设有挂钩410。

其中,收集盒400的直径为5cm,高度为8cm,且收集盒400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施例中,通过挂钩410的设置能够使收集盒400在使用之后挂在主盆体100的内部,而且收集盒400架上挂钩410的长度低于放置在主盆体100中的胎盘距离主盆体100开口端的距离,以保障胎盘不会被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胎盘收集装置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盆体100开口端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提手的设置能够使主盆体100便于移动,而且提手能够相对主盆体100转动,这样提手的设置并不会影响第一半圆形端盖200和/或第二半圆形端盖300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